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潮汕拜的天公是哪位神仙
正月初九是潮汕傳統節日“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代表至高無上的“天”,古代中國人民認為九在數目中表示多數,最多,最大,因此為上,這天又稱為“天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潮汕拜的天公是哪位神仙,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問:潮汕拜的天公是哪位神仙?
答:潮汕拜的天公是道教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是道教神話傳說中的天地的主宰。玉皇大帝在天界的地位。猶如人間的皇帝一般至高無上,權力無邊。
玉皇大帝是三清所化身的太極界第一位尊神,居住在玉清宮,通明殿。是民間信仰中認為其上掌三十六天,三千世界,各部道,神,佛,下轄七十二地、四大部州、掌管天上諸神仙佛,以及凡間億萬生靈,因此尊稱為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高上玉皇本行集經》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遠古之時,有個光嚴妙樂國,國王為凈德王,王后稱寶月光,老而無嗣;一夜夢見太上道君抱一嬰兒入王后懷中,王后恭敬禮接,醒后就覺有孕。懷孕足足十二個月,乃于丙午年正月初九誕下太子。
太子自幼聰慧,長大則輔助國王,勤政愛民,行善救貧。國王駕崩,太子郤禪位大臣,遁入深山修道。功成經歷八百劫,犧牲己身以超度眾生,終于修成真道,飛升九天之上,得萬方諸圣擁戴。于是統御三界,是為玉皇大帝。
在中國神話歷史中,玉皇大帝的名號出現得比較晚,到宋朝時才由宋真宗為道教高上玉帝加尊號曰“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而玉皇大帝的塑像或畫像,至宋以后才逐漸定型,一般是身穿九章法服,頭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有的手持玉笏,旁侍金童玉女,完全是秦漢帝王的打扮。
農歷正月初九敬拜天公
玉皇大帝在中國民間信仰影響中極大,祭祀玉皇的儀式往往超越了三清的規格。玉皇大帝的誕生祭祀,由于玉皇大帝在普通信眾和中國民間信仰心目中,是至高無上,最具權威的神,所以拜天公的儀式也遠較一般諸神更為隆重及莊嚴。
玉皇大帝的誕辰相傳為夏歷正月初九。明代王逵《蠡海集》記載:“神明降誕,以義起者也。玉帝生于正月初九日者,陽數始于一,而極于九,原始要終也。”意思是“一”是陽數之首,九是陽數之極,故被認為是玉皇上帝之生日。明黃道周的《月令明義》:“正月初一日,天神地只朝三清玉帝;初九日,玉皇大帝圣誕”,清黃奭的《月令注解》也有類似記載。
閩南人、客家人等會在正月初九子時(即夜間十一點)即展開祭祀活動。由于提倡環保,以及在佛教影響下,有主張玉皇上帝乃上天高真,素食不葷,一般僅準備鮮花素果,可用新年應景之糖果、水果、桂圓茶等敬奉,以香、蠟燭、燒天公金、壽金等請保闔家平安,也有人到廟堂以鮮花、水果祭拜。
在祭品素齋之中,水果忌釋迦、番茄、番石榴(古說番茄、番石榴兩者因常隨人類如廁后而遍生,視為不潔),而供奉玉帝以下眾神的葷祭五牲之一的雞,據說也不能用母雞,最好是用閹雞或公雞,豬、羊等祭物亦然。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民間信仰在佛教傳入中國后,因三教合一的傾向,佛教徒常將帝釋天等同于道教的玉皇大帝。并將正月初九“天帝誕辰日”當成帝釋天的生日。但是事實并非如此,帝釋天產生于印度,與中國的玉皇大帝并無瓜葛。帝釋天和玉皇大帝也并不在同一界中,帝釋天位于忉利天界,仍屬天道,而玉皇大帝乃萬天帝主,統御諸天,早已脫離輪回,地位有所不同,不可混淆。
