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高級會計實務真題及答案解析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我們都可能會接觸到考試真題,借助考試真題可以更好地考核參考者的知識才能。什么樣的考試真題才是科學規范的考試真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4年度高級會計實務真題及答案解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級會計實務真題及答案解析 1
案例分析題一
甲公司是一家大型制造企業,主要從事電子產品生產,產品在國內外市場銷售。2024年初,公司準備對現有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以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并滿足日益嚴苛的環保標準。該生產線原值5000萬元,已累計折舊2000萬元,預計剩余使用年限5年,升級改造預計投入資金2500萬元,改造后可使年產量從當前的10萬件提升至15萬件,單位產品變動成本預計降低10%,且每年能減少環保違規罰款等支出300萬元(原每年環保相關支出約500萬元)。當前產品市場售價每件500元,單位變動成本300元,固定成本(不含折舊)每年800萬元。公司要求的投資回報率為10%,所得稅稅率25%。
要求:
1. 計算生產線升級改造后的年新增凈利潤。
2. 采用凈現值法評估生產線升級改造項目的可行性,設定折現率為10%(已知:(P/A,10%,5)=3.7908)。
案例分析題二
乙集團公司旗下有A、B兩家子公司,分別處于不同行業。A子公司主要經營軟件開發業務,具有輕資產、高創新、高人力成本特點;B子公司從事傳統建材生產,資產較重、運營成本中原材料占比大、市場競爭激烈、毛利率較低。集團公司對各子公司實行預算管理考核體系。A子公司以往按項目預算法編制預算,重點關注項目研發周期、人力投入及里程碑節點成果;B子公司采用傳統的增量預算法,基于歷史數據結合一定增長率確定各項收支預算。2024年集團戰略調整,強化協同效應與整體效益提升,要求優化預算管理體系。
要求:
1. 分析A、B子公司原有預算編制方法的.優缺點。
2. 針對集團戰略調整,提出對A、B子公司預算管理體系優化的建議。
案例分析題三
丙上市公司2023年末經審計的凈資產為8億元,2024年擬開展重大資產重組收購同行業D公司。D公司經評估價值為5億元,丙公司計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方式支付收購對價,其中發行股份支付70%,現金支付30%。發行股份價格按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90%確定,均價為每股10元。同時,為激勵D公司原管理團隊留任并達成業績承諾,丙公司制定了股權激勵計劃,約定若D公司未來三年業績達標,授予其管理團隊一定數量限制性股票。
要求:
1. 計算丙公司需發行股份數量用于收購D公司。
2. 簡述上市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并配套股權激勵計劃的主要規范要求與考量因素。
答案解析
案例分析題一
1. 年新增凈利潤計算:
改造前年總成本 = 單位變動成本×年產量 + 固定成本 + 折舊 = 300×10 + 800 +(5000 - 2000)÷5 = 4100(萬元)
改造前年銷售收入 = 售價×年產量 = 500×10 = 5000(萬元)
改造前年凈利潤 =(銷售收入 - 總成本)×(1 - 所得稅稅率)=(5000 - 4100)×(1 - 25%)= 675(萬元)
改造后單位變動成本 = 300×(1 - 10%)= 270(元)
改造后年總成本 = 270×15 + 800 +(5000 - 2000 + 2500)÷5 = 5250(萬元)
改造后年銷售收入 = 500×15 = 7500(萬元)
改造后年凈利潤 =(7500 - 5250 + 300)×(1 - 25%)= 1912.5(萬元)
年新增凈利潤 = 1912.5 - 675 = 1237.5(萬元)
2. 凈現值法評估:
初始投資 = 2500(萬元)
年現金凈流量 = 年新增凈利潤 + 折舊增加額 = 1237.5 +(5000 - 2000 + 2500)÷5 = 1787.5(萬元)
凈現值 = 年現金凈流量×(P/A,10%,5) - 初始投資 = 1787.5×3.7908 - 2500 = 4277.38(萬元),凈現值大于0,項目可行。
案例分析題二
1. A子公司預算編制方法優缺點:
優點:項目預算法契合軟件開發項目驅動特性,聚焦項目全流程,精準把控人力、時間等關鍵資源投入,利于評估項目效益與進度風險,保障項目按質交付成果。
缺點:對項目預估準確性要求極高,一旦項目范圍、技術難題等變動,預算調整復雜耗時,且各項目獨立編制,可能忽視公司整體資源統籌與協同,導致部門間資源分配失衡。
2. B子公司預算編制方法優缺點:
優點:編制簡便,基于熟悉歷史數據,易于操作理解,適合運營較穩定、業務變動小的傳統產業,能保持預算連貫性、可比性。
缺點:默認歷史合理,易沿襲低效率、浪費環節,不利于成本管控創新;市場波動時,以固定增長率預估收支脫離實際,使預算偏差大,誤導經營決策。
3. 優化建議:
