可是這樣以來很多剛入行的設計師不知道該如何畫施工圖,其實把這些東西做好不難多看多想多記很快就可以掌握,從設計的角度來看看圖紙的平面規劃,節點問題施工圖如何深化學習的問題。
施工圖如何深化的話題
來自:水同學(大水叔和小毛孩)
施工圖如何深化學習的問題
不可否認,施工圖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重要到沒有它——理論上是不能施工的——因為施工圖是施工的標準和依據。
理論上——所有的施工內容,都要按圖紙進行,包括所有的板材、型材、面層涂飾等等都要按施工圖標注內容進行;同樣的,內部結構也要按施工圖進行,只有這樣,萬一以后有扯皮的地方,可以按圖紙來檢驗施工內容和施工方法是不是正確。可是這樣以來,很多剛入行的設計師不知道該如何畫施工圖。
我說一下我的施工圖的學習方法:
就和大多數人說的那樣——如果有可能,你一定要去工地——有些設計師也許會問,去工地干什么?應該具體怎么樣在工地學習施工圖?
我的做法是每次去工地都隨身帶一個本子,一支筆,一把卷尺,到工地后對一些材料的規格進行一下測量,然后順手把材料用平、剖、立的畫法簡單的畫在你的本子上,并且標注好你測量的相應的尺寸數值。比如一些角鐵的規格、鋁型材的規格、不銹鋼型材的規格、龍骨的規格、木龍骨的規格、工字鋼的規格等等,因為這些材料一般都是常見的,經常用到的,并且在很多工程中用的大多也是差不多的型號的材料,你在不同的施工內容的工地上面記上幾次,就差不多對這些材料的不同型號規格搞個七七八八了
還有一個要注意的是,有些已經做完的施工內容,你也記得順便量一下相應的尺寸,比如輕鋼龍骨間墻主龍骨的間隔尺寸;輕鋼龍骨間墻石膏板(夾板、木工板、硅鈣板)上面自攻螺絲的間距(包括自攻螺絲的規格);輕鋼龍骨吊頂吊桿的間距,吊桿的規格、拉爆(廣東這邊的叫法)的規格等等——簡單畫一下平、剖、立面圖,然后標注相應的尺寸數值,因為有些圖紙需要標注的很詳細——比如輕鋼龍骨吊頂的剖面圖標注的時候完整的需要這樣標注——“(直徑符號)8mm吊桿@800x800mm”,這樣的標注就是說明:直徑8mm的吊桿橫豎間
距都是800mm(吊桿的長度在你的剖面圖紙上面已經體現了)——很多工程結算和審核的時候,就是要靠你圖紙上面標注的這些內容來確定的,甲方(業主方和審計單位)那些大爺不會有人到現場給你測量的(更何況吊頂已經封了),你圖紙標注了,對方就給你結算,你沒有標注,對方就不給你結算或者少結算,為了不吃啞巴虧,就要在圖紙上面標注的清清楚楚,變態一點的話——甚至包括釘子的數量都要能算出來,比如輕鋼龍骨間墻石膏板間墻的剖面圖上就可以畫出一個自攻螺絲并標注“35mm(這里也可以寫你買的自攻螺絲的官方型號和規格)磷化自攻螺絲間距300mm”——為什么要這樣寫?是因為現在不少工程,用的都是磷化的自攻螺絲了,這樣以來,就減少了刷防銹漆的工序,減少了工程成本,但是你如果不特意標注磷化,對方結算的時候也許按普通的自攻螺絲給你結算,盡管單純對于自攻螺絲這一項來說,似乎微不足道,但是我們說的是——施工圖應該達到這樣的材料標注,因為這是結算的依據。
初學者最頭疼的就是那么多的材料和型材的規格,在什么時候該用多大規格的搞不清楚。比如輕鋼龍骨吊頂改用什么型號的吊桿、該用什么規格的膨脹螺栓?吊頂該用多厚的石膏板(硅鈣板、夾板)?間墻改用什么型號的輕鋼龍骨?這些東西你可以在現場看一下,然后記在心里,如果確實不懂的地方,可以問一下相應的施工師傅,這個沒有什么丟人的,但是問過以后,就要記在心里,下次畫圖的時候你就可以明白圖紙上面應該怎么樣標注。
你應該至始至終都記得,是你(或者說你的圖紙)在指導工人師傅施工,而不是工人師傅指導你!真正做到,工人師傅懂得,你全部都懂,工人師傅不懂的,你也要懂,因為你是設計師。一個真正的設計師不能讓工人牽著鼻子走——你應該明確的用圖紙告訴工人,我這個東西就是這樣做的,你少給我唧唧歪歪;這就要求你對物體的造型結構很熟悉,并且把這個結構畫出來,該有的尺寸全部標注出來,也免得工人找麻煩——有時在工地看到有些工人唧唧歪歪的說設計師這里不行那里不行,而設計師明明就在旁邊,竟然不敢說話,我就覺得好悲哀。
其實把這些東西做好不難,多看、多想、多記很快就可以掌握。
的確有些設計師因為手頭設計任務多而走不開,或者一些設計師感覺工地太臟、太累、太苦;包括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都好差,而不想去工地,那么這部分設計師應該怎么樣做才能更好和更快的學習施工圖哪?
