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文章:修正磨蹭壞習慣
不僅小學生,很多中學生也存在寫作業磨蹭的習慣。之所以說是習慣,就說明這是可以改善的情況。尤其是2013重慶小升初的同學們,為了提高復習及考試效率,避免考試做不完題的現象,這種不良學習習慣一定要改善。
面對孩子寫作業磨蹭的現象,家長們要幫助孩子分析原因、找方法解決。
濤濤是一名三年級的小學生,每天晚上寫作業總是要寫到十點以后才能完成。一開始,父母以為是老師留的作業太多,經過與老師和同學的交流,發現原因并不在此。同樣的作業,其他的同學每天都能夠早早的就把作業寫完了,并沒有出現濤濤這樣的情況。經過一番仔細觀察,濤濤的父母發現他在寫作業時,喜歡邊玩邊做,寫兩分鐘,就要停下來玩一會兒,而且在寫作業的過程中,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上廁所,偶爾還會跑跑神、發會兒呆。父母坐在身邊陪著的話,寫作業的速度會快一些,如果父母不陪著,不磨蹭到時間他是寫不完作業的,著實的令父母頭疼。
濤濤的這種情況在小學生中并不少見,緣于在孩子學習、成長的過程中,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其形成的不良習慣。針對這一問題,老師給出了如下建議:
首先要了解不良習慣形成的原因。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認為,兒童行為的產生是觀察學習的結果。沒有哪個孩子的`不良習慣是先天帶來的,都是后天教育的結果。每種不良習慣的形成都有其內在和外在的原因,矯正這些不良習慣時,我們必須要查明習慣形成的根源。濤濤寫作業磨蹭的習慣,可能是他對學習沒興趣,可能是他自身時間觀念比較模糊,也可能是他對老師及家長的消極反抗,還可能是其他的一些原因。我們應該學會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其不良習慣形成的根本原因。
其次,要和孩子一起商議制定矯正計劃。計劃的制定必須尊重孩子的個性,以孩子為主,密切聯系孩子的興奮點和興趣點,以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來引導,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孩子的認同。
矯正計劃包括總體目標、分段目標和獎懲措施三部分。
總體目標要具體,要有時間限制。比如濤濤的總體目標討論后可定為“用三個月的時間,徹底改掉作業磨蹭的習慣,保證除特殊情況外,在晚上七點左右做完作業”。
分段目標是為了降低矯正的難度,將總體目標做以分解。濤濤的分段目標可以這樣制定:第一個月,作業過程中,將與作業無關的行為頻率降低一半,保證九點左右完成作業;第二個月,在第一個月的基礎上,將那些無關行為的頻率在降低一半,保證八點左右完成作業;第三個月,徹底杜絕與作業無關的行為,保證七點左右完成作業。除了按月制定外,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細化到周,周目標會更加細化、更加具體。
獎懲的內容必須與孩子的興趣點相關聯。比如對于一個愛踢足球的孩子而言,如果因為“一周作業完成的又快又好”就得到周末可以和同伴去踢一場球的獎勵,想必這個孩子會更加努力、更加投入的對待作業。獎懲要及時、守信,言出必行,不能說話不算數,否則會導致孩子對父母的不信任,影響矯正的效果。
只要我們在掌握科學的矯正方法的同時,多付出一些耐心和細心,多給孩子以理解和尊重,相信這些不良習慣會慢慢的從孩子們身上消失,良好的行為習慣也會在矯正的過程中慢慢養成。
【勵志文章:修正磨蹭壞習慣】相關文章:
勵志文章精選06-20
寶寶磨蹭的解決辦法02-18
職場勵志文章08-04
工作勵志文章精選03-18
工作勵志文章02-06
高中勵志文章02-06
經典工作勵志文章01-25
高考勵志經典文章01-26
經典英文勵志文章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