對A子公司,引入滾動預算補充項目預算,按季度或半年滾動更新,靈活應對項目變更;強化多項目資源池概念,從集團視角調配人力、資金,挖掘協同作業降本增效空間,實現跨項目資源共享與平衡。
對B子公司,逐步向零基預算過渡,定期評估每項成本費用必要性,打破歷史束縛,精準管控成本;結合市場動態、行業標桿,建立彈性預算機制,針對原材料價格、銷量波動設不同情景預案,提升預算適應性。
高級會計實務真題及答案解析 2
案例分析一
資料:甲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及相關設備制造的上市公司,致力于“為人類美好生活提供低碳礦物原料”。2024年1月,甲公司召開年度工作會議,總結2023年工作,部署2024年工作。部分人員發言要點摘錄如下:
董事長:多年來,憑借低成本優勢,公司由一家只從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開采的小企業,發展為集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相關設備制造與礦業工程研究、設計及應用于一體的大型金屬礦業集團公司。
總裁:2023年,公司生產銅101萬噸,銷售增長率21%,國內市場占有率54%左右,在國內處于領先地。
財務總監: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03.29億元,凈利潤200.4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0.09%、27.88%。
要求及答案解析:
要求:根據資料(1),指出甲公司成立以來的總體戰略及其具體類型,并說明理由。
答案:成長型戰略——一體化戰略——相關多元化戰略。理由:公司由一家只從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開采的小企業,發展為集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相關設備制造與礦業工程研究、設計及應用于一體的大型金屬礦業集團公司,屬于以現有業務為基礎進入相關產業的戰略 。
要求:根據資料(1),指出甲公司所采取的經營戰略的類型,并說明理由。
答案:成本領先戰略。理由:多年來,憑借低成本優勢,公司由一家只從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開采的小企業,發展為集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相關設備制造與礦業工程研究、設計及應用于一體的大型金屬礦業集團公司。
要求:根據資料(1),運用SWOT分析法,分別指出甲公司面臨的機會、威脅、優勢和劣勢。
答案:
機會:從行業發展看,隨著應對氣候變化、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成為廣泛共識及“雙碳”政策加速落地,銅、鋰等新能源礦產需求快速增長;黃金作為金融安全的“壓艙石”,價格預計進一步上漲。
威脅:從國際形勢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縱深演進,世界充滿不確定性,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家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要求工業污染源限期達標排放。
優勢:公司發展為集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相關設備制造與礦業工程研究、設計及應用于一體的大型金屬礦業集團公司;公司儲備了大量礦產資源,形成了獨特的礦業工程管理模式。
劣勢:生產安全形勢不容樂觀,發生多起安全事故。
要求:根據資料(2),結合波士頓矩陣模型,分別指出甲公司銅業務和鋰業務所屬的業務類型,并說明甲公司針對這兩種業務分別應采取的策略。
答案:
銅業務:明星業務,它們是企業資源的主要消耗者,需要大量投資。為了保護和擴展明星業務的市場主導地位,企業應對之進行資源傾斜。
鋰業務:問題業務,企業對于問題業務的進一步投資需要分析,判斷使其向明星業務轉化所需要的投資額,分析其未來的盈利能力,作出投資決策。
要求:根據資料(3),指出財務總監建議的股利分配戰略的類型,并說明理由。
答案:剩余股利戰略。理由:剩余股利戰略在發放股利時,優先考慮投資的需要,如果投資過后還有剩余則發放股利,如果沒有剩余則不發放股利。資料中建議在擬定2023年度股利分配方案時優先考慮該投資所需資金,說明是剩余股利戰略 。
案例分析二
資料:甲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型建筑企業。為提升全面預算水平,加強企業績效管理,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2024年初,甲公司召開全面預算與績效管理專題會議。會議相關內容摘錄如下:
完善預算管理體系。全面預算管理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持續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優化績效考核體系。績效考核工作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充分發揮績效考核的“指揮棒”作用,持續提高經營效率和發展質量,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要求及答案解析:
要求:根據資料(1),逐項指出①至③項體現的全面預算管理原則。
答案:
資料①體現戰略導向原則。
資料②體現融合性原則。
資料③體現權變性原則 。
要求:根據資料(1),指出第④項體現的全面預算分析方法。
答案:對標分析。
要求:根據資料(1)第⑤項,指出甲公司預算體系與業績考核體系未能有效銜接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
答案:容易造成“預算松弛”或“預算過度”。
要求:根據資料(2)第①項,分別指出提高凈資產收益率和提高營業現金比率的主要途徑(每個指標至少列出3項) 。
答案:
提高凈資產收益率的主要途徑:①加強銷售管理,提高銷售凈利率;②加強資產管理,提高資產周轉率;③改善資本結構,提高負債比重。
提高營業現金比率的主要途徑:①提高存貨周轉率,減少資金占用;②利用信用折扣銷售,對及時、提前付款的企業返利;③壓縮成本,減少固定資產投資。
要求:根據資料(2)第②項,說明設置考核指標權重時應考慮的主要因素,并指出甲公司確定考核指標權重所采用的具體方法。
答案:應以企業戰略目標為導向,反映被評價對象對企業價值貢獻或支持的程度,以及各指標之間的重要性水平。甲公司確定考核指標權重采用的是德爾菲法。
案例分析三
資料:甲公司為一家非國有控股高端裝備制造上市公司,為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提升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水平,甲公司于2024年1月召開專題會議,對照資本市場管理監督制度,查找內部治理和風險管控方面的差距,積極研究應對措施,會議要點摘要如下:
完善公司治理……
強化風險管理……
規范內部控制……
強化監督評價……
要求及答案解析:
要求:根據資料(1),指出至③是否存在不當之處,如存在不當之處,指出不當之處,并說明理由。
答案:
資料①存在不當之處。不當之處:甲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可以在控股股東A公司擔任非獨立董事、監事,但不得擔任除此以外的其他職務 。理由:根據《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第六十九條,上市公司人員應當獨立于控股股東。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在控股股東不得擔任除董事、監事以外的其他行政職務。控股股東高級管理人員兼任上市公司董。
【2010年度高級會計實務真題及答案解析】
案例分析題二(本題15分)
甲公司系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其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根據財政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以及據此修改后的《公司內部控制手冊》,甲公司應于2011年起實施內部控制評價制度。鑒于本公司在2008年5月《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發布后就已經著手建立、完善自身內部控制體系并取得了較好效果,甲公司決定從2010年開始提前實施內部控制評價制度,并由審計部牽頭擬訂內部控制評價方案。該方案摘要如下:
(一)關于內部控制評價的組織領導和職責分工
董事會及其審計委員會負責內部控制評價的領導和監督。經理層負責實施內部控制評價,并對本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負全責,審計部具體組織實施內部控制評價工作,擬定評價計劃、組成評價工作組、實施現場評價、審定內部控制重大缺陷、草擬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及時向董事會、監事會或經理層報告。其他有關業務部門負責組織本部門的內控自查工作。
(二)關于內部控制評價的內容和方法
內部控制評價圍繞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等五要素展開。鑒于本公司已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建立了科學規范的組織架構,組織架構相關內容不再納入企業層面評價范圍。同時,本著重要性原則,在實施業務層面評價時,主要評價上海證券交易所重點關注的對外擔保、關聯交易和信息披露等業務或事項。
在內部控制評價中,可以采用個別訪談、調查問卷、專題討論、穿行性測試、實地查驗、抽樣和比較分析等方法。考慮到公司現階段經營壓力較大,為了減輕評價工作對正常經營活動的影響,在本次內部控制評價中,僅采用調查問卷和專題討論法實施測試和評價。
(三)關于實施現場評價
評價工作組應與被評價單位進行充分溝通,了解被評價單位的基本情況,合理調整已確定的評價范圍、檢查重點和抽樣數量。評價人員要依據《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和《公司內部控制手冊》實施現場檢查測試,按要求填寫評價工作底稿,記錄測試過程及結果,并對發現的內部控制缺陷進行初步認定。現場評價結束后,評價工作組匯總評價人員的工作底稿,形成現場評價報告。現場評價報告無需和被評價單位溝通,只需評價工作組負責人審核、簽字確認后報審計部。審計部應編制內部控制缺陷認定匯總表,對內部控制缺陷進行綜合分析和全面復核。