我的做法是這樣的——找一些大公司(比如深圳洪濤(這家公司的圖紙很少見)、蘇州金螳螂等等國內超級一流的工程公司、包括國外一些大公司)的施工圖(我這里說的是正
規的施工圖,如果是竣工圖就更好)或者那些施工圖超級打手(如槍手的塵埃等等,我們這個論壇里面就有好多高手,我就不一一說了)畫的圖紙來仔細看,看人家是怎么畫的,我這里說的看,不是泛泛的看,而是你的確靜下心來看,那么看這些公司的圖紙的時候都是看什么?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1、從設計的角度來看:看圖紙的平面規劃。平面規劃的重要性就不用說了——很多時候,我們所處的公司規模太小,也許很難接觸到一些大工程或者一些特殊要求的工程(比如銀行、超市賣場等等),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有目的的找一些設計圖紙來看,看別人是如何規劃的,或者這樣的一個空間里面,應該有什么東西,當作讀書筆記一樣做相應的記錄,并盡可能的消化掉。這樣我們有機會遇到同類的工程的時候,做設計才能明白應該有什么!應該怎么做!
另外還有一些特殊行業或者特殊結構需要學習的——比如銀行營業窗口防彈玻璃的規格和結構;大面積玻璃吊頂的結構;大面積玻璃地臺的結構;等等,把這些結構搞清楚,等以后自己真的萬一碰上,就可以心里有底了。
2、從畫施工圖的角度來看:對于一個完整的大工程來說,一般都幾乎把很多結構類型都牽扯到了,一些大公司正規的施工圖紙,對每一個應該剖開的面都做了相應的結構剖面,我們就應該認真的看人家的剖面是怎么畫的,材料標注是怎么標的;如果條件允許,你可以打印出來,然后自己比著重新畫一遍——說實話,你畫一遍很多東西就記住了,就知道怎么畫了,比你看很多遍也許都管用。
有些材料你不是不知道用什么型號的和規格嗎?現在,通過臨摹別人的施工圖,你就可以知道什么地方應該用多大的木方、多大的龍骨、多大的角鐵、多厚的板材、乳膠漆應該刷幾遍等等這些東西都了解了,如果可能做做筆記,保證你下次就會了——其實很多東西最基本的結構都是一樣的,只是做法不同而已,會了基礎的,別的就在這個基礎上面變通就可以了。
最最忌諱的就是直接把別人圖紙上面的節點大樣直接復制到你圖紙里面就試用,這樣做的壞處很多,比如你還是不明白具體是怎么回事;比如你拷貝的節點大樣尺寸和你圖紙上面的有差別,你改來改去反而麻煩;比如你都不知道他原來的節點圖紙的打印比例是多少,現在拷貝到你的圖紙你修改來修改去,結果越修改越錯,明明打印比例是1:3,輪到你標注,也許就標成1:10了。
公司小,接觸的工程少,相應的設計材料啊什么的也相對簡陋一些,那么也可以通過這些大公司的圖紙看看人家的材料標注——有沒有自己沒有聽說過的材料,或者工藝,做個筆記,下次也許就可以用到了。
3、不要忙著天天要別人的圖紙,要到以后拷貝一些沒什么用處的裝飾品的圖塊,對于真正意義上的施工圖來說,那些東西用處不大,一套圖紙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指導施工,如果圖紙本身平、剖、立面都搞的不清楚,你用再漂亮的裝飾品在上面也沒有用。而一般的大公司的圖紙都比較詳細,我們拿到圖紙除去觀察他們的設計外,還應該引用他們的一些東西,那么引用那些東西哪?我覺得找一些五金結構件的圖塊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五金結構件的用處比那些花瓶啊什么的裝飾圖塊用處大多了,一套施工圖的節點大樣,如果沒有這些五金結構件在里面,那是大為遜色的!
