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工業工程專業介紹
工業工程專業介紹1
簡介
在新型脈沖爆震燃燒模式及新型動力裝置、航空航天發動機中的燃燒與流動、超音速燃燒和先進燃燒診斷技術等多方面、特別是在新概念航空航天動力裝置方面形成了明顯的優勢和特色。研制成功國際上首臺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脈沖爆震火箭發動機地面樣機。出版了PDE和超音速燃燒首部專著,6次獲省部級科研獎,授權專利10項,發表論文300余篇。
學科方向
1、爆震燃燒及新概念爆震發動機研究
主要內容:爆震燃燒機理研究,爆震發動機原理,爆震發動機熱力循環與性能分析方法,爆震發動機測試技術,爆震發動機氣動熱力學等。
2、航空航天發動機中的燃燒與流動
主要內容:高效低污染燃燒與流動,不穩定燃燒與控制,氣體動力學與熱物理過程,發動機中燃燒過程數值模擬,電磁能及等離子體,含能材料燃燒,微尺度燃燒等。
3、超音速燃燒與流動
主要內容:超音速燃燒室設計,超音速燃燒室實驗及測試技術,超燃沖壓發動機模態轉換機理研究,超音速燃燒性能研究等。
4、工程傳熱傳質
主要內容:熱流及傳熱控制理論與技術,各種傳熱傳質過程的.數值模擬及仿真技術,包含各種介質的內流網絡系統流動與傳熱研究,發動機熱端部件傳熱及高效冷卻技術,高超音速氣動熱及傳熱控制技術,稀薄氣體傳熱及控制技術等。
5、工程熱力學
主要內容:新型、熱機循環研究,非平衡熱動力學研究,各種復雜熱力系統(供熱管網、熱力循環)的熱力學分析、經濟性評價及優化研究,制熱、制冷及空調技術研究等。
平臺條件
“固體火箭發動機燃燒、熱結構與內流場”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
“翼型葉柵空氣動力研究”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
“新概念噴氣推進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翼型葉柵空氣動力研究”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
“熱工程信息處理”國家專業實驗室。
陜西省旋轉機械故障診斷工程研究中心
招生學院
航天學院力學與土木建筑學院
導師
毛根旺、何國強、鮑福廷、胡春波、李進賢、李江、劉佩進、楊涓、潘宏亮、樂嘉陵、朱惠人、范瑋、宋文艷、李世武、鄭龍席、嚴紅、陳玉春、吳丁毅、索建秦、馮青、劉高文、黃希橋、張麗、張立琋、王掩剛、郭濤、黎明、許衛疆、鄭光華
工業工程專業介紹2
一、專業簡介
食品科學與工程以化學、生物學、化學工程學為基礎,涵蓋食品科學(包括食品生物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營養學、食品標準、食品資源學等)、食品工程(食品工程單元設備、食品機械、食品檢測與控制和食品工廠設計等)、食品加工工藝和過程(包括各典型食品加工工藝過程、用新工藝加工傳統食品等)等內容。
二、研究方向及簡介
1.食品科學
著重研究食品的物理、化學及生化性質,食品加工原理及加工工藝、貯藏理論、分析檢測,食品新資源的開發及綜合利用,食品添加劑開發利用。
2.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著重研究農產品貯藏保鮮、精深加工技術、生物有效成分提取、功能性食品開發等。開展基礎理論和產業化研究。
3.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主要研究海洋魚、蝦、貝類、海參和藻類精深加工技術及其產業化。
4.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著重研究糧食和油脂、植物蛋白資源的'生物化學特性、營養活性以及現代加工技術,利用現代食品工程高新技術對糧、油、植物蛋白資源及其副產物進行深度開發研究及產業化研究。
工業工程專業介紹3
一、學科簡介
光學工程是在光學、激光技術、物理電子學、微電子學、固體物理學、電磁場理論、計算機技術以及信息與通信工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門學科。隨著激光技術和光電子技術的崛起,光學工程已發展為以光學為主的,并與信息科學、能源科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空間科學、精密機械與制造、計算機科學及微電子技術等學科緊密交叉和相互滲透的綜合學科,是21世紀信息科學與技術的重要支柱。
大連工業大學光學工程一級學科主要從事光電子學及其相關應用方面的教學與科研,通過多學科的交叉互融形成了如下特色:
1.光學測試方面,針對區域經濟對半導體照明產業的迫切需求開展了半導體照明檢測方法的理論和技術研究、激光及光纖測量的研究。
2.照明產品研發及智能控制方面,本學科點結合通信技術和照明技術,圍繞半導體照明產品共性關鍵技術和智能照明設計與控制開展研究。
