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識食品安全知識有哪些
中秋佳節(jié)就要到來了,而中秋節(jié)最常見的就是月餅,是深受國人喜愛的特色食品,但是在大家吃月餅時還是要了解下關于月餅的安全小知識及食品安全知識。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生活常識食品安全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生活常識食品安全知識
1、怎樣挑選健康的水果呢?
三個小竅門哦,首先一定要購買當令水果,不合時令的水果肯定噴灑了大量的農藥才能長的鮮艷;其次,不用刻意挑選外觀新美、亮麗無病斑的水果。外表稍有瑕疵的水果雖然長得不好看,但是營養(yǎng)仍舊豐富哦;最后,水果食用前應以大量清水沖洗,如帶皮水果就應先清洗后削皮。
2、怎樣減少蔬菜農藥殘留呢?
1.浸泡水洗法:用清水浸泡30分鐘,基本上可清除絕大部分殘留農藥。
2.堿水浸泡法:把蔬菜沖洗干凈后,浸泡到堿水中5-15分鐘,然后用清水沖洗,重復3-5遍。
3.儲存法:蔬菜上的殘留農藥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夠緩慢地分解。冬瓜、南瓜等不易腐爛的蔬菜可以先放1周再食用。
4.熱水法:常用于芹菜、菠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先用清水洗凈,放入沸水中2-5分鐘撈出,然后再用清水洗一、二遍。這樣就能去除農藥殘留了。
3、如何采購食用油,應索取哪些證件?
采購食用油時,一定要采購標有“QS”標志的桶裝食用油,若采購散裝食用油,極易購買到潲水油及問題食用油,質量得不到保障。應索取的證件有:銷售商的衛(wèi)生許可證、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食用油的“質量檢測報告”復印件。若不按要求對食用油進行采購和索證,一經油出了問題,找不到銷售商,責任由自己全負。
月餅食品安全小常識
一、月餅中的防腐劑
過去人們?yōu)榱艘种圃嘛炛形⑸锏姆敝常娱L保質期,往往將月餅做得水分特別少而糖分特別高,口感比較干硬。即便如此,某些口味的月餅(如蛋黃月餅)存放兩三周后也會開始發(fā)霉。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月餅口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更加偏向于柔軟香甜的月餅。于是,企業(yè)為了平衡月餅口感與保質期之間的沖突,選擇了添加防腐劑。但是按照國家對食品標簽的相關要求,月餅加工制作過程中使用的防腐劑必須在食品標簽上進行明示。
企業(yè)所添加防腐劑的含量也必須符合GB276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要求。目前月餅中添加的防腐劑一般為山梨酸、脫氫乙酸、丙酸及其鈉鹽鈣鹽等,而像富馬酸二甲酯這類違禁保鮮劑是嚴禁添加的。這些防腐劑只要在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限量范圍內使用(如脫氫乙酸添加量不能超過0.5g/kg),是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的,所以消費者沒必要“談防腐劑色變”。
二、月餅中的脫氧劑
目前市面的月餅大部分都有獨立小包裝,消費者應該都有注意到小包裝里月餅托的下面經常會有一袋注明不可食用的“小東西”,那袋“小東西”就是脫氧劑。
脫氧劑是企業(yè)為了延長月餅的保存期限而采取的另一個有效措施。脫氧劑顧名思義,是可以吸收氧氣、減緩食品氧化作用的添加劑。通常脫氧劑會與食品盛裝在同一容器中,通過吸收容器中的氧氣,使容器內呈低氧或無氧狀態(tài),從而有效地抑制霉菌和好氧性細菌的生長,還可以阻止油脂氧化,防止產生“哈喇味”,達到延長食品保存期的目的。
三、月餅包裝工藝對產品質量的提升作用
目前月餅生產企業(yè)多采用“獨立小包裝+脫氧劑”的方式,在生產時使用包裝機快速包裝月餅,縮短了月餅的暴露時間以防止污染;還有些月餅采取了真空或充氮包裝。這些舉措不僅能保證消費者的食用衛(wèi)生和便于儲存,還能減少月餅中微生物的繁殖和油脂的氧化,從而延長了月餅的保存期限。
四、為何月餅超過保質期還不發(fā)霉變質?