潮汕各路神明的來歷
天公
初一十五拜的天公便是玉皇上帝。
玉皇上帝是主掌自然萬道的自然之尊,掌管天地間一切的神明之一,從上古神明演化而來,不僅在潮汕,在福建、臺灣、四川等地都有這樣的民間信仰。
潮汕人對拜天公格外重視,這是大年初一要祭拜的第一個神。正月初九是天公誕,虔誠的人可能遠行出門都會給天公燒一炷香。
天地父母
天地父母便是天父和地母娘娘。天父即天公,地母即后土娘娘。
小時候看西游記,自然而然的認為玉皇大帝的妻子就是王母娘娘。但其實王母和玉帝是同事并非夫妻,也非母子。
玉帝是統領三界的主宰,代表是最至高無上的皇權。而王母娘娘則只是掌管瑤池的,和玉帝壓根就不搭邊。而且,王母娘娘出生比玉帝早很多,他們壓根就不是同一時代的神仙。
皇天后土,玉皇大帝只有一個妻子,那就是后土娘娘。
他們只掌管天下和地上的事,天下天氣農務百事,地上地土動工千喜,一般鄉里的供奉的天地父母要上五支香,因為南辰星君北斗星君都各一支。
佛祖公
佛祖公便是玄天上帝。玄天上帝在北方叫真武大帝,或是元天上帝,是掌管北方和皇帝的保護神,也是佛教里的開心羅漢。
穿黑袍持黑令武帝冠七星劍踏龜蛇。他在玄武山開肚取出腸胃化作龜蛇,開肚的劍和劍鞘化做周公和桃花。一般拜佛祖公都是五支香,三支佛祖,龜蛇各一,或是佛祖龜蛇周公桃花各一。佛祖公只能拜素的,每年年頭玄武山都有很多人去拜,玄武山的老殿里有武當山的香火。
三山國王
潮汕的每個鄉都有地頭老爺,也就是三山國王。
三山國王原是揭陽市揭西縣河婆鎮北面的三座山——獨山、明山、巾山的三位山神,是真真正正的潮汕本土自產神明,每年二月廿五就是三山國王圣誕,也就是大王爺的生日和三位國王的成道日。
"三山國王"肇跡于隋、顯靈于唐、受封于宋。自唐朝開始,三山神就成為當地山神,潮人對三山神普遍頂禮膜拜,每年都要定期祭祀三山神,其職能以禳災納福,為一般民眾服務為主。
媽祖之海神娘娘
“海上女神”媽祖并不是住在南海而得名,而是她常在海上救人而得名。
關于媽祖,最早的史料記載是南宋廖鵬飛于紹興廿年所寫《圣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書中謂:“世傳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嶼人,能預知人禍福……”
相傳林默救世濟人,澤被一方,被朝廷賜封、沿海人民尊為海神,立廟祭祀。后因靈異非常,屢顯靈于海上,渡海者皆禱之,被尊為天上圣母,廟宇遍海甸。
以前潮汕人要出海、討海、靠海、吃海,有時出海會長達幾個月,所以出海前拜海神媽祖,保佑事事順利,船員平安,出海平安回來就會到廟里謝媽祖的神恩。現在很少人有人出海了,拜媽祖不止是求出海平安,還求合家老小平安,使媽祖更深入人心。
珍珠娘娘,珠珍娘娘,寶珠娘娘
珍珠娘娘,珠珍娘娘,寶珠娘娘是三姐妹,是玉帝的三個女兒分別叫云霄、碧霄、銀霄。傳說她們姐妹三人云游到潮州府潮陽縣,見此處五丈一廟宇,家家奉香燈,人心十分虔誠。但此處風雨無常,多生頑疾,水痘、麻疹、天花平民百姓無藥可治,娘娘心生憐憫,便施醫救渡,百姓問其來歷卻絕口不提。
后來她們覺得這樣并非長久良策,便重返天庭,將此處人心虔誠卻受疾苦之事奏明玉皇上帝。雖然三位娘娘私用仙法干擾人間,但玉皇上帝念在此舉淳善,發心赤誠,不責反封,敕賜:輔國庇民保嬰護童隨世靈感珍珠娘娘、珠珍娘娘、寶珠娘娘神位。
六月初六是三位娘娘的受封日,因此百姓把這一天作為娘娘誕辰日。
古時生活艱苦,為謀生計而被迫離鄉的潮人出門之前都要到鄉里的娘娘廟前求得香火隨身攜帶,保得一路平安。
