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會計實務案例分析題
為讓廣大考生盡早熟悉高會考試情況,備考有的放矢,東奧會計在線特搜集整理了高級會計實務案例分析題,并附評分標準,供考生參考!希望考生勤加練習。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相關欄目!
案例分析題一
甲單位為一家中央級事業單位,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并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2014年7月20日,甲單位總會計師召集財務處相關人員參加會議,聽取近期財務工作匯報,有關事項與處理建議如下:
(1)甲單位按2014年年度工作計劃在日常公用經費預算中安排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知識專題培訓經費20萬元。5月,甲單位委托國內A高校組織實施了本系統相關專題培訓,實際發生培訓費支出23萬元,財務處建議將發生的培訓費超預算部分3萬元在數字信息平臺建設專項經費的培訓費預算項目下列支。
(2)甲單位2014年上半年非財政補助收入累計超收300萬元,考慮到下半年能源價格調整及用量增加帶來的預算支出壓力。財務處建議從超收的非財政補助收入300萬元中,安排200萬元用于本年度預計增加的公用經費。
(3)甲單位位于2014年年初收到以財政授權支付方式撥付的辦公樓改造項目經費90萬元。該項目原計劃于年初開始實施,但由于改造方案存有爭議,直至7月仍未啟動實施,且未發生資金支出,為加快預算執行進度,財務處建議將該項目資金于當月全額撥付給同本單位有長期業務合作關系的B施工企業,并列入事業支出,待改造方案論證充分后再組織施工。
(4)2014年6月,甲單位準備編制2015年“一上”預算草案,各業務部門提出了2015年事業發展與用款計劃,包括新增專項任務的資金需求,財務處在對2015年預計發生的各項支出進行匯總后發現,預計總支出超出預計總收入較多。財務處建議預算資金安排應當首先保障單位基本支出合理需要,在此基礎上再根據財力情況合理安排事業發展所需的項目支出。
(5)為了進一步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甲單位于2014年年初制定了本單位項目經費預算績效管理指導意見,該指導意見明確,在預算編制環節,各預算部門申請項目經費應申報績效目標,包括項目績效內容和績效指標,且績效目標設置應科學可行,準確具體。財務處建議對納入預算績效管理的項目未按規定要求申報績效目標的,不予安排預算資金。
(6)2014年6月,為了貫徹落實《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文件精神,甲單位制定了本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工作手冊(試行)》,該手冊規定:單位應當加強對外投資管理,確保對外投資的可行性研究與評估,對外投資決策與執行、對外投資處置的審批與執行等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為了更好地防范投資風險,財務處建議對外投資無論金額大小,均由單位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后執行。
(7)甲單位于2013年通過公開招標向C供應商采購了一套價值160萬元的管理信息系統(不屬于集中采購目錄范圍),由于需要對該管理信息系統的部分功能進行拓展,甲單位在2014年預算中安排了相關支出20萬元。2014年7月,在對供應商進行遴選時,為了保證服務配套要求,財務處建議繼續向C供應商采購,但不再公開招標。
(8)2013年12月,甲單位以財政授權支付方式購入一批價值30萬元的材料,材料已于購入當月被全部領用,共計入事業支出(基本支出)。2014年1月,因部分材料質量存在缺陷,甲單位經與供應商協商,該供應商同意退回部分貨款。甲單位于6月收到退貨款5萬元,并按規定辦理完畢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的恢復手續,財務處建議做沖減2014年事業支出(基本支出)5萬元處理。
(9)甲單位作為“營改增”試點單位已被稅務機關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4年6月,甲單位因開展涉及增值稅納稅義務的經營活動購入一批材料,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金額為117萬元,其中增值稅17萬元。材料驗收入庫,款項已通過銀行支付,財務處建議做增加存貨,減少銀行存款各117萬元處理。
