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學設計培訓考試試題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培訓考試試題,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設計培訓考試試題 1
1.(檔案袋分析 )主要是按照一定標準收集起來的學生認知活動的成果
2.(問題解決游戲)設置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學生通過對游戲中的問題解決來獲得知識,技能,培養能力。
3.(任務分析 )是將教學目標逐級細分成彼此相聯的各種子目標的過程。
4.(自我調節學習 )是學習者為了成功而高效地達到學習目標,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積極的計劃、監視、檢查、評價、反饋、調整和控制的過程,也是學習者激勵自己適當使用學習策略的過程。
5.(資源型學習 )是一種基于信息技術的探究學習和基于問題學習,著重強調學習分析資源、利用資源驗證假設的過程。
6.(教學模式 )是指比較穩定的教學程序及其方法體系,它具有特定的教學理論指導,具有特定的教學目標定位,對教學因素及其組合結構具有特定的要求,對教學活動及其流程具有特定的規定。
7.(自我調控 )是指根據對認知活動結果的檢查,學習者通過核查,一旦發現了問題,就要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及時修正調整認知策略。
8.(課堂管理 )是指教師鼓勵學生進行課堂學習的相關行為和活動。
9.[美]國際教育技術協會認為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應該能夠(使用各種媒體和技術資源進行指導下的和獨立的學習活動 )
10.[美]國際教育技術協會認為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應具備技術素養的績效指標是( 基本操作的概念:社會道德與人文方面的要求;技術作為提高學習效率的工具;技術作為交流的工具;技術作為研究的工具;技術作為解決問題與決策的工具)
11.(模擬占據空間廣的事物 )不是信息技術與歷史課程的整合方法
12.(框架頁 )的功能是把瀏覽器的窗口分割成幾個區域,可在各區中顯示不同的網頁
13.(斯金納 )將行為主義發展為新行為主義開發出了系統的行為強化、塑造和矯正技術,并提出了程序教學
14.(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時,學習者不是在接受客觀的知識,而是在積極主動地建構對知識的理解,這種建構是在主客體交互作用的過程中進行的
15.(基于問題學習 )模式最早是在二十世紀50年代中期由國外醫學教育模式發展出來的
16.(超級鏈接 )是非線形超文本結構的網站及網葉核心
17.(部分整合 )是信息技術與教學中的部分環節相整合,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初始階段
18.(隱性課程 )是學校情景中通過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以間接的、內隱的方式呈現的課程,學生大多是無意接受隱含環境中的經驗
19.(直接教學 )是一種典型的認知主義教學模式
20.(辯論 )是一種兩軍對壘、針鋒相對的討論方式,其目的是為了學生更加全面地看清問題的實質
21.(綜合實踐活動 )是以學生經驗和生活為核心的實踐課程,實際與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
22.(字面理解 )是閱讀理解的前提,信息技術的工具性使學生可輕松地掃除閱讀中地生詞障礙
23.(自我調控 )是指根據對認知活動結果的檢查,學習者通過核查,一旦發現了問題,就要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及時修正、調整認知策略
24.(網上調查 )是指將網絡作為調查內容的傳播工具,廣泛調查的調查方法
25.(程序教學 )是指一種能讓學生自學特定材料的個別化教學方法,學生的自學是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學習進行的,特定的材料是以特定的順序和小步子安排的
26.(學習共同體 )是指由一些具有相同知識經驗背景、興趣愛好、學習目標的人所組成的社會春體
27.(合作學習 )受這樣一種建構主義觀點指導,即學生對知識的建構是受社會性相互作用影響的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建構
28.(維果斯基 )提出了著名的文化歷史論,強調人類社會文化對人的'心理發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社會互動對認知發展的重要性
