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級建造師《施工管理》重點知識整理
時間是由分秒積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大的成績來。接下來應屆畢業生考試網小編為大家編輯整理了二級建造師《施工管理》重點知識,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施工方的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 |
|
最項本的方法論 |
項目目標的動態控制 |
時間段: |
(實施期)設計前準備階段、設計階段、施工階段、動用前準備階段、保修期 |
實施途徑 |
通過項目策劃和項目控制 |
實施期主要任務 |
使項目的三大目標費用(對業主是投資、對施工方是成本)、進度、質量得以實現 |
決策期的主要任務 |
確定項目的定義 |
項目管理的核心任務 |
項目的目標控制 |
項目管理的類型 |
業主方(投資方、開發方、咨詢公司、監理)是項目管理的核心 |
施工方(施工總承包方、分包方、施工總承包管理方、建設項目總承包的施工任務的執行方、提供施工勞務的參與方) |
|
建設項目總承包方(工程總承包)設計和施工任務綜合的承包、 設計、采購和施工任務綜合的承包 |
建設工程項目的全壽命周期包括項目的決策階段(編制項目建議書、可研報告)實施階段、 使用階段。(三階段)
項目各參與方項目管理涉及的階段、目標和任務
參與方 |
服務于 |
涉及階段 |
項目管理的目標 |
項目管理的任務 |
重點強調 |
業主方 |
業主方利益 |
整個實施階段 |
項目的投資(項目總投資)、 進度(動用或交付使用)、 質量目標(滿足技術規范、技術標準、及合同約定的) |
三管三控一協調
|
安全管理是項目管理中的最重要的任務
|
設計方 |
項目整體及本身利益 |
整個實施階段、主要在設計階段 |
自身三大目標及項目的投資目標 |
三管三控一協調 投資控制:(設計成本及項目的投資目標) |
|
供貨方 |
項目整體及本身利益 |
整個實施階段,主要在施工階段 |
自身三大目標 |
三管三控一協調 |
|
建設項目工程總承包方
|
項目整體及本身利益 |
整個實施階段 |
自身三大目標及項目的投資目標 |
三管三控一協調 投資控制:(總承包方的成本控制和投資目標)
|
基本出發點是:實現生產過程的組織集成,克服設計與施工分離的弊端, 主要意義在于:并不在于總價包干,也不是交鑰匙,目的是為建設項目增值 |
施工方 |
項目整體及本身利益 |
整個實施階段 |
自身三大目標 |
三管三控一協調 |
|
施工總承包方和施工總承包管理方的比較
|
承擔任務方式 (不同) |
簽合同方式(不同) |
對分包的組織管理職責(相同)
|
|
施工總承包方 |
任務的執行和組織的總的責任。 (承擔施工任務外還負責對分包的組織和指揮) |
除與自行分包簽訂合同外也或可能與業主指定分包商簽訂合同 |
負責組織和指揮它自行分包(經業主認可)及業主指定分包施工單位的施工,并為分包施工單位提供和創造必要的施工條件。
|
控制三大目標和對外協調 |
施工總承包管理方 |
一般情況下不承擔施工任務,它主要進行施工的總體管理和協調 (可通過竟標參與施工) |
一般情況下不與分包方和供貨方直接簽訂施工合同。 |
負責管理所有的分包施工單位。 業主方選定的分包方應經施工總承包管理方的認可。(如對分包不滿意,業主執意不更換,可拒絕對該分包承擔管理責任) |
施工管理的組織
影響項目目標實現的因素(3個)組織、人、方法與工具
系統的目標決定了系統的組織,組織是目標能否實現的決定性因素(管理目標失控。對項目管理進行診斷,首先應分析組織方面的問題)
目標控制的主要措施(4個)組織、管理、經濟、技術。
組織措施是最重要的措施
組織論主要研究:組織結構模式、組織分工、工作流程組織
組織結構模式(職能、線性、矩陣)反映各子系統部門、人員指令關系,、是相對靜態的組織關系
組織分工反映各子系統的工作任務分工和管理職能分工、是相對靜態的組織關系
工作流程組織反映系統中各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用來描述工作流程組織的組織工具,是一種動態關系
|
特征 |
表達的含義 |
矩形框的含義 |
項目結構圖 |
直線連接矩形框 (樹狀圖)WBS |
對一個項目結構進行逐層分解。反映組成該項目的所有工作任務 |
一個項目的組成部分 |
組織結構圖 |
單向箭線連接矩形框(OBS) |
