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媽媽育兒知識
媽媽們對育兒知識了解了多少?下面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媽媽育兒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媽媽育兒知識
一、十大不要
1、不要用塑料膜做尿布。
2、不要捏寶寶臉。
3、不要讓寶寶睡父母中間。
4、不要用洗衣服洗寶寶衣服。
5、不要剪寶寶睫毛。
6、不要直接穿新衣服。
7、不要久留初生兒頭垢。
8、不要拍打寶寶后腦勺。
9、不要在寶寶房間種植花草。
10、不要頻繁給寶寶洗澡。
二、母乳儲存溫度與時間
1、初乳:30℃左右,可以儲存12h。
2、成熟的母乳:15℃存24h,20℃存10h,25℃存6h,0—4℃存8天,消毒后置密封母乳袋冷凍可以存放6—12個月。切忌化凍之后就不能再冷凍了。
三、古代育兒七不責
當眾不責、睡前不責、飲食不責、歡慶不責、傷不責、疾病不責、愧疚不責。
四、發燒三不做
1、不蓋厚被子:我們民間有一種說法叫捂一捂出一身汗就好了,可是有時候捂一捂不一定出汗,反倒會體溫升高出現驚厥,所以正常蓋被子就好了。
2、退燒藥不加量:家長急于降溫對藥加量,加量之后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切勿隨意加量。
3、不要勸寶寶吃點東西吧:生病本來就沒有胃口,寶寶如果實在不愿意吃就不要吃了。
五、幫助寶寶入睡5則
1、在寶寶醒著的時候放在床上再入睡。
2、把寶寶放在床上時重復一句話哄她入睡。
3、每次都用相同的方式哄寶寶睡覺。
4、寶寶半夜驚醒不要抱起來哄,直接用相同的方式哄他睡覺。
5、睡著后盡量不要換房間。
六、六必知
1、睡覺要關燈,開燈睡覺會降低抵抗力。
2、禁止搖晃10月以內的寶寶,傷害寶寶大腦不說,還有可能引發腦震蕩甚至腦出血。
3、多曬太陽多微笑有助于寶寶提高免疫力,尤其是曬腳心。
4、六歲以前禁燙腳,易引起扁平足,正常的溫度洗腳就可以了。
5、反穿鞋子可以糾正孩子內八字。
6、寶寶暴躁可能是總看電視引起的,所以寶寶要少看電視。
七、乳牙萌發順序需知
1、6個月:乳下中切牙。
2、8個月:乳上中切牙。
3、9個月:乳上側切牙。
4、10個月:乳下側切牙。
5、13個月:上第一乳磨牙。
6、14個月:下第一乳磨牙。
7、16個月:乳上尖牙。
8、17個月:乳下尖牙。
9、13個月:下第二乳磨牙。
10、15個月:上第二乳磨牙。
八、杜絕感冒5妙招
1、衣服穿太多也會感冒:寶寶好動,精神頭比較大,跑來跑去容易出一身汗,然后穿太多會悟出肺熱引起呼吸道感染,出汗后還容易受涼加快感冒。
2、少吃肉食,多吃蔬菜水果有益增加抵抗力,而且要少吃,不要吃太飽,吃太飽容易引起腸胃疾病。
3、多喝水,要多喝白開水,而不是飲料。
4、受涼時要預防,煮點蔥白生姜水,或者川貝梨子枇杷葉。
5、多運動,增強抵抗力的同時呼吸新鮮空氣。
九、七種禁忌食物
1、1歲以內不要吃蜂蜜,雖然甜甜的,但是含有激素,小朋友慎吃。
2、3歲以內不喝茶,茶里面有茶多酚,寶寶還是不吃為妙。
3、5歲以內不要大補,小朋友不需要太早吃進補的食物。
4、10歲以內不要吃腌制食物,鹽分高沒營養。
5、3歲以內寶寶不要吃元宵,黏膩易卡喉,還不好消化。
6、3歲以下不吃巧克力,糖分高熱量高,還含有咖啡因容易引起興奮過度。
7、少兒不宜吃筍子,筍子含有大量草酸,影響鈣吸收。
十、米飯的秘密
粳米最滋補、糙米助消化、黑米最補腎、糯米最排毒、薏米最養顏、小米最養胃。
寶寶在吃大米的同時也要偶爾補充一些雜糧,不同的雜糧效果不同,尤其對于需要大量吸收營養的小朋友,如果媽媽怕寶寶不好消化可以用雜糧煮粥給寶寶喝也是非常好的。
十一、家長5誤區耽誤孩子
