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檀仙人掌養殖方法
很多花友對白檀仙人掌養殖方法不是很了解,發現白檀仙人掌不是特別容易開花,這主要是因為白檀仙人掌需要經過冬天低溫處理。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白檀仙人掌養殖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白檀仙人掌養殖方法
白檀仙人掌,喜陽光充足、干燥和通風良好的環境。耐半陰和干旱,怕水濕、高溫和強光。生長適溫15-25攝氏度,冬季冰點時,其莖會發紅顯疲軟,5攝氏度以上即可緩慢生長。生長季節需充足水分,夏季高溫,一定要注意遮蔭和通風。冬季應保持盆土干燥。可用一般仙人掌花土栽培。
在室內養殖白檀仙人掌,要保持溫度在5℃至 10℃之間,有較好的光照,最好放置于靠窗位置。白檀仙人掌只有經過冬季的充分休眠,才會開花,如果室溫過高,易使白檀停止休眠,開始生長,這樣就不會再開花。
開春后北方地區于4月中旬移到室外曬太陽,在此期間不可澆水隨著氣溫上升,光照增強,白檀的莖體逐漸變成暗紅色,即開始長出花蕾,花蕾形成的初期仍不能澆水,直到花蕾長到1厘米時方可澆水。澆水后,白檀莖體由暗紅色逐漸變成綠色,2周后即可陸續開花。如果花蕾沒有完全發育成形就澆水,白檀會立即生長子球,已出現的小花蕾也將隨之萎縮,只有較大一點的花蕾方可正常開花。
也就是說,白檀在開春后只曬太陽,不澆水,當花蕾坐生穩固后方可澆水,這是促成白檀開花的關鍵。
白檀的斑錦變種:山吹,又稱金閣。其細筒狀的肉質莖,呈明黃色,與紅花映襯,顯得分外妍麗奪目。白檀與麗花球屬“輝鳳玉”的屬間雜交變種,經人工栽培后又出現了斑錦變異:紅鮮麗玉錦。其肉質莖,呈細筒狀,體色橙黃色。春季側生深紅色漏斗狀花,色彩鮮艷,也相當吸引人的眼球。
白檀仙人掌的養殖注意事項
白檀仙人掌夏季和秋季養護,同其他的仙人掌類一樣,冬季白檀開始休眠,應停止澆水,保持盆土稍呈干燥為好。室內溫度保持在5℃至 10℃之間,有較好的光照,最好放置于靠窗位置。白檀只有經過冬季的充分休眠,才會開花,如果室溫過高,易使白檀停止休眠,開始生長,這樣就不會再開花。
開春后北方地區于4月中旬移到室外曬太陽,在此期間不可澆水。隨著氣溫上升,光照增強,白檀的莖體逐漸變成暗紅色,即開始長出花蕾,花蕾形成的初期仍不能澆水,直到花蕾長到1厘米時方可澆水。澆水后,白檀莖體由暗紅色逐漸變成綠色,2周后即可陸續開花。如果花蕾沒有完全發育成形就澆水,白檀會立即生長子球,已出現的小花蕾也將隨之萎縮,只有較大一點的花蕾方可正常開花。
多肉植物的養殖方法
多肉植物本身基本上是由水構成的。自身能儲藏水的植物即便不怎么澆水也可以生存。相反,如果給水過多,存不下過多的水分就會造成腐爛,慢慢枯萎。因此在每次澆水的時候,都要注意觀察植物的狀態。如果植物變得瘦弱干癟這是需要水分的樣子,如果水分已經充足,那么看上去就是胖嘟嘟的。這個是簡單的區分方法。
其次放置場所的日照如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不僅是多肉植物,所有的植物在完全沒有光照的地方,也都沒有辦法生存的。沒有光照,植物就會長得跟豆芽一樣,纖弱無力,葉子的顏色也會慢慢淡去。如果想讓他們保持健康良好的姿態,就一定能夠要給到他們最適當的日照。燈光是無法代替太陽光的,這點需要注意。
看過" 白檀仙人掌養殖方法"的人還看了:
仙人掌的具體養殖方法
(1)盆土
土壤條件是栽培仙人掌類的重要因素。宜選用排水、通透性良好,具有石灰質的壤土或沙壤土作栽培土,一般用腐殖質土3份、園土3份、粗沙3份、草木灰與腐熟后的骨粉1份,或腐殖質土6份、粗沙3份、骨粉和草木灰1份培制培養土。配制培養土時,還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具體材料就地取材。
