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際物流的基本概念
國際物流就是組織商品在國際間的合理流動,也就是發生在不同國家之間的物流。其總目標就是:為國際貿易和跨國經營服務,即選擇最佳的方式和路徑,以最低的費用和最小的風險,保質保量適時的將商品從某國的供方運送到別的一個國家的需方。
國際物流的特點:
1.物流渠道長、物流緩解多
2.物流環境的復雜性
3.國際物流中的標準化要求較高
4.國際物流中的風險性
5.國際物流的多種運輸方式
所謂的國際物流就是組織商品在國際間的合理流動,也就是發生在不同國家之間的物流。其總目標就是:為國際貿易和跨國經營服務,即選擇最佳的方式和路徑,以最低的費用和最小的風險,保質保量適時的將商品從某國的供方運送到別的一個國家的需方。
國際物流的特點:
1.物流渠道長、物流緩解多
2.物流環境的復雜性
3.國際物流中的標準化要求較高
4.國際物流中的風險性
5.國際物流的多種運輸方式
驗證機構:
1.官方機構
2.非官方機構
3.工廠企業、用貨單位設立的化驗室和檢驗室
檢驗證書:
商品檢驗證明即進出口商品經檢驗、鑒定后由檢驗機構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文件。
報關業務:
所謂報關是指商品在進出境時,由進出口商品的收、發貨人或其代理人,按照海關規定格式填報《進出口商品報關單》,隨附海關規定的應交驗的單證,請求海關辦理商品進出口手續。
海關的職責:
海關是國家設在進出口境口岸的監督機關,在國家對外經濟貿易活動和國際交往中,海關代表國家行使監督管理的權利。
1.對進出口的運輸工具、商品、行李物品、郵遞物品和其他物品進行實際的監管。
2.征收關稅和其他稅費
3.查輯偷運
4.編制海關統計和辦理其他海關業務
自由貿易港或者自由貿易區
指在關境以外,對進出口商品全部或者大部分免征關稅,并且準許在港內或區內開展商品自由存儲、展覽、拆散、改裝加工制造等業務,以便于促進本地區的經濟和對外貿易發展,漲價財政收入和外匯收入。
有關稅方面的規定和業務活動方面的規定
出口加工區
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其港口或機場附近,劃出一定的區域范圍,建造碼頭、道路、車站等基礎設施,并提供免稅等一些列優惠政策,鼓勵外國企業在區內投資生產以出口為主的工業品的加工區域。
國際貨運代理
國際貨運代理人是接受貨主委托,辦理有關或物報關、交接、倉儲、調撥、檢驗、包裝、轉運租船和定倉的人。主要有業務有:
1. 租船和定倉代理
2.貨物報關代理
3.轉運以及理貨代理
4.存儲代理
5.集裝箱代理
6。多式聯運代理
國際運輸
國際運輸是國際物流系統的核心,商品通過了國際運輸作業由賣方轉移給買方,克服商品生產地和需要地點的空間距離,創造了商品的空間效益。
主要聯運方式:
1.海上/陸空
2.航空/公路
3.鐵路/公路/內河或者海上/鐵路/內河
4.微型陸橋
5.陸橋
我國國際運輸存在的問題:
1.海運力量不足、航線不齊、港口較少
2.鐵路運輸全面告急,內陸出口更苦難
3.航空運輸力不足,運價昂貴,難以滿足需要。
理貨的概念
理或主要是指船方或者貨主根據運輸合同在裝運港口和卸運港口收受和交付商品時,委托港口的理貨機構代理完成的在港口對商品計數、檢查商品殘損、指導裝艙積載、制定有關單證等工作。
【國際物流的基本概念】相關文章:
物流的基本概念08-06
物流配送的基本概念分析07-27
荷蘭留學國際物流的專業介紹07-15
2017年關于國際物流的海運單證知識-國際物流基礎知識08-21
2017物流師考試知識點:國際物流09-19
出版市場的基本概念09-28
去荷蘭留學熱門推薦國際物流專業10-24
地租的基本概念和理論08-08
出版的基本概念和特點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