1、期望過高,不切實際的期望讓孩子失去信心,永遠達不到家長的要求,會變的自甘墮落或者信心不足。
2、成績最重要,雖然孩子的成績相對比較重要但不是唯一重要的東西,家長不能一切以成績為標準,健康的身體和高尚的品質才是最重要的。
3、嘮叨,雖然每一個媽媽都喜歡嘮叨,但是嘮叨只會讓孩子更不愿意聽家長講話,要用心與孩子交流,知道孩子的需求才能抓住要害。
4、言傳不身教,教育需要的是言傳身教,單靠言傳沒有任何用處,小孩子是以家長為榜樣的,孩子會以家長的行為作為標準。
5、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情,強迫孩子學習各種各樣的東西,不管孩子是否喜歡都要求孩子學習,不僅學不好還會影響孩子興趣,讓孩子更加厭煩。
十二、爸爸陪寶寶5大好處
1、樹立爸爸在寶寶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2、讓寶寶學習到了爸爸的陽剛之氣和堅毅的男子漢性格。
3、完善寶寶性格,女孩子不再矯情,男孩子更加陽光。
4、減輕媽媽的負擔是最主要的,帶小孩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
5、讓爸爸也放松心情。
十三、鍛煉孩子十大品格
自信、堅持、忍耐、謙虛、謹慎、獨立、果斷、合作、勤奮、平靜。
新手媽媽如何正確地為寶寶洗頭
寶寶什么時候開始可以洗頭?
剛出生的寶寶頭皮很薄,且前囪門并未融合,這時候給寶寶洗頭的的話,容易對寶寶造成傷害,所以并不適宜洗頭。在這段時間可以用擦的方式來保證寶寶頭皮的干凈。等到寶寶3個月的時候,寶寶已經成長了一些,媽媽們就可以輕柔地給寶寶洗頭了。
洗頭的正確方法
step1、確定合適的水溫。寶寶的頭皮比較敏感,對水溫的要求也比較高,37—38攝氏度時比較適宜的。低了寶寶容易感冒,高了又會燙傷頭皮。媽媽需要細心地調節洗頭用水的溫度,有條件的媽媽還可以使用水溫計,更精確。
step2、抱著寶寶的正確姿勢。在寶寶還沒學會站之前,媽媽當然是要抱著寶寶,讓寶寶的身體躺在大腿上,然后用手托住寶寶的頭部,用拇指和中指遮住寶寶的耳朵,防止水流進寶寶的耳朵。
step3、用蘸水的毛巾或者洗頭杯將寶寶的頭發打濕,再取少量的洗發液,稀釋打出泡泡后,輕輕的按摩寶寶的頭皮,要注意用指腹去按摩而不是指甲。洗發液可以不用天天用,每隔3—5天用一次就好,在出汗比較多的夏天可以適當增加使用的次數。
step4、沖水洗掉泡泡,并擦干。為了避免泡泡水流進寶寶的眼睛,媽媽可以用毛巾蘸水或者使用洗頭杯,輕輕地從上而下地沖洗。擦干的時候,使用吸水性比較好的毛巾,還可以順便給寶寶的頭皮稍稍按摩。不建議使用吹風機,因為吹風機的風力比較大,寶寶容易受到驚嚇,而且寶寶的頭發比較短,發量又比較少,用毛巾擦干就可以了。
寶寶洗發水如何挑選
寶寶的洗發水挑選的兩大大原則就是安全和溫和。市面上的嬰兒洗發水琳瑯滿目,媽媽們最好選擇有口碑的大品牌,還要注意選擇無淚配方的洗發水。
春季育兒知識
1、春季細菌容易繁殖,隨氣溫給孩子增減衣物
春季是冬季和夏季的過渡季節,相對來說,溫差會比較大,在這個季節細菌容易繁殖,孩子的免疫系統也不夠完善,所以孩子會特別容易生病,特別是像一些會傳染的呼吸道疾病,平時要跟隨氣溫變化給孩子增減衣物。
2、預防呼吸道疾病,提防手足口病
春季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小孩的免疫能力不夠好,所以會比較容易受到感染,像一些小學生或者是幼托兒童,而春季也是手足口病高發期,而主要受感染的對象就是這些小學生,所以一定要特別注意,像一些受過感染的毛巾、茶杯、玩具等就不要被孩子接觸。
3、補充鈣,為長個作準備