3.LED封裝方面,大連工業大學與“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聯合打造LED封裝及應用人才培訓基地,并根據行業實際需求與照明企業聯合進行課題研究,能夠實現人才對口培養。
4.光學材料和器件方面,所開展的熒光材料研發為推動綠色照明產業發展提供材料層面的支持;稀土摻雜玻璃材料則為新一代光通信系統的寬帶高增益光放大材料及器件奠定基礎。大連工業大學現有結構合理的高水平科研隊伍,承擔多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部級的科研項目,與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建立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關系。
二、研究方向及簡介
1.新型光源與照明設計
主要研究新型光源設計與應用、照明設計方法、綠色照明與照明節能、照明光環境及照明設計標準等。重點對新型、節能、環保及各種特殊光源的設計及研發技術進行研究;對照明工程設計、新型燈具設計、自然光導光系統照明設計、照明系統控制、智能化照明設計等技術進行研究。目的是培養具有寬廣的知識面,能夠從事光源、照明及相關的電氣工程的研制開發、設計、管理及教學的研究生。
2.半導體照明檢測及應用
本方向主要圍繞半導體照明產品性能測試、現場測試、標準化制定及新光源應用四個方面展開研究。主要包括:光源光電色參數測試、光源壽命評價等方面的理論和技術研究;現場照明光環境的測試方法及照明工程的節能評價方法研究;結合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的發展情況在照明標準的修訂制定方面進行研究;LED在動植物領域的應用研究。
3.光學設計
本方向主要根據光學基本理論進行光學系統的設計方面的研究,包括成像光學系統和非成像光學系統兩類。成像光學系統設計主要是針對紅外探測系統、光譜儀系統及光纖系統的光學設計展開研究;非成像光學系統設計主要是針對LED路燈、汽車前照燈、礦燈等燈具的光學系統設計展開研究;利用光學設計手段進行LED光源的平行光調制及眩光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4.LED封裝技術
本研究方向主要從LED封裝設備、封裝工藝、封裝材料、封裝結構與封裝管理等方面展開研究,側重LED封裝技術研究及產品開發。目的是培養具有寬廣的知識面,能夠在LED封裝領域從事設計、研發及管理的'高水平技術人才。
5.智能控制技術
結合通信技術和照明技術,圍繞智能照明設計與控制開展研究,包括照明系統智能控制技術、照明工程監測等;研究先進制造技術、軌道交通等工程領域內各種幾何及物理量的光電檢測機理、方法、技術與實現途徑,并采用各種信息與信號處理方法與技術來獲得各種評價參數,最終實現對重要零部件與設備關鍵參數及缺陷的實時檢測與故障診斷,確保其運行安全。
6.光電子材料與器件
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結合了光學、材料科學、物理學及光學器件制造技術,是發光材料、激光材料、顯示技術、信息通訊與存儲以及新能源開發等領域重要的研發對象。本方向具體研究內容包括稀土發光與顯示材料、稀土發光玻璃與陶瓷、新能源材料、半導體照明材料以及特種光纖和光波導材料與器件,目的在于培養掌握光電子學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熟悉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的制備和測試技術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
7.光通信技術
主要開展面向下一代光通信系統的功能器件以及光接入網方面的研究。針對光纖激光器,光纖放大器,光子晶體光纖、光時域反射計等關鍵器件進行理論研究和產品研發;研究基于正交頻分復用技術的光載無線通信系統及無源光網絡;開展光纖照明等新型照明技術的研究。
8.量子光學與量子信息
本方向以光子、電子和原子作為信息和能量的載體,來研究量子信息的產生、發送、傳遞、接收、提取、識別、處理、控制及其在各相關科學技術領域中的最佳應用等。主要包括基于腔QED的量子信息處理、量子糾纏態的制備與操縱;基于量子糾纏的量子通信、量子信息遠程控制、量子安全通信中的密鑰分發、量子退相干等相關問題理論研究。
工業工程專業介紹4
車輛工程 (080204)
一、學科、專業簡介:
車輛工程學科于1984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列為校重點學科;1998年和20xx年其所在的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分別獲準建立博士后流動站和獲博士學位授予權;20xx年獲工程領域碩士學位授予權和被教育部批準為車輛工程學科教師培養碩士學位點。本學科、專業現有教授8名(其中博士生導師4名),副教授10名,主要從事汽車的先進制造技術、智能控制技術、狀態監控與診斷、汽車的電驅動、發動機的控制技術等方面的研究。近年共完成各種科研項目數十項,獲省部級獎多項。目前在研項目十多項,其中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項目經費充足。
