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乒乓球發球的規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了解過運動知識,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乒乓球發球的規則相關內容,歡迎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乒乓球發球的規則要求
正手發奔球
1、特點:球速急、落點長、沖力大,發至對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對對方威脅較大
2、要點:①拋球不宜太高;②提高擊球瞬間的揮拍速度;③第一落點要靠近本方臺面的端線;④點與網同高或稍低于網。
發短球
1、特點:擊球動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對方臺面后的第二跳下不出臺,使對方不易發力搶拉、沖或搶攻。
2、要點:①拋球不宜太高;②擊球時,手腕的力量大于前臂的力量;③發球的第一落點在球臺,不要離網太近;④發球動作盡量與發長球相似,使對方不易判斷。
正手發左側上(下)旋球
1、特點:左側上(下)旋轉力較強,對方擋球時向其右側上(下)方反彈,一般站在中線偏左或側身發球。
2、要點:①發球時要收腹,擊球點不可遠離身體;②盡量加大由右向左揮動的幅度和弧線,以增強側旋強度。③發左側上旋時,擊球瞬間手腕快速內收,球拍從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④發左側下旋時,拍面稍后仰,球拍從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反手發右側上(下)旋球
1、特點:右側上(下)旋球力強,對方擋住后,向其左側上(下)反彈。發球落點以左方斜線長球配合中右近網短球為佳。
2、要點:①注意收腹和轉腰動作;②充分利用手腕轉動配合前臂發力;③發右側上下旋球時,擊球瞬間球拍從球的中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有一個上勾動作;④發右側旋球時,拍面稍后仰,擊球瞬間球拍從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下摩擦。
反手發急球與發急下旋球
1、特點:球速快、弧線低,前沖大,迫使對方后退接球,有利于搶攻,常與發急下旋球配合使用。
2、要點:①擊球點應在身體的左前側與網同高或比網稍低;②注意手腕抖動發力;③第一落點在本方臺區的端線附近。
正手發轉與不轉球
1、特點:球速較慢,前沖力小,主要用相似發球動作,制造旋轉變化去迷惑對方,造成對方接發球失誤或為自己搶攻創造機會。
2、要點:①拋球不宜太高;②發轉球時,拍面稍后抑,切球中下部;越是加轉球,越應注意手臂的前送動作;③發不轉球時,擊球瞬間減小拍面后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
正手高拋發球
1、特點:最顯著的特點是拋球高,增大了球下降時對拍的正壓力,發球速度快,沖力大,旋轉變化多,著臺后拐彎飛行。但高拋發球動作復雜,有一定的難度。
2、要點:①拋球勿離臺及身體太遠。②擊球點與網同高或比網稍低,在近腰的中右處(15厘米)為好。③盡量加大向內擺動的幅度和弧線。④發左側上、下旋球與低拋發球同。⑤觸球后,附加一個向右前方的回收動作,可增加對方的判斷(結合發右側旋球,更有威力)。
下蹲發球
1、特點:下蹲發球屬于上手類發球,我國運動員早在50年代就開始使用。橫拍選手發下蹲球比直拍選手方便些,直拍選手發球時需變化握拍方法,即將食指移放到球拍的背面。下蹲發球可以發出左側旋和右側旋,在對方不適應的情況下,威脅很大,關鍵時候發出高質量的球,往往能直接得分。