29.(環境變量、學生變量與教師變量 )相互作用,共同影響了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教學效果
30.(顯形課程 )學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顯的方式呈現的課程
31.(基于問題學習 )旨在使學習者建構起寬厚而靈活的知識基礎;發展有效的問題解決技能;發展自主學習和終生學習的技能;成為有效的合作者;并培養學習的內部動機
32.(計算機素養 )指理解計算機的特性、性能和應用,能夠應用熟練、高效的使用計算機完成自己在社會上的工作
33.按照媒體對受信者感觀的刺激與交互性的不同,媒體可以分為視覺媒體、聽覺媒體、使聽覺媒體、交互媒體、多媒體教學系統等。請問下面屬于視覺媒體的是( 幻燈機)
34.按照評價功能分類,教學評價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
35.按照討論的人數來分,討論和交流可以分為(全體交流與討論、小組討論、全體交流 )的類型
36.奧斯特曼等把教師的教學思想分為(“所倡導的理論”和“所采用的理論” )兩類
37.把信息技術作為探索研究工具,學生們運用信息技術進行“MOVIE”主題的探索,這是信息技術在英語學科中的(促進學生主動建構的英語學習 )運用形式
38.班拉認為觀察學習分為四個過程,依次為( 注意過程,保持過程,復制過程,動機過程 )
39.保羅.澤考斯基認為提出信息素養是由“傳統文化素養的延續和拓展;使受教育者達到獨立自學及終身學習的水平;對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及運用;和(檢索、評價和有效使用所需要信息的能力 )”四個方面組成的
40.北京師范大學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何克抗教授發起的語文“四結合”教學改革實驗研究是語文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一項大規模的實驗研究其主要內容不包括(在品嘗階段要求做到“詞語教學、閱讀理解、作文訓練、電腦運用”四結合 )
41.不同的教學設計理論或模式產生不同風格的教學計劃,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能出現(民主型 )的課堂
42.不同的學生能力、興趣、基礎各不相同,在教學設計中應考慮并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下面不符合針對學生特征進行教學設計的一項是(在A班已經教學設計可以照搬到同年級B班,效果一定會很好 )
43.不同類型的網站分別由不同的后綴結尾,教育機構網站的后綴為(edu )
44.[美]國際教育技術協會認為小學三—五年級的學生應該能夠(評價電子信息資源的準確性、相關性、適當性、全面性、傾向性 )
45.“U-S聯合”的教育研究和發展模式是指(大學——中小學聯合 )
46.“評價是對教學效果及其成因的分析過程,判斷教學的成效和缺陷、矛盾和問題”指的是以下哪種教學評價的功能?(判斷功能 )
47.“清華之家”是一個(試題資訊 )型的網站
48.“調動教師教學工作的積極性,激起學生進行學習的內部動機”指以下那種教學評價的功能(激勵功能 )
49.“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提供支持”的課堂氛圍屬于(民主型 )類型
50.“要讓孩子跳一跳才能摘到樹上的蘋果”本課該怎樣設置(學習目標 )
51.1996年,教育部全國中小學計算機研究中心推廣(幾何畫板 )軟件,以此軟件為教學平臺,開始組織“CAI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研究課題,從而開始了課程整合的試驗
52. 2000年10月25日,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召開陳至立同志作了題為《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在中小學大力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報告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實施(“校校通工程” )信息技術教育以及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
53.Fogarty提出三類十種課程整合的分類模式,其中第一類為單一學科整合,包括(分立式、聯立式、窩巢式 )
54.POWERPOIMT的主要功能是(制作電子幻燈片 )
55.POWERPOINT平臺分為(工作區、備注頁和大綱視圖區 )
56.PowerPoint所提供的(動作設置 )功能,可對幻燈片文件中的所有幻燈片進行超文本鏈接,從而可使幻燈片由順序放映的線性結構變為人為控制放映順序的超文本網狀結構
