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的特點有什么特征
紅薯富含蛋白質、淀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有“長壽食品”之譽。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紅薯的特點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
紅薯的特點
根
一年生草本,地下部分為圓形、橢圓形或紡錘形的塊根,塊根的形狀、皮色和肉色因品種或土壤不同而異。莖平臥或上升,偶有纏繞,多分枝,圓柱形或矩棱,綠或紫色,被疏柔毛或無毛,莖節易生不定根。
(1)纖維根,又稱細根,呈纖維狀,細而長,上有很多分枝和根毛,具有吸收水分和養分的功能。纖維根在生長前期生長迅速,分布較淺;后期生長緩慢,并向縱深發展。纖維根主要分布在30厘米深的土層內,少數深達1米以上。
(2)柴根,又叫粗根、梗根、牛蒡根,根長0.3-1米,粗0.2-2米。柴根是由于受到不良氣候條件(如低溫多雨)和土壤條件(如氮肥施得過多,而磷、鉀肥施得過少)等的影響,使根內組織發生變化。中途停止加粗而形成的。柴根徒耗養分,無利用價值,應防止其發生。
(3)塊根,也叫貯藏根,是根的一種變態。它就是供人們食用、加工的薯塊。紅薯塊根既是貯藏養分的器官,又是重要的繁殖器官。塊根是蔓節上比較粗大的不定根,在土壤同期好,肥、水、溫等條件適宜的情況下長成的。紅薯塊根多生長在5-25厘米深的土層內,很少在30厘米以下土層發生。
單株結薯敷、薯塊大小、與品種特性及栽培條件有關。塊根通常有紡錘形、圓形、圓筒形、塊狀等幾種形狀。塊根形狀雖屬品種特性,但亦隨土壤及栽培條件發生變化。皮色有白、黃、紅、紫等幾種基本顏色,由周皮中的色素決定。薯肉基本色是白、黃、紅或帶有紫暈。薯肉里胡蘿卜素的含量影響肉色的濃淡。塊根里有乳汁,俗稱白漿。
莖
紅薯的莖通常叫做蔓或藤。主蔓上長的分枝叫做側蔓。蔓的長相即株型一般分為甸甸型和半直立型2種。蔓的長短因品種不同差異很大,最短的僅0.7米,最長的可達7米以上。
土壤肥力、栽插期和密度對莖長也有很大影響。短蔓品種分枝多,先叢生而后半直立或匍匐生長;長蔓品種分枝少,生長期間多為匍匐生長,且莖節著土生根較多。莖粗一般為0.4-0.8厘米。莖的顏色有純綠、褐綠、紫綠和全紫幾種,也有綠色莖上具有紫色斑點的。莖的表面有茸毛,莖上有節。莖節有芽和根原基,能長枝發根。莖的皮層部分分布有乳管,能分泌白色乳汁。采苗時如乳汁多,表明薯苗營養較豐富,生活力較強,可作為診斷薯苗質量的指標之一。
葉
紅薯屬雙子葉植物。實生苗最先露出2片子葉,接著在其上發生真葉。莖上每節著生一葉,以22/5葉序在莖上呈螺旋狀交互排列。葉有葉柄和葉片而無托葉。
葉的兩側都有絨毛,嫩葉上的更密。葉片長度7-15厘米,寬5-15厘米。長、寬都因栽培條件而有很大差異。葉片與葉柄交接處有2個腺體。葉柄長度6-23厘米。葉片形狀很多,大致分為心臟形、腎形、三角形和掌狀等,葉緣又可分為全緣和深淺不同的缺刻。紅薯葉形變異多,不僅品種間變異顯著,而且同一植株在不同生育階段和不同著生部位的葉形也有較大的變異。葉片、頂葉、葉脈(葉片背部葉脈)和葉柄基部顏色可概分為綠、綠帶紫、紫等數種,為品種的特征之一,是鑒別品種的依據。
花
紅薯在植物學上屬被子植物門,具有開花本能,然而各紅薯區自然條件差異大,不同品種開花所要求的外界環境條件有別,所以,紅薯在各地的開花情況也有很大差異。在北緯23度以南,中國夏秋薯區的南部以及秋冬薯區,一般品種均能自然開花;而在中國偏北地區長日照條件下,則很少自然開花。
紅薯的花單生,或數朵至數十朵叢集成聚傘花序,生于葉腋和葉頂。呈淡紅色,也有紫紅色的。其中形狀似牽;(呈漏斗狀)。一般較小;ㄝ5裂,長約1厘米;ü谥睆胶突ㄍ查L2.5-3.5厘米,蕾期卷旋。紅薯花是兩性花,雄蕊1個,長短不一,2個較長,都著生在花冠基部;ǚ勰2室,呈縱裂狀;ǚ矍蛐,表面有許多對稱排列的小突起。雌蕊1個,柱頭多呈2裂,子房上位,2室,由假隔膜分為4室。紅薯花晴天在早晨開放,到下午閉合凋萎。紅薯為異花授粉作物,自交結實率很低。