(2)上盆
上盆時間,應在春季溫度達到15 C以上,開始進入生長時進行。盆的大小以比植株本身稍大1~2厘米為宜。盆過大時往往造成盆土過濕;盆太小則根部發育受到限制。上盆時,應在盆底部填入瓦粒、碎磚粒等以利排水,然后放一層培養土,將植株放在中央,不宜栽得過深。有條件的地方,栽植在溫室的床內比盆栽生長更好。
(3)換盆
根據生長情況,可每1~2年換一次盆。換盆可在3月至4月份或9月至10月間進行。換盆前2~3天應停止澆水,待盆內培養土干燥后,小心將植株取出,除去舊土,將枯根、爛根剪除。如發現根的髓部有紅褐色,即為腐爛的開始,應將其剪除,留下無紅色部分。經過剪除整理的植株,應放置1~2天,待切口稍為陰干后栽植。
(4)盆栽溫度
仙人掌類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30℃,最高不超過35℃,最低不低于5℃。冬季保持5℃以上溫度即可安全越冬,并且盆土越干燥越耐寒。冬季的溫度要相對穩定,晝夜溫差暈大,容易產年凍害。春季氣溫達到15 C以上時,開始生長,盛夏氣溫達35℃以上時,開始進入休眠,入秋后恢復生長。
(5)盆栽澆水
仙人掌類的休眠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3月份,此期應嚴格控制澆水,保持盆土稍干燥。溫度越低盆土越應干燥。冬季一般每10~20天澆1次水,且廊在晴天的上午澆。隨著氣溫的升高,植株休眠逐漸解除。可逐漸增加澆水次數。播種苗,一年內可長到1~1.5厘米,幼苗期不休眠,冬季幼苗生長要維持10℃以上的室溫,盆土保持半濕。
(6)盆栽施肥
生長季節適當施肥,可使生長速度加快。尤其是嫁接植株,由于砧木的根系發達,吸收能力較強,更應注意施肥。基肥一般可用充分腐熟的禽糞及骨粉,將其與培養土混勻;追肥可用充分腐熟的餅肥和腐熟的魚骨刺水交替使用。生長期內每15~20天追1次肥,嫁接株可每10~15天追1次。休眠期間,停止施肥。
(7)擺放要點
因為仙人掌喜干燥、陽光充足的環境,所以可將仙人掌養植在庭院中。盆栽在室內時要注意擺放在靠近吸收陽光比較好的位置如窗臺、陽臺等處。
仙人掌養殖的四季管理
(1)春季管理
在春季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換盆。每年換盆1次。脫盆時可用報紙等包裹住球體,用手輕拿輕放。修剪去枯死根、斷根,剪去部分老根后,晾4-5天后再栽,栽種深度以球根頸處與土面平為宜。栽種后應該放在半陰的地方培養。
新栽的仙人掌暫不澆水,每天只噴霧2到3次或者放在濕度比較大的地方,半個月后可少量澆水,1個月后新根長出后,逐步增加供水。仙人掌性強健,易培養,故可用之做嫁接砧木。春季換盆成活后可放置于光照充足的地方培養,逐步加大澆水量,使盆土濕潤。生長旺季注意水肥的供應。春末氣溫較高時應遮去中午的光照。
(2)夏季管理
夏季氣溫炎熱時應放置于半陰處或有早晚光照的陽臺上培養,氣溫在38℃以上時仙人掌休眠,盆土應保持偏于,不施肥。夏末氣溫涼爽后逐步增加水分供應,并逐步將其移至有早晚光照的地方培養,恢復追肥。
(3)秋季管理
秋季應放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培養,保持盆土的濕潤。天氣漸涼時可逐步減少澆水量,使盆土偏于,停止施肥。當氣溫降至5℃左右時應及時移人有光照的封閉陽臺或房間內,以防凍傷。
(4)冬季管理
仙人掌較耐寒,冬季0℃即可安全越冬。但室內氣溫應保持在3-5℃左右,這樣更有利于仙人掌的越冬。冬季應將其放置于光照充足的窗臺或陽臺上培養,注意控水,使盆土干而不燥,溫度越低盆土應越干燥。不施肥。
仙人掌養殖方法
1.仙人掌養殖的土壤選擇
