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天游峰的掃路人
天游峰的掃路人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天游峰“高”和“險”的特點,并感知描寫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天游峰的特點,并感知描寫方法。
【課前準備】
學生常規預習課文;教師準備小黑板,摘抄相關詞語和句子。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在以前學習過的課文中,我們認識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哪些人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今天我們隨著作者章武去認識一位普通的老人,這個普通的老人有一份非常普通的工作——掃路。
(板書課題,齊讀)
掃路人也就是清潔工人,他們為了人們能有一個清潔的環境,付出了辛勤的勞動,讓我們帶著崇敬的心情再來讀一讀課題。
【設計說明:課題的朗讀看似簡單,然而真正能讀好并不簡單,帶著感情去讀,對學習整篇課文都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因此這里指導學生“帶著崇敬的心情”去讀!
3.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誰來說說,天游峰的掃路人給你的初步印象是怎樣的?
這是大家對他的初步了解,相信學習課文之后,大家對他會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檢查預習情況
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下面先來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
1.詞語(小黑板出示)
武夷山 飄飄悠悠 險峰
掃帚 頗有節奏 石階
精瘦 褪色 瘦削 面色黝黑 炯炯有神
自信 朗聲大笑 豁達開朗
氣喘吁吁 大汗淋漓 望而卻步 半途而返
(1)指名讀,及時請其他同學糾正讀錯的地方。重點指導“頗”“削”“黝”“吁”等字的讀音。
(2)齊讀。
(3)這些詞語里有些字比較容易寫錯,你認為有哪些要提醒大家的?引導學生注意“黝”“褪”“炯”“豁”等字的寫法。
(4)通過預習,你理解了這里面的哪些詞語的意思?
你還知道了課文中哪些詞語的意思?
(5)再讀讀這五組詞語,想想每一組詞讓你想到了什么?
第一組:天游峰的特點
第二組:掃天游峰的老人正在打掃
第三組:老人的外貌特點
第四組:老人是個爽朗的人
第五組:游人登山時的樣子
(6)再次齊讀。
2.句子
(1)你認為自己在預習的過程中,哪些句子讀得比較好的,可以讀給大家聽聽。一個同學讀好后,如果其他同學認為自己能讀得更好,也可以挑戰。
(2)指名讀。(3)指名評價。
3.課文
指名逐節讀課文,及時糾正,提醒文中破折號和省略號的停頓時間。
4.點評預習情況,并過渡。
三、感受天游峰的特點
1.對于天游峰,你們了解嗎?誰來介紹一下?
根據學生介紹的情況,有針對性地補充介紹。
2.那么在作者筆下,天游峰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用“——”劃出描寫天游峰的語句。
(1)學生默讀課文,畫出相關語句。
(2)指名交流。
3.默讀這幾句話,你感受到了天游峰的什么特點?
(1)學生默讀,并在書上寫出自己的感受。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
(2)集體交流。
A.九百多級石梯,像一根銀絲從空中拋下來,在云霧中飄飄悠悠,仿佛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
作者用比喻的寫法,將石梯比作了一根銀絲,突出了天游峰的“險”。
出示圖片,引導學生體會“銀絲”“飄飄悠悠”“斷掉”這些詞語給人的感覺,從而真切體會“險”。
B.我抬頭望了望在暮色中頂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級,下山九百多級,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級。
用了列數據的方法寫出了天游峰“高”的特點。
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結合詞語“頂天立地”,想象九百多級臺階大體上有多高。
C.那層層疊疊的石階……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氣。
通過游人的表現,從側面寫出了登天游峰時的不易,從而襯托出天游峰“高”和“險”的特點。
引導學生說說平時自己爬樓梯的感覺,從而體會游人的感覺,理解天游峰的“高”和“險”。
(3)教師相機指導感情朗讀。
指導學生注意重點詞語,讀出天游峰的特點。
4.歸納寫法:
(1)這些句子在描寫上有什么特點?
運用了比喻、列數據、側面襯托的方法來突出天游峰的特點。
(2)我們平常在寫作文的時候,也要像這樣,把事物的特點用多種方法來描寫。
四、總結,設疑
在又高又險的天游峰面前,許多游客是望而卻步,半途而返,可是這位老人卻每天掃一個來回,還說“不累”。這是怎樣的一位老人呢?下節課我們再仔細探討。
【板書設計】
天游峰的掃路人
險
高
比喻
列數據
側面襯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借朗讀表達自己的所感所悟。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朗讀去體會一些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體會天游峰的掃路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難點】
通過品析語言文字,感受掃路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十五課,齊讀課題。上節課同學們就課題提了哪兩個主要問題?