后來有的潮人在外落地生根繁育后代,為感恩娘娘庇佑則造廟設爐奉敬,弘揚娘娘之高尚品德。由于在異國他鄉,受其他文化影響等因素,潮州文化與其他地方的文化互相影響。例如潮人把珍珠娘娘香火帶到泰國后與當地佛教互相影響。
慈悲娘娘
慈悲娘娘是觀音在道教的化身,玉皇大帝封她做慈航天尊,民間也叫半天娘。半天娘的由來:據說慈悲娘娘走路不踏離地三尺,在半空中,原因是不忍傷及無辜百草螻蟻。
戴五鳳冠
著霞帔
踏九品蓮花
左右善財龍女侍奉
既然是觀音化身
固然貢品只能是齋
孤圣王老爺
孤圣王老爺,也叫普渡公,大士公,佛教里的面燃大士。是一個鬼王,鎮壓孤魂野鬼,維持拜孤爺時的秩序防止孤魂爭搶,手中的招魂幡和招魂鈴是用來控制拜孤爺的孤魂的數量。據說拜孤爺的棚風吊得越高,來的孤魂越多。有些鄉里比較小就沒有吊,怕來的太多,貢品不夠。
福德老爺
福德老爺,也就是伯公,土地公。
福德老爺廟在寨門的就叫寨門伯公,鄉里最末端的叫龍尾伯公。
福德老爺原名張福德,三月廿九成道生天,喜吃橘子。生前是一名稅務官感百姓疾苦減輕稅務萬名敬仰,升仙后肉身不腐宛如仙人。
傳說,一受過恩惠的窮人家用半個缸倒在地下,日夜虔誠供奉,之后年年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合家平安,感之乃福德正神庇佑,修廟鑄殿,尊福德老爺與大堂之上,香火鼎盛,一方安寧,之后便有各處效仿膜拜。
福德老爺到102歲才成道升仙也是長壽的象征,手拿龍頭拐杖。也有說福德老爺是文伯公管財,手拿元寶如意。
大德老爺
大德老爺也叫南門伯公,感天大帝,山頂伯公,伯益。相傳大禹帝重用伯益,《辭海》載:“伯益。‘益’一作‘翳’。亦稱大費,古代贏姓各族的祖先。相傳善于畜牧和狩獵,被舜任為虞。他為禹所重用,助禹治水,有功,被選為繼承人。禹去世后,禹子啟即繼王位,與啟發生爭奪,為啟所殺。一說由于他推讓,啟才繼位。”
潮汕傳說,伯益主持開山辟路時,制服了老虎,讓這獸王乖乖聽話,便產生了“伯公無點頭,老虎唔敢食人”這句俗話。民眾把他稱為“感天大帝”。因伯公是老虎的“克星”,所以潮汕古代民眾為防虎害,確保人畜平安,常在山下筑“伯益公廟”,廟內主奉伯益神像,其造型是白須、持劍、騎虎的雄姿。伯公廟還由華僑傳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
潮汕著名學者蔡起賢先生曾應邀為汕頭金園區大窖老伯公廟撰匾、聯時,就書匾:“功侔大禹”,聯云:“感應正神寵靈大窖,天恩賜福惠我丞民。”匾點明伯益功勞接近大禹,聯以伯益外號“感天”為冠首,撰得高妙。
阿婆
相傳宋代潮汕一婦女,因愛惜四鄰嬰幼兒,又在街坊看管小孩,并且在哺兒育女和調教孩子方面,又有一套獨特的本領,深受大家愛戴而美名遠揚。
當時皇宮中有一皇子,出生不久,便日夜啼哭,小生命危在旦夕,眾大臣及御醫也想不出辦法來,皇帝老子更亂了套。無奈之下貼出皇榜,招募民間賢婦,進宮調教醫治皇子。應者寥寥,皆不中用。消息很快傳到這位潮汕婦女耳中,她便決定上京一試。她想:皇太子也是人,沒有什么難調教之理,幼兒疾病也并非可怕。
說來也巧,她進宮后,皇太子在她的悉心護理和調教下,不久病好了,人也規矩了,不再吵鬧啼哭了。皇帝龍顏大悅,想加封她,即御駕親臨。這婦人當時正在屋里喂哺、護理皇子,聽說皇帝駕到,不知是禍是福,一時慌忙亂了手腳,心驚脈跳竟昏了過去。等到皇帝知曉,她已氣絕了。皇帝深為痛惜,遂嘉封她為少年兒童保護神,主管人間嬰幼兒的生命和健康,并尊敬地稱呼她為“阿婆”(民間俗稱為“眠床腳婆”)。
【潮汕拜的天公是哪位神仙】相關文章:
拜大年作文02-01
登“天公嶺”作文08-30
登天公嶺作文07-13
神仙居作文07-25
大年初五接的哪位財神12-18
神仙居作文(熱)10-08
如果我是神仙作文08-08
游神仙居作文【經典】11-14
游神仙洞作文08-14
神仙居作文【熱】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