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吊蘭的養護方法及病蟲防治方法
珍珠吊蘭是由一串串鼓鼓的、飽滿翠綠的橢圓形小葉子組成,花期一般是當年的12月至翌年1月。深得人們喜愛。那么你知道珍珠吊蘭怎么養護嗎?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珍珠吊蘭養護的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珍珠吊蘭養護的方法
由于葉肉質,多汁,故耐旱。栽培中澆水應寧干勿濕,這是成功的關鍵之一。天氣干燥時可以多向葉、蔓噴水以彌補水分的不足,保持珠體的青翠飽滿。較喜半陰,暴曬可能灼傷珠體,光線過弱則生長不強。
植株根系很淺,可淺盆栽植。一般用瓦片墊底孔,并鋪上一層煤渣或粗沙以增加透氣和濾水性(尤其是現在常用的塑料盆栽植的情況下),土壤最好用腐葉土 (秋冬樹木的落葉拌入一定量的碎土拌入一定沙子(土、沙比約為1:3左右)。
性喜溫暖濕潤,較耐寒(江淮地區栽培時可耐0℃的低溫),耐高溫,最適溫度為20℃~28℃左右。高溫和低溫時都生長緩慢,尤其是30℃以上的高溫環境中幾乎休眠,應少澆水施肥,否則易爛根--這也是栽培成功的關鍵之一。
生長旺盛的春秋季應"薄肥勤施",常在葉面噴施1-3‰的氮肥和磷酸二氫鉀有利于使珠體更加翠綠肥大,提高觀賞價值。
很少有病蟲害,春季蚜蟲是其一,及時抹去或噴1500倍氧化樂果殺滅;夏秋季的螨蟲為次,需用1000倍三氯殺螨醇殺滅。注意通風和增加葉面濕度,可減少感染螨蟲。
珍珠吊蘭病蟲害防治方法
珍珠吊蘭喜半陰環境,如放置地點光線過強或不足,葉片就容易變成淡綠色或黃綠色,缺乏生氣,失去應有的.觀賞價值,甚至于枯而死;如陽光直射,空氣干燥,最容易引起吊蘭枯焦,所以應置于陰涼通風處,并注意保持環境濕度。
預防盆栽吊蘭的葉尖出現發黑、枯干、萎縮的方法:
一是空氣干燥、陽光過烈、溫度過高導致。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夏秋時節,因為吊蘭喜生長于空氣濕潤及半陰的環境中,一旦空氣過于干燥,陽光又無遮無攔,若再加上氣溫高達30℃以上,極易造成吊蘭植株葉尖枯萎。如果是這種情況,可將植株搬放于半陰的環境中,剪去枯葉,經常給葉面及環境噴水,新抽生的葉子可恢復到正常的狀態。
二是盆土積水、營養須根腐爛導致。由于盆土板結或過于粘重,或澆水過頻過多等原因,造成了吊蘭營養須根的腐爛,這樣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將大幅度下降,會導致吊蘭葉尖先端發黑,邊緣內曲。如果是這種情形,可將植株從花盆中脫出,抖去部分宿土后,剪去已腐爛的根系部分,換上干凈的濕沙栽種,保持沙粒濕潤,不能過多噴水,待催生出白嫩的細須根后,再重新更換肥沃的培養土栽種。
三是長時間未給予換盆,致使根系生長直抵盆壁,在高溫高旱或天氣寒冷的環境中,很容易造成根系先端萎縮壞死,使其喪失應有的吸收功能,從而導致葉尖干枯萎縮。如果是這種情形,可先將植株從花盆中倒出,剪去已枯死的葉片或葉片的壞死部分,再挑去一部分舊土,刪去一些老化或壞死的根系,重新換用新鮮的培養土栽好,將其擱放于涼爽、濕潤、半陰的環境中,注意多噴水、少澆水,植株新抽的嫩葉即可恢復正常。
珍珠吊蘭的基本信息
綠之鈴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多肉植物,但要與與之非常相似的大弦月城區分,綠之鈴葉子圓潤飽滿如佛珠,上面有一條紋,大弦月城頭尖,有多條紋。
又因各地叫法不一樣,常見名稱以“珍珠吊蘭、佛珠、情人淚”三個為主。
珍珠吊蘭因由一串串鼓鼓的、飽滿翠綠的橢圓形小葉子組成而又名翡翠珠、情人淚、佛珠吊蘭、翡翠珠、綠之鈴、綠鈴,和吊蘭等植物一樣,枝條都會向下長,形成眾多的垂蔓,如同珠子。
每年10月份左右會開白色或褐色的小花,花蕾是紅色的細條。
吊蘭具有極強的吸收有毒氣體的功能,故吊蘭又 有“綠色凈化器”之美稱。
【珍珠吊蘭的養護方法及病蟲防治方法】相關文章:
礦業工程考點:施工防治水方法及應用08-25
自考《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精選試題及答案03-02
自考《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模擬試題10-25
java方法重寫的方法分析12-03
PHP中魔術方法的使用方法10-31
php中的構造方法與析構方法09-13
變更車道的方法08-06
Dreamweaver的技巧方法08-01
Linux的備份方法08-29
自學PHP方法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