土壤是植物生長的地方,植物所需的養分和水絕大部分是從土壤中吸收,因此土壤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直接的關系 。盆栽的仙人掌類植物一般要求排水透氣良好的石灰質砂土或沙壤土,過分肥沃和含過多可溶性鹽的土壤,容易引 起根系腐爛,造成損害。
培養土的調制比例,還應根據仙人掌類植物的種類,植株大小、氣候條件等不同,在實際應用中加以調整。如幼齡 的植株,生長期需要多量的氮肥和水分,培養土中腐葉土比例就應適當增多。在雨量較多,空氣濕度大的地區,可 提高河砂的比例,保持盆土通氣和排水良好。又如放在室外陽臺上的盆栽仙人掌,盆土水分容易蒸發,可適當增加 園土和腐葉土的比例。有時也有用泥炭土或熏成炭的稻殼代替腐葉土,效果也很好。
2.仙人掌養殖的施肥方法
在仙人掌類植物生長季節需要適當施肥,尤其對幼苗和砧木根系發達的嫁接種更為重要。追肥可用充分腐熟的豆餅 水,魚腸水、臭雞蛋水等液肥,并要注意濃度,淡則效果不大,過濃容易燒根。家庭栽培制造液肥方法是將輾碎的 豆餅、魚腸等放入一加蓋的廣口瓶內,加2~4倍的水,瓶上部要留出三分之一空隙,使其發酵,腐熟后將上部的澄 清液加水10~20倍,每隔15天施用一次。
對一些喜石灰質土壤的地生類仙人掌,在生長期內可施石灰水2~3次,防止盆土的酸化,方法是用2斤水加1兩生石 灰,充分攪拌,溶化沉淀后,使用上面的澄清液澆灌,此液可再加水重復使用多次。
3.仙人掌養殖的澆水方法
仙人掌類植物雖是一種比較耐干的園林花卉,但在栽培管理上仍應根據種類、季節和植株大小的不同,合理地澆水 與噴水,避免因過度缺水而引起植株皺縮和提早衰老。
澆水量宜與氣溫成正比,在5~10月的生長季節內采取多濕管理,盛夏氣溫高,蒸發量大,需要每天澆水,澆水時 間以早、晚為宜。雨季空氣濕度大,蒸發量小,應保持盆土半墑,以防爛根爛莖。晚秋開始隨著氣溫下降,澆水應 相應減少。
冬季要嚴格控制水分,保持土壤不過度干燥即可,溫度愈低愈應保持盆土干燥,一般l~2周澆水一次,在晴天午前 進行,應注意不要使水碰到仙人掌的莖部,否則容易引起爛莖。3~4月溫度回升,澆水要掌握間干間濕,干透澆足 的原則,以滿足仙人掌解除休眠恢復生長的要求。
4.仙人掌養殖的溫度要求
仙人掌類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30℃,最高不超過35℃,最低不低于5℃。冬季保持5℃以上溫度即可安全越冬,并 且盆土越干燥越耐寒。冬季的溫度要相對穩定,晝夜溫差過大,容易產生凍害。春季氣溫達到15℃以上時,開始生 長,盛夏氣溫達35℃以上時,開始進入休眠,入秋后恢復生長。
5.仙人掌養殖的光照要求
仙人掌類為喜陽光植物,屬強陽性,在強烈的陽光照射條件下才能花朵鮮艷。因此,應給以充足的光照,尤其在冬 季更需充分的光照。一般高大柱形及扁平狀的仙人掌類較耐強光照,夏季可以放在室外而不需遮蔭。而較小的球形 種類和一般仙人掌類的實生幼苗,都應以半陰為宜,避免夏季的強光直射。
6.仙人掌養殖的移植上盆方法
春季4~5月,當氣溫回升至15~20℃以上,仙人掌類植物開始生長時,是最適宜移植上盆的時期。也可在秋季9~ 10月進行移植上盆。
盆栽用的花盆,以透氣良好的素燒泥盆為佳。少數直根性、肉質或球根狀的種類要求用較深的花盆,而一些根系不 發達的仙人掌可種在較淺的盆內。過大的花盆往往造成土壤過濕,太小的花盆根部發育受到限制,均不利于仙人掌 類植物的生長發育。
盆栽的仙人掌,在移植前2~3天內不要澆水,使盆土干涸,以便于帶土從盆中扣出。扣出后,將下部陳舊的土壤和 枯根除去,過長和盤曲的根須也應剪去,如發現有爛根,應將腐爛部分全部清除,直至露出健康的根部為止。傷面 較大的可涂以草木灰或硫磺粉,待傷口處稍晾干后再上盆。
上盆前,不論是新盆或舊盆,都要洗擦干凈,并使其充分吸水后方可使用。上盆方法是先在盆底小孔處置放碎盆片 和石礫、貝殼等,深度以盆深的五分之一至六分之一為度。移植上盆后放在陰涼處,當時不澆水,過數天后方可澆 一次透水,逐步移至向陽處,春季移植的在半月內不宜施肥,秋季移植至翌年春季才能施肥。