(10)2014年6月,甲單位使用財政直接支付專項資金對綜合服務樓進行改建(非基本建設項目)。綜合服務樓賬面原價1 600萬元,已計提折舊1 400萬元。甲單位同施工方簽訂的施工合同金額為800萬元,合同約定工程進度達到20%時,支付首筆工程款160萬元。截至2014年7月20日,施工進度已經達到10%,甲單位尚未支付工程款,財務處建議對該項固定資產改建業務做增加在建工程、減少固定資產各1 600萬元處理。
要求:
根據國家部門預算管理、國有資產管理、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等相關規定,逐項判斷甲單位財務處對事項(1)至(10)的處理建議是否正確。對于事項(1)至(7),如處理建議不正確,分別說明理由:對于事項(8)至(10),如處理建議不正確,分別指出正確的會計處理。
【分析與解釋】
1.事項(1)的處理建議不正確。(0.5分)
理由:項目資金應專款專用,基本支出不應在項目支出中列支。(1.5分)
2.事項(2)的處理建議不正確。(0.5分)
理由:基本支出預算執行中發生的非財政補助收入超收部分,原則上不安排當年的基本支出,可報財政部門批準后安排項目支出或結轉下半年使用。(1.5分)
3.事項(3)的處理建議不正確。(0.5分)
理由:項目資金應按項目實際執行情況結算,不得虛列支出。(1.5分)
4.事項(4)的處理建議正確。(1分)
5.事項(5)的處理建議正確。(1分)
6.事項(6)的處理建議不正確。(0.5分)
理由:對外投資由單位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后,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履行報批手續。(2分)
7.事項(7)的處理建議不正確。(0.5分)
理由:添購金額超過原合同金額10%,不符合單一來源采購條件。(1.5分)
8.事項(8)的處理建議不正確。(0.5分)
正確處理:
增加財政補助結轉(基本支出結轉)【或:財政補助結轉】5萬元。(2分)
9.事項(9)的處理建議不正確。(0.5分)
正確處理:
增加存貨100萬元、應繳稅費【或:應繳增值稅】17萬元,減少銀行存款117萬元。(1.5分)
10.事項(10)的處理建議不正確。(0.5分)
正確處理:
增加在建工程和非流動資產基金(在建工程)【或:非流動資產基金】各200萬元。(1分)
減少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或:非流動資產基金】200萬元、沖減累計折扣1400萬元,減少固定資產1600萬元。(1.5分)
案例分析題二(本題15分)
乙公司系一家從事大型項目建設的上市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為某國有控股集團(以下簡稱“集團”)所控制。因項目開發需要,公司設立了10多家全資的項目公司(以下簡稱“項目公司”)。近年來,因大型項目建設市場不景氣,公司面臨較高市場風險和較大融資壓力。近3年的公司年報顯示,公司資產負債率一直在80%左右。
為進一步開拓市場,應對各種風險,公司于2014年3月召開了由管理層、職能部門經理,主要項目公司經理參加的“公司融資與財務政策”戰略務虛會。部分人員的發言要點如下:
(1)市場部經理:公司應制定和實施內部融資戰略,即從集團融入資金用于項目公司的項目開發。據了解,目前集團的貨幣資金余額經常保持在15億元左右,這部分閑置資金完全可以通過“委托銀行貸款”等方式用于項目公司。這既不影響集團的利益,也能減輕公司的資金壓力。
(2)項目公司經理:公司應鼓勵多元化項目融資戰略。目前,項目公司設立所需資本全部由公司投入,建議以后新設項目公司時,應吸收外部合格投資者入股,這可以部分緩解公司的資金壓力。
(3)董事會秘書:公司融資應考慮股價表現,目前不宜進行配股融資。當前,公司資金總額100億元,負債總額80億元,股東權益總額20億元,總股本4億股:平均股價4.2元/股,近3個月來,公司股價沒有太大波動,在市凈率較低的情況下,若按4:1的比率配售1億股(假定股東全部參與與配售),且配股價設定為3.8元/股,則可能對公司股價產生不利影響。
(4)財務部經理:目前大多數項目公司的債務由公司提供擔保,這將對公司管理財務風險產生不利影響。為此,公司應強化對擔保業務的控制。
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據資料(1),判斷市場部經理的觀點是否存在不當之處:如存在不當之處,說明理由。
