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奔跑的母親》讀后感(通用8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奔跑的母親》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奔跑的母親》讀后感 1
啊!世間最偉大最無私的愛是母愛。奉獻和犧牲是母親一生的寫照。母親,是上帝賜與我們的天使。
自從我們在她的身體里孕育的時候,就開始了對我們一生的呵護和關愛。當我們叫第一聲“媽媽”的時候,迷人的微笑在她的臉上蕩漾;當我們伸著小手撲蹣跚著腳步撲向她的懷抱時,那寬闊的胸懷毫不吝嗇的邀請我們來;當我們用蠟筆畫出第一個燦爛的太陽時,圣潔的光輝閃耀在她慈愛的雙眼……
我看了很多稱頌母親的詩歌、文章,聽了很多贊美母親的歌曲,可我仍被“奔跑的母親”感動。對這濃濃的母愛,我們應該以什么來回報?鮮花?賀卡?還是……不,我們就用我們燦爛的一生,用我們多姿的生命來回贈吧!我不知道那“奔跑的母親”的孩子回帶著怎樣的心情走進課堂,但我相信,他們一定會努力學習,在學習的.跑道上“奔跑”,去感謝母親,去追隨母親,用美麗的人生回報母親,回報母親對他們的呵護與愛!
這位母親是堅強的,她選擇了人們最薄弱的一面——缺少毅力來考驗自己,她不僅僅是跑馬拉松,她也是在完成她人生的馬拉松——決不放棄。
我的媽媽并沒有做這位母親做的“大事”,但我仍從很微小的地方感受到她給我的愛:夜晚看電視時為我披上一件衣服,冬天為我送上的熱果珍,餐桌上為我夾上一片肉,睡前的一個吻……這一切構成我幸福的童年,對媽媽無近的依戀。
不久的將來,我也要接過愛的
接力棒,繼續為愛奔跑!
《奔跑的母親》讀后感 2
母親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不停地奔跑著。她們不是馬拉松選手,她們只是一位平凡而且普通的母親。是什么讓她們不停地奔跑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孩子。
住在母親的掌心里
我問母親今天是什么日子?她想了一會兒說:“今天是什么日子?今天有什么節目嗎?”“哎呀!今天是2月13日呀!你的生日。”母親總是記不得自己的生日。可是換了我,每一年母親就像超人一樣,不看日歷也知道我的生日。我10歲4個月了,不管母親有多忙多累,都會做一桌豐盛的菜來為我過生日,讓我浸浴在母親的慈愛中。因為十年前,那個平常的日子,一個生命誕生了,對于別人是無足輕重的,而對一位闖過生死線的母親,卻是疼痛而喜悅著。
母親的公式
母親的公式不像父親認真+嚴肅+故事=大道理;母親的公式十分簡單,就是:慈愛+細節=母愛。在我喝水不小心嗆到而咳嗽時,母親會投來關切的目光,并及時遞來手巾,讓我擦拭。在生活中,母愛就像敏感的雷達,捕捉一切可能對孩子傷害的蛛絲馬跡,使孩子在她的羽翼下幸福的成長,母愛無微不至。
母愛在我們生活中以各種形式演繹著不同的故事。有用腳步丈量母愛的“暴走媽媽”陳玉蓉;有為了孩子,絕對不能倒下的“高齡”體操運動員丘索維金娜。這些母親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詮釋有一種偉大、無私、崇高的.情感——母愛,它使我們生生不息。
從文中的母親,我們看到了自己母親的影子,在默默中跑完了人生的全程,在她大半生的路程中,都是為了孩子,雖然你的母親可能不是最棒的,可是她是你的母親,是你生命的締造者。
《奔跑的母親》讀后感 3