反映系統中各組成部門之間的(組織)指令關系 |
一個組織系統中的工作部門 |
工作流程圖 |
單向箭線連接矩形框、菱形框表示判別條件 |
反映組織系統中各項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 |
各項工作 |
合同結構圖 |
雙箭線連接矩形框 |
反映一個建設項目各參與單位之間的合同關系 |
各參與方 |
|
特征 |
指令 |
適用工程 |
職能組織結構 |
傳統的組織結構模式 |
有多個指令源、一個上級可有多個下級,一個下級可有多個上級 |
多個矛盾的指令源會影響企業管理機制的運行不適合大型組織系統 |
線性組織結構 |
十分嚴謹的軍事組織系統 |
指令源是唯一的、一個上級可有多個下級,但一個下級只能有一個上級,是國際上常用模式
|
信息傳遞路線長, 不適合特大工程, |
矩陣組織結構 |
較新型組織結構模式 |
設縱向和橫向兩種不同類型的工作部門。指令源為兩個當縱向和橫向工作部門的指令發生矛盾時,由該組織系統的最高指揮者(部門),進行協調或決策。也可以約定采用縱或橫指令為主 |
適用于大型項目上 可避免矛盾指令影響系統運行 |
三種組織結構模式的比較
工作任務分工表:首先對管理任務進行詳細分解,然后明確項目經理、主管部門或主管人員的工作任務,并明確主辦、協辦、配合的部門,每一個任務至少有一個主辦工作部門
工作任務分工表應視項目的進展做必要性的調整
管理職能的分工表:首先對管理任務進行詳細分解,再確定項目經理、各工作部門、各工作崗位職能分工
工作流程組織包括:管理工作流程組織(投資、進度、合同、付款和設計變更等流程)
信息處理工作流程組織(月進度報告數據處理流程)
物質流程組織(鋼結構深化設計、弱電工程物資采購、外立面施工工作流程)
施工組織設計的內容和編制方法
施工組織設計一般包括以下基本內容:5項
1.工程概況
2.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安排施工順序)
3. 施工進度計劃(時間上的安排):
4.施工平面圖(空間上的全面安排)
5.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施組設計文件在技術經濟效益的全面評價)
施工組織設計根據編制的廣度、深度和作用的不同可分為三類:
三類施工組織設計的比較
|
施工組織總設計;
|
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分部(分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編制對象 |
以整個建設工程項目為對象編制(一個工廠、一個居住小區、一個道路工程)
|
以單位工程為對象編制(一棟樓房、一段道路、一座橋) |
針對某些特別重要的、技術復雜的,或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施工的分部(分項)工程為對象編制(深基礎、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特大構件吊裝、大量土石方工程、定向爆破)
|
特點 |
指導全局性施工的技術和經濟綱要。 |
在施工組織總設計的指導下由直接組織施工的單位根據施工圖設計進行編制,用以直接指導單位工程的施工活動
|
直接指導分部(分項)工程施工的依據 |
不同點 |
逐步細劃(工程概況、施工準備工作計劃、施工方案、進度計劃、平面圖、技術經濟指標)
|
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程序(重點注意3-4-5-6之間的順序)
不可逆轉的順序是:擬訂施工方案后才可編制施工總進度計劃(因為進度的安排取決于施工的方案);編制施工總進度計劃后才可編制資源需求量計劃(因為資源需求量計劃要反映各種資源在時間上的需求)。
順序可根據具體項目而定的是:施工的總體部署和擬訂施工方案,往往可以交叉進行。
【二級建造師《施工管理》重點知識整理】相關文章:
2017二級建造師考試施工管理重點06-20
二級建造師《法規知識》重點強化試題09-24
二級建造師《施工管理》知識點:掌握施工安全管理策劃08-27
二級建造師《施工管理》知識點:掌握施工安全管理的任務08-19
二級建造師施工管理精選習題05-25
二級建造師施工管理難點07-07
二級建造師施工管理的考點09-17
二級建造師《施工管理》練習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