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芭蕉的種植技術
芭蕉別稱芭苴、板焦、板蕉等,為芭蕉科芭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和香蕉同屬一科,外形相似,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原產琉球群島,我國秦嶺淮河以南可以露地栽培,多栽培于庭園及農舍附近,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芭蕉的種植技術吧!
芭蕉的生長習性
芭蕉葉子大而寬,性喜溫暖耐寒力弱,莖分生能力強,耐半蔭,適應性較強,生長較快。在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較好。不耐寒,冬季須保持4℃以上的溫度,但也能耐短時間的0℃低溫。耐半陰,過于蔭蔽則植株生長不良,難以開花。由于其葉片為平行脈,結構疏松,極易被大風吹裂,故應選擇避風的地方種植。喜濕潤,栽培中應經常澆水和向植株噴水以保持較高的土壤和空氣濕度,但忌土壤持續積水,否則很容易爛根。
芭蕉的繁殖方法
芭蕉多采用分株繁殖,宜在4月上旬進行。分株時先在芭蕉周圍,用鐵鍬或鋤頭將泥土挖開,讓小芭蕉頭和匍匐莖根裸露出來,再用鋒利快刀從母體上帶匍匐莖根一起切下,切下的小芭蕉頭就是分株繁殖的種苗。如果種苗的匍匐莖根已長有須根,就可直接栽于庭院或作盆栽觀賞。如果切下的種苗沒有須根,可先用育種苗床填上素砂土育根,埋入沙質苗床前,要考慮以后盆栽的需要,可適當剪短匍匐莖,便于今后上盆,在操作時要注意不能損傷根瘤。
芭蕉的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芭蕉栽培地選用陰涼潮濕肥沃的地方,以溝、坎、堤、壩、塘邊,尤其以洼地為宜。如果選用坡地,要選土層厚、水肥來源好的地方。整地時要把土刨松,把土塊打碎,以便栽植后“走馬鞭”(即地下莖)蔓延,及時串土生長。
2、移栽時間:芭蕉分蔸移栽一般在深秋至次年早春進行,因為這時芭蕉正處在休眠期,分蔸移栽對植株損害輕,也容易栽活。分蔸時要在已生長5年以上的芭蕉林中,選取當年才從走馬鞭上發出的新蔸莖。走馬鞭要選植株四周的,因為這樣的走馬鞭須根發達,串土力強。同時,要避免挖斷走馬鞭,并要求每蔸上有2~3個一年生的莖。
3、移栽方法:芭蕉移栽時每窩栽植的蔸莖數要因地塊制宜,一般在坎、堤邊每窩栽2~3個,在洼地每窩栽1個即可,因為洼地陰涼潮濕,水土條件好,植株易長大。栽植時要把蔸莖直立放在事先已挖好的栽植窩內,放好后,用較細碎的豬、牛、羊糞拌少量肥土填蓋即可。
4、栽后管理:芭蕉蔸莖栽好后要隨即用稻草、茅草或地膜覆蓋好,以防止凍害。等大地回暖后再揭開覆蓋物。栽后3~4年內要每年施肥蓋土1次,以促進繁育生長。施肥蓋土要在春季大地回暖、心葉開始生長時進行,把豬、牛、羊糞或土雜肥整細,均勻撒在蔸莖上面,再取肥土覆蓋。瘠薄地塊要多施些糞肥,肥沃的地塊可少施些糞肥。此外,嫩莖開始生長時還應防止牲畜踐踏啃食。
繁殖方法
芭蕉多采用分株繁殖,宜在4月上旬進行。分株時,先在芭蕉周圍,用鐵鍬或鋤頭將泥土挖開,讓小芭蕉頭和匍匐莖根裸露出來,再用鋒利快刀從母體上帶匍匐莖根一起切下,切下的小芭蕉頭就是分株繁殖的種苗。如果種苗的匍匐莖根已長有須根,就可直接栽于庭院或作盆栽觀賞。如果切下的種苗沒有須根,可先用育種苗床填上素砂土育根,埋入沙質苗床前,要考慮以后盆栽的需要,可適當剪短匍匐莖,便于今后上盆。在操作時要注意不能損傷根瘤。培育未生根幼苗,以3~4厘米的株行距為宜,栽培時將小芭蕉頭全部埋入沙土中,澆透水分,并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溫度掌握在10~25℃之間,幼苗很快就能長出須根。
當嫩芽沖出土壤表面時,便可從苗床中挖起,再植于庭院、窗前,或上盆栽培,成為一棵完整的植株。在我國中部地區進行芭蕉的種苗繁殖,在秋末蕉葉凋萎時,剪去枯葉,壅土護根。殘留莖桿用稻草從莖桿基部向上包扎。到次年4月上旬再將稻草解除。當根上長出許多幼株時,可行分株繁殖。移栽時前坑中施入有機肥為底肥。目前對芭蕉進行大規模的種苗生產多采用組織培養的方法。
栽植
選地整地:選用陰涼潮濕肥沃的地方,以溝、坎、堤、壩、塘邊,尤其以洼地為宜。如果選用坡地,要選土層厚、水肥來源好的地方。整地時要把土刨松,把土塊打碎,以便栽植后“走馬鞭”(即地下莖)蔓延,及時串土生長。
【芭蕉的種植技術】相關文章:
白術種植技術07-06
木香的種植技術11-27
釋迦果種植技術07-03
黃瓜種植的嫁接技術03-02
浙貝母的種植技術詳解05-05
當歸有哪些種植技術07-19
芭蕉葉作文11-25
芭蕉葉作文(共3篇)12-09
種植的作文09-16
臨江仙·點滴芭蕉心欲碎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