二、感知天游峰的高和險。
1、 天游峰是什么樣的峰?快速瀏覽課文,找出相應的描寫段落,讀一讀。
2、 百聞不如一見,讓我們來看看天游峰。出示天游峰的圖片。圖文對照理解感受天游峰的高和險。
3、 有感情朗讀這兩個自然段。
在我們眼中,天游峰又高又險,游客們登山時常常(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卻步,半途而返),而我們文中天游峰的掃路人,卻是位——(70歲的老人)
二、感受老人的自信、豁達、開朗。
1、生活中,七十歲的老人已經退休,在家安度晚年了,可是這位老人每天還要在高而險的天游峰中爬上爬下,掃那一千八百多級臺階。這究竟是怎樣的一位老人,瞧,老人來了。(出示圖片)看圖,說說你知道的信息。
通過觀察,得出對老人的第一印象:勤勞、樸素。
2、看,給了我們初步的印象。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老人,與作者、老人進行對話。請同學們默讀三——十二自然段,思考: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劃出文中的相關詞句,并寫下自己的閱讀體會。
3、學生默讀思考,教師巡視指導。
4、指名讀三至十二自然段。交流匯報。
(1)、作者通過對掃路人的外貌、神態、語言、動作的描寫來寫這位老人的。
外貌:“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雙棕色的運動鞋”;“瘦削的臉,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雙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樸實、健康、慈善、有精氣神的老人)
動作:“引我進了他的小屋,沏了一杯濃茶”。(熱情好客)
神態、語言:“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掃上山,傍晚掃下山,掃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說得輕輕松松,自在悠閑。搖搖頭,伸出七個指頭,然后悠然地說:“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種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氣,而且還有花鳥作伴,我能舍得走嗎?”“30年后,我照樣請您喝茶。”朗聲大笑。(自在悠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老人)
(2)“30年后,我再來看您。”“30年后,我照樣請您喝茶!毖酝庵馐鞘裁?
(3)在匯報的過程中出示相應的句子,指導有感情朗讀,個人讀、分角色讀,讀出老人的自信、開朗、豁達。
5、學到這里,老師還有一個問題搞不懂。“這充滿自信、豁達的笑聲”怎么能“ 一直伴隨我回到住地呢?”小組合作探討這個問題,再匯報,補充發言。修改文章的結尾,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師談話:你們個個都比作者高明,感覺到這笑聲永藏作者的心中,永遠在陪伴作者的人生旅程。多么可敬的一位老人,多么自信的一位老人,多么熱愛生活的一位老人,讓我們一起讀出老人的心聲。誰讀旁白,誰讀我的話,誰讀老人的話。再次分角色讀課文。
三、學完這篇課文,了解這樣一位老人,大家一定有許多話想對老人說,想對作者說,想對自己說。請大家拿起筆,寫下你心中最想說的話。寫完后指名讀。
四、讓我們記住這位對大山有著深深的熱愛與依戀,豁達、開朗、自信的老人吧!出示填空練習,指名讀,齊讀。小結課文內容。
本文講述了一位老人已有( )高齡,他每天早晨( ),傍晚( )。他早該退休了,可他覺得實在離不開這里:他喝的是( ),吃的是( ),呼吸的是( ),而且還有( )作伴。這是一位( )的老人,作者從內心( )他。
再讀課題!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摘抄文中描寫人物外貌的語句,仿照課文的寫法,觀察自己熟悉的一個人,抓住他(她)的外貌特點,用準確生動的詞句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15 天游峰的掃路人
峰: 高 險
人: 自信 豁達 開朗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文章的寫作手法, 嘗試習作。
教學重點:領悟文章的寫作手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有感情地賞讀佳句(投影顯示)
①九百多級石梯,像一根銀絲從空中拋下來,在云霧中飄悠悠,仿佛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
②茶,很熱,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們倆的心靈溝通了。
③我緊緊抓住他的雙手說:“30年后,我再來看您!”