我的爸爸脾氣很不好,但是心很實。我媽媽性格軟糯,又有主見。小時候他兩總打架,電話機不知道砸壞了多少,常常是我一個人坐在客廳小板凳上敲山核桃,他兩在隔壁房間打架。舊家很空,房間有很多,他們總會努力避開我,不再我面前顯露猙獰的互相相害的姿態,當時不懂,現在回想,實在不知道如何看待這為我“著想”而保留的“余地”和“體面”。
但也有例外,在一些氣急的時刻,什么也管不了突然就開始了兩人的搏斗,那真的是搏斗,兩雙胳膊狠狠地架著對方,扭成一團,嘴里還要是不是冒出哭聲和喊聲,爸爸從來沒有讓著媽媽,落敗的總是她,哭的人總是她。奶奶還在的時候,會沖上去拉架,拉不開的時候就在旁邊抹眼淚,而我就站在一邊呆呆的,被嚇住了,抬起頭往上望。
看著我最親近的.人,互相撕咬如獸,附贈那垂首站在一邊低聲啜泣的父親的母親。好像世界名著里才讀過的撕裂感。
有一次回家,媽媽沒有做飯,躺在樓下房間的床上。那間避暑極好的常年不朝陽的房間里暗淡無光,媽媽就那樣仰面朝天的躺著,看不清眼角的狹縫里是不是藏著淚光。她低聲喚我,擼起褲腿,給我看大腿上的傷痕,青紫的一大塊,蔓延在白肉上,透著一股倔強的絕望,后來我會想,那一刻,她是在向她的女兒尋求安慰,還是向他的女兒控訴伸冤。
作為報復和不原諒,那一個星期她沒有起身做飯。也反抗和離開過。在夜晚收拾好自己的行李,被年幼的女兒抱著大腿,一腳深一腳淺的往前走,小女兒在地上被拖成蜿蜒的線,說什么也不放手,直到被沖上來的爸爸抱走。但是過一星期她就回家了。當時不懂,今天想了很久,才明白那個重新出現在家門的身影,代表了一個母親的心軟。
母親的心軟。必須要以堅強的形式才能出現在世人面前。這是天下要做母親的女人的宿命。
想起郭松棻在《奔跑的母親》里被“我”追逐的母親。父親被派往南洋參戰,生死未卜,是她獨自一人扛起了生活本身。孩子眼里羸弱的母親已被生活錘煉出敏捷如螞蚱的身手,扛著大米在卡車上下跳躍的母親,讓年幼的“我”感到驚恐。命運里安插了什么力量,會讓風中羸弱的女子成為力大無比的迫切跳躍的勇士。
久久不歸的征夫、難以歸來的父親,和日益高漲的物價。所有人都清楚,伴隨玉碎訊息傳遞的,大概就是父親身殞的歸宿。然而在母親看來,外祖父逼迫改嫁的命令,是無論如何都難以接受的羞恥。但倔強的她,眼見著孩子在舅舅家因饑餓多吃了一些食物而遭到歧視,心軟又一次翻滾了上來。一面是把自己嫁出去的換回兒子的溫飽,一面是保留尊嚴的乞求。
這是一個會為子女心軟母親必須要遭受的考驗。據說,只要在天亮之前頭也不回的走遍大稻埕十八架橋,就可以實現自己的許愿,為了愛情還是為了家庭,又僅僅是為了父親一人,母親又開始她不斷奔跑的使命。夜夜,“我”站在她的身后,看著母親一次次迎向命運的颶風,開始她賺回生活和尊嚴的努力。
《奔跑的母親》讀后感 4
暑假期間,我看了《七彩閱讀》這本書。其中,我看了《我的傻瓜媽媽》、《令人震驚的戰爭新聞》、《拒絕洗衣服的母親》┉┉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篇《為孩子而奔跑的母親》。
這篇文章講述一位因孩子而奔跑的母親,故事中的那位母親,就是27歲的切默季爾,肯尼亞的一名農婦。切默季爾一家全部住在山區,她的丈夫是一名莊稼漢。她有時會因不能提供學費給孩子上學而暗自傷心,她想:如果孩子上不了學,就將繼續窮人的命運。她不甘心。當地舉行馬拉松比賽,如果排到個好名次,就會有不菲的獎金。