2、要點:①注意拋球和揮拍擊球動作的配合,掌握好擊球時間。②發球要有質量,發球動作要利落,以防在還未完全站起時已被對方搶攻③發下蹲右側上、下旋球時,左腳稍前,身體略向右偏轉,揮拍路線為從左后方向右前方。拍觸球中部向右側上摩擦為右側上旋;從球中下部向右側下摩擦為右側下旋。④發下蹲左側上、下旋球時,站右中部向左上方位稍平,身體基本正對球臺,揮拍路線為從右后方向左前方。拍觸球摩擦為左側上旋;從球中部向左下部摩擦為左側下旋。⑤發左(右)側上、下旋球時,要特別注意快速做半圓形摩擦球的動作。
國際乒乓球單打比賽規則
一、賽制:
本次比賽實行淘汰賽,初賽一局決勝負(每局11球),半決賽和決賽實行3盤2勝制。
二、分組抽簽規則:
比賽中首輪都采用抽簽分組的方式,若有一人輪空,直接進入下一輪比賽。
首輪結束后,第一輪比賽的勝利者,重新進行抽簽分組,從數字號碼中抽出,勝利者順利晉級下一輪,輪空者則直接晉級。
三、選擇發球權和方位:
比賽開始前雙方猜發球權,獲勝者選擇發球或接發球,接發球者獲得選擇場地權,比賽結束前發球場地固定不變;
四、發球:
發球為5球換法制,每一局比賽,每人只發5個球,發完就立即交換球權,以此類推直到比賽結束。每局比賽先得11分的參賽者為勝方,但雙方比分達10平后,先多得2分為勝者。在10平后,雙方實行輪換發球法,每人每次只發1個球。
五、判罰細致:
1、發球時,乒乓球出手即有效;
2、發球時不得遮擋,并將球拋起;
3、發球時,乒乓球應先接觸發球方桌面,后接觸接發球方桌面,未接觸桌面者為死球,接發球方得一分;
4、發球時,乒乓球觸網并落在接發球方桌面,發球無效,雙方不得分,重新發球;
5、發球時,乒乓球先接觸發球方桌面,沒有接觸球網,接觸接球方桌面邊角,為好球,此球有效;
6、比賽過程中,乒乓球觸網為好球,此球有效;
7、比賽過程中,乒乓球觸球架,為死球,對方得一分;
8、比賽過程中,乒乓球連續觸網兩次(觸網之后沒有落到乒乓球桌面上,而再次觸網),為死球,對方得一分;
9、比賽之中以非握拍手接觸桌面,對方得一分,此次對抗結束;
10、比賽之中對方接球之前以身體各部位接觸球臺使球臺移動,對方得一分,此次對抗結束;
六、比賽規則最終解釋權歸乒乓球比賽裁判組。
乒乓球發球的規則篇1
乒乓球發球規則常識
(1)發球時,球應放在不執拍的手掌上,手掌張開和伸平。球應是靜止的,在發球方的端線之后和比賽合面的水平面之上;
(2)發球員須用手把球幾乎垂直地向上拋起,不得使球旋轉,并使球在離開不執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
(3)當球從拋起的最高點下降時,發球員方可擊球,使球首先觸及本方臺區,然后越過或繞過球網裝置,再觸及接發球員的臺區。在雙打中,球應先后觸及發球員和接發球員的右半區;
(4)從拋球前球靜止的最后一瞬間到擊球時,球和球拍應在比賽臺面的水平面之上;
(5)擊球時,球應在發球方的端線之后,但不能超過發球員身體(手臂、頭或腿除外)離端線最遠的部分;
(6)運動員發球時,有責任讓裁判員或副裁判員看清他是否按照合法發球的規定發球;
(7)如果裁判員懷疑發球員某個發球動作的正確性,并且他或者副裁判員都不能確信該發球動作不合法,一場比賽中此現象第一次出現時,裁判員可以警告發球員而不予判分;
(8)在同一場比賽中,如果運動員發球動作的正確性再次受到懷疑,不管是否出于同樣的原因,不再警告而判失一分;
(9)無論是否第一次或任何時候,只要發球員明顯沒有按照合法發球的規定發球,他將被判失一分,無需警告;
(10)運動員因身體傷病而不能嚴格遵守合法發球的某些規定時,可由裁判員做出決定免予執行,但須在賽前向裁判員說明。
乒乓球比賽發球八大注意事項
⒈注意發球動作要符合規則:
發球動作只有兩部分組成,⑴一只手的上拋動作:上拋高度大于等于16cm,上拋動作要在球臺端線外、高于臺面且需垂直上拋;⑵另一只手的揮拍動作:若按照新規則,要高于臺面,并且要使兩側居中的裁判和對方運動員的視線,能看清動作。
