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書讀書筆記
曾國藩作為晚清的高官重臣,他在京為官期間給父母和兄弟的家信可以看出對自己的弟弟學業為人的細致建議,還有對父母的關心,作為一個傳統中國的孝子,他要不時報告自己的近況,家中大事務也因為他的地位重大要他遠在千里之外決定。除了家長里短的瑣事互相寫信外,家書和家訓可以傳世為后人學習是因為其中加入了自己為人處事體悟的深刻哲理。
在勸學篇中,他的書信大多談論自己再讀史和書法上的體悟,希望能點播自己的弟弟在學業上精進。
予思朱子言:“為學壁如熬肉,先須用猛火煮,然后用漫火溫!庇枭焦し,全未用猛火煮過,雖有見識,乃是從悟境得來,偶用工亦不過優游玩索已耳,如未沸之湯,遽用漫火溫之,將愈翥愈不熟也。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講求乎誠正修齊之道,以圖無忝所生,一者修業之事,操習乎記誦詞章之術,以圖自衛其身。予嘗謂天下萬事萬理,皆出于乾坤二卦,即以作字論之,純以神行,大氣彭蕩,脈絡周通,潛心內傳,此乾道也。結構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凡乾以神氣言,凡坤以形質言,禮樂不可斯須去身,即此道也。樂本于乾,禮本于坤,作字而優游自得,真力彌滿者,即樂之意也。
此長書信中包含了曾國藩是一個符合傳統文化思想的人,他承認萬物都暗合陰陽乾坤的道理,同時也認為禮樂教化對人來說缺一不可,在書法精進和研究過程中摸索字的神形兼備之道。而讀書的最終目的他也沒有歸結為考取功名,而是回到儒家最基本修身正心,修業自衛指的就是能夠用知識武裝頭腦,學會自處又不會無聊,明白事物道理能夠在現實中應付。這些真實心得體會可以說是無形財產,傳承給后人的。這其中有荀子禮樂論,又有儒家《大學》教君子為學求知的道理。
予生平倫常中,惟兄弟一倫,抱愧尤深!蓋父親以其所知者,盡以教我,而吾不能
以吾所知者,盡教諸弟,是不孝之大者也!就是說曾國藩本人對于自己不能盡一個兄長的全部義務感到愧疚,因為父親不在的時候,他不能承擔起教育好弟弟的.責任,這也是家書和家訓中才會流露的真實親人感情。
夫家和則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無不從,弟有請,兄無不應,和氣蒸幫而家不興者,未之有也。反是而不敗者,亦未之有也。這段也是作者對于家庭觀念的最好闡述,他本人不在弟弟們身邊,但有這很深的家族觀念,認為父母都去世之后,兄弟這一倫常是維系家庭穩定的關鍵。兄弟和,雖窮氓不戶必興,兄弟不和,雖世家宦族必敗。男深知此理,故稟堂上各位大人,俯從男等兄弟之情實以和睦兄弟為第一。和睦友愛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東西,曾國藩并不看重家族是否富貴名望高,和睦情感是一個家族長存的基礎,他這點表達的相當清楚。
【曾國藩家書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曾國藩家書的經典個性語錄09-08
讀曾國藩家書有感范本08-26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09-28
曾國藩家書經典語錄05-08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03-20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08-02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范文09-01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11篇02-08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精選27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