于是。切默季爾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去練習馬拉松,丈夫也贊成她的想法。讀到這兒,我想:一個27歲的農婦去練習馬拉松,這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于是,第二天凌晨,她就跑上了崎嶇的山路。只跑了幾百米,她的雙腿就像灌了鉛一樣,她停下來休息一會兒,又接著再跑。跑了幾天,腳上磨出了無數的血泡。她想放棄了,可是一回家就看到嚷著要讀書的孩子,她又為自己的懦弱感動慚愧。不能退縮!因為她知道,這是唯一的希望!有一天,日上竿頭,她仍然沒有回家。丈夫擔心怕出事,趕緊出門尋找,終于發現了昏倒在地的妻子,他把妻子背回家。次日一早,她又獨自一個人跑在寂靜的山路上。經過一年的艱苦訓練,切默季爾第一次參加國內馬拉松比賽,就獲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績。有位教練被切默季爾的.執著深深感動,要當她的指導。因此切默季爾的成績突飛猛進。
終于,切默季爾迎來了內羅畢國際馬拉松比賽。發令槍響后,她一馬當先,跑在隊伍前列,這是非常危險的舉動,因為長時間過后,體力不支,甚至無法完成比賽。為了孩子,為了家人,她豁出去了。也許上帝也被她感動了,她一路跑來,有如神助。二時三十九分零九秒后,她第一個越過終點線。此時,你應該可以想象到,切默季爾會是多么高興,多么興奮啊!頒獎儀式上,有位問她:“我們都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力量讓你獲得冠軍?”“因為我非常渴望那七千英鎊的獎金!”此言一出一片嘩然。她抹去淚水,繼續說:“這樣,我的孩子就能得到最好的教育。”人們這才明白,孩子才是她奔跑的力量。
讀完了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母愛是如此的偉大!也讓我明白了什么事只要堅持,努力地去做,就一定會成功!
《奔跑的母親》讀后感 5
一篇名為《奔跑的母親》的文章吸引了我的眼球,因為老師曾為我們講過這一故事,記得故事很感人。于是我重新讓身體坐正,認真得讀了起來。讀著,讀著,一絲冰涼從臉頰劃過。
文中的那位以偉大形容都不夠的母親,在我腦中漸漸顯現,淚眼婆娑之中,我似乎看見了她----黝黑發亮的皮膚,因營養供應不足而瘦小的身軀和腿上無數的血泡,還有她那最重要的堅定的眼神,滿懷著努力的痕跡和對兒女能接受良好教育的向往。她的想法更是獨特:一個人如果連做夢的勇氣都沒有,那他永無改變的`可能。那種力量,促使她奪冠的力量,那種源源不斷的力量,是她對孩子的愛,那種永不斷流的愛。這個名叫切默季爾德母親創造了親情的奇跡。
母親創造的奇跡無人可比,那種源源不斷的為子女奮斗的力量,只有子女才感受得到。
我想到我自己。我家距離學校近六里路。從從幼兒園起,每天都是媽媽送我上學,八年來風雨無阻,細細一算,每天四趟12千米,八年,八年媽媽該為我走了多少路!而我呢?偶爾媽媽稍微晚來一會,我就會大發脾氣;飯菜一點不合口味,就以絕食抗議。每當看到媽媽那哀求的眼神,我就嘗到了勝利的喜悅。“媽媽,對不起!媽媽,對不起!……”我一遍遍地在心里頭對媽媽說。淚水再次止不住的滑落。
《奔跑的母親》讀后感 6
我從《讀者》雜志上看到了一篇名叫《奔跑的母親》的文章,使我深有感觸。
“她知道,馬拉松是一項極限運動,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必不可少的。雖然她已經27歲,雖然沒有充足的營養,但只要一想到7個孩子,她就充滿力量。”當我讀到 這里時,我非常感動,我沒有想到,一個27歲的瘦弱農婦會為了7個孩子去練馬拉松。大家都知道,馬拉松的賽程長達40公里,即使是專業運動員,能跑完全程 也實屬不易,可她硬是憑著7張稚嫩的臉決心去進行瘋狂的,艱苦的訓練,這種偉大的母愛足以使人落淚。
“比賽開始了,她一馬當先跑在隊伍最前面,這是異常危險的舉動,可她為了7個孩子,她豁出去了。”這時,我驚呆了,在專業運動員都退讓的情況下,她,一個 業余運動員,居然一馬當先,跑在前列,雖然她知道路途遙遠,雖然她知道疲勞的可怕,雖然她了解馬拉松的常識,但為了那7000英鎊的獎金和7張渴望上學的 臉,她依然選擇了違反常規的跑法,因為她是一個母親。