⒉注意發球的針對性:
知已知彼,百戰百勝。發球前,應盡可能地了解對方的基本情況和特點:基本情況主要有⑴是直拍還是橫拍;⑵是左手還是右手;⑶是亞洲選手還是歐美選手;⑷是生膠還是半長膠;⑸是反膠還是正膠;⑹是近臺快攻打法還是削攻打法;⑦是初次見面還是熟手。對上述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通過熱身、錄像、報導等,了解對方的特長,了解對方發球、擊球、落點規律和球路。
⒊注意發球直接得分:
通過學習研究各種螺旋發球,練就最拿手的發球和絕招發球,如練發擦邊球、回頭球、近網邊線球,在發球的開局,直接得分。在開局和中局,就爭取主動,把比分拉開,這在“+一分制”中,顯深得格外重要;
⒋注意為發球搶攻做準備:
總體上來說,發球為搶攻做準備的宗旨:就是用各種方法提高發球的質量,增加對方接球的難度,使對方回球質量不高,從而為搶攻創造了條件。
具體說來,應注意下面幾點:
⑴利用對方的漏洞、和弱點,在落點、旋轉、力量、曲線上不斷地變化,從而提高發球的質量,創造搶攻的機會;
⑵研究發球的規律,在球時,就大體上可以預測對方回球的線路,從而提高搶攻成功的概率。
⑶利用組合發球的威力,調動對方。如發近網、短而轉的球,組合發底線,左、右、近身、長而急的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⑷利用旋轉的組合,如發近網轉和不轉的球,及發近網側下旋球和“左爆沖側上螺旋球”,把球發到對方左邊線。這樣旋轉的組合,使對方感到難于適應,從而控制了比賽的節奏,使攻球頻頻得分。
⒌注意發球的力量:
談到發球的力量,特別是發球加力,人們常會聯想到加力的后果:不是球飛出界,就是球彈跳太高。但是實際上,發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轉、又低、落點好;發加力長球,球又長、又急、又轉、落在左右邊角上,正是體現了乒乓球的藝術性、和技術性。它不僅在實踐中可以做得到,在理論上也是正確的。只要我們在加力時,控制好撞擊力和磨擦力的比例,適當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時的螺旋線的長度、減少磨擦厚度、適當延長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時間,就可以達到上述效果。
⒍注意發球的旋轉:
乒乓球旋轉的多樣性和由此產生的曲線的豐富性,在所有的球類運動中是獨一無二的。那么如何制造出各種各樣的旋轉,特別是動作相似而性質不同的旋轉呢?主要應注意如下幾條:
⑴用球拍不同部位擊球和磨擦球,發出不同旋轉的球。如用拍面下側與拍面上側擊球和磨擦球,就可以發出相應時的轉與不轉球;
⑵用螺旋線引拍,如果在不同階段和不同方向擊球和磨擦球,會產生不同旋轉。下螺旋線方向觸球會產生下螺旋;上螺旋線方向觸球會產生上螺旋;
⑶用手腕發力方式不同,產生不同的旋轉:如果是彈擊發力,則不太轉,如果是上螺旋線形摩擦發力,則是上螺旋式旋轉;
⑷適當增加海綿厚度,增強球拍粘性,可以增強乒乓球的旋轉。特別是在使用大球以后,這個問題顯得更加重要;
⑸增加合力作用在球拍上的時間和距離:如在發加轉螺旋球時:應用靠近拍面右側的部位摩擦球;如在發不轉螺旋球時:應用靠近拍面左側的部位摩擦球;
⑹動作適當加大,加快擺速,并切得薄:這樣在擺速方向遠離球心的條件下,擺速越快,擊球力量就越大,球拍摩擦球的力量也就加大了,因此球的旋轉就得到加強;
⒎注意發球的變化:
發球變化莫測,常使對方不知所措。但是我們常會看到:在比賽中,包括一些大賽中,有些運動員,從頭到尾,只用一種或二種發球。發球單調,落點也單調,常使對方較快就適應,而處于被動挨打的境地。因此多準備幾套發球,如正手、反手、側身發球、上螺旋、下螺旋、長螺旋、短螺旋等等,充分發揮發球階段主動時機,努力做到:六結合+組合,并在發球時就準備好幾套發球搶攻的路線,常會使我們處于不敗之地!