一般公司都有很多外協單位送來的構件資料,稍微好點的資料上面都有一個簡單的尺寸標注圖;把大公司圖紙里面的五金結構件的圖塊拷貝出來,比著那些廠家的標注尺寸圖把CAD圖紙中的構件尺寸調整到標準尺寸備用,下次你畫圖紙的時候,就可以直接調用了。在你明確了你的造型結構的前提下,加上那些構件,那樣你的施工圖紙才言之有味!俗話叫——有看頭!
4、不可否認的是一些大公司的確有一些標準化的東西,并且很詳細很完善,我們是可以借用的,比如圖標、圖例;材料的標識方法;工藝的標識方法等等,如果我們認為比我們現有的好,或者我們沒有的,我們就可以收集整理到自己的圖庫中或者自己公司的標準中,對公司現有的標準進行完善。
民用技術措施和施工圖深度圖樣可以參考;各種圖集也能學到不少知識。啊!
[節點問題]_施工圖如何深化學習的問題
[節點問題]施工圖如何深化學習的問題
不可否認,施工圖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重要到沒有它——理論上是不能施工的——因為施工圖是施工的標準和依據。
理論上——所有的施工內容,都要按圖紙進行,包括所有的板材、型材、面層涂飾等等都要按施工圖標注內容進行;同樣的,內部結構也要按施工圖進行,只有這樣,萬一以后有扯皮的地方,可以按圖紙來檢驗施工內容和施工方法是不是正確。可是這樣以來,很多剛入行的設計師不知道該如何畫施工圖。
我說一下我的施工圖的學習方法:
就和大多數人說的那樣——如果有可能,你一定要去工地——有些設計師也許會問,去工地干什么?應該具體怎么樣在工地學習施工圖?
我的做法是每次去工地都隨身帶一個本子,一支筆,一把卷尺,到工地后對一些材料的規格進行一下測量,然后順手把材料用平、剖、立的畫法簡單的畫在你的本子上,并且標注好你測量的相應的尺寸數值。比如一些角鐵的規格、鋁型材的規格、不銹鋼型材的規格、龍骨的規格、木龍骨的規格、工字鋼的規格等等,因為這些材料一般都是常見的,經常用到的,并且在很多工程中用的大多也是差不多的型號的材料,你在不同的施工內容的工地上面記上幾次,就差不多對這些材料的不同型號規格搞個七七八八了…還有一個要注意的是,有些已經做完的施工內容,你也記得順便量一下相應的尺寸,比如輕鋼龍骨間墻主龍骨的間隔尺寸;輕鋼龍骨間墻石膏板(夾板、木工板、硅鈣板)上面自攻螺絲的間距(包括自攻螺絲的規格);輕鋼龍骨吊頂吊桿的間距,吊桿的規格、拉爆(廣東這邊的叫法)的規格等等——簡單畫一下平、剖、立面圖,然后標注相應的尺寸數值,因為有些圖紙需要標注的很詳細——比如輕鋼龍骨吊頂的剖面圖標注的時候完整的需要這樣標注——“(直徑符號)8mm吊桿@800x800mm”,這樣的標注就是說明:直徑8mm的吊桿橫豎間距都是800mm(吊桿的長度在你的剖面圖紙上面已經體現了)——很多工程結算和審核的時候,就是要靠你圖紙上面標注的這些內容來確定的,甲方(業主方和審計單位)那些大爺不會有人到現場給你測量的(更何況吊頂已經封了),你圖紙標注了,對方就給你結算,你沒有標注,對方就不給你結算或者少結算,為了不吃啞巴虧,就要在圖紙上面標注的清清楚楚,變態一點的話——甚至包括釘子的數量都要能算出來,比如輕鋼龍骨間墻石膏板間墻的剖面圖上就可以畫出一個自攻螺絲并標注“35mm(這里也可以寫你買的自攻螺絲的官方型號和規格)磷化自攻螺絲間距300mm”——為什么要這樣寫?