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老師教學工作的一點建議和意見(精選5篇)
老師教學是一項工作,是工作就要做出改進。因此建議就顯得很有用處了。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對老師教學工作的一點建議和意見(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用。
對老師教學的建議1
一、目的、規范和標準
1、必須寫出各門課程要達到的目的和標準,而且要發給每一個學生。這些可寫成提綱的形式,包括要回答的所有問題。如果你要學生懂得更多,他就必須學習另一門課程,或者在提綱中增加一些補充材料。學生要經常了解這門課程對他的要求是什么。
2、考試要有預定的計劃。如果學生對測驗沒有準備,他就不該應試,除非作為練習。考試必須是可靠的和合乎標準的(最好是全國性的)。受試者應知道哪些問題很可能要考查。不應采用那種折磨人的考試方法。
二、教師的任務
3、教師的作用就是制約情緒反應。教學的目標是要引起學生對教材的良好的反應。
4、學習是學生的事情。如果教師要得到好學生的信任,①選自《教育心理學》,全國統編教材編寫組編《教育心理學參考資料選輯》,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l987年。本篇由B、R、布格爾斯基著,萬云英譯,李伯黍校。B、R、布格爾斯基,美國當代教育心理學家,具體情況不詳。他們就必須接受學生的批評。
三、個別差異
5、必須這樣看待個別差異。每一個學生和教師都值得尊重。他的行為不是受到本性的驅使,就是受到所受訓練的指使。了解氣質性格的差異尤為重要。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同樣地學習所有的技能或反應的。要促使每個人發展自己的長處。
6、“最佳的刺激作用”就是要求對不同的對象作不同的學習安排。
四、動機
7、有控制地激起適度的愿望,可以發展注意和“好奇心”。
8、興趣和注意來自成功。一事成功,事事順利。
9、注意是一種學習的反應。必須強化學生注意的行為。
五、學習情境的分析
10、要把每一個學習任務分解成必須分別學習的`、需要時可以訓練的具體成分。訓練對于技能作業來說是必要的技術。
11、把各種“行動”分解成各種“動作”,然后教這些動作。力求不要教得抽象。
12、在某些情況下,最初學的東西就是最后要學會的東西。因此有些教學順序應該是“回過頭來”再教。
13、把反應的順序分解成各個“步子”,然后按這個次序“塑造”行為。
14、學習先要有能作二級強化物的情緒性條件反射的暗示。
15、教師必須記下那些積極的和消極的可能性,或有用的和有害的概括,從而判定需要區別的程度。
16、教學機器的概念與其說是心理學的,不如說是邏輯的。它的機械配件不是主要的。
對老師教學的建議2
《我的老師》這篇課文,我已經教學過若干遍了,可每次教學中都有不同的感受。文中的老師對學生,學生對老師的那種樸素情感,依然蕩滌著我的心扉。
魏巍的《我的老師》以其樸實純真,富于感情的語言,以孩子的心態敘述自己孩提時受到蔡蕓芝老師教導的經歷,內心深處充滿了對老師的懷念、思戀、感激之情。幾件事雖平凡,件件都是真情流露。老師的公平,嚴愛,和藹,和學生打成一片,教學風格,無不在孩子的心靈里烙下印跡。尤其是老師的'詩歌教學竟然在當年作者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以至后來作者逐漸成長為一位著名的作家?梢娎蠋煹挠绊懥κ呛蔚戎蟆!皣缼煶龈咄剑麕煶龈咄健卑。
教學中,我以飽滿的熱情,帶領學生走進文本,感受“我的老師”的魅力。我的學生也非常喜歡那位“蔡老師”,大家積極發表自己的讀后感想,有的回憶自己小學生活,有的回憶與老師交往的經歷,有的談自己受哪些老師影響獲得的愛好,等等,總之,老師的一舉一動都給他們以影響。
多年的教學經歷告訴我,要做一個受學生喜愛,敬重,佩服的老師,必須要以教師自身的良好形象感染學生,熏陶學生,愛護學生,做學生真正意義上的“良師益友"、
對老師教學的建議3