二、研究方向:
1.現代車輛系統動力學與控制技術
我們在國內較早運用多體動力學方法建立汽車多剛體動力學模型,并進行虛擬樣機的.設計。早在80年代,我們就開始應用多種信號處理技術來識別汽車的振動噪聲源,掌握了比較系統的汽車振動噪聲源識別與控制技術;較早提出了汽車故障的模糊診斷、小波包分解與神經網絡相結合的故障診斷等新方法。近年來,我們承擔并完成的有安徽省九五攻關課題“汽車懸架系統的多體動力學模型與CAD軟件開發”(此項目獲省科技進步3等獎),省十五重大科技專項“基于網絡框架下的汽車故障診斷專家系統”等項目,發表了相關論文20多篇,其研究成果處于國內先進水平。
2.車輛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
3.汽車電子與信號技術;
4.車輛振動噪聲與控制技術;
5.車輛安全與診斷技術;
6.電動汽車技術;
7.工程及專用車輛技術;
8.汽車營銷理論方法。
9.車輛電子與控制技術
現代汽車工程在傳統的機械、力學、材料等學科基礎上,增加了電子學、計算機、自動控制技術等,形成了汽車電子與控制技術這個多學科綜合交叉的新型研究方向。我們是國內較早開展這方面教學和科學研究的單位之一。早在90年代初,我們即在國內率先進行了汽車底盤系統的智能控制、自適應控制等。近些年來,我們承擔并完成了安徽省九五攻關“輕型汽車制動防抱死系統研制與開發”、十五攻關項目“汽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研制與開發”、省國際合作項目“汽車空氣懸架電控系統的研究”、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多傳感器信息融合的汽車懸架智能控制研究”、國家863項目“混合動力汽車研究與開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汽車電動助力轉向和主動懸架系統的集成控制研究”等20多項在國內有較高水平的科研課題,發表了相關論文30多篇,其研究成果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三、學習年限:
二年至兩年半。規定總學分:28-32學分,其中學位課不少于16學分。跨專業及同等學力考生應補修本專業本科階段至少兩門主干課程,不計學分。
工業工程專業介紹5
一、專業簡介
發酵工程學科是我國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生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物工程技術產業化的'關鍵。自上世紀60年代用深層發酵法生產抗生素開始,發酵工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等新技術的發展給發酵工程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為解決人類所面臨的食品與營養、健康與環境、資源與能源等重大問題開辟了新的途徑,發酵工程必將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大連工業大學發酵工程學科始建于1958年,197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6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7年被確定為遼寧省重點學科,1998年被國家輕工業總局定為發酵工程重點實驗室。20xx年定為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該專業自建立以來,已為我省乃至全國培養和輸送了大批高級技術人才,并先后承擔國家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及省部級科研項目40余項,已成為東北三省的發酵科技開發中心。
二、研究方向及簡介
1.微生物酶與發酵機理、生物制藥
2.酶與生化反應器、基因工程
3.微生物育種與發酵新產品
4.發酵動力學及高新技術應用
工業工程專業介紹6
一、專業簡介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是以我校優勢特色學科發酵工程、制漿造紙工程、紡織工程為依托的交叉學科,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環境工程與環境科學兩個專業分別于20xx年和20xx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該學科建立以來,根據學科發展規劃,確立了自身穩定的發展方向,專業定位準確,特色鮮明。經過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了包括造紙清潔生產及污染治理、輕紡污染治理、廢物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新型生態染整技術、環境生物技術以及環境化學六個研究方向。目前擁有一支學術水平較高、教學經驗豐富、科技創新能力較強,由多名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組成的學術梯隊;有國內較為先進的儀器設備和實驗室。在輕紡行業的污染治理以及廢物資源化利用等領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二、研究方向及簡介