“當她獲得了冠軍后,人們眾說紛紜,有人說這是貧困造就的`奇跡,也有人說這是獎金和學費的誘惑。”但我認為,這確實是一個體育界的奇跡。但是,創造奇跡的,并非是一個運動員,而是母親和她那顆偉大的,對孩子的愛心。
《奔跑的母親》讀后感 7
她使我感動。
為了孩子們能上學,她竟敢挑戰極限運動馬拉松。僅僅是年齡方面,她都處于劣勢,更何況是至關重要的訓練和營養供給呢。這位肯尼亞的農婦切默季爾,看似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農婦,但是,她卻做了農婦永遠做不到的事。
她的汗水所揮灑過的土地,一定都被她這種不甘屈服于命運的精神所打動。在那兩小時三十九分零九秒中,她奮力揮動雙臂,一馬當先跑在隊伍前列,一路跑來,有如神助,她奇跡般奪得了內羅畢國際馬拉松比賽的桂冠。這突如其來的黑馬,也讓全場吃了一驚吧。
我所贊賞的,不是她奪得7000英鎊獎金的實力,而是她那種敢于和命運作斗爭的寶貴品質。她本來知道自己在高手如云的馬拉松賽場上是站不住腳的,是敵不過那些訓練有素的職業選手的,但是,母愛創造了這個奇跡。我們無法想象,瘦弱的`切默季爾在崎嶇的山路上所付出的努力,是常人無法承受的。不管是在身體上,還是意志上。
她是體育界的一個奇跡。她的臉孔滄桑,飽經風霜,卻堅毅無比;她的眼睛疲憊,暗淡無光,卻倔強堅定;她的身份卑微,毫不起眼,卻創造奇跡!曾經,她就是一名農婦,現在,她依然是一名農婦,但是,是用母愛創造了奇跡的農婦。不管她以前是什么身份,現在我們看見的只有穿越純凈光環的母愛,平凡而又偉大。
在她奔跑的過程中,也許曾動搖,曾怯懦,卻一次次從失敗中爬起,倔強地堅持下來。可以這么說,孩子是她奔跑的動力,那一雙雙求知的大眼睛多少次讓她濕潤眼眸。這位奔跑的母親告訴我們,只要把對孩子的愛化為前進的動力,永不言棄,一定可以創造奇跡!
感謝母親!感謝一直在我們背后默默付出的母親!
《奔跑的母親》讀后感 8
前幾天的一次偶然機會,我看到了《奔跑的母親》后不禁心生感慨。
“第二天凌晨,天還黑著,她就跑上崎嶇的山路。只跑了幾百米,她的雙腿就像灌了鉛似的。停下喘口氣;接著再跑。與其說是用腿在跑,不如說是用意志在跑……”讀到這里,我深受感動,更感到了母愛的可貴與偉大,一個只有27歲,而且營養不足的農村婦女竟會為了孩子能夠上學,去練讓人望而卻步的“魔鬼訓練”——馬拉松,要知道這是需要多少毅力,勇氣啊!而這些全都源于一個被人贊頌的詞——母親。
“……發令槍響后,切默季爾一馬當先跑在隊伍前列,這是異常危險的舉動,時間一長可能會體力不支,甚至無法完成比賽。但為了孩子,為了家庭,她豁出去了……”看到這里,我十分震撼,眼淚不知不覺在眼眶中打轉,幾十公里的馬拉松讓專業選手都后退,而她,一個業余選手,還是一個弱女子,居然一馬當先,跑在前列,她雖然知道路途遙遠,雖然知道疲勞的可怕,雖然知道馬拉松的常識,但為了那7000英鎊和4個孩子,她豁了出去,這些都來于母愛的`力量,是對愛子的愛支撐她進行比賽。
獲獎后,人們眾說紛紜,有的說是獎金鑄就了奇跡,有人說她是長跑天才,還有人說是貧困造就了冠軍,我卻要說:“這確實是一個體育奇跡,不過締造者并非職業運動員,而是一個偉大的母親!”
【《奔跑的母親》讀后感】相關文章:
奔跑11-29
奔跑11-09
奔跑的作文08-30
奔跑作文11-23
奔跑的作文(精選)11-27
(優選)奔跑01-19
奔跑的作文11-25
不斷奔跑作文12-15
奔跑吧作文11-19
奔跑的女孩作文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