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3到6歲科學育兒知識
3~6歲學齡前兒童生長發育迅速,智力發展快,代謝旺盛,對營養物質特別是蛋白質和水,以及能量的需要量比成人相對較大,但胃腸消化功能又不成熟,故極易造成營養缺乏和消化不良。兒童的飲食已接近成人,主食由軟飯轉為普通米飯、面食,菜肴同成人,但是此階段兒童常出現偏食、挑食、愛吃零食等不良習慣,如不及時糾正兒童易發生營養缺乏病。下面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科學育兒知識3到6歲,希望大家喜歡。
3到6歲科學育兒知識:營養不良
這是一種慢性營養缺乏癥,大多數因能量(或)蛋白質不足引起,有時又叫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隨著我國居民經濟狀況的改善,衛生條件的好轉,嚴重的營養不良明顯減少,但輕度的營養不良仍較常見,多由于喂養不當、膳食不合理和慢性疾病引起。最初表現為體重不增或減輕,皮下脂肪減少,逐漸消瘦,體格生長減慢,直至停頓。長期營養不良也會影響身體增長。全身各部位皮下脂肪的減少有一定順序,最先是腹部,以后軀干、臀部、四肢,最后是面部。
預防營養不良的主要方法是普及科學育兒知識,強調合理喂養、平衡飲食的重要性。保證餐桌食物品種多樣,感官形狀好,能引起孩子食欲。不要單純用淀粉類如米糊、糕干粉等喂養孩子,因其缺乏蛋白質和脂肪,也不可用麥乳精、煉乳或含乳飲料喂哺孩子,這些食品中糖多而蛋白質少,只可做為飲料。選擇適合患兒消化能力和符合營養需要的食物,盡可能選擇高蛋白高熱能的食物,如乳制品和動物蛋白質(蛋、魚、肉、禽)和豆制品及新鮮蔬菜、水果。從小開始為孩子安排良好的生活制度,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適當的戶外活動和體格鍛煉,加上豐富的營養才能保證孩子健康成長。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以及有益的衛生習慣,可使兒童保持旺盛的食欲,防止營養不良。
3到6歲科學育兒知識:兒童肥胖癥
與營養不良相反,這是一種長期能量攝入超過消耗,活動過少,導致體內脂肪積聚過多而造成的疾病。一般認為按身高的體重超過標準平均值20%即可稱為肥胖;也有認為按年齡的體重超過同年齡平均值2個標準差以上即為肥胖?砂闯財盗糠譃檩p、中、重三度肥胖。輕度者超過標準體重二個至四個標準差之間,中度者超過三個至四個標準差之間,重度者超過四個標準差以上。近年來我國兒童的肥胖率呈上升趨勢,經研究發現兒童肥胖癥與成人肥胖癥、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有一定關聯,故應及早重視加以預防。
3~6歲兒童易發生肥胖癥,孩子食欲極佳,喜吃甜食,體重增加迅速。一般體態的肥胖,皮下脂肪積聚增加,分布在頸、肩、乳、胸、背、腹和臀。這些孩子的`智力發育正常,性發育一般也正常,有時可提前。肥胖可造成機體某些器管、系統功能性損傷,活動能力及體質水平下降,尤對兒童的精神、心理也會造成嚴重損傷。
1 從平衡善始與合理營養開始,少吃淀粉類食品和甜食。一般攝入能量原則是:5歲以下每日為2.51 ~ 3.35mj(600 ~ 800kcal);5~10歲為3.35 ~ 4.18 mj(800~1000 kcal)。飲食應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供給應滿足需要量?梢詳z入適量蔬菜和水果。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設法滿足小兒食欲,避免饑餓感。應選熱能少而體積大的食物,如芹菜、筍、蘿卜等。必要時可在兩餐之間供給熱能少的點心如不加糖的果凍、魚干、話梅等。
(2) 蛋白質為生長發育所必需,故供應量每天每公斤體重不少于2克。
(3)碳水化合物體積較大,對體內脂肪及蛋白質的代謝皆有幫助,可作為主要食品。但要減少食糖量。
(4)脂肪供給熱能特別多,應予限制,例如油煎、炸的食物,各種甜食,肥肉等含脂肪多的食品。
(5) 減少總熱能攝入量,要依小兒的實際情況而定。