1.環境生物技術
環境生物技術研究方向是利用生物技術來研究環境污染的治理、環境質量的保護與資源利用問題。針對自然環境中累積的污染物,尤其是輕工紡織(如造紙、印染、釀造、食品等)行業產生的不同相態(氣、固、液態)有機廢物,采用生物技術對污染物進行生物處理與資源化,針對近海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進行環境生物修復。拓展生物處理廢水、廢氣、廢渣的技術應用領域,通過對污染物的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實現循環經濟與再生資源化,使人類更能從可持續發展的觀點理性的、有效的利用自然資源,保持良性的生態平衡。
2.環境化學
本研究方向主要以環境污染物為研究對象,以解決環境問題為目標,是一門研究有害化學物質在環境介質中的存在、化學特性、行為和效應及其控制的化學原理和方法的科學。該方向結合輕工行業的污染特點與規律,揭示行業環境污染化學的基本特征,尋求新的治理路線與途徑,開發“三廢”處理的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和新材料,并將創新成果應用于輕工行業的污染治理,在環境化學領域凸顯出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學術地位。
3.環境規劃、評價及管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環境規劃、評價及管理理論及實踐。通過對環境科學方面的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及科學研究能力的'基本訓練,進一步研究環境科學理論與實踐的發展現狀及趨勢,通過對環境進行監測、評價,進一步對環境進行合理的規劃與管理。
4.廢物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與開發廢物處理與資源化的新方法、新工藝、新技術,即利用先進的、可行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技術處理輕紡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結合行業生產特點,針對不同相態、不同組成的廢物,對有毒有害環境污染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對可能引起環境負擔的有機廢物進行資源化利用,以達到充分、有效、合理的利用資源,持續穩定地發展輕紡工業生產,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目的。
5.環境生物工程
環境生物工程是當今環境工程學科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在環境工程領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微生物降解廢氣、廢水、廢渣,包括微生物的篩選、降解條件優化、降解酶的作用機理、基因工程菌的構建,設計生物反應器和固定化技術高效處理廢水的研究,難降解廢水尤其是輕紡行業廢水的生物友善處理研究,廢氣、廢水、廢渣的生物資源化新途徑以及環境生態修復的研究。
6.輕紡污染治理及清潔生產技術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通過資源的合理利用、改革傳統工藝和設備等途徑達到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減緩資源的耗竭以及減少廢物和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研究的重點是短缺資源的高效利用、二次資源的綜合利用、使用無毒無害原料、開發少廢、無廢的工藝和高效的設備等。
7.污染治理理論與技術
污染治理主要研究水污染治理。對于輕紡行業(如發酵、食品、紡織印染、造紙等)的“三廢”(尤其廢水)應用物理、化學或生物學原理進行水污染的研究,研究高效、低能污水處理技術,污水深度處理及回用等技術。
工業工程專業介紹7
英國工業工程專業申請要求
1.大學本科畢業或者大專畢業生同時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
2.大多數專業要求雅思不低于6.5分,個別專業也有要求7.0分的(如:法律、工程、媒體類),一般名校對申請人都要求達到7.0的雅思成績。
3.一般最終能申請到碩士課程的'前提就是去申請自己所學專業。