57.PowerPoint用于書寫本幀幻燈片的說明內容的是(備注頁區 )。
58.Powerpoint用于制作幻燈片的是(工作區 )。
59.WebQuest是美國圣地亞哥州立大學的(伯尼·道奇 )等人于1995年開發的一種課程計劃
60.Word和Excel中,“常用”工具欄上的“格式刷”按鈕有很強排版功能,可以使文本具有相同格式,一個同學想讓多處文本同目前處于選中狀態的文本格式一致,他應該(雙機“格式刷”按鈕區 )
61.Word文檔中,“全選”的快捷鍵是(Ctrl+A )
62.按網絡覆蓋范圍來分,計算機網絡可分為(局域網和廣域網 )
63.按網上調查采用的技術,網上調查可以分為(站點法,電子郵件法,隨機IP法和視頻會議法 )
64.按照對受信者感官的刺激的差異來分,電影、電視、錄像、激光影碟等通常又稱為(視聽覺媒體 )
65.按照教師所提供與本課學習內容的關系,可以將學習資源劃分為(預設資源、相關資源和泛在資源 )
66.王老師要對某單元作信息化教學設計,你認為她第一步該做什么(教學任務與問題設計 )
67.網上寫作實驗室是因特網上一類重要的寫作資源,下面的(在線練習 )不是它的寫作輔導方式
68.為了充分發揮觀摩的效能,我們需要(制定觀摩計劃,預測教學行為,觀摩教學行為,評價教學行為 )
69.為了將紙質媒體的圖片數字化,可以選用以下哪一種設備(數碼相機 )
70.為了解學生的總體表現和學生之間的差異或比較群體學習成績的優劣,采用下面哪種評價最修路適?(相對評價 )
71.為了使學生盡快學會演唱本課中的歌曲,應該采用的教學模式為下面的哪一項?(模仿——練習模式)
72.為了推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進程,學校必須進行卓有成效的教師培訓對于一個學校來說,教師的培訓的組織工作存在(由點及面,逐層推進;全員、全程培訓 )兩種方式
73.為了迎接21世紀知識經濟的挑戰,必須把(現代教育技術 )當作整個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把教育信息化放到戰略高度,搶占叫信息化“制高點”
74.為確保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實施,教師應當做到不包括下列哪項( 事先預測在教學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但不需要做好解決預案,只需具體問題具體解決即可 )
75.問題的解決一般涉及(初始條件,目標,障礙,解決辦法 )要素
76.我國“校校通”工程的目標之一是:(2010年 )爭取使全國90%以上獨立建制的中小學校都能上網不具備上網條件的少數中小學校也可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和教育教學資源
77.我國《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小學階段的內容安排中,在用計算機制作多媒體作品要求學生掌握(多媒體作品的編輯,多媒體作品的展示 )
78.我國教師的教育技術標準包括(教學實踐、教學管理、合作交流、學習與發展 )大方面
79.無論傳統的、還是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模式大致可以從接受學習與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與個體學習 )兩個維度加以定位
80.希望在數學過程中對放映的幻燈片進行臨時標注應用(繪圖筆 )
81.下列不屬于教學材料的評價指標的是(原創性 )
82.下列對信息素養的描述,其中正確的一項是(注意信息的獲取,加工,存儲,評價等,具有技術和人文兩個層面 )
83.下列關于教學材料的評價指標中權重最大的一項是(多樣性 )
84.下列關于探究型學習模式的教學評價的特點中,說法錯誤的是(重視低層次的學習目標的評價 )
85.下列哪項不是授導型和探究型教學中都需要的教學環境(支持學習的問題列表 )
86.下列屬于信息資源的是(劇本、磁帶、記錄片 )
87.下列有關教學技術的敘述中,闡述合理的是(教學技術的目的在于追求教育的最優化 )
88.下列有關教學評判的敘述中,闡述合理的是(形成性評價是教學活動各一段落時用于把握最終效果而進行的評價 )
89.下列有關信息化教育的敘述中,闡述合理的是(信息化教育是指以現代化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教育形式 )
90.下列正確答案中,(組織麻煩、費用昂貴 )沒能正確描述網上調查的優勢
91.下面(物理 )不屬于社會科學
92.下面(獲得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活動經驗和方法 )是綜合應用與信息技術的鏈接中的內容標準
93.下面不屬于電子教案制作工具的為(數據庫軟件 )
94.下面不屬于教學設計前端分析的選項為(教學評價分析 )
