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造師《建筑工程》案例分析題
背景材料
某辦公樓工程,建筑面積 82000 ㎡,地下 3 層地上 22 層,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距臨近六層住宅樓 7m。地基土 層為粉質粘土和粉細砂,地下水位潛水,地下水位-9.5m,自然地面-0.5m。基礎為筏板基礎,埋深 14.5m,基礎底板混 凝土厚 1500m,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采用整體連續(xù)分層澆筑方式施工。基坑支護工程委托有資質的專業(yè)單位施工, 降排的地下水用于現(xiàn)場機具、設備清洗。主體結構選擇有相應資質的 A 勞務公司作為勞務分包,并簽訂勞務分包合同。合同履行過程中,發(fā)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礎支持工程專業(yè)施工單位提出基坑支護降水采用“排樁+錨桿+降水井”的方案,施工總承包單位要求多提 出幾種方案進行比選。 事件二:地板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澆筑從高處開始,沿短邊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進行。在混凝土澆筑完 12h 內對混 凝土表面進行保溫保濕養(yǎng)護,養(yǎng)護持續(xù) 7d。養(yǎng)護至 72h 時,測溫顯示混凝土內部溫度 70℃,混凝土表面溫度 35℃。
(1)此槽段施工方案制定時要保證哪個關鍵點?
(2)槽段土方開挖施工方案應選擇什么形式?
(3)槽段施工過程中最需防范的是什么?
(4)確保槽段施工時不出現(xiàn)管涌的措施包括哪些?
答:(1)保證緊鄰道路槽段基坑邊坡穩(wěn)定。槽段緊鄰正在使用的城市主干道,且挨近基坑一側埋有軍用電纜。所以, 制定槽段施工方案時最重要的是保證槽段施工中基坑邊坡的穩(wěn)定,以確保緊鄰槽段城市道路與軍用電纜不會產(chǎn)生沉降, 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后果。
(2)由于鋼筋籠還在槽段內,不適宜機械開挖,采用人工分層開挖,邊挖邊護壁。
(3)應防范管涌。地下水位在基坑深度 10m 處,11#槽段施工方案選擇在保證基坑邊坡穩(wěn)定的同時,須保證地下水不倒灌入基坑,以免造成基坑邊坡的不均勻沉降。
(4)確保槽段施工時不出現(xiàn)管涌的措施如下:
1)緊貼槽段施工一排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深度同地下連續(xù)墻。
2)緊貼鋼筋混凝土灌注樁外側做兩排旋噴樁,兩側須與已建好槽段結構相連。深度進入不透水層下 2m 處。
3)在槽段里側一個挨一個密打一排工法樁工法樁深度宜超過基坑作業(yè)層深度 4m。
4)土方開挖時,須在工法樁和護坡樁之間水平每隔 1.5m,豎向每隔 1.5m 進行可靠水平支撐。
5)工法樁外側做一排旋噴樁,旋噴樁高度在底下水位以上 2m 處,深度進入不透水層下 2m 處。
【一級建造師《建筑工程》案例分析題】相關文章:
如何應對一級建造師案例分析題08-06
一級建造師《管理與實務》案例分析題09-13
一級建造師案例分析題答題技巧06-28
一級建造師《公路工程》案例分析題09-21
一級建造師考試案例分析題答題要點10-25
一級建造師案例分析題怎么做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