4.在校成績很重要,英國大學很看重在校成績。
英國工業工程專業申請材料
1. 申請表格;
2. 學位證書(中英文,加蓋公章)如果是在校學生,需要提供在校證明;
3. 大學成績單(中英文,加蓋公章);
4.最少兩封由老師發出的推薦信。在職人員則應提供雇主和老師的推薦信各一封;
5.個人陳述和工作經歷;
6. 英語語言成績:雅思,或托福等。
工業工程專業介紹8
一、領域簡介
機械工程為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各類機械裝備和生產制造技術的重要工程領域,與人類社會活動關系十分密切。以有關的自然科學(數學、物理、化學等)和技術科學為理論基礎,結合生產實踐中的技術經驗,研究和解決在開發、設計、制造、安裝、運行和維修各種機械中的相關理論和實際問題的應用學科。機械工程是現代工業的基礎與支柱,廣泛應用于動力、能源、輕工、電子、農業、交通運輸、重工、航空航天、軍事等領域。現代機械工程包含了傳統的機械設計與制造學科領域,同時廣泛結合各種新近發展起來的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控制理論與技術,是一個現代科技與技術知識的綜合應用領域。
機械工程領域主要包括現代制造技術、數控與機電一體化技術、檢測與自動化控制技術、現代模具、及輕工(紡織、印刷、包裝、食品、造紙)設備與產品設計與制造技術。
二、研究方向及簡介
1.機械設計及制造技術
主要研究機械傳動與控制、先進制造技術、現代制造裝備的智能化控制、摩擦學與材料性能評價、現代設計的.計算機應用技術、輕工自動化機械的設計理論與技術、機械設備的動力學與動態設計、印刷與包裝技術、現代模具設計與制造技術等。
2.機械電子工程技術
主要研究現代測試技術與故障診斷、精密復雜曲面的數字化加工技術、機電一體化系統技術、智能控制系統與虛擬儀器技術、儀器儀表技術、微波加熱與控制技術等。
3.工業工程管理技術
主要研究工業工程的理論與技術、制造系統工程、CAD/CAPP/CAM/PDM集成技術、系統規劃與系統仿真技術、生產管理與控制、質量控制及可靠性等技術。
工業工程專業介紹9
(一)工業工程(Industry Engineering)專業介紹
美國大學的申請中有很多專業是由交叉學科組成的。工業工程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的例子。 這個專業往往是由工學院和商學院共同舉辦的。目的在于培養具有工程背景的管理型人才。學科開設往往根據學科教學的側重不同而開設在不同學院下,如工學院、商學院、或專門的工業工程學院。至于專業的名稱也根據不同的專業特點有不同的叫法。如 Industry Engineering(工業工程)Operation & Production(營運管理及生產),Operations Management(營運管理),Management Science(管科),Operations Research(作業研究),Systems Engineering(系統工程),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制造業工程) 及Management Engineers(管理工程)等。
申請學生的背景廣泛:這個專業比較喜歡工科背景的學生。特別是化學、物理及電子類得學生。另外,數學計算機和管理信息系統的學生也是可以轉這個專業的。至于文科類如商科等學科的學生想申請轉這個專業,可能就會有一定的困難,即便申請成功,在后期的學習上特別是工程相關的學習可能會遇到比較難學的問題。特別要提出的是,這個專業也有喜歡心理學背景的學生,但是一定要有一定的'數學背景。從往年的申請情況來看,這個專業的申請難度不大是各個工科學生轉專業管理的一個不錯的選擇。
課程設置基本都集中在三個方面:第一是工程學方面。 包括各種工程及生產方面的專業知識。一般是由化學、物理、電子、機械工程等,學習的目是讓學生盡量多的了解工程制造方面的技術及前沿知識。第二個方面是商業管理方面的知識包括市場、金融、及營運方面的基礎知識。這方面的課業基本和商學院MBA的第一年的課程是重合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商業理念和商業素養。另外一個方向的課程是有關數學和統計以及心理學、經濟學和社會學等方面的課程。由于這個專業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科課程,涉及到眾多的心理學和優化理論方面的知識,所以心理學和優化理論方面的知識也是專業的一個學習方向。
(二)工業工程研究方向
Human Factor:這個叫做人因工程或者是工效學。目前在國內在這個方面有研究的學校還是比較少的,而且做得水平和國外來說相差也很大。在美國這個專業還很受重視的,大部分學校都有這方面的研究人員。而且很多還有專門的實驗設備來支持這方面的研究,這個方向比較好找工作。
Operation Research:就是我們這里說的運籌學。這個實際上是整個IE的一個理論基礎,基本上各個學校都有這方面的研究,但是有一些專門的OR是在數學系下面的。Deterministic Operation Research和Stochastic Operation Research是任何IE department里必須修的核心課程。這個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也是比較難的。