7.仙人掌養殖的注意事項
(1)仙人掌類植物的幼株應每年換盆一次。成長的植株不需年年換盆。但經過一定時期后,盆中養分趨向耗盡, 根系充滿盆土,或由于經常澆水,盆土變得堅硬板結,不利排水與透氣,容易引起根部腐爛。因此,一般每隔2~3 年換盆一次。生長迅速的品種換盆時可比原盆大些,以原盆能套進新盆為合適。在培養過程中,應經常疏松盆面表 土,使土壤通氣良好,以利根系生長。
(2)在栽培管理上經常保持一定程度的干燥和光照充足的植株,莖色較淡,生長遲緩,但刺座和刺發達、粗壯而 美觀。經常處在高溫高濕和光照條件較差的植株,則生長迅速,莖質柔軟,色澤鮮麗,但刺座和刺生長不發達,色 澤特點不明顯,如紅色刺往往變成黑褐色。所以澆水的多少,還應根據培養的目的而給以調整。
(3) 澆水與噴水用的水質,以不含過多的氯化鈉及其它鹽類為宜。一般雨水、井水都可,但水溫不宜過低,以接 近氣溫最好。自來水則應放入缸內放1—2天后再用。如家庭養魚,用魚缸水澆灌盆花更為相宜。
仙人掌的用途
1.仙人掌含有豐富的礦物質、蛋白質、纖維素和鈣、磷、鐵、維生素C、維生素B,能幫助消除人體內多余的膽固醇,起到降低血糖、降低血脂、降血壓之功效,有清熱解毒,排毒生肌,行氣活血等保健作用。種植食用型仙人掌生產成本低,不需農藥和化肥,無污染,屬于綠色有機食品。
2.仙人掌的開發價值較高,具有獨特的清香味,營養豐富,除含有許多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之外,還含有可增強人體免疫能力的抱壁蓮、角蒂仙、玉芙蓉等珍貴成分。長期食用可對人體產生清熱解毒、消炎解暑、開胃健脾、清咽潤肺等功效。經有關權威部門驗證,食用仙人掌具有一定的降血糖和較明顯的降低血膽固醇及甘油三脂的作用。
3.菜用仙人掌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功效。每天食用一片菜用仙人掌,就能消除體內多余的膽固醇、脂肪和糖分,從而抑制動脈硬化和肥胖病,起到行氣活血、清熱解毒和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常食仙人掌,可以避免人體內積累過多的葡萄糖,有一定的降糖作用。特別是對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在禁食幾小時后,食用焙熱的仙人掌子莖,能有效地降低血糖,改善體內利用胰島素的效能,促使葡萄糖從血液進人人體細胞,并轉化為脂肪式能量。
4.由于仙人掌含有較多的營養成分,又是低脂肪、低糖食品,對于人體健康非常有利,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理想食物。米邦塔食用仙人掌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可加工成多種保健品,
5.食用仙人掌的吃法很多可采用煎、炒、炸、煮、涼拌等 多種烹制方法。
6.在你的計算機旁放置一二盆仙人掌,可以幫助人體盡量少地吸收計算機所釋放出的輻射。因為仙人掌是在日照很強的地方生長,所以吸收輻射的能力特別強。
【白檀仙人掌養殖方法】相關文章:
白檀仙人掌的養殖方法技巧12-01
白檀仙人掌的品種與養殖方法12-01
白檀仙人掌養殖方法是什么12-01
白檀仙人掌養殖方法與注意事項05-25
白檀仙人掌的扦插方法技巧12-01
白檀仙人掌簡介及護養方法01-20
關于白檀仙人掌的種植方法11-26
白檀仙人掌養護方法是什么12-01
白檀仙人掌開花的方法是什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