(2)填空。
本文講述了一位老人已有()歲人,他每天早晨(),傍晚()。他早該退休了,可他覺得實在離不開這里:他喝的是(),吃的是(),呼吸的是(),而且還有()作伴。這是一位()的老人,作者從內心敬佩他。
二、總結全文,朗讀課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總結課文。
(3)本文描寫天游峰的險峻有什么作用?
(突出了掃路人工作的辛榮,歌頌了老伯頑強不息,對生活的自信與熱愛。)
(4)學習作者抓住特征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
①課文的第3、8自然段中都有老人外貌的描寫,認真讀一讀,學習這種寫作方法。
②運用這種方法寫一寫周圍的人。
③交流評價。
三、仿寫。
1、學習課文的寫法。
2、課文中是怎樣刻畫老人的?
3、讀一讀,表現了老人怎樣的品質?
4、開展“班級人物素描”活動。
5、寫一寫。
6、猜一猜。
四: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老人說:“30年后,我照樣請您喝茶”。要是30年后,他會是什么樣的?他們相遇后又會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展開想像,然后寫下來。
黃主勤 課前思考:
二、感知天游峰的高和險。
1.天游峰是什么樣的峰?快速瀏覽課文,找出相應的描寫段落,讀一讀。
2.百聞不如一見,讓我們來看看天游峰。出示天游峰的圖片。圖文對照理解感受天游峰的高和險。
3.有感情朗讀這兩個自然段。
在我們眼中,天游峰又高又險,游客們登山時常常(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卻步,半途而返),而我們文中天游峰的掃路人,卻是位——(70歲的老人)
其余部分都是我所借鑒的,非常到位的設計。
我的設想:
二、引導體會山峰的“險”(設計意圖:我試圖通過簡單的一個問題,讓孩子們能夠統觀全文,找出文章中三處描寫天游峰險的句子,同時領悟作者不同的表達方法。)
1.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險峰,那么它險在哪里呢?請打開書本,看看課文中是怎樣具體描寫的。
2.指名回答后出示第二節,自由讀,具體從哪個詞語看出來峰的險?
3.讀好第二句,這一句沒有一個險字,卻讓我們感受到了天游峰的險,作者可真高明,用了什么方法?(形象的比喻),讓我們可看出石梯的險,峰的險。
4.這么險峻的天游峰,那天,引讀——“我”終于順著這根銀絲上了峰頂,心里好不得意。你讀出了什么?(心里的喜悅,艱辛的歷程)喜悅的原因呢?由此引出:上山九百多級,下山九百多級,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級。那層層疊疊的石階,常常使游客們氣喘吁吁,大汗淋琳,甚至望而卻步,半途而返。
5.這一句同時也寫出了峰的險。采用了什么方法?游客的表現烘托了什么?
板書中呈現 險 (高 陡 窄)
薄雪芳
課前思考:
借鑒處:
3.默讀這幾句話,你感受到了天游峰的什么特點?
(1)學生默讀,并在書上寫出自己的感受。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
(2)集體交流。
A.九百多級石梯,像一根銀絲從空中拋下來,在云霧中飄飄悠悠,仿佛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
作者用比喻的寫法,將石梯比作了一根銀絲,突出了天游峰的“險”。
出示圖片,引導學生體會“銀絲”“飄飄悠悠”“斷掉”這些詞語給人的感覺,從而真切體會“險”。
B.我抬頭望了望在暮色中頂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級,下山九百多級,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級。
用了列數據的方法寫出了天游峰“高”的特點。
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結合詞語“頂天立地”,想象九百多級臺階大體上有多高。
C.那層層疊疊的石階……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氣。
通過游人的表現,從側面寫出了登天游峰時的不易,從而襯托出天游峰“高”和“險”的特點。
引導學生說說平時自己爬樓梯的感覺,從而體會游人的感覺,理解天游峰的“高”和“險”。
(3)教師相機指導感情朗讀。
指導學生注意重點詞語,讀出天游峰的特點。
4.歸納寫法:
(1)這些句子在描寫上有什么特點?
