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作文結構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什么是作文結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順敘,是指按照事件發展過程的先后次序進行的敘述。這是一種最常用、最基本的敘事方法,它能起止清晰、層次分明,事件人物交代明白,前因后果變化自然。事件脈絡清楚,令讀者一目了然。順敘多以時間先后為序,即按事件發生、發展、結局的先后來寫,多件事的敘述中,則先出現先發生的事先寫,后出現后發生的事后寫,一切按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先后為線索。
二、倒敘,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精彩片斷提到文章的開頭寫,然后再按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寫,這種方法稱為倒敘。倒敘可以造成懸念,使行文跌宕起伏,牽動讀者去尋根溯源,產生閱讀的強大吸引力。
三、分敘,又稱平敘,就是平行敘述或交叉敘述,指敘述同一時間不同地點的兩件或多件事,也即通俗小說中所常說的“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方法,分敘可以使紛繁的事表現得頭緒清楚、氣氛突出,造成文章的多線交錯卻脈絡分明,具有立體效果。
四、插敘,是指因特殊要求,中斷原來的敘述,插入與中心事件或與主旨相關的.內容,結束后再續原來的敘述,插敘的方法很多,有所謂“追敘”,如對過去事件片斷的回憶;有所謂“補敘”,如對有關人或事作必要的補充、解釋;有所謂“逆敘”,如對有關內容進行由今及古、由近而遠的追根溯源。
1.話題作文要有所創新,就應調用多種敘述方法。除以上敘事方式外,還可把文章分為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和意識流順序。但無論使用何種敘述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敘事條理清楚、層次分明。能將所選用的材料連綴成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
2.文章的結構,是文章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外部形式的統一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結構三個要素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靈魂”,要明確無誤;材料是“血肉”,要豐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結構則是文章的“骨架”,是謀篇布局的手段,是運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常見的文章結構方式有四種。
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內容沒有主次輕重之分。例如培根的《輪讀書》,三個部分分別談到了讀書的目的、讀書的方法、讀書的好處,就是采用并列的結構。
2、總分式;先總述,再分說。這種關系還可以演變為“分—總”或“總—分—總”的結構方式。例如《應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采用的就是“總—分—總”的結構:先總說“格物”“致知”就是指現代學術的基礎,即實地的探察,也就是現在所謂的實驗。然后先儒家對“格物”“致知”意義的曲解和對“格物”“致知”精神的埋沒;再闡述科學發展為什么需要“格物”“致知”的精神。最后從正反兩個方面總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3、對照式:文中兩部分內容或進行對比,或用這部分內容烘托另一部分內容。例如魯迅先生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前一部分反面批駁了敵論中的論據不能證明論點,即中國人失掉的是“他信力”,發展的是“自欺力”,而不是“自信力”直接批駁了敵論;后一部分從正面列舉事實,提出正確的論點,我們中國人沒有失掉自信力,間接地批駁了敵論。
4、遞進式:文章幾部分內容逐層深入。例如《不求甚解》一文,先從“不求甚解”一詞的來歷談起,分析了陶淵明的讀書方法,首先要“好讀書”,二是主張讀書要會意。再從正反兩個方面舉例說明,讀書應當重在讀懂書本的精神實質,而不是尋章摘句。最后進一步從正反兩個方面論證了讀書“不求甚解”的重要性。
拓展:如何提升作文結構創新
一、一線貫穿
線,指文章的線索。所謂線索,指貫穿全文的、起穿結全部材料作用的一種事物或因素。它是維系文章各部分內容的一條紐帶,對全文起著重要的、不可取代的組織作用。線索有虛有實,有明有暗,有雙有單。充當線索的,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中心事件,還可以是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轉換等。
二、總分相映
包括“先總后分”、“先分后總”、“總分總”等方式,其最大的好處是總提明確,分述到位,各得其所。
三、抑揚轉換
欲說其美,先說其不美;欲說其不美,先說其美,這種以退為進的結構方式叫做抑揚轉換。此法運用得當,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形象豐滿,主題深刻突出。
四、亦問亦答
五、回環往復
以一個與文章主題表達密切相關的句子作為基本結構素材,然后采用相似句型或段落的不斷反復,形成全文結構的主體框架。這種方法多用于散文、議論文和詩歌之中,有利于展現事物的層次,加強文章的氣勢,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六、巧設懸念
設計懸念就是創設一種扣人心弦的情節,引人入勝。這種寫法的好處是,能抓住讀者的眼球,吸引人讀下去。構成文章懸念的技巧一般為“起懸——墊懸——釋懸”?梢杂萌幍攸c,或三個時段,或者三個鏡頭,或三張照片,或三件物品,或三段經歷?來組織全文,并配上小標題,以避免平鋪直敘。此外,還可以運用“誤會法”、“巧合法”等,以引起矛盾,增加波瀾,從而深化主題。
七、片段連綴
將相對獨立而又有一定內在聯系的記敘、描寫、議論、抒情性文字,用小段形式(有時用空行或加序數的方式隔開)排列,以此作為文章框架結構的,即片段連綴。這種文章表意上有更大的自由度,材料選擇上有更大的靈活性,讀起來給人一種流暢清新、一氣呵成的感覺,給人一種散文式的韻味。
八、首尾出彩
設計一個亮麗的開頭,可以鎖定靶心,開門見山;可以聚焦環境,寫景漸入;可以設計矛盾,懸念引入;可以引用熟語,拉近距離;還可以采用欲揚先抑、妙言感悟、直抒胸臆等。
精彩的結尾,可以是亮出高見,盡展哲思美;可以是敞開心扉,盡展真情美;可以是欲言又止,盡展韻味美;可以是陡轉立止,盡展新奇美;可以是呼應開頭,盡展結構美。
總之,運用好以上介紹的八種方法,你寫作文時,就會游刃有余。
【什么是作文結構】相關文章:
什么是GRE作文邏輯結構07-09
晶體的定義是什么及結構01-27
企業文化的要素與結構是什么11-29
句型結構基本概念是什么01-10
薪酬結構設計是什么?08-08
結構工程師是做什么的11-14
蒙古包的特點具有什么結構特征11-25
企業文化的結構層次是什么04-14
賓語從句的語法意義是什么及結構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