⒏注意發球的創新:
不斷提高發球質量,不斷創造新的發球,是乒乓球運動發展的需要,也是乒乓球運動富有生命活力的體現。在一種高質量新的發球面前,由于對方對它陌生,頭腦中尚未建立條件反射。因此在擊球時,感到不協調、不順手,甚至束手無策,這樣就導致發球直接得分,或間接得分,這就充分顯示了新發球的巨大威力。最近,筆者研究發一種“左爆沖側上螺旋球”,把球加力、加速、加螺旋,從本方左中端線,發到對方左邊線,在對付橫拍,特別是對付直拍和直拍長膠及削球手,收到很好的效果。
國際乒乓球發球規則
1、發球時,球應放在發球員不執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張開和伸平,球應該是靜止的。
2、發球員用手將球幾乎垂直地向上拋起,不得使球旋轉,并使球在離開不執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球下降到被擊出前不能碰到任何物體。
3、當球從拋起的最高點下降時,發球員方可擊球,使球觸及本方臺區,然后越過或繞過球網裝置,再觸及接發球員的臺區,在雙打中,球應先后觸及發球員和接發球員的右半區。
4、從球離開發球員手掌的那一刻到球被擊中,球都應該在球臺平面的高度之上和在發球員的端線之后。
5、當球與球拍接觸時,發球員或他的雙打同伴身體的任何部位和衣服,都不能在球網以及兩側網柱頂端與球進行連線所形成的虛擬三角形之內或上方的'高度,以不會擋住接發球員的視線為限。
6、運動員發球時,應該讓裁判員或副裁判員看清他是否按照合法發球的規定發球。
7、如果裁判員懷疑發球員某個發球動作的正確性,并且他或者副裁判都不能確信該發球動作不合法,一場比賽中此現象第一次出現時,裁判員可以警告發球員而不予判分。
8、在同一場比賽中,如果發球員或其雙打同伴發球動作的正確性再次受到懷疑時,不管是否出于同樣的原因,均判接發球方得一分。
9、無論是否第一次或任何時候,只要發球員明顯沒有按照合法發球的規定發球,他將被判失一分,無需警告。
10、運動員因傷病而不能嚴格遵守合法發球的某些規定時,可由裁判員作出免于執行的決定,但須在賽前向裁判員說明。
乒乓球發球注意事項
1、持拍手在觸球前要放松,加快球拍碰球時的擺速。握拍太深不利于發揮手腕靈活性,摩擦球就不充分。
2、引拍時,手臂與身體要拉開一些,不要貼得很緊,使整個發球動作舒展些,以便充分發力摩擦球。
3、擊球位置總有一個最佳合力點,每個人的身高、力量和發球動作的不同而有所區別,但一般在腰部位置上下。
4、上旋、下旋或不轉球之間的差距要大而且發球動作要近似。
5、要盡量在球同一部位的左、右或上、下接觸球,并發出不同旋轉性質的球迷惑對方。
奧運會乒乓球雙打規則
從發球開始,雙打的規則有如下一些:
1、關于乒乓球臺,雙打時,各臺區應由一條3毫米寬的白色中線,劃分為兩個相等的“半區”。中線與邊線平行,并應視為右半區的一部分。
2、在雙打中,首先由發球員合法發球,再由接發球員合法還擊,然后由發球員的同伴合法還擊,再由接發球員的同伴合法還擊,此后,運動員按此次序輪流合法還擊。在雙打中,球應先后觸及發球員和接發球員的右半區。
3、在雙打的第一局比賽中,先發球方確定第一發球員,再由先接發球方確定第一接發球員。在以后的各局比賽中,第一發球員確定后,第一接發球員應是前一局發球給他的運動員。
4、在雙打中,每次換發球時,前面的接發球員應成為發球員,前面的發球員的同伴應成為接發球員。
5、雙打時,運動員擊球次序錯誤將失分。
關于乒乓球比賽雙打的特點:
乒乓球雙打,講究雙方的配合和走位,單靠個人的單打獨斗是打不好的。有時候,個人單打不好的球員,雙打卻有好的成績,比如奧運會雙打冠軍陳杞,關鍵時刻有失誤多的缺點,單打成績不是很理想,但是和馬琳配對,在雅典奧運會上取得了雙打的冠軍。因為兩個人配合的時候,可以互相配合與彌補,個人的某些缺點可以不被暴露。雙打的配對也有講究,要求一個左手和一個右手配對最好,上例中,陳杞就是左手,馬琳右手。
女隊中,以前的張怡寧和王楠的配合,也是一左一右的配對。
學習乒乓球的好處
1、打乒乓球可以鍛煉身體
作為一項全身運動,乒乓球所特有的速度快、變化多的特點決定了參與者在許多方面均可受益,全身的肌肉和關節組織得到活動,從而提高了動作的速度和上下肢活動的能力。
2、打乒乓球相對安全
現在都是獨生子女,所以為少年兒童選擇運動項目,安全是第一位的。由于乒乓球是隔網對抗,所以它比足球、籃球等有身體接觸碰撞的體育項目更有安全性,適合于身心沒有發育成熟的少年兒童。周洪臣(乒乓網小球友)從六歲半開始練球,近四年了沒有任何傷病,可見打乒乓球是很安全的。