(6)維生素及礦物質應當保證供給,常做戶外活動也非常必要。
(7)根據以上原則,食品應以蔬菜、水果、雜糧,米飯為主,還要有適量的蛋白質食物如瘦肉、魚、雞蛋、豆及其制品。膳食管理需要家長和患兒的長期合作,才能獲的滿意效果。
(8) 增加體格鍛煉。增加孩子的活動量,加強被動和主動體格鍛煉。要提高患兒對運動的興趣。運動要多樣化,包括慢跑步、柔軟操、乒乓球及游泳等
由于兒童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禁食、藥物減肥和手術去脂等均不可取。
3到6歲科學育兒知識:缺鋅乏癥
鋅是人體的重要營養素之一,參與體內數十種酶的合成,調節能量、蛋白質、核酸和激素等合成代謝,促進細胞分裂、生長和再生,鋅對體格生長、智力發育和生殖功能影響很大。
鋅缺乏癥是人體長期缺乏微量元素鋅所引起的營養缺乏病。首先是攝入量不足,挑食偏食是主要原因;第二,需要量增加,生長迅速的兒童易出現鋅缺乏;第三,吸收利用障礙,慢性消化道疾病可影響鋅的吸收利用,如脂肪瀉使鋅與脂肪、碳酸鹽結合成不溶解的復合物影響鋅的吸收。開始孩子出現厭食,味覺減退異常,甚至發生異食癖,常有復發性口腔潰瘍,影響進食。繼而生長遲滯,身材矮小,生殖器官發育落后,免疫力下降,傷口愈合較慢。
預防:家長要隨孩子年齡增長及時合理添加輔食,如蛋黃、瘦肉、魚、動物內臟、豆類及堅果類含鋅較豐富,要多攝入這些食物,F市售有多種強化鋅的食品,要注意其鋅含量,長期食用多種強化鋅的食品,鋅攝入量過多可致中毒。如食入鋅過多可引起急性鋅中毒,主要表現為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
3到6歲科學育兒知識: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由于體內儲存鐵缺乏致使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而引起的一種低色素小細胞性貧血。對兒童危害大,是我國重點防治的小兒營養性疾病之一。過去小孩常常是因為營養不良,攝入量不足,導致缺鐵性貧血。治療上一般都是西醫補鐵,中醫補血,F在大部分兒童患這種病多是吃出來的。鐵攝入量不足是導致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孩子長期每日攝入的鐵平均每千卡熱能低于4mg,即有可能發生缺鐵。孩子生長快相對需要量增加,隨體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較快,如不及時給孩子增加富含鐵的事物或補充鐵也會發生缺鐵。
患貧血的孩子皮膚黏膜較蒼白,以唇、口腔粘膜最明顯。易疲乏無力,不愛活動。有時可出現頭暈、眼前發黑、耳鳴等癥狀。常有煩躁不安,精神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研究發現,邊緣鐵缺乏即可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及時補充也難以完全挽回損失。貧血引起的兒童神經精神的變化已逐漸引起重視,現已發現在貧血尚不嚴重時,即出現煩躁不安,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智力測驗發現病兒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應慢。
預防措施是做好衛生宣傳,使家長認識本病對兒童的危害性,對孩子要精心喂養,及時添加含鐵豐富且吸收好的食物,如肝、瘦肉和魚等,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嚴重時需要到醫療保健機構看醫生,給予鐵劑補充。
【3到6歲科學育兒知識】相關文章:
科學育兒知識3到6歲11-24
育兒知識0到3歲11-24
3到6歲育兒知識08-04
育兒知識0到3歲11-24
育兒知識3到6歲11-24
育兒知識0到3歲11-24
育兒知識2到3歲11-24
育兒知識問答3到6歲11-24
3到6歲育兒小知識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