這節課的教學是讓學生理解“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內涵,真正懂得美來自生活,美來自內心,美來自創造。主要內容是教學生在教師節時制作一個賀卡送給自己喜歡的老師,在內容的選擇上以來自生活,來自每個學生自身的最普通、最熟悉的事物為主,我采用了欣賞法、討論法、演示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拓寬了學生的藝術視野,發展了學生的藝術修養與能力,完善了學生的人格。
在教學中,我主要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1、以藝術審美為核心:
在這課的教學中,首先,我在導入談話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直接展示了四張別致的'賀卡,讓學生直接感知這獨特的美感,產生美的體驗,激發學習欲望,有效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其次,是學生練習完成后的作業交流欣賞。學生的作業是學生對所學新知識鞏固程度的有效反饋方式,通過相互交流,評析其優缺點,指導修改并最終完成作業,促使審美體驗的升華?磥,審美能力的培養既是美術課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歸宿。
2、以興趣愛好為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內在動力。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運用提問來營造探究學習的氛圍,如在指導學生深入理解欣賞,學習賀卡的制作方法時,提問:“這些卡別致嗎?別致在哪里?”“你從中受到哪些啟發?”由淺入深、由內到外的直觀刺激,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
3、注重為改善而進行評價:
評價是為了改善和促進。要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練習是一種最有效的檢驗方式,對學生作業的中肯評價更是鞏固新知,形成能力的環節。讓學生參與評價,讓他們通過評價發現他人或自己作業的優缺點,并能提出一些有益的意見或建議去指導修改作業。
這節課我感覺還有許多缺陷。比如:環節設計上不夠緊湊,以至于作業時間過少,導致總結評價時沒有像樣的作品;各個環節不夠銜接,使得聽者感覺有些亂;專業的術語還有待加強……這些不足,我將在今后的教學學習中,不斷改進、不斷鉆研,來彌補這些缺憾,使得課堂教學更加完美!
對老師教學的建議4
《我的老師》是第八冊美術教材中的一課,屬于美術學習的第二階段,課標中造型表現領域第二階段目標是:初步認識形色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作愿望。
《我的老師》是造型表現課,旨在讓學生了解人物頭像的特點,掌握人物頭像五官的位置,感受線條造型的美感,能夠用線條表現自己喜愛的老師,增進師生的情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造型能力,在造型中體驗快樂。
與本課聯系密切的是第二冊教材中的《好看的線條》,第六冊教材中的《畫畫古樹》等,這些課旨在引導學生正確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線條,體會線條的美感,通過想象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好看線條好物體。而本課是要求學生通過認真觀察老師的頭像圖片,感受人物頭像的特點,在掌握人物頭像一般規律的基礎上,會運用線條變現老師的頭像特點,與前面的課相比,對學生的要求提高了,主要表現在觀察能力,想象能力,造型表現能力等方面,繪畫的層次提高了。
從學生的情況來看,他們對線條已經比較熟悉了,自從他們拿起畫筆來,畫出來的就是線條,只是沒有意識到這是線條而已,在通過美術學習,觀察,實踐,他們認識了線條,能夠畫出各種各樣的線條。