是因為現在不少工程,用的都是磷化的自攻螺絲了,這樣以來,就減少了刷防銹漆的工序,減少了工程成本,但是你如果不特意標注磷化,對方結算的時候也許按普通的自攻螺絲給你結算,盡管單純對于自攻螺絲這一項來說,似乎微不足道,但是我們說的是——施工圖應該達到這樣的材料標注,因為這是結算的依據。
初學者最頭疼的就是那么多的材料和型材的規格,在什么時候該用多大規格的搞不清楚。比如輕鋼龍骨吊頂改用什么型號的吊桿、該用什么規格的膨脹螺栓?吊頂該用多厚的石膏板(硅鈣板、夾板)?間墻改用什么型號的輕鋼龍骨?這些東西你可以在現場看一下,然后記在心里,如果確實不懂的地方,可以問一下相應的施工師傅,這個沒有什么丟人的,但是問過以后,就要記在心里,下次畫圖的時候你就可以明白圖紙上面應該怎么樣標注。
你應該至始至終都記得,是你(或者說你的圖紙)在指導工人師傅施工,而不是工人師傅指導你!真正做到,工人師傅懂得,你全部都懂,工人師傅不懂的,你也要懂,因為你是設計師。一個真正的設計師不能讓工人牽著鼻子走——你應該明確的用圖紙告訴工人,我這個東西就是這樣做的,你少給我唧唧歪歪;這就要求你對物體的造型結構很熟悉,并且把這個結構畫出來,該有的尺寸全部標注出來,也免得工人找麻煩——有時在工地看到有些工人唧唧歪歪的說設計師這里不行那里不行,而設計師明明就在旁邊,竟然不敢說話,我就覺得好悲哀。其實把這些東西做好不難,多看、多想、多記很快就可以掌握。
的確有些設計師因為手頭設計任務多而走不開,或者一些設計師感覺工地太臟、太累、太苦;包括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都好差,而不想去工地,那么這部分設計師應該怎么樣做才能更好和更快的學習施工圖哪?
我的做法是這樣的——找一些大公司(比如深圳洪濤(這家公司的圖紙很少見)、蘇州金螳螂等等國內超級一流的工程公司、包括國外一些大公司)的施工圖(我這里說的是正規的施工圖,如果是竣工圖就更好)或者那些施工圖超級打手(如槍手的塵埃等等,我們這個論壇里面就有好多高手,我就不一一說了)畫的圖紙來仔細看,看人家是怎么畫的,我這里說的看,不是泛泛的看,而是你的確靜下心來看,那么看這些公司的圖紙的時候都是看什么?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1、從設計的角度來看:看圖紙的平面規劃。平面規劃的重要性就不用說了——很多時候,我們所處的公司規模太小,也許很難接觸到一些大工程或者一些特殊要求的工程(比如銀行、超市賣場等等),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有目的的找一些設計圖紙來看,看別人是如何規劃的,或者這樣的一個空間里面,應該有什么東西,當作讀書筆記一樣做相應的記錄,并盡可能的消化掉。這樣我們有機會遇到同類的工程的時候,做設計才能明白應該有什么!應該怎么做!