果實
紅薯的果實和 牽;ǖ墓麑嵪嗤菆A形或扁形的蒴果,直徑在5——7毫米之間,果皮在不成熟時為綠色或紫色,成熟時變成枯黃色或褐色。每個蒴果里有黃褐色或黑色種子1——4粒,直徑約3毫米。種子大小和形狀與一個蒴果里的種子數目有關系。一般是一個蒴果里結1粒種子的'為圓形,結2粒的為半圓形,結3粒以上的為不規則的三角形。以結2粒種子的最常見,很少有結4粒的。種子皮較厚而堅硬,不容易吸水,發芽比較困難,一般不用于生產,多用于選育新品種。必須先磕破種皮或用濃硫酸浸種以后,洗凈放在清水里使它吸水,再給以適宜溫度催芽,才能播種。
紅薯的養殖方法
1)、溫度:
甘薯喜暖怕冷,低溫對甘薯生長有害,當氣溫降到15℃,就停止生長,低于9℃,薯塊將逐漸受冷害而腐爛;在18~32℃范圍內,溫度越高,甘薯生長速度越快,超過35℃則對生長不利。塊根形成與膨大的適宜溫度是20~30℃,以22~24℃最適宜。
2)、水分:
甘薯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產量都很高,莖葉繁茂,根系發達,生長迅速,蒸騰作用強,所以,甘薯一生的需水量較大。據測定在甘薯整個生長期間,每畝需用水400~600立方米。土壤相對含水量在生長前期和后期保持在60-70%為宜,生長中期是莖葉生長盛期和薯塊膨大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以保持在70~80%為好。若土壤水分過多,則氧氣供應困難,影響塊根膨大,且會降低干物質含量。
3)、光照:
甘薯喜光喜溫,屬不耐陰的作物。它所積累貯存營養物質基本上都來自光合作用。光照越足,對增產越有利。受光葉片比遮蔭葉片的光合強度大6倍多。光照不足,葉色變黃,嚴重的脫落。受光不好的一般減產20~30%,所以,不宜在甘薯地間套種高稈作物。甘薯是短日照作物,每天日照時數在8~10小時范圍內,能誘導甘薯開花結實。
4)、土壤:
甘薯對土壤的適應性強,耐酸堿性好,能夠適應土壤pH4.2~8.3的范圍,高產優質甘薯的土壤條件以pH5~7為最適宜。提倡水旱輪作,水田可將旱田的病、蟲、草的危害降至最低程度。以土層深厚疏松,通氣性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為佳,能結薯多、大薯率高、高產質優、薯皮光滑色鮮,商品率好。通透性好,則供氧充足,能促進根系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根部形成層活動,促進塊根肥大,也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活動,加快養分分解,供根系吸收。
5)、通風:
宜選開闊通風田塊。在甘薯生長中后期薯蔓較厚密,薯蔓間的空氣含有較高的水蒸氣及其他有害氣體,不利于植株的呼吸作用,同時也影響光合作用。當田塊有較好的空氣流通條件,可將過多的水汽帶走,調節薯蔓間溫濕度,使藤蔓生長健壯,不徒長,促進養分向地下部的轉移。
6)、塊根形成:
甘薯一般用莖蔓或塊根進行無性繁殖。薯蔓節上最初發生的根稱為不定根,在甘薯生長過程中,不定根又分化發育成纖維根、柴根和塊根三種。纖維根又叫細根或須根,細而長,上有很多分枝和根毛,具有吸收水分和養分的功能。纖維根在生長前期生長迅速,分布較淺;后期生長緩慢,并向縱深發展。纖維根主要分布在30厘米深的土層內。柴根又叫牛蒡根,當不定根受到不良氣候條件如低溫多雨,土壤條件差或施肥不當如氮肥過多,而磷、鉀肥過少等影響,使根內組織發生變化,中途停止加粗而形成柴根。柴根消耗養分,無利用價值。塊根也叫貯藏根,是可供人們食用和加工的薯塊。甘薯塊根既是貯藏養分的器官,又是重要的繁殖器官。塊根是蔓節上比較粗大的不定根,在土壤的光、溫、水和肥等條件適宜的情況下長成。甘薯塊根多生長在5~25厘米深的土層內,很少在30厘米以下土層發生。塊根通常有紡錘形和圓形等幾種形狀。薯皮基本色有白、黃、紅和紫色等,薯肉基本色有白、黃、紅或帶有紫暈,薯肉里胡蘿卜素的含量影響肉色的濃淡。
紅薯的營養價值
營養成分