根據階段目標,教材的編寫意圖,課程的前后聯系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人物頭像的特點,觀察老師的頭像特點,感受線條造型的美感,能夠運用線條表現自己喜愛的老師,增進師生的情感,體驗線條造型的樂趣。
其重點是用線條畫出人物頭像,掌握頭像是一般規律。其難點在于觀察并抓住老師的'特點,準確畫出五官,力爭位置準確,人物特點突出。
本課的教學抓住教材的重點,很好的突破了難點,達到了教學目標,具有很強的實效,其亮點體現在
一、欣賞導入很巧妙,自然貼切,拉近師生情感,具有針對性,同時體現老師深挖教材內涵。首先出示姚有多先生所作《葉淺予像》,請同學們欣賞,畫美,用什么表現?國畫線條,并重點解讀畫中題字和落款:知足常樂為人道,古稀身健拳未老。自強不息立新意,獨辟蹊徑格益高。為淺于恩師速像,辛未年秋月,有多寫。作者與葉淺予什么關系?他們的情感怎樣?這樣就自然引出本課的課題——《我的老師》。
二、加強了三個課堂訓練,力圖實效。常言:方法要教,能力要訓。只有加強課堂訓練,才能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課堂實效。
一是加強了學生感受美術作品美感能力的訓練,本課就是感受線條人物造型的美感,通過出示《葉淺予像》和很多線條造型人物頭像,讓學生充分欣賞感受,感覺到線條能把人物描繪得如此生動,如此美,如此特點鮮明,使學生感受到線條魅力無窮,產生用線條表現,學習用線條造型表現的欲望。
對老師教學的建議5
今天的課還是有效的,發言的人多,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高,而且從作業反饋上來看,學生做得快,只有一人把崇高的崇寫錯了,本節課反思有以下幾點可取之處:
1、由扶到放,主導和主體相結合。第一自然段的教學我采取直奔重點,“古今中外,——地北天南,——兩句來教學。讓學生在讀的基礎上,舉例說說自己的體會。然后再學開頭的“在昨天與今天……”學生就比較好理解。這是教學上的“旁敲側擊”之術。對于太難理解的,與學生生活距離大的,我們可以先放一放,找那些能夠讓學生尋找到感知點的內容先學,這樣逐漸推進,最后難點也就不攻自破了。
第二自然段我放手讓學生自學,結合沒講的“讀書做記號的學問”,讓學生邊自學邊做記號,這樣既培養了自學能力,又能把習慣篇學用結合。學生自學好了,就讓他們提問并同學交流,有效利用的課堂上學生之間的資源。抓住幾個難以理解的詞“春暉、朝霞、甘露、春蠶、理想的絲線、茁壯的新苗”。學生不能解決的教師講解。講解也是需要的,它能節省時間。
2、今天的課堂學生的專注程度比第一節課有進步。大部分學生能夠跟上課堂的節奏。一半學生很投入,熱情高。也許是我的狀態比較好,影響了學生吧。而自己狀態好的主要原因還是對教材的熟悉,對教法的取舍。因為這一課已經教過,而且印象較深,知道學生的問題會出在哪,所以教學設計比較合理。
3、今天的作業學生做得還是比較快的。相比較數學和英語。為什么呢?我想可能是在教學設計時已經把作業考慮進去了,把作業中一些學生易錯的.已經強調過了。所以雙基智能上的錯誤較少。這是我近段時間思考的產物吧。因為我們的學生不僅要有較好的口頭表達能力,還要能考。
4、巧用生成資源。我發現在寫課題時,把感嘆號忘了。于是,我靈機一動,問:同學們,你們有沒發現老師什么沒寫?生——。這感嘆號能省去嗎?為什么?生——。是啊,說得多好啊,讓我們帶著對老師的敬佩、感謝,再讀課題。
但是,今天的作業反映出這班學生很浮躁,不定心,沒耐心,不細心。作業中抄錯的、漏做的現象較多,想當然,不尊重事實的多?傊,做作業的態度極不端正。
以后的教學特別要注重學生的注意力的訓練,規定時間內做作業的效率。
【對老師教學工作的一點建議和意見】相關文章:
給老師的建議和意見08-03
建議和意見08-02
對老師的意見和建議和意見范文格式08-03
給學校的建議和意見08-03
學校的建議和意見08-03
西游建議和意見08-03
學生給老師的建議和意見怎么寫12-22
學生家長對老師的建議和意見08-03
對幼兒園老師的建議和意見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