另外還有一些特殊行業或者特殊結構需要學習的——比如銀行營業窗口防彈玻璃的規格和結構;大面積玻璃吊頂的結構;大面積玻璃地臺的結構;……等等,把這些結構搞清楚,等以后自己真的萬一碰上,就可以心里有底了。
2、從畫施工圖的角度來看:對于一個完整的大工程來說,一般都幾乎把很多結構類型都牽扯到了,一些大公司正規的施工圖紙,對每一個應該剖開的面都做了相應的結構剖面,我們就應該認真的看人家的剖面是怎么畫的,材料標注是怎么標的;如果條件允許,你可以打印出來,然后自己比著重新畫一遍——說實話,你畫一遍很多東西就記住了,就知道怎么畫了,比你看很多遍也許都管用。有些材料你不是不知道用什么型號的和規格嗎?現在,通過臨摹別人的施工圖,你就可以知道什么地方應該用多大的木方、多大的龍骨、多大的角鐵、多厚的板材、乳膠漆應該刷幾遍……等等這些東西都了解了,如果可能做做筆記,保證你下次就會了——其實很多東西最基本的結構都是一樣的,只是做法不同而已,會了基礎的,別的就在這個基礎上面變通就可以了。最最忌諱的就是直接把別人圖紙上面的節點大樣直接復制到你圖紙里面就試用,這樣做的壞處很多,比如你還是不明白具體是怎么回事;比如你拷貝的節點大樣尺寸和你圖紙上面的有差別,你改來改去反而麻煩;比如你都不知道他原來的節點圖紙的打印比例是多少,現在拷貝到你的圖紙你修改來修改去,結果越修改越錯,明明打印比例是1:3,輪到你標注,也許就標成1:10了。
公司小,接觸的工程少,相應的設計材料啊什么的也相對簡陋一些,那么也可以通過這些大公
司的圖紙看看人家的材料標注——有沒有自己沒有聽說過的材料,或者工藝,做個筆記,下次
也許就可以用到了。
3、不要忙著天天要別人的圖紙,要到以后拷貝一些沒什么用處的裝飾品的圖塊,對于真正意義上的施工圖來說,那些東西用處不大,一套圖紙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指導施工,如果圖紙本身平、剖、立面都搞的不清楚,你用再漂亮的裝飾品在上面也沒有用。而一般的大公司的圖紙都比較詳細,我們拿到圖紙除去觀察他們的設計外,還應該引用他們的一些東西,那么引用那些東西哪?我覺得找一些五金結構件的圖塊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五金結構件的用處比那些花瓶啊什么的裝飾圖塊用處大多了,一套施工圖的節點大樣,如果沒有這些五金結構件在里面,那是大為遜色的!
一般公司都有很多外協單位送來的構件資料,稍微好點的資料上面都有一個簡單的尺寸標注圖;把大公司圖紙里面的五金結構件的圖塊拷貝出來,比著那些廠家的標注尺寸圖把CAD圖紙中的構件尺寸調整到標準尺寸備用,下次你畫圖紙的時候,就可以直接調用了。在你明確了你的造型結構的前提下,加上那些構件,那樣你的施工圖紙才言之有味!俗話叫——有看頭!4、不可否認的是一些大公司的確有一些標準化的東西,并且很詳細很完善,我們是可以借用的,比如圖標、圖例;材料的標識方法;工藝的標識方法等等,如果我們認為比我們現有的好,或者我們沒有的,我們就可以收集整理到自己的圖庫中或者自己公司的標準中,對公司現有的標準進行完善。
民用技術措施和施工圖深度圖樣可以參考;各種圖集也能學到不少知識。啊!
施工圖如何深化學習的問題
施工圖如何深化學習的問題
不可否認,施工圖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重要到沒有它——理論上是不能施工的——因為施工圖是施工的標準和依據。理論上——所有的施工內容,都要按圖紙進行,包括所有的板材、型材、面層涂飾等等都要按施工圖標注內容進行;同樣的,內部結構也要按施工圖進行,只有這樣,萬一以后有扯皮的地方,可以按圖紙來檢驗施工內容和施工方法是不是正確。可是這樣以來,很多剛入行的設計師不知道該如何畫施工圖。
我說一下我的施工圖的學習方法:
就和大多數人說的那樣——如果有可能,你一定要去工地——有些設計師也許會問,去工地干什么?應該具體怎么樣在工地學習施工圖?