3、能夠極有效地發展反應、靈敏、協調和操作思維能力
其次由于該項運動極為明顯的競技性特點和娛樂功能,又使其成為一項培養勇敢頑強、機智果斷等等品質和保持活力,調節神經的有效運動。正像一位日本教授闡述的:“乒乓球將成為21世紀的第一運動。對于那些希望保持青春、健美、避免不幸事故發生的人,如果能夠提高他們對乒乓球運動的興趣,將無疑是一件樂事。”
4、能夠增強智力、提高效率
乒乓球運動越來越多地被作為增強智力、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保健、醫療和康復的極佳手段而引起各方面的重視。日本順天堂的一位教授認為:“乒乓球是對頭腦的最佳運動。乒乓球的速度及復雜性是任何運動無法比擬的。”在中國沈陽的一個公園里,一個民間組織的水泥球臺乒乓球協會吸收了上百名會員,其中有教授、干部、工人,他們長期晨練在這些水泥球臺上,從中獲得了健康和樂趣。
5、能夠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由于乒乓球運動的這些特點和鍛煉價值,使得乒乓球運動員和該項運動的愛好者們逐漸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品質并在其它某些方面超出常人。據心理學人士運用心理測驗法對我國部分省市優秀少年兒童乒乓球運動員心理品質的研究結果表明:他們普遍表現為智力水平較高,操作能力優于普通學生,情緒穩定,自信心、自恃力、獨立性、思維敏捷性均較強,智力因素與個性因素發展協調。在日常生活中,這些人常常顯得機敏過人、動作靈活、協調。總之,乒乓球運動的確具有其它運動所不曾有的某些獨特功能,令參與者獲益終身。
6、打乒乓球能治近視眼
乒乓球在我國普及程度很高,是我國的“國球”。很多家長讓孩子從小學打乒乓球,目的是為了鍛煉身體。但有的家長可能還不知道,最新研究表明,打乒乓球可以治療近視。該研究主要是針對青少年進行的。近年來,青少年近視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有些學校的學生近視患者占到80%。研究證實,單純性近視多發生在10歲左右,孩子正確視力應在1.2以上,若視力低于1.0,應馬上采取綜合措施調整或治療,因為這是預防和治療近視眼的最佳時間。造成近視的重要原因是眼睛疲勞,長期近距離看事物,晶狀體總是處在高度調節狀態,同時,看近處物體時,兩眼球會聚向鼻根方向,使眼外肌肉壓迫眼球,天長日久就造成近視。打球時,雙眼以球為目標,不停地上下調節運動,可以改善睫狀肌的緊張狀態,使其放松和收縮;眼外肌也可以不斷活動,促進眼球組織的血液循環,提高眼睛視敏度,消除眼睛疲勞,從而起到預防近視的作用。運動專家和醫生都建議,讓患近視的孩子經常打乒乓球,每天練習1—2小時,堅持兩到三個月,就會收到明顯效果。
7、打乒乓球增強心肺功能
乒乓球運動是長時間、可調強度的練習。在乒乓球練習過程中,心率一般都處于較高水平,強度持續的時間比較長,能夠使人體的循環、呼吸系統的功能大大加強,使心肌變得發達有力,心容量加大,血管壁彈性增加,同時使呼吸肌得到鍛煉,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肺活量的增大反映肺儲備能力增強,意味著每次呼吸時都能吸取更多的氧氣,同時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呼吸潛力的增大機體就可以滿足身體各器官對氧氣的需求,當然大腦也可以得到足夠的氧氣,從而使機體在工作時不易疲勞或者出現疲勞時間縮短。在運動過程中身體各器官都需要血液的循環,作為血液循環發動機的心臟需要為肌肉輸送大量的血液,能力得到提高。
8、打乒乓球協作團結
乒乓球運動使人的反應更快,思維更敏銳,動作更協調,乒乓球比賽中的雙打還可以加強團隊合作的精神,培養兩人的默契感和集體榮譽感。這跟現在的獨生子女自私,任性,軟弱,內向,怕苦所截然不同的兩種性格類型和心理狀態。不打乒乓球的少兒很難培養出這種品質。同時,打乒乓球還能調節人的情緒,使人心情愉快,性格開朗大方。
【乒乓球發球的規則】相關文章:
乒乓球混雙發球規則01-16
乒乓球的發球規則介紹08-07
乒乓球居間換發球規則09-07
網球發球規則08-05
網球發球的規則06-08
網球計分交換發球規則08-02
打乒乓球接發球的技巧09-05
乒乓球直拍接發球技術02-07
乒乓球橫拍發球技術12-13
乒乓球的發球技術及注意事項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