95.下面的(適用面窄 )不能說明模擬在教育中應用的優越性
96.下面的(現實性 )不是歷史課程知識的特點
97.下面的(滿堂灌的實驗復習 )不是利用信息技術來進行實驗專題的復習方法
98.下面的(議論文寫作 )不是信息技術與寫作和聽說教學整合的具體策略
99.下面的(采用學生朗讀形式教學 )不是信息技術在英語學科中的主要運用形式
100.下面的(能用肉眼觀察的宏觀化學反應 )不適合運用信息技術來進行模擬的化學實驗類型
教學設計培訓考試試題 2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30分)
1、教學設計是應用___系統___方法分析和研究__教學需求__,確定解決它們的__方法和步驟_,并對教學結果做出評價的一種計劃過程與操作程序。
2、“ 肯普模式” 中要解決的三個主要問題是____確定教學目標__、根據教學目標的分析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根據學習者特征分析確定教學起點,并在此基礎上確定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和__進行教學評價__。
3、ID 模式的發展經歷過兩代,是以學習理論作為分代原則,第一代 ID 模式的主要標志是以__行為主義的聯結學習___作為理論基礎,第二代 ID 模式的主要標志則是以_認知學習理論__作為理論基礎。
4、教學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學條件下,為達到不同的教學結果所采用的方式_、_方法、_媒體__的總和。
5、奧蘇貝爾把學習區分為四種不同的類型,即:機械學習、有意義學習、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而_有意義的學習_是他所主張的主要學習形式。
6、根據計算機支持協作學習中學習者在時間和空間中的位置關系,可以將CSCL劃分為:實時同地CSCL、非實時同地CSC、實時遠距CSCL和非實時遠距CSCL
7、布魯姆將教育目標分為三個主要部分:_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動作技能領域
8、在確定從屬技能時,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分析教學內容常用的方法有:歸類分析法、圖解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層級分析法、使用卡片法
9、認知結構的變量包括:可利用性、可分辨性、穩固性
10、學習目標描述中馬杰的 ABCD 法則的英文全寫:A 是_audience__________ B 是___behavior________ C 是__condition_________D 是____degree_______。
二、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
1、教學論與教學系統設計之間的關系是(D)
A .研究對象相同,性質一樣
B .完全不相關的'兩個學科
C .教學論涵蓋教學系統設計
D .教學論與教學系統設計既相關但又有區別
2、成分顯示理論(CDT)的提出者是(A)
A .梅瑞爾
B .加涅
C .史密斯
D .雷根
3、ID1 的代表性模式是(C)
A .瑞格盧斯模式
B .梅瑞爾模式
C .肯普模式
D .史密斯-雷根模式
4、“將所學知識的各部分重新組合,形成一個新的知識整體”,在布盧姆的認知領域中,屬于(D)。
A .識記
B .領會
C .運用
D .綜合
5、學習者的起點水平是指學習者原來所具有的(C)
A .知識與能
B .方法
C .知識、技能、態度
D .知識、技能、方法、態度
三、多項選擇題(每題5分,共25分)
1、“史密斯——雷根模式” 在策略設計中提到三種策略,這三種策略是(ABD)
A .組織策略
B .傳遞策略
C .評價策略
D .管理策略
2、梅瑞爾的成分顯示理論認為可以將知識分為行為水平和內容類型兩個維度,其中行為維度包括(ABC)
A .記憶
B .運用
C .發現
D .知識
3、教學系統設計模式的名目種類繁多,但從其理論基礎和實施方法看,可分為(ACD)
A .以教為主的教學系統設計模式
B .以媒體為主的教學系統設計模式
C .以學為主的教學系統設計模式
D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系統設計模式
4、按評價的功能不同,教學評價可分為(ABC)
A .診斷性評價
B .形成性評價
C .總結性評價
D .自身評價
5、喬納森提出的建構主義學習環境模型所設計的建構主義學習環境可以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的教學策略支持包括(BCD)
A .診斷策略
B .建模策略
C .教練策略
D .支架策略
四、簡答題(每題10分,共20分)
1、E.J.Simppson 等人對動作技能領域的學習目標分成了七個層級,分別是哪七個?