春季,是孩子生長得比較快的一個季節,特別是長個子,所以在這個季節應該要保證給孩子提供充足的鈣質,一般孩子在春季每天只需要700—800毫克就可以了,既可以食補又可以藥補,但是對于孩子來說,食補是最好的方法,像一些骨頭湯、蝦皮、海帶等,但是記住,不要經常給糖和巧克力孩子吃,那樣會陰礙人體對鈣的吸收。
4、多補充維生素C,提高靈敏程度、防干燥出血
除了要多補充鈣還要為孩子多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可以提高腦神經的靈敏程度,使人的反應更靈敏更靈活,而且還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而且春季風比較大,天氣也會比較干燥,很容易會出現出血癥,而維生素C就有不錯的防出血效果,所以平時不妨多給孩子吃一些新鮮的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
5、多吃粗、雜糧和富含自然糖成分食物
孩子可以多吃一些粗糧、雜糧,這些粗、雜糧不僅可以為身體補充礦物質還可以促進消化,使孩子的胃口更好,春季也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自然糖分的食物,因為天氣和氣候的轉變,孩子們的代謝能力逐漸增強,多吃一些自然糖分食物可以為身體提供能量,拒絕饑餓。
春季育兒注意事項
1、培養幼兒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春季要特別注意幼兒的疾病和流感預防,要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平時要勤洗手,不亂擦眼睛,不要隨地吐痰等,建議家長或幼兒園的老師可以早晚用溫冷水給幼兒洗臉和洗鼻子,這樣可以不僅可以增強幼兒的抗病能力還可以加強幼兒鼻黏膜對于冷空氣的適應能力,而且還要保持室內通風。
2、春季應多運動
春季是感冒的高發季,為了預防感冒和各種病毒,孩子們在幼兒園應該要多運動,進行多項目的體育鍛煉,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抵抗力還會讓孩子感受到快樂。
3、注意營養攝入
春季還要特別注意幼兒的營養方面,所以春季要為幼兒準備一些養生的營養食譜,要保證蛋白質和維生素鈣等營養物質的攝入量,記住,為幼兒提供了營養食譜后還要監督孩子,最好別讓孩子挑食咯。
4、及時做好預防
春季是個氣候比較適宜的季節,幼兒在戶外活動后容易出汗,這個時候不管是家長還是幼兒園老師都要特別注意,并且及時為孩子擦汗,以避免孩子感冒,而且在這個季節還要適當的給孩子增減衣物。
科學育兒知識有哪些
1、患病的孩子需注意
科學育兒的知識當中,您要特別注意對于生病孩子的照顧。寶寶的抵抗力弱,患有各種疾病的可能性都很大,家長只有了解必須的護理常識,才能在寶寶危急關頭給予他們最好的照顧。對于咳嗽或感冒患兒,如果兒童呼吸正常,感冒、咳嗽、喉嚨痛和流涕可不需要任何藥物。必須注意保暖,但也不要太熱,并繼續喂食和多喝水。藥物只有在醫生的建議下才使用。發燒的兒童可以用溫水擦洗。在病好后的一周內,至少要每天多吃一餐,指導患兒的體重達到病前的體重時才算恢復。對于腹瀉患兒,患兒腹瀉時體重會降低,并迅速出現營養不良。
腹瀉患兒應盡可能堅持母乳喂養、多進食和飲水。食物能幫助患兒停止腹瀉,也能加快孩子的康復。腹瀉停止后,每天給孩子多吃一頓飯對孩子的完全恢復極為重要。
2、健康的兒童需注意
擁有健康的兒童是每一個家長的福氣,但是必要的護理常識您一定要心中有數呦。您要知道,孩子的胃比成年人小,一餐不能吃太多,但兒童的生長對營養的需求卻很大,因此兒童要少量多餐。每周至少兩個雞蛋,魚肉豆腐可替換。聰明健壯少生病,兩歲之內很關鍵。兒童應吃煮爛的豆類混合的或粥與魚沫、肉沫混合的食物,另外還有蔬菜和水果,還應在這些食物中加入一兩匙食用油,所有的食物應該現做現吃,并保證每天給孩子進食5—6次。如果您的孩子處于出生以后的頭6個月,母乳為他們提供了所需的全部食物和飲料,母乳喂養應堅持到2歲時或更晚。當嬰兒長到6月時。母乳不能滿足兒童生長發育的需要,必須添加泥糊狀食物,7—9個月注意咀嚼練習,10—12個月向幼兒固體食物轉化。
