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大自然的文字讀后感范文
《大自然的文字》作為一本少年兒童的課外讀物,共收兒童文學作品11篇,包括:《漁夫和金魚的故事》《車輪的演變》《動物的麻煩》《狐貍的窗口》等。百分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大自然的文字讀后感,僅供參考。
大自然的文字讀后感篇一
暑假里,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大自然的文字》,《大自然的文字》讀后感何佳琳。
這本書講了大自然就是一本“書”,也是一位“嚴格的老師”。比如像這個孩子就被“老師”給批評了,讀后感《《大自然的文字》讀后感何佳琳》。 有一次,媽媽叫他去森林里采漿果,他說:“好吧!”他來到森林里看到有一棵灌木叢長有好多個水靈靈的紅漿果。他想:“太好了這一次槳果我一定要采得比誰都多。”他采了滿滿一大籃紅漿果,開心地回家了。他在回家的路上吃了幾個紅漿果,結果又是惡心又是肚子疼。還好他當時嘔出來了,要不就中毒了。這就是不認識大自然的文字的后果。
這本書就是一個知識的“寶盒”,打開“寶盒”的時候知識就是你的老師了。
大自然的文字讀后感篇二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書:《大自然的文字》。
這本書的作者是伊林,是前蘇聯科普作家、工程師、兒童文學作家。伊林,對中國現代科普事業的發展影響巨大。“十萬個為什么”這一極富生命力的品牌,即取自伊林的著作。他堪稱最善解人意的科普作家,任何復雜生硬的科普原理在他筆下都變得津津有味。“十萬個為什么”惠澤幾代人,歷史,是不會忘記伊林的!
伊林曾今說過:“每一門科學仿佛都在向我們召喚,邀請我們去專門寫它,到處都閃耀著文學還沒有接觸過的一堆堆最寶貴的新材料。到處標明著文學家們的筆尖還沒有走過的道路。” 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早秋聞蟬叫,晚秋迎雨場。麻雀囤食要落雪。這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啊!聽,她在說話。白云,螞蟻,蝌蚪,大雁,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早秋聞蟬叫,晚秋迎雨場。麻雀囤食要落雪。螞蟻壘窩要落雨。魚跳水,有雨來。燕子低飛要落雨。癩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穩。龜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亂如麻。泥鰍靜,天氣晴。豬銜草,寒潮到。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 ,天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是啊,如果你已經非常仔細地去觀察一切看到的東西。那么,將來等你做了一個建筑工人,或者飛行員,或者海員,或者田地上的工程師的時候,你閱讀大自然的書來,一定會像那些印在紙上的書一樣明了。
大自然的文字讀后感篇三
大自然的文字?看到題目《大自然的文字》,大家一定會想,大自然會有文字嗎?這你就不懂了吧,其實,在大自然中,天上地下到處都是字。
說實話,剛讀這篇文章 的時候,我自己也不明白什么叫作大自然的文字。后來通過課文中介紹的`幾個例子,我才知道其中的奧秘。星星在平常的人看起來,極為普通。可是,它如同指南針一樣,能使我們不迷失方向。云朵呢?它是天氣預報的使者,只要出現了砧狀云,就會說明了會有雷雨降臨。石灰石和在林中的花崗石,也是一個文字。它們能告訴我們,這片土地原先的情況,讓我們了解到這兒的地質變化……
這些從不被我注意過的自然界的景物,原來有這么大的作用啊!通過后來的學習,老師和同學們互相補充,我又了解到了很多大自然的文字:大雁南飛,秋天就在眼前;螞蟻忙著搬家,出門就一定要帶雨傘。快要下雨的時候,燕子就會低飛,蟲子們在下雨時會離地面較近,而燕子為了捕捉它們,所以飛得也會低。將要地震時,青蛙會像搬家一樣大型遷移,甚至馬路上都會爬滿青蛙。海嘯的前幾十分鐘,海水會泛起一個又一個小泡泡,隨即會有小浪頭打來……這一個又一個鮮明的例子,也同樣拯救了不少條生命。
由此看來,大自然的文字是多么重要,又多么有趣啊!當然,這些文字是不會每個人都認識的,只有那些勤學好學、善于觀察和請教的人們,才會懂得它們。
所以,從現在開始,大家都要多去野外看看,有不懂的及時問別人或者找書,這么日積月累,你的“文字”量就會越來越多,知識量也會越來越大。到那時,你將會真正成為知識的主人。
【閱讀大自然的文字讀后感】相關文章:
《大自然的文字》教學設計11-16
《大自然的文字》教學教案11-23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示例11-22
大自然的文字的教學教案06-18
《大自然文字》教學設計07-01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設計11-22
《大自然的文字》課堂教學設計11-14
《大自然的文字》教學教案設計11-22
《大自然的文字》語文教學設計范例11-14
文字的家大班早期閱讀示范課教案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