我的做法是每次去工地都隨身帶一個本子,一支筆,一把卷尺,到工地后對一些材料的規格進行一下測量,然后順手把材料用平、剖、立的畫法簡單的畫在你的本子上,并且標注好你測量的相應的尺寸數值。比如一些角鐵的規格、鋁型材的規格、不銹鋼型材的規格、龍骨的規格、木龍骨的規格、工字鋼的規格等等,因為這些材料一般都是常見的,經常用到的,并且在很多工程中用的大多也是差不多的型號的材料,你在不同的施工內容的工地上面記上幾次,就差不多對這些材料的不同型號規格搞個七七八八了……
還有一個要注意的是,有些已經做完的施工內容,你也記得順便量一下相應的尺寸,比如輕鋼龍骨間墻主龍骨的間隔尺寸;輕鋼龍骨間墻石膏板(夾板、木工板、硅鈣板)上面自攻螺絲的間距(包括自攻螺絲的規格);輕鋼龍骨吊頂吊桿的間距,吊桿的規格、拉爆(廣東這邊的叫法)的規格等等——簡單畫一下平、剖、立面圖,然后標注相應的尺寸數值,因為有些圖紙需要標注的很詳細——比如輕鋼龍骨吊頂的剖面圖標注的時候完整的需要這樣標注——“(直徑符號)8mm吊桿@800x800mm”,這樣的標注就是說明:直徑8mm的吊桿橫豎間距都是800mm(吊桿的長度在你的剖面圖紙上面已經體現了)——很多工程結算和審核的時候,就是要靠你圖紙上面標注的這些內容來確定的,甲方(業主方和審計單位)那些大爺不會有人到現場給你測量的(更何況吊頂已經封了),你圖紙標注了,對方就給你結算,你沒有標注,對方就不給你結算或者少結算,為了不吃啞巴虧,就要在圖紙上面標注的清清楚楚,變態一點的話——甚至包括釘子的數量都要能算出來,比如輕鋼龍骨間墻石膏板間墻的剖面圖上就可以畫出一個自攻螺絲并標注“35mm(這里也可以寫你買的自攻螺絲的官方型號和規格)磷化自攻螺絲間距300mm”——為什么要這樣寫?是因為現在不少工程,用的都是磷化的自攻螺絲了,這樣以來,就減少了刷防銹漆的工序,減少了工程成本,但是你如果不特意標注磷化,對方結算的時候也許按普通的自攻螺絲給你結算,盡管單純對于自攻螺絲這一項來說,似乎微不足道,但是我們說的是——施工圖應該達到這樣的材料標注,因為這是結算的依據。
初學者最頭疼的就是那么多的材料和型材的規格,在什么時候該用多大規格的搞不清楚。比如輕鋼龍骨吊頂改用什么型號的吊桿、該用什么規格的膨脹螺栓?吊頂該用多厚的石膏板(硅鈣板、夾板)?間墻改用什么型號的輕鋼龍骨?這些東西你可以在現場看一下,然后記在心里,如果確實不懂的地方,可以問一下相應的施工師傅,這個沒有什么丟人的,但是問過以后,就要記在心里,下次畫圖的時候你就可以明白圖紙上面應該怎么樣標注。
你應該至始至終都記得,是你(或者說你的圖紙)在指導工人師傅施工,而不是工人師傅指導你!真正做到,工人師傅懂得,你全部都懂,工人師傅不懂的,你也要懂,因為你是設計師。一個真正的設計師不能讓工人牽著鼻子走——你應該明確的用圖紙告訴工人,我這個東西就是這樣做的,你少給我唧唧歪歪;這就要求你對物體的造型結構很熟悉,并且把這個結構畫出來,該有的尺寸全部標注出來,也免得工人找麻煩——有時在工地看到有些工人唧唧歪歪的說設計師這里不行那里不行,而設計師明明就在旁邊,竟然不敢說話,我就覺得好悲哀。
其實把這些東西做好不難,多看、多想、多記很快就可以掌握。
的確有些設計師因為手頭設計任務多而走不開,或者一些設計師感覺工地太臟、太累、太苦;包括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都好差,
而不想去工地,那么這部分設計師應該怎么樣做才能更好和更快的學習施工圖哪?
