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思密達啥意思
思密達,英文名“Smecta”。 含雙八面體蒙脫石微粉。具有層狀結構及非均勻性電荷分布,對消化道內的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有極強的固定,抑制作用;對消化道粘膜有很強的覆蓋能力,并通過與粘液糖蛋白相互結合,從質和量兩方面修復,提高粘膜屏障對攻擊因子的防御功能。適用于: ①食管炎、胃炎、結腸炎、功能性結腸病的癥狀治療。 ②成人及兒童急慢性腹瀉,對兒童急性腹瀉效果尤佳。
思密達是一種硅鋁酸鹽,其主要成分為八面體蒙脫石微粒
蒙脫石結構圖,其粉末粒度達1~3μm,對消化道黏膜具有很強的覆蓋能力,并能維持6h之久,是目前臨床腸道疾病的常用藥。因其來源于純天然礦物,安全性高、副作用輕,在腸道疾病治療中倍受推崇。近年來,隨著臨床藥理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思密達對其他疾病亦有較好療效[1]。
1.腸易激綜合征:目前,認為腸易激綜合征是包括腸動力異常、腸道菌群失調、炎癥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張希權研究顯示,思密達由于其特殊的帶電荷和分布不均勻性,可吸附多種病原體及其毒素,并通過改善細胞正常的吸收和分泌功能,減少細胞的運動失調和水、電解質的丟失,從而改善疾病癥狀?诜,3次/d,3g/次,連服6周,對該癥引起的腹痛、腹脹、腹瀉總有效率達83.3%。
2.消化性潰瘍:思密達通過與黏液蛋白結合,使黏液的黏彈性內聚力增加,同時使黏液層增厚,從質和量兩方面改善黏液,并且加速受損黏膜上皮細胞的修復和再生,可防止胃酸、胃蛋白酶、膽鹽等對消化道黏膜的侵害,維護消化道功能。另外,唐星火等研究顯示,思密達還能通過增加胃內表皮生長因子、氨基己糖的水平以加速創面的修復。應用思密達和膠體次枸櫞酸鉍劑(得樂)治療的比較顯示,思密達10g/次,3次/d,療效優于膠體次枸櫞酸鉍劑,且無明顯副作用。
3.小兒復發性腹痛:小兒復發性腹痛是因腸道平滑肌痙攣引起的陣發性腹痛,往往反復發作,是兒科門診常見玻用思密達治療50例,有效率達94%,明顯優于顛茄或阿托品組。
4.反流性食管炎:其病理改變主要是食管黏膜充血、水腫、糜爛或炎性滲出改變,單純消炎止痛效果不滿意。思密達通過增強消化道黏膜屏障、吸附各種攻擊因子、恢復再生上皮組織、平衡寄生菌群、提高免疫球蛋白A的抗攻擊能力等可有效緩解癥狀。應用枸櫞酸莫沙必利片(加斯清)聯合思密達,3g/次,3次/d,療程4~6周,總有效率為87.5%。
5.用于新生兒繼發性消化道出血:在積極治療原發疾病的同時,將1/3包思密達加入生理鹽水2~3mL調成糊狀,3次/d,口服,連用7~10d。思密達能使低濃度第VII、VIII、XII凝血因子被激活,以加速輕度消化道出血的局部止血作用。用藥24h以內止血率29%,3d以內100%止血,優于目前常用的止血藥物療法。
6.新生兒母乳性黃疸:母乳性黃疸多出現于純母乳喂養的早產兒和低體重兒。一般認為,由于母乳內含有較高濃度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此酶進入腸道,將結合膽紅素又重新分解為未結合膽紅素,經腸壁將未結合膽紅素通過肝腸循環吸收,又回到肝臟,加重黃疸。對此,單純用思密達10g,口服,3次/d,服用7d,思密達通過吸附腸道未結合膽紅素,減少腸道對未結合膽紅素的吸收,100%的患兒黃疸消退,無不良反應出現。
7.嬰兒乳糖不耐癥:乳糖不耐癥系因患兒體內乳糖酶缺乏而致哺乳后出現腹脹、腹瀉、消化不良、體重下降等表現,過去常用維生素B溶液、乳酶生等治療,效果在40%左右。近年,試用思密達治療,每次1/3包,3次/d,口服,療程3d,結果總有效率達83.3%,其中半數對乳糖恢復耐受,推薦思密達為治療本癥的首選治療藥物。
8.小兒霉菌性腸炎:霉菌性腸炎多出現于體質虛弱、消瘦,或長期接受廣譜抗生素、免疫抑制劑等藥物而導致腸道菌群失調時。常采用制霉菌素等治療,因毒副反應較大且療效較差,患兒不易接受。近年,試用思密達有顯著效果,用法為<1歲者,每次1/3包;1~4歲每次1/2包;>5歲每次1包?诜3~4次/d.97%有效。
9.口腔潰瘍和小兒口腔炎:口腔潰瘍患兒因吸吮時疼痛,常致哭鬧、拒乳,甚至出現營養不良等癥狀,應用抗生素每每無效,不易痊愈。近年發現,思密達對口腔黏膜表面的各種致病因子具有很強的固定和抑制作用。以思密達0.1~0.2g,調成糊狀,涂于患處,3~4次/d;同時口服維生素C,0.1g/次,3次/d,2d內痊愈率為93.4%。對小兒口腔炎,應用本品加水調成糊狀,較大兒含漱后口服,較小兒局部涂布,3~4次/d,同時配合服用維生素類藥物,酌情使用抗生素及鎮靜退熱劑。用藥后,平均6~7d痊愈,局部涂抹后10min即可止痛,因疼痛引起的哭鬧、拒食癥狀很快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