運用了比喻、列數據、側面襯托的方法來突出天游峰的特點。
(2)我們平常在寫作文的時候,也要像這樣,把事物的特點用多種方法來描寫。
修改處:
在本課中,我覺得人物外貌描寫也是值得外貌推敲的,所以做了如下的設計:
(1)出示:我借著淡淡的星光仔細打量他:瘦削的臉,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雙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2)出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雙棕色的運動鞋,正用一把竹掃帚清掃著路面。
(3)聯系課文內容想想,作者為什么不選別的而選了這些外貌來寫呢?學生交流
(4)小結:對人物的外貌描寫要有所選擇,要體現出人物的特點。
[我的想法:文中掃路人神態、動作、語言的細致刻畫,為學生以后把人物寫具體、寫生動提供了很好的例子。將前后兩處人物外貌進行揣摩,聯系課文內容想想,作者為什么不選別的而選了這些外貌來寫呢?從而讓學生明白對人物的外貌描寫要有所選擇,要體現出人物的特點,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學會表達。]
陳秋麗 課前思考:
借鑒處:
總結全文,朗讀課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總結課文。
(3)本文描寫天游峰的險峻有什么作用?
(突出了掃路人工作的辛榮,歌頌了老伯頑強不息,對生活的自信與熱愛。)
(4)學習作者抓住特征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
①課文的第3、8自然段中都有老人外貌的描寫,認真讀一讀,學習這種寫作方法。
②運用這種方法寫一寫周圍的人。
③交流評價。
修改處:
1、對于文中描寫老人外貌的語句:(1)“我循聲迎了上去……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雙棕色的運動鞋,正用一把竹掃帚清掃著路面!蹦銖倪@段話中體會到這是一個怎樣的老人啊?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
▲抓裝精瘦”體會老人辛勤勞動;
▲抓裝褪色”體會老人的節儉,長期在外勞動,風吹日曬才會褪色
讀一下這段,注意重點詞語。
除了這一句,文中還有描寫外貌的句子嗎?(2)“瘦削的臉,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雙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A、你從這段中體會到這是一個怎樣的老人?你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的?
▲抓裝瘦削”“黝黑”體會老人的勤勞。
▲抓裝慈善”體會老人的慈祥、善良。
▲“炯炯有神”說明這位老人眼睛很亮,很有精神,很健康。
2、對笑聲的理解,認識了這樣的掃路人,現在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從這位掃路的老人身上得到啟發,不斷收獲,不斷成長!
蔡雪琴 課前思考:
借鑒處:
二、感知天游峰的高和險。
1、 天游峰是什么樣的峰?快速瀏覽課文,找出相應的描寫段落,讀一讀。
2、 百聞不如一見,讓我們來看看天游峰。出示天游峰的圖片。圖文對照理解感受天游峰的高和險。
3、 有感情朗讀這兩個自然段。
在我們眼中,天游峰又高又險,游客們登山時常常(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卻步,半途而返),而我們文中天游峰的掃路人,卻是位——(70歲的老人)
二、感受老人的自信、豁達、開朗。
1、生活中,七十歲的老人已經退休,在家安度晚年了,可是這位老人每天還要在高而險的天游峰中爬上爬下,掃那一千八百多級臺階。這究竟是怎樣的一位老人,瞧,老人來了。(出示圖片)看圖,說說你知道的信息。
通過觀察,得出對老人的第一印象:勤勞、樸素。
2、看,給了我們初步的印象。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老人,與作者、老人進行對話。請同學們默讀三——十二自然段,思考: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劃出文中的相關詞句,并寫下自己的閱讀體會。
3、學生默讀思考,教師巡視指導。
4、指名讀三至十二自然段。交流匯報。
我的教學設想:
本篇文章是寫人的文章,因此在引導學生體會揣摩語言內容的同時,我們也應體現閱讀與表達的有機結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我先讓學生聯系舊知,知道寫人的文章一般都會把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等作細致描寫,告訴學生,要深入體會人物的特點,就必須細細品讀文章中對人物的這些描寫。在精讀的時候,注意作者細致描寫的獨具匠心。如,同樣是對老人的外貌描寫,前后兩次有所不同,其用意是什么?學生在揣摩語言內涵的時候,也收獲了表達上的知識。
【天游峰的掃路人】相關文章:
《天游峰的掃路人》優秀教案設計08-25
掃花游春雪賞析12-09
我的引路人-初一02-14
簡單的掃弦吉他譜08-19
大海吉他譜掃弦04-04
掃優秀作文(通用33篇)05-23
從此蕭郎是路人愛情美文01-27
我的引路人作文(精選25篇)05-24
成長引路人作文(精選25篇)10-21
我的引路人作文(精選105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