(四)關于內部控制評價報告
審計部在完成現場評價和缺陷匯總、復核后,負責起草內部控制評價報告。評價報告應當包括:董事會對內部控制報告真實性的聲明、內部控制評價工作的總體概括、內部控制評價的依據、內部控制評價的范圍、內部控制評價的程序和方法、內部控制缺陷及其認定情況、內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況、內部控制有效性的結論等內容。對于重大缺陷及其整改情況,只進行內部通報,不對外披露。內部控制評價報告董事會審核后對外披露。
(五)關于內部控制審計
聘請某具有證券期貨業務資格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對本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審計。鑒于本公司在2008年5月《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發布后就已建立內部控制體系并取得較好效果,內部控制審計自2010年起,重點審計本公司內部控制評價的范圍、內容、程序和方法等,并出具相關審計意見。
要求:
根據《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逐項判斷甲公司內部控制評價方案中的(一)至(五)項內容是否存在不當之處;存在不當之處的,請逐項指出不當之處,并逐項簡要說明理由。
【分析與解釋】
1.第一項工作存在不當之處。(0.5分)
(1)不當之處;經理層對內部控制有效性負全責。(0.5分)
理由:董事會對建立鍵全和有效實施內部控制負責。(0.5分)
或:經理層負責組織領導企業內部控制的日常運行。(0.5分)
(2)不當之處;審計部審定內部控制重大缺陷。(0.5分)
理由:董事會負責審定內部控制重大缺陷。(0.5分)
2.第二項工作存在不當之處。(0.5分)
(1)不當之處:組織架構相關內容不納入公司層面評價范圍。(0.5分)
理由:組織架構是內部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內部控制的建立鍵全和有效實施、應當納入公司層面評價范圍。(1分)
或:雖然甲公司已經建立了科學規范的組織架構。但是還應當對組織架構的運行情況進行評價。(1分)
(2)不當之處:在實施業務層面評價時,主要評價上海證券交易所重點關注的對外擔保,關聯交易和信息披露等業務。(0.5分)
理由:業務層面的評價應當涵蓋公司各種業務和事項(或:體現全面性原則)。而不能僅限于證券交易所關注的少數重點業務事項來展開評價。(1分)
(3)不當之處:為了減輕評價工作對正常經營活動的影響,在本次內部控制評價中,僅采用調查問卷法和專題討論法實施測試和評價。(0.5分)
理由:評價過程中應按照有利于收集內部控制設計、運行是否有效的證據的原則、充分考慮所收集證據的適當性與充分性,綜合運用評價方法。(1分)
或:評價過程中應視被評價對象的具體情況,適當選擇個別訪談、調查問卷、專題討論、穿行測試、實地查驗,抽樣和比較分析等方法。(1分)
3.第三項工作存在不當之處。(0.5分)
(1)不當之處:現場評價報告無須和被評價單位溝通。(0.5分)
理由:現場評價報告應向被評價單位通報(或:與被評價單位溝通)。(1分)
(2)不當之處:現場評價報告只需評價工作組負責人審核、簽字確認后報審計部。(0.5分)
理由:現場評價報告經評價工作組負責人審核、簽字確認后,應由被評價單位相關責任人簽字確認后,再提交審計部(或:內部控制評價部門)。 (1分)
4.第四項工作存在不當之處.(0.5分)
不當之處:對于重大缺陷及其整改情況,只進行內部通報,不對外披露。(0.5分)
理由:對重大缺陷及其整改情況,必須對外披露。(1分)
5.第五項工作存在不當之處。
不當之處:會計師事務所的內部控制審計重點審計該公司內部控制評價的范圍、內容、程序和方法等。
理由:會計師事務所實施內部控制審計,可以關注、利用上市公司的評價成果,但必須按照《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的要求,對被審計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設計與運行的有效性進行獨立(或:全面)審計,不能因為被審計上司公司實施了內部控制評價就簡化審計的程序和內容。(1分)
或:內部控制審計不是對內部控制評價進行審計,而視對特定基準日內部控制設計與運行的有效性進行審計。(1分)
【高級會計實務真題及答案解析】相關文章:
高級會計實務真題及答案解析10-11
2016年《高級會計實務》真題及答案解析09-16
高級會計師《高級會計實務》真題及答案解析08-11
高級會計師《會計實務》真題及答案解析08-04
高級會計實務真題及答案10-14
初級會計實務真題及答案解析07-25
2016年高級會計師《高級會計實務》真題及答案解析08-04
《高級會計實務》練習試題題與答案解析10-07
2013年高級會計師考試《高級會計實務》真題答案及解析11-03
初級會計實務歷年真題及答案解析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