月餅超過保質期為何還不發(fā)霉變質,甚至還能食用?這是部分市民感到疑惑的。上面提到的現代食品加工技術能使月餅在保持風味和營養(yǎng)成分的基礎上有較長的
保質期,但由于月餅是應節(jié)食品,一般就在每年中秋的前兩個月左右開始生產,中秋一過就不再銷售,而生產廠家為最大限度規(guī)避月餅在保質期內可能存在的變質風險,承諾的保質期一般在45~60天左右,即在這個期限內,廠家對產品的質量負責。因此,保質期不是認定食物是否變質的唯一標準,月餅超過標示的.保質期后,可能還未發(fā)霉變質,但月餅的口感、風味可能已有變化。超過保質期的月餅還能否食用?這個就需要靠消費者自己去判斷了,如果沒有明顯的發(fā)霉和油脂酸敗產生的“哈喇味”,而且口感和風味能夠接受時,從安全性角度來看,還是可以食用的。
預防食品中毒的方法
(1)洗蔬菜水果最好先用水浸泡,再仔細清洗。
(2)選購包裝好的食品時,要注意包裝上的有效日期、生產日期及要求保存環(huán)境。
(3)烹食用的器皿、刀具、抹布等需要保持清潔干凈,加工、盛放生食與熟食的器皿應分開使用。加工、儲存食物一定要做到生熟分開。
(4)正確烹調加工食品,隔夜食品、動物性食品、生豆?jié){、豆角等必須充分加熱煮熟方可食用。
(5)冰箱等冷藏設備要定期清潔,冷凍的食品如果超過3個月最好不要食用。
(6)妥善保管有毒有害物品,防止誤食誤用。
(7)不要采集、食用不認識的蘑菇、野菜和野果。
(8)在外面吃飯,盡量不要到無證飲食場所。
(9)腌菜時選用新鮮菜多放鹽,至少腌30天以上再食用,現腌的菜,最好馬上就吃。
(10)食用海味產品必須采用正確的烹調方法,炒熟燒透,生吃海產品應洗干凈,用食醋調著吃,對預防食物中毒有一定的作用。
(11)不吃腐敗發(fā)霉的食物。
(12)盡量不吃魚膽。
突發(fā)性食品中毒應如何進行急救?
家中一旦有人出現上吐、下瀉、服痛等癥狀時,千萬不要驚慌失措,應冷靜地分析發(fā)病的原因,針對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時間長短,及時采取如下三點應急措施:
催吐:如果進食的時間在1至2小時前,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鹽20克,加開水200毫升,冷卻后一次喝下。如果無效,可多喝幾次,迅速促使嘔吐。亦可用鮮生姜100克,搗碎取汁用200毫升溫水沖服。如果吃下去的是變質的食物,則可服用十滴水來促使迅速嘔吐。
導瀉:如果病人進食受污染的食物時間已超過2至3小時,但精神仍較好,則可服用瀉藥,促使受污染的食物盡快排出體外。一般用大黃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選用元明粉20克,用開水沖服,即可緩瀉。體質較好的老年人,也可采用番瀉葉15克,一次煎服或用開水沖服,也能達到導瀉的目的。
解毒:如果是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 100毫升,加水 200毫升,稀釋后一次服下。此外,還可采用紫蘇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誤食了變質的防腐劑或飲料,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鮮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質的飲料灌服。
如果經上述急救,癥狀未見好轉,或中毒較重者,應盡快送醫(yī)院治療。在治療過程中,要給病人以良好的護理,盡量使其安靜,避免精神緊張。病人應注意休息,防止受涼,同時補充足量的淡鹽開水。
【生活常識食品安全知識有哪些】相關文章:
食品安全宣傳常識標語有哪些06-18
關于食品安全知識有哪些09-18
食品安全常識知識07-21
我知道的食品安全知識有哪些07-16
關于生活安全知識有哪些09-18
食品安全知識小常識02-18
幼兒園有哪些食品安全知識07-11
俄羅斯留學的生活常識具體有哪些09-09
澳洲留學的生活基本常識有哪些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