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低年級閱讀方法指導
1、每天課前讀五分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的初衷是讓孩子們先喜歡上,再去慢慢地引導。課前五分鐘,先讀《馬小跳玩數學》兩句話。別小看這兩句,他們在學拼音的基礎上,要先一個一個的拼讀很費力,我記得剛開始孩子們都伸出小手指,一字一地拼讀,很費力,不過他們都很認真,看著他們的認真勁,我很高興,過了兩天,課上我讓孩子們拿出書,讀讀第一課《買飲料》的第一自然段,一讀我的心豁然開朗,齊讀非常好,一個個用小手指著,都能讀下來,我真沒想都會這么好,讀完后,趙瑞軒站起來說:“老師我已讀到第二段了”,“你怎么讀得這么快?”媽媽每天教我讀,我喜歡讀馬小跳。正是孩子的回答給我啟發,學校是主陣地,家庭更是它有力的后方支持者。
2、讀給家長聽。
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相比,他們的家庭環境不同。由于孩子的父母大部分都在冷庫打工,或者在九羊上班干體力活,本來他們就很累,無心再去管教、輔導孩子,不過我相信看到孩子的進步每個家長都會很開心,這是為人父母的共同特點,于是我便不斷發短信:無論你多忙、你多累,一定要聽孩子給你讀書,孩子是你的希望。第二天早上,孩子們坐校車來得很早,我也會早到校,一到班里張子涵就跑到我跟前說:“老師,我爸爸收到短信了,我讀了兩段,爸爸夸我讀得好。”聽了孩子的話我心里美滋滋的,有了堅強后盾,做事更有底氣了。有人說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拓寬人生的寬度,這一點不可否認。
3、在班內讀給學生聽
每周一節課留給學生展示,可以一人讀,也可兩人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讓每個孩子都有充分展示的機會,這樣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每周五的第二節孩子們會爭先恐后地走上講臺,走下來時臉上帶著甜甜的笑。現在中午走廊里沒人亂跑了,教室里呢,孩子在讀高斯的小故事,陸陸續續有孩子到來,他們都拿出了《馬小跳》,其他幾個班的老師很納悶,你班怎么不亂跑了,不減分,你讓他們干啥呢?“來看看唄,讀書”,“都讀嗎,能讀下來嗎?”,他隨便叫了一個,很快就讀完一段,還真不錯。我的心里有股暖流涌過,很有成就感。在我的帶動下他們幾個班也讀了《馬小跳玩數學》。
4、讀故事,畫數學。
數學閱讀的真正目的是,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找到信息,去解決數學問題,這和我們解決問題的策略是一致的,在一篇短文中篇幅很長找數學信息也是個問題,為此我們先訓練怎樣找信息,經過幾節課的練習,這個已不成問題。接下來便是解決問題。就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圖形畫一畫看看行不行。一天,我們學習了智慧廣場排隊問題,緊接著我們閱讀《馬小跳完數學》中的《超市人真多》,在課上,孩子們用自己畫數學的方式,動手畫一畫就解決了排隊問題,很有興趣。這一切都和孩子們的閱讀分不開,這更增加了我上數學閱讀課的信心。
5、讀故事,編故事。
會讀,能解決問題非常好,新教育要求孩子們有創新,我也不妨一試。在閱讀完《安琪兒的課外書》后,我也試著讓孩子們編一個類似的故事,于是有孩子就編了這樣地故事:我和媽媽去萊蕪,坐208公交車羊里站排隊時,我的前面有4個人,回頭一看后面有5個人,這一站共有幾個人在排隊?也有孩子這樣編:小動物排隊做游戲,小狗從前面數是第3名,它后面有6只小動物,一共有幾只?也許孩子們編的只是一個很簡單的數學題,閱讀量很小,但我認為一年級的小孩子能編、干編就很棒,我看到了他們通過閱讀《馬小跳玩數學》點滴的進步,每天進步一點點,就會成功一大步,只要我堅持,孩子們也堅持,進步會更大。讓我想不到的是,這學期第三單元檢測,最后一道用“60+30=90”編一個數學故事,其中有一個小女孩就用到了排隊問題,去爬泰山,我前面有29人,后面有60人,一共有幾人?我眼前一亮。與眾不同,其他孩子都直接用“60+30=90”來編,而她很獨特我馬上就想到了《去超市購物》,這就是新想法,我想著就是數學閱讀的魅力所在,也為我的堅持數學閱讀繼續下去,提供有力的證明。
【低年級閱讀方法指導】相關文章:
指導同學閱讀課本的方法04-25
良好的閱讀方法02-28
早期識字閱讀的方法04-28
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方法08-18
現代文閱讀解題指導04-25
指導孩子畫畫的方法有哪些04-26
幼兒進行游戲的正確指導方法11-25
閱讀教學的改進方法04-26
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好方法04-25
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