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舌蘭和蘆薈的區別有哪些
福建野生著的蘆薈,一到北京就請進溫室,且美其名曰‘龍舌蘭’”,而一直認為“蘆薈”就是“龍舌蘭”,是“蘆薈”的雅稱。龍舌蘭和蘆薈的區別是什么呢?本文是小編整理龍舌蘭和蘆薈的區別的資料,僅供參考。
龍舌蘭和蘆薈的區別
龍舌蘭和蘆薈的區別之葉子
龍舌蘭的葉子和蘆薈的有點相似,都是綠綠的,帶點小刺。不過,龍舌蘭的葉子偏灰一些,葉長可達1.7米,寬20厘米。蘆薈的葉子為草綠色,長約15至40厘米,厚有1.5厘米,相對來看,龍舌蘭的葉子更長更大。
其次,龍舌蘭的葉子雖然呈現肉質狀,不過葉子折斷后有細筋,不會流出汁液。蘆薈的葉子折斷后沒有細筋,會流出黃色的黏性汁液。
龍舌蘭的葉子上長有鉤刺,硬而尖,蘆薈葉子上也有小刺,不過比較軟。
龍舌蘭和蘆薈的區別之葉子生長方式
龍舌蘭葉子在生長時,葉子會層層包裹,最外面的葉子會包著里面的葉子。基部排列成蓮座狀。蘆薈的葉子環狀排列,從小葉開始分開,長勢比較張揚。
龍舌蘭和蘆薈的區別之花朵
龍舌蘭開花不易見,開花時花梗由蓮座中心抽出,花序高大,可達7至8米,開花時開白色或淺黃色的鈴狀花多達數百朵,開花過后會結果橢圓形或球形的果子。
蘆薈則是總狀花序,開花時花莖自葉叢中抽生,花序不如龍舌蘭高,有60至90厘米。花朵密集生長,顏色是橙黃色并帶有黃色斑點,花萼綠色,花朵比龍舌蘭更大一些。會結三角形的果實并結有許多種子。
應該注意的是,龍舌蘭是有毒的,誤食可能會中毒,并且龍舌蘭是沒有美容作用的`。蘆薈一些品種可以食用,不過也不是全沒毒的。
龍舌蘭的介紹
龍舌蘭,原產自墨西哥的常年生常綠大型草本,四季常青,是盆栽的好選擇。它除了叫龍舌蘭,還有別名龍舌掌、番麻、世紀樹。
1、它有世界上最長的花序。龍舌蘭植株很高大,葉片是灰綠色或者藍灰色,可以長到1.7米的長度,和 20厘米的寬度,而且有著蓮座的基部。特別的是它的葉緣會變色的,一開始會是棕色的,成長后變得灰白色。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有的龍舌蘭的種類要十年或者幾十年才會開花,形成世界上最長的花序,可以高達7到8米,長出的白色或者淺黃色的鈴狀花朵可以多達幾百朵。因為它開花后母株會枯死,因此它也被稱為世紀植物。
2、它和蘆薈很像,要仔細區分。因為都是多年生常綠多肉的植物,龍舌蘭和蘆薈很像,都是莖節短,葉面會有白粉,邊緣和頂端都有刺。要區分它們,首先要看它的葉子,龍舌蘭葉子折斷后不會有汁液且會看到像細線的筋,而蘆薈有液體流出不會帶有筋。其次是它們的出葉方式,龍舌蘭最外面的葉子會包著里面的葉子,蘆薈則是從小葉開始分開。另外,龍舌蘭的刺是又硬又尖,葉頂有一個堅硬的暗褐色的刺,蘆薈沒有龍舌蘭那么硬的刺。應該注意的是,龍舌蘭是有毒的,不要把它誤以為是蘆薈而食用。
3、它的生存環境。龍舌蘭耐寒也耐陰,更耐旱。平時應該讓它生長在溫暖干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使用排水好又肥沃的沙質土壤。龍舌蘭的生命力還是比較強的,最低的生長溫度是7℃左右,只要注意給它充分的陽光。
龍舌蘭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還是很強的,對許多東西要求不會很苛刻,很容易照料。
蘆薈基本介紹
科中文名:百合科Liliaceae
屬中文名:蘆薈屬(Aloe)
種中文名:蘆薈 (Aloe vera (Linn.) N. L. Burman var. chinensis (Haw.) Berg.)
別 名:盧會、訥會、象膽、奴會、勞偉
漢語拼音:lú huì
英 文 名:Aloes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1.Aloe vera L.
⒉Aloe vera L. var. chinensis (Haw.) Berg.
⒊Aloe ferox Mill.
花語:青春之源種類
折疊基本信息
生活型:多年生草本植物
水分:耐旱、怕水漬
日照 :喜光照
溫度 : 15-35℃
土壤 : 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結的疏松土質
藥用價值: 殺菌,抗炎,免疫,解毒(以毒攻毒)
食用價值 : 做湯,炒菜
工業價值 : 調制化妝品
毒性 : 多吃中毒
【龍舌蘭和蘆薈的區別有哪些】相關文章:
科目一和科目四區別有哪些11-02
本科和專升本的區別有哪些01-28
垂盆草和佛甲草的區別有哪些01-19
Java和PHP的區別有哪些09-19
手剎和腳剎的區別有哪些10-31
微單和單反的區別有哪些09-08
博美犬和蝴蝶犬的區別有哪些06-11
鹿犬和吉娃娃的區別有哪些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