科學的育兒常識充滿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您的孩子處于生病的狀態,給予最安全到位的護理,就是您力所能及的事,如果您的孩子很健康,飲食方面的喂養規律就應當成為您科學育兒首要考慮的前提。在孩子幼小的時候給予他們最完善的照顧,充分的關愛和科學的喂養,才會讓你的孩子生活的更加健康。
寶寶育兒知識
1寶寶用安撫奶嘴老是掉怎么辦
寶寶用安撫奶嘴老是掉說明安撫奶嘴的大小不適合寶寶,在購買安撫奶嘴的時候,要為寶寶選擇相應月齡的。
最好買分了大小的安撫奶嘴。安撫奶嘴是否分大小號,是看安撫奶嘴的品牌,大部分牌子的安撫奶嘴是分大小的,比如說貝親、NUK、新安怡都是,這種安撫奶嘴是按照階段劃分的,一般分為0-6個月寶寶使用,和6-18個月寶寶使用的。而有些牌子的安撫奶嘴沒有大小之分,只有奶嘴形狀和圖案款式的不同。
奶嘴有不同的形狀和大小。當你為嬰兒選擇了一款奶嘴之后,要多買幾個備用。當嬰兒使用奶嘴的時候,它很可能掉到地板上或者是馬路上,有時候甚至在你需要的時候,它卻無緣無故地不見了。不過,千萬不要通過用繩子將奶嘴系在嬰兒脖子上的方法來解決奶嘴丟失的問題。嬰兒可能被系奶嘴的繩子勒住。
此外,考慮到嬰兒的安全,千萬不要將奶瓶上的奶嘴取下來給嬰兒使用,因為嬰兒可能將這類奶嘴上的奶頭拉扯下來,嗆到自己。如果奶嘴的大小不合適,嬰兒會經常被嗆到,因此一定要根據嬰兒的年齡選擇大小合適的奶嘴。
2安撫奶嘴的正確使用方法
1.喂哺母乳的嬰兒,因為母乳泌乳速度不及人工奶瓶,所以孩子須要更用力,耗更久的的時間吸吮,自然滿足了口欲。一般說來,喂母乳的時間越久,孩子比較不依賴奶嘴,有些嬰兒甚至因為奶嘴質感與母親的乳頭不同而拒吃奶嘴。這樣借著喂哺母乳減少使用替代品來安撫嬰兒,當然是最自然健康的。
2.在新生兒學會適當的吸吮母乳之前,不要使用奶嘴,否則可能干擾孩子學習正確的咬合技巧。
3.安撫奶嘴是父母照顧孩子的輔助品而非替代品。許多家長聽到孩子哭聲,就塞進奶嘴讓他閉嘴。或者照顧者疲累時,就想到安撫奶嘴這個法寶來應付,其實這樣的使用方法,對孩子和對大人而言都是壞習慣。
4.完全不使用安撫奶嘴,而喜歡吸吮自己手指的嬰兒,事實上更令人困擾。尤其在孩子會爬會走之后,雙手到處亂摸,病菌污染的機會很高。手指取用方便,隨時可能放進嘴里,造成病從口入。安撫奶嘴還比手指容易清洗和管理。
5.使用安撫奶嘴比吸吮手指容易戒掉。如果父母決心不再讓孩子吸奶嘴,只要狠下心,藏起奶嘴三天,大部份的孩子哭幾天就忘了。最好戒奶嘴的時機,是孩子感冒或是鼻塞的時候,鼻子不適吸奶嘴更難受,孩子樂意放棄。
6.長期吸吮手指會造成手指浸泡在唾液里,容易甲溝炎和指甲變形。如果孩子開始想吸手指,寧可讓它戴手套,改用安撫奶嘴,觀察它的依賴度,再找適當時機戒掉。
7.六個月以上的嬰兒,吸吮需求下降,可以完全不使用奶嘴。或者只限于在引導入睡的時候才用,清醒及睡著時就拿開。
8.十個月以上的嬰兒,最好中止使用安撫奶嘴,除非孩子改吸手指才用奶嘴暫時替代。
由這些具體的建議看來,安撫奶嘴用得早不如用得巧,把握它的適用年齡可以作為照顧孩子的好幫手,但是,也不要忘了,當孩子成長,它的階段性任務完成后,記得讓它功成身退。
【媽媽育兒知識】相關文章:
科學育兒知識09-01
春季育兒知識02-22
育兒知識大全11-21
育兒知識小班03-21
大班育兒知識06-16
冬季育兒知識12-22
中班育兒知識08-23
育兒健康知識大全06-03
大班安全育兒知識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