紅薯塊根中含有60%-80%的水分,10%-30%的淀粉,5%左右的糖分及少量蛋白質、油脂、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灰分等,若以2.5Kg鮮紅薯折成0.5Kg糧食計算,其營養成分除脂肪外,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含量都比大米、面粉高,且紅薯中蛋白質組成比較合理,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特別是糧谷類食品中比較缺乏的賴氨酸在紅薯中含量較高。此外紅薯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胡蘿卜素、維生素A、B、C、E),其淀粉也很容易被人體吸收。
1. 胡蘿卜素
維生素A素有“護眼小衛士”之稱,維生素A是由胡蘿卜素轉變而成的。紅薯中富含豐富的胡蘿卜素,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A含量可高達40mg/100g鮮白地瓜,胡蘿卜素被人體吸收后,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能維持正常的視覺功能。
2. 食用纖維
白地瓜所含纖維相當于米面的10倍,其質地細膩,不傷腸胃,能加快消化道蠕動,有助于排便,清理消化道,縮短食物中有毒物質在腸道內的滯留時間,減少因便秘而引起的人體自身中毒,降低腸道致癌物質濃度,預防痔瘡和大腸癌。同時纖維素能吸收一部分葡萄糖,使血液中含糖量減少,有助于預防糖尿病。
3. 糖和蛋白結合物類
白地瓜含有豐富的粘液蛋白,這是一種多糖與蛋白質混合物,對人體有特殊的保護作用,能保持消化道、呼吸道、關節腔、膜腔的潤滑和血管的彈性,由于這種物質可防止物質在動脈管壁上沉積而引起的動脈硬化,可以防止肝及腎臟等器官結締組織的萎縮,可以減緩器官的老化,提高肌體免疫力。白地瓜還含有糖蛋白,具有很好的抗突變、降血脂和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4. 鉀
白地瓜含鉀量高,它可以減輕因過分攝取鹽分而帶來的弊端。鉀還是保護心臟的重要因素。由于鉀是堿性元素,白地瓜pH值為10.31,是生理堿性食品,有中和體液的作用。適當食用白地瓜,有利于保持血液的酸堿平衡,對人們的健康、發育和智力開發都有益處。
5. 抗癌物質
白地瓜中有一種叫“去氧表雄酮”的生理活性物質,可以預防結腸癌和乳腺癌,對腦細胞和內分泌腺素的活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故能延緩智力衰退和增加人體的抵抗力。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賴氨酸、植物纖維、去氫表雄酮,能預防腸癌和乳腺癌。
紅薯家常做法
1:簡單的紅薯餅
材料:紅薯,糯米粉
制作方法:
1、將紅薯放沸水蒸鍋架上,用中大火蒸15分鐘至熟;
2、將紅薯蒸軟,趁熱壓爛成泥,加入糯米粉揉成粉團;
3、取適量薯泥用雙手先搓成丸子,按壓成餅狀;
4、在鍋中放入少許油燒至五成熱將餅放入,中火煎至金黃;
6、熄火后用鏟將每個餅在鍋邊壓出油分;
7、裝盤后即可食用。
2:香蕉紅薯餅
材料:紅薯1只,香蕉1根,適量糯米粉
制作方法:
1、紅薯洗凈切小塊;
2、將紅薯蒸軟,趁熱壓爛成泥,加入糯米粉揉成粉團;
3、將粉團搓成條分成小份或者按壓成圓形狀;
4、香蕉切;
5、將粉團揉成球狀,再壓扁,將一塊香蕉片至于薯泥皮內包裹起來,再捏成圓餅狀;
6、在鍋中放入少許油燒至五成熱將餅放入,中火煎至金黃;
7、翻面煎至金黃即可。
【紅薯的特點有什么特征】相關文章:
ram的特點有什么特征01-27
遙感的特點有什么特征03-03
大海的特點有什么特征04-02
唐詩的特點有什么特征11-29
白族服飾特點有什么特征11-14
江蘇的氣候特點有什么特征03-18
寶坻大蒜的特點有什么特征12-11
江南的氣候特點有什么特征12-11
順德的氣候特點有什么特征01-05
微循環的特點有什么特征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