我的做法是這樣的——找一些大公司(比如深圳洪濤(這家公司的圖紙很少見)、蘇州金螳螂等等國內超級一流的工程公司、包括國外一些大公司)的施工圖(我這里說的是正規的施工圖,如果是竣工圖就更好)或者那些施工圖超級打手(如槍手的塵埃等等,我們這個論壇里面就有好多高手,我就不一一說了)畫的圖紙來仔細看,看人家是怎么畫的,我這里說的看,不是泛泛的看,而是你的確靜下心來看,那么看這些公司的圖紙的時候都是看什么?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1、從設計的角度來看:看圖紙的平面規劃。平面規劃的重要性就不用說了——很多時候,我們所處的公司規模太小,也許很難接觸到一些大工程或者一些特殊要求的工程(比如銀行、超市賣場等等),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有目的的找一些設計圖紙來看,看別人是如何規劃的,或者這樣的一個空間里面,應該有什么東西,當作讀書筆記一樣做相應的記錄,并盡可能的消化掉。這樣我們有機會遇到同類的工程的時候,做設計才能明白應該有什么!應該怎么做!另外還有一些特殊行業或者特殊結構需要學習的——比如銀行營業窗口防彈玻璃的規格和結構;大面積玻璃吊頂的結構;大面積玻璃地臺的結構;……等等,把這些結構搞清楚,等以后自己真的萬一碰上,就可以心里有底了。
2、從畫施工圖的角度來看:對于一個完整的大工程來說,一般都幾乎把很多結構類型都牽扯到了,一些大公司正規的施工圖紙,對每一個應該剖開的面都做了相應的結構剖面,我們就應該認真的看人家的剖面是怎么畫的,材料標注是怎么標的;如果條件允許,你可以打印出來,然后自己比著重新畫一遍——說實話,你畫一遍很多東西就記住了,就知道怎么畫了,比你看很多遍也許都管用。有些材料你不是不知道用什么型號的和規格嗎?現在,通過臨摹別人的施工圖,你就可以知道什么地方應該用多大的木方、多大的龍骨、多大的角鐵、多厚的板材、乳膠漆應該刷幾遍……等等這些東西都了解了,如果可能做做筆記,保證你下次就會了——其實很多東西最基本的結構都是一樣的,只是做法不同而已,會了基礎的,別的就在這個基礎上面變通就可以了。
最最忌諱的就是直接把別人圖紙上面的節點大樣直接復制到你圖紙里面就試用,這樣做的壞處很多,比如你還是不明白具體是怎么回事;比如你拷貝的節點大樣尺寸和你圖紙上面的有差別,你改來改去反而麻煩;比如你都不知道他原來的節點圖紙的打印比例是多少,現在拷貝到你的圖紙你修改來修改去,結果越修改越錯,明明打印比例是1:3,輪到你標注,也許就標成1:10了。
公司小,接觸的工程少,相應的設計材料啊什么的也相對簡陋一些,那么也可以通過這些大公司的圖紙看看人家的材料標注
——有沒有自己沒有聽說過的材料,或者工藝,做個筆記,下次也許就可以用到了。
3、不要忙著天天要別人的圖紙,要到以后拷貝一些沒什么用處的裝飾品的圖塊,對于真正意義上的施工圖來說,那些東西用處不大,一套圖紙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指導施工,如果圖紙本身平、剖、立面都搞的不清楚,你用再漂亮的裝飾品在上面也沒有用。而一般的大公司的圖紙都比較詳細,我們拿到圖紙除去觀察他們的設計外,還應該引用他們的一些東西,那么引用那些東西哪?我覺得找一些五金結構件的圖塊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五金結構件的用處比那些花瓶啊什么的裝飾圖塊用處大多了,一套施工圖的節點大樣,如果沒有這些五金結構件在里面,那是大為遜色的!
一般公司都有很多外協單位送來的構件資料,稍微好點的資料上面都有一個簡單的尺寸標注圖;把大公司圖紙里面的五金結構件的圖塊拷貝出來,比著那些廠家的標注尺寸圖把CAD圖紙中的構件尺寸調整到標準尺寸備用,下次你畫圖紙的時候,就可以直接調用了。在你明確了你的造型結構的前提下,加上那些構件,那樣你的施工圖紙才言之有味!俗話叫——有看頭!
4、不可否認的是一些大公司的確有一些標準化的東西,并且很詳細很完善,我們是可以借用的,比如圖標、圖例;材料的標識方法;工藝的標識方法等等,如果我們認為比我們現有的好,或者我
們沒有的,我們就可以收集整理到自己的圖庫中或者自己公司的標準中,對公司現有的標準進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