2.根據資料(2),指出項目公司擬引入的外部合格投資者應具備的基本特征。
3.根據資料(3),計算公司現時的市凈率,并計算公司在實施配股計劃情況下的配股除權價格。
4.根據資料(4),指出公司為項目公司提供擔保時應采取的擔保控制措施。
【分析與解釋】
1.市場部經理的觀點存在不當之處。(0.5分)
理由:從集團融入資金用于項目公司的項目開發不屬于內部融資戰略。
公司財務中的內部融資戰略是指公司通過利潤分配政策,使用內部留存利潤進行再投資(1分)
2.項目公司擬引入的外部合格投資者應具備的基本特征:
①資源互補;(1.5分)
②長期合作;(1.5分)
③可持續增長和長期回報。(1.5分)
3.市凈率=4.2/(20÷4)=0.84(2分)
配股除權價格=(4×4.2+3.8×1)/(4+1)=4.12(元/股)(3分)
或:配股除權價格=(4.2+3.8×1/4)/(1+1/4)=4.12(元/股)(3分)
4.擔保控制措施有:
建立以公司為權力主體的擔保審批制度;(1.5分)
明確界定擔保對象;(1分)
建立反擔保制度。(1.5分)
案例分析題三(本題10分)
甲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下設A、B兩個事業部,分別從事醫藥化工電子設備制造業務。2014年7月10日,集團公司召開上半年工作會議,就預算執行情況及企業發展的重要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會議要點如下:
(1)預算執行方面。集團公司財務部匯報了1至6月份預算執行情況,集團公司2014年全年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利潤總額的預算指標分別為500億元、200億元、100億元;上半年實際營業收入200億元、營業成本140億元、利潤總額30億元,財務部認為,要完成全年預算指標,壓力較大。
(2)預算調整方面。集團公司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認為,努力完成全年預算目標仍是本年度的主要任務;在落實任務過程中,既要強化預算的剛性,又要切合實際對預算進行必要的調整。
(3)成本管控方面。A事業部本年度對X藥品實施了目標成本管理。目前,A事業部X藥品的單位生產成本為9萬元/噸,市場上主要競爭對手的X藥品平均銷售價格為8.8萬元/噸。A事業部要求X藥品的成本利潤率為10%。
(4)項目投資方面。B事業部提出了一項投資計劃,預計項目投資總額為40 000萬元,項目建成后每年息稅前利潤為3 500萬元。集團公司財務部認為,考慮風險因素后,該項目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為10%,項目投資決策時對此應予考慮。
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據資料(1),計算集團公司2014年1至6月份有關預算指標的執行進度,并指出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應采取的措施。
2.根據資料(2),指出集團公司預算調整應堅持的原則。
3.根據資料(3),依據目標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參照主要競爭對手同類產品的平均銷售價格,分別計算A事業部X藥品的單位目標成本及單位成本降低目標。
4.根據資料(4),計算B事業部擬投資項目的預計剩余收益,并據此判斷該項目的財務可行性。
【分析與解釋】
1.①營業收入預算執行率:200÷500=40%(0.5分)
②營業成本預算執行率:140÷200=70%(0.5分)
③利潤總額預算執行率:30÷100=30% (0.5分)
④存在主要問題是: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預算執行率較低,營業成本預算執行率較高。(0.5分)
評分說明:以上“存在的主要問題”答對任意兩點,得滿分;否則不得分。
⑤應采取的措施:甲集團公司應進一步增加銷售收入,加強成本管理,提高盈利能力。(0.5分)
評分說明:以上“應采取的措施”,答對任意兩點,得滿分;否則不得分。
2.集團公司預算調整應堅持的原則:
①必須基于“客觀”因素發生“重大”變化;(0.5分)
②必須有利于集團公司戰略的實現;(0.5分)
③按規定程序進行調整;(0.5分)
④調整頻率、調整范圍(局部或整體)要適當。(0.5分)
3.X藥品的單位目標成本=8.8÷(1+10%)=8(萬元/噸)(1.5分)
X藥品的單位成本降低目標=9-8=1(萬元/噸)(1.5分)
