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生說普通話,寫規范字手抄報
導語:漢語是我國的主要語言,也是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并且是石階上最發展的語言之一。語言是交際的工具,也是社會斗爭和發展的工具。目前,漢語正在為我國人民所進行的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學好漢語,對于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具有重大的意義。以下是百分網小編整理的小學生說普通話寫規范字手抄報,歡迎學習!
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
“普通話”這個詞早在清末就出現了。1902年,學者吳汝綸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議中國應該推行國語教育來統一語言。在談話中就曾提到“普通話”這一名稱。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學日本時,曾與留日學生組織了一個“演說聯系會”,擬定了一份簡章,在這份簡章中就出現了“普通話”的名稱。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學者朱文熊在《江蘇新字母》一書中把漢語分為“國文”(文言文)、“普通話”和“俗語”(方言),他不僅提出了“普通話”的名稱,而且明確地給“普通話”下了定義:“各省通行之話。”
“普通話”的定義,解放以前的幾十年一直是不明確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國成立后,1955年10月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期間,漢民族共同語的正式名稱正式定為“普通話”,并同時確定了它的定義,即“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為促進漢字改革、推廣普通話、實現漢語規范化而努力 》的社論,文中提到:“漢民族共同語,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1956年2月6日,國務院發出關于推廣普通話的指示,把普通話的定義增補為“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 這個定義從語音、詞匯、語法三個方面明確規定了普通話的標準,使得普通話的定義更為科學、更為周密了。其中,“普通話”二字的涵義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小學生說普通話,寫規范字手抄報】相關文章:
說普通話寫規范字手抄報資料10-30
說好普通話圓夢你我他手抄報09-13
小學生普通話手抄報圖片09-11
怎樣說好普通話10-23
普通話手抄報內容09-11
宣傳普通話手抄報06-15
普通話手抄報內容03-11
普通話手抄報大全09-07
中小學生普通話手抄報圖片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