(1)感知:指運用感官獲得信息以指導動作,主要了解某動作技能的有關知識、性質、功用等。
(2)準備:指對固定動作的準備,包括心理定向、生理定向和情緒準備(愿意活動)
(3)有指導的反應:指復雜動作技能學習的早期階段、包括模仿和嘗試錯誤。通過教師評價或一套適當的標準可判斷操作的適當性。
(4)機械動作。指學習者的反應已成習慣,能以某種熟練和自信水平完成動作。
(5)復雜的外顯反應。指包含復雜動作模式的熟練操作。操作的熟練性以精確、迅速、連貫協調和輕松穩定為指標。
(6)適應。指技能的高度發展水平,學習者能修正自己的動作模式以適應特殊的設施或滿足具體情境的需要。
(7)創新。指創造新的動作模式以適合具體情境。
2、簡述以學為主的教學設計的原則。
1、強調以學生為中心。
2、強調“情境”對意義建構的重要作用
3、強調“協作學習”對意義建構的關鍵作用
4、強調對學習環境(而非教學環境)的設計
4、強調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來支持“學”(而非支持“教”)
6、強調學習過程的最終目的是完成意義建構。
教學設計培訓考試試題 3
第一章 教案文本的構成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頒布時間是2001年。(√ )
2.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于2011年進行了修訂。(√)
3.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有時會是一致的。(√)
4. 教學重點是指為達到教學目標而應著重指導的內容,它多受教學目標的制約。(√)
5. 教學難點是指學生學習的困難所在,它主要依據學生實際情況而定。(√)
6.教學過程是教案的主體。(√)
7.教學方法設計主要依據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進行,不必考慮師生的特點。(×)
8.教學目標應考慮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但這三方面不必分列。( √ ). 9. 片斷教學就是將40分鐘的課的教學內容濃縮成短課(×) 10. 片斷教學時間短,故不必設置導入與結課環節。(×)
第二章:識字寫字教學
1.小學拼音教學不需教的韻母是( ) A.enB.iuc.enɡ D. iɑo 正確答案:D
3.關于拼音教學方法,正確的一項是( )
A.示范模仿法、口訣法、手勢演示法、局限法等,都是常見的拼讀教學方法
B.歌謠是辨記聲母、韻母的常用方法 c.應要求所有的小學生掌握直呼音節的方法 D.動畫演示法一般用于學習單韻母 正確答案:B
4.“書寫規范”中“規范”二字的意思是( ) A.筆畫、筆順正確,不寫錯字、別字、異體字等 B.握筆的姿勢
c.整篇中每個字的大小、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空隙和距離 D.寫字的坐姿、站姿 正確答案:A
5.語文教材中的識字教學資源,一般不包括( ) A.插圖與注釋 B.語文園地 c.單元導讀與目錄 D.課文 正確答案:c
6.標對了調號的音節是( ) A.qiū B.bīe c.tūiD.dūo 正確答案:A
7.“會運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詞典”是( )
應該達成的.教學目標。
A.第三學段B.第四學段c.第一學段D.第二學段 正確答案:D
8.關于漢字筆順的基本規則,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兩邊筆畫對稱,先兩邊后中間。如:“水” B.全包圍結構,先外后里再封口。如“國” c.左下包圍,先里后外。如:“延” D.橫豎交叉,先橫后豎。如:“豐” 正確答案:A
9.16個整體認讀音節,不包括( ) A.yun B.er c.yuɑnD.zi 正確答案:B
10.關于識字教學方法,解析正確的一項是( )
A.“‘瞇’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是目字旁,右邊是米字。”這是運用了數筆畫的方法。
B.“‘冒’是古代的‘帽’字,眉眼之上有一頂大大的帽子。”這是運用了聯系語境法。
c.“教學‘松’字,老師用‘木旁一個老公公,好像黃山不老松’來促進記憶和理解。”這運用了講解字理法。 D.“教學‘鋒利’和‘砍’字,老師畫了一把斧頭。”這是運用了直觀演示法。 正確答案:D
12.識字課文的生字教學,通常( ) A.屬于分散識字
B.結合課文插圖教學生字 c.只教生字,不講課文內容
D.通常把生字按形或義或音歸類,放在一起教 正確答案:D
【教學設計培訓考試試題】相關文章:
培訓考試試題08-31
叉車培訓考試試題11-20
OA培訓考試題11-08
職員培訓考試題10-11
檔案培訓考試試題09-29
煤礦培訓考試題05-21
超市培訓考試題07-29
檔案培訓考試試題10-06
消防培訓考試題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