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手形的聯想》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內容。 要求教師帶領學生以手的外形作為聯想,在觀察、概括外形特點的基礎上,通過大膽想象,巧妙地在手形上稍加變化,創作出各種新的、有趣的手形畫,是以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為主的一堂美術課。通過游戲、觀賞、體驗等多種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探究、創造的能力,在愉悅的氣氛中進行學習。
教學目標:
1、感知手形的變化與組合,進而能夠結合身邊熟悉的事物進行聯想與想象,表現出有趣的畫面。
2、通過學習活動,感受多種藝術文化的魅力,激發學生對造型表現、欣賞活動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生活,表現生活,裝飾美化生活的情感態度。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感知、觀察、思考及探索能力,從不同角度對手形進行聯想,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觀察感知不同姿態角度的手形,探索手形與身邊熟悉事物的聯系并展開想象。
教學難點:
根據手形的不同變化,探究手形的表現與組合。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投影儀。
學生:彩色筆,大繪畫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表演手指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總結手形特點,板書課題
二、欣賞手影表演,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屏幕播放視頻短片)
提問:短片中出現過哪些動物形象?
三、手影游戲,活動體驗。
1、教師演示
2、學生嘗試
四、猜一猜,老師會變出什么?
。ù笃聊谎菔荆
五、了解描畫手形的方法。
教師在黑板上進行示范繪畫。
六、欣賞學生作品,利用同齡人的范作啟發學生想象。
七、欣賞畫家作品,開拓學生的思路和視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學生可試著模仿畫作中的手形。
八、藝術實踐
學生獨立創作,師巡視指導。
九、課堂評價
根據不同的作品給出不同的評價,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欣賞藝術作品的美。
十、課堂小結
鼓勵學生將課上學習的內容向生活延伸。
課后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當中,以學生熟悉的兒童節目中的手指操進行導入,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學生很快被教師引入到主動學習的狀態中,之后的“手影表演”“手影游戲”等環節,既活潑有趣,能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了解到手形的各種變化組合,對于完成教學目標非常有幫助,同時創造了一種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游戲中學,快樂的學,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得輕松自然。從學生的作品完成情況看,孩子們在描畫、構圖、填色方面表現得都不錯,但在創意方面比較普通,大多借鑒老師范畫以及示范作品,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同學畫出創意獨特的作品,現在想想,當時考慮到教學時間的問題,想留出足夠時間給學生創作,所以只讓個別學生說了下自己的想法,如果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多說一說可以利用手形畫什么,鼓勵學生認真思考,大膽想象,讓更多的學生說出自己的聯想,也許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手形的聯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手形畫》的教學設計10-25
美術課手形畫的教學設計09-13
腳印的聯想教學設計08-17
《形的魅力》教學設計10-13
聯想和想象教學設計與反思09-14
鞋的聯想教學設計方案11-15
手形彩繪美術教學活動教案05-15
春天的手教學設計07-21
《我們的手》教學設計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