或:X藥品的單位成本降低目標=[(9-8)÷9]×100%=11.11% (1.5分)
4.B事業部擬投資項目的預計剩余收益=3 500-40 000×10%=-500(萬元)(1.5分)
該投資項目財務不可行。(1分)
案例分析題四(本題10分)
甲公司、乙公司和丙公司為三家新能源領域的高科技企業,經營同類業務。甲公司為上市公司,乙公司、丙公司為非上市公司。甲公司總部在北京,乙公司總部在上海,丙公司總部在廣州。甲公司財務狀況和銀行信用良好,對于銀行貸款能夠提供足額擔保。
(1)甲公司為擴大市場規模,于2013年1月著手籌備收購乙公司100%的股權,經雙方協商同意,聘請具有證券業務資格的資產評估機構進行價值評估。經過評估,甲公司價值為50億元,乙公司價值為18億元,預計并購后的整體公司價值為75億元,從價值評估結果看,甲公司收購乙公司能夠產生良好的并購協同效應。
經過一系列并購流程后,雙方于2013年4月1日簽署了并購合同,合同約定,甲公司需支付并購對價20億元,在并購合同簽署后5個月內支付完畢。甲公司因自有資金不足以全額支付并購對價,需要從外部融資10億元,甲公司決定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籌集該并購資金,并于2013年8月5日按面值發行5年期可轉換公司債券10億元,每年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1.2%,按年支付利息;3年后可按面值轉股,轉換價格16元/股;不考慮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費用。
2013年8月底前,甲公司全額支付了并購對價,并辦理完畢全部并購交易相關手續,甲公司在并購后整合過程中,為保證乙公司經營管理順利過渡,留用了乙公司原管理層的主要人員及業務骨干,并對其他人員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將本公司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移植到乙公司;重點加強了財務一體化管理,向乙公司派出財務總監,實行資金集中管理,統一會計政策和會計核算體系。
(2)2014年1月,在成功并購乙公司的基礎上,甲公司又著手籌備并購丙公司。2014年5月,雙方經過多輪談判后簽署并購合同。合同約定,甲公司需支付并購對價15億元。甲公司因自有資金不足以全額支付并購對價,需要從外部融資6億元。
甲公司就此次并購有兩種外部融資方式可供選擇,一是并購貸款;二是定向增發普通股。甲公司董事會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就選擇外部融資方式提出如下要求;一是盡量不稀釋原有股東股權比例;二是融資需時最短,不影響并購項目的如期完成。
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據資料(1),計算甲公司并購乙公司預計產生的并購收益。
2. 根據資料(1),如果2016年8月5日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人行使轉換權,分別計算每份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轉換比率和轉換價值(假定轉換日甲公司股票市價為18元/股)
3.根據資料(1),指出甲公司2013年對乙公司主要進行了哪些方面的并購后的整合。
4.根據資料(2),分析甲公司在并購丙公司時應選擇何種外部融資方式,并說明理由。
【分析與解釋】
1.預算并購收益=75 -(50+18)=7(億元)(1.5分)
2.每份可轉換公司債券轉換比率=100/16=6.25 (2分)
每份可轉換公司債券轉換價值=6.25 ×18=112.5(元)(2分)
3.甲公司2013年對乙公司主要進行了人力資源整合(0.5分)、管理整合(0.5分)和財務整合(0.5分)。
4.甲公司應選擇的外部融資方式是并購貸款。(1分)
理由:采用采購貸款方式既不稀釋股東股權比例且融資完成時間短,從而符合董事會要求(1分);同時,甲公司因并購貸款額度6億元未超過并購對價的50%(0.5分),且能提供足額擔保(0.5分),從而符合銀行要求并具備采用該方式的財務能力。
【高級會計實務案例分析題】相關文章:
《高會實務》案例分析題03-18
2017高級會計師《高會實務》案例分析題12-05
高級會計師《高會實務》案例分析題及答案03-06
2016年高級會計實務案例分析題大全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