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Java面向對象知識鞏固
每一位正在學習或者已經學習Java的小伙伴都清楚一個事實——Java是一門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這里簡單地解釋一下面向對象。從形式上說,使用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進行編寫代碼時,所有的代碼邏輯都是以對象為主。相比于強調怎么做的面向過程,面向對象更加強調都有誰以及誰做了什么。面向對象是軟件開發方法。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Java面向對象知識鞏固,歡迎閱讀學習!
面向對象
純粹的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是這樣的:
1. 所有的東西都是對象。可以將對象想象成為一種新型變量,它保存著數據,而且還可以對自身數據進行操作。例如類Max中保留著數據的最大值,同時還有方法updateMax根據新加入的price值產生最新的最大值,還有getMax方法返回數據的最大值。
2. 程序是一大堆對象的組合。通過消息傳遞,各對象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么。如果需要讓對象做些事情,則須向該對象"發送一條消息"。具體來說,可以將消息想象成為一個調用請求,它調用的是從屬于目標對象的一個方法。例如上面面向對象的程序段應該是屬于某個類的,比如說是屬于類Shopping,則Shopping中就包含了類Max的對象max,調用方法updateMax就相當于Shopping對象對max對象發出一條指令"updateMax",要求對象max重新計算最大值。
3. 每個對象都有自己的存儲空間。可容納其它對象,或者說通過封裝現有的對象,可以產生新型對象。因此,盡管對象的概念非常簡單,但是經過封裝以后卻可以在程序中達到任意高的復雜程度。
4. 每個對象都屬于某個類。根據語法,每個對象都是某個"類"的一個"實例"。一個類的最重要的的特征就是"能將什么消息發給它?",也就是類本身有哪些操作。例如max是類Max的實例。
擴展資料:
Java面向對象知識點總結
一、面向對象編程思想的概念
a 類:類是一組具有相同屬性和行為的事務的統稱
b 對象:萬物皆對象,可以對其做事情的一些東西。一個對象有狀態、行為和標識三種屬性(某一類的具體的具體事務就是一個對象)
二、面向對象的特征:
a 封裝:就是隱藏對象的屬性和實現細節,僅對外提供公共訪問方式
b 繼承:是指可以讓某個類型的對象獲得另一個類型的對象的屬性的方法
c 多態:就是指一個類實例的相同方法在不同情形有不同表現形式
1. 必須有繼承關系
2. 必須有方法重寫
3. 父類引用指向子類對象
三、變量
局部變量(方法內部或方法聲明中)
成員變量(類的內部,在方法外部)
靜態變量(帶有static關鍵字的變量)
四、方法
成員方法
靜態方法(只能訪問靜態變量或方法)
五、final
1. 被final修飾的變量就變成了常量
2. 被final修飾的方法不能被重寫
3. 被final修飾的類不能被繼承
六、構造方法
1. 沒有返回值,連void也沒有
2. 方法名和類名相同
3. 當創建對象時,構造方法自動執行
【Java面向對象知識鞏固】相關文章:
Java面向對象基礎知識10-13
Java的面向對象05-16
關于Java面向對象基礎知識09-13
Java如何面向對象08-15
java基礎的面向對象07-09
Java面向對象和面向過程的區別11-03
如何理解Java面向對象07-06
java面向對象編程講解06-18
java面向對象編程的方法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