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登革熱預防知識普及2024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傳染病,主要通過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傳播。在我國,登革熱曾經在海南、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蘇和港澳臺等地區暴發。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登革熱的預防知識,歡迎閱讀。
登革熱預防知識普及
1.什么是登革熱?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傳染病,主要通過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傳播。在我國,登革熱曾經在海南、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蘇和港澳臺等地區暴發。
2.登革熱的癥狀是什么?
一般帶病毒的蚊子叮咬后3至15天發病,通常為5至8天。一般的癥狀表現有:起病急,高熱(39攝氏度以上),發熱時伴有較劇烈的頭痛、眼眶痛、骨關節肌肉痛,早期顏、頸、胸皮膚潮紅,極度乏力,可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病程5至7天出現皮疹,多見于軀干部,一般有癢感,大部分不脫屑;可有皮膚黏膜出血等。
3.登革熱會致命嗎?有后遺癥嗎?
登革熱一般為自限性 傳染病,并發癥較不常見,病死率較低,一般無后遺癥。但容易傳播,多次感染后易引起登革出血熱或登革休克綜合征而導致死亡,應引起人們足夠程度的重視。
4.登革熱可以在人和人之間直接傳播嗎?
不會。但伊蚊叮咬登革熱病人或隱性感染者后,病毒在蚊體內大量復制,它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時,就會將病毒傳播給他人,從而導致登革熱的廣泛傳播。
5.登革熱有沒有疫苗可以預防?或者有特效藥治療嗎?
目前,沒有效疫苗可以預防,對登革熱也無特效療法,只能對癥治療。因此,最簡單的辦法只能是避免被蚊子叮咬,發病時及時就醫。
6.傳播登革熱的蚊子有什么習性?哪些地方容易受到這種蚊子叮咬?
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主要孳生在各種人工和植物容器積水中,如:室內外積水缸罐、竹林中的竹筒、樹洞、椰子殼、廢舊輪胎、腌菜陶瓷器皿等。多在戶外侵襲人體,其中花斑蚊的活動飛行范圍一般在滋生地附近50至100米范圍,很少超過200米。因此,在其活動高峰時段處于其滋生地周圍100米范圍內較易受到該種蚊子叮咬。
7. 怎樣預防登革熱?
伊蚊是登革熱的唯一傳播途徑,因此,減少伊蚊數量或避免伊蚊叮咬是預防控制登革熱傳播的關鍵所在。
( 1)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種可積水的容器,如放置在戶內外不用的花盆、缸罐等,讓蚊子無處藏身。
(2)種養水生植物(如富貴竹、萬年青等)應每隔3-5天換水洗瓶、清洗根須。登革熱流行期間最好不要種養水生植物,如要種養則改為用泥、沙種養。保持花盆托盤不積水,如有積水應隨時清干。
(3)及時清除溝渠、天臺等積水、填塞竹節、樹洞,對于長期無法清除的積水,可以投放殺滅蚊蟲的藥劑。
(4)家庭可安裝蚊帳、紗門、紗窗等;適時使用蚊香、電子驅蚊器、電蚊拍、防蚊燈等裝備,還可以用殺蟲噴霧劑對房間實施滅蚊處理。
(5)個人可在衣服上施用驅蚊劑,著淺色長袖衫、長褲,在戶外活動時不要使用帶有氣味的化妝品、香水等。
8. 登革熱主要流行于那些國家?近期到這些國家旅行應注意些什么呢?
登革熱流行于全球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尤其是在東南亞、太平洋島嶼和加勒比海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期到這些地方旅行應做好預防登革熱的措施,防止被蚊子叮咬,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1)到登革熱流行區旅行時宜穿長袖衫及長褲,并于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噴涂蚊蟲驅避藥物。
(2)避免在樹陰、草叢等蚊蟲較多的地方逗留過久。
(3)旅游選擇有空調或有蚊帳、防蚊紗窗的賓館
(4)旅行結束后半個月內如出現發熱,應盡早就醫治療,并向醫生說明旅行史。
登革熱病因
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主要通過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傳播。登革病毒為核糖核酸病毒(RNA)病毒,屬于黃病毒科中的黃病毒屬。
登革病毒經伊蚊叮咬侵入人體,在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增殖后進入血液循環,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癥。然后再定位于網狀內皮系統和淋巴組織中,在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和肝臟的庫普弗細胞內增殖到一定程度,再次進入血液循環,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癥。
登革病毒與抗體結合形成免疫復合物,激活免疫系統,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擴張、充血,血漿蛋白及血液的有形成分外滲,引起血液濃縮、出血和休克等病理生理改變。
重癥登革熱的病理生理改變主要是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血漿外滲,并無明顯的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血漿外滲是重癥登革熱的主要臨床表現,在熱退期,血漿大量進入腔隙中,血容量減少,血液濃縮,最終導致休克。
【登革熱預防知識普及】相關文章:
什么是登革熱?如何有效預防登革熱10-19
京劇知識普及05-12
春季疾病預防小知識04-05
如何預防溺水安全知識01-28
夏季常見傳染病預防知識05-17
預防溺水安全知識競賽試卷及答案06-08
春季常見傳染病預防知識02-23
春季常見疾病預防知識大全04-05
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課件04-19
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內容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