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包括的東西廣泛。很多專業的人都可以在這里面找到與自己相關的部分。比如說自動化,機械,電子,材料等等。典型的方向包括了Quality Engineering,Facility Design,Robotics,CAD/CIM等等。
工業工程專業介紹10
工業工程專業是為滿足國家經濟發展和加入WTO對人才的迫切需要而建立的。該學科主要是以生產過程為研究對象,以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證質量和降低成本為目標,特別注重研究人的因素,充分發揮投入資源的作用。近年來,物流工程、虛擬制造、企業資源計劃(ERP)、人力資源管理等成為該領域的熱點。該專業培養具備現代工業工程和系統管理等方面的知識、素質和能力,能在商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服務等管理系統的規劃、設計、評價和創新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工業工程(校級重點學科,學位:管理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堅實寬廣的管理工程與制造工程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綜合優化知識,了解本學科的發展方向及國內外研究動態,能熟練應用工業工程知識,在制造領域、管理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管理部門和技術部門從事管理技術以及生產系統的規劃、設計、評價和創新等方面工作,既懂管理又擅長技術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培養標準: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工業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應用工業工程理論與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實際管理系統開發和設計的`初步能力。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⑴掌握工業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⑵掌握系統管理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技術。
⑶具有機械工程的基礎知識。
⑷具備創業知識和基本技能。
⑸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能夠掌握工業工程專業外語,能順利閱讀并筆譯本專業的書刊。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現代制造系統、電子電工技術、系統規劃與控制、系統工程導論、計算機網絡、會計學與財務管理、生產工程控制與管理、管理學、質量控制與可靠性、市場營銷學、管理信息系統等。
就業去向:學生畢業后可在生產和服務領域從事系統決策、規劃、運營、管理和信息化工作;也可在國家行政管理部門、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從事經營、服務等管理系統的規劃、設計、評價咨詢和創新工作;也可高等院校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工業工程專業介紹11
一、專業簡介
輕工技術與工程(制漿造紙工程)學科是大連輕工業學院(大連工業大學前身)1958年創建之時成立的專業,1959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4年開始招收工學碩士研究生;1993年獲工學碩士學位授予權;1999年開始招收工學碩士同等學力研究生,20xx年獲得工程碩士授予權。近十年來,在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學科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階段:20xx年被確定為“國有專業”、“遼寧省高校重點學科”、“遼寧省輕工學會制漿造紙分會依托單位”;20xx年制漿造紙實驗室被評為 “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20xx年被遼寧省教育廳批準為“創新團隊”;20xx年被評為大連工業大學“教學團隊”;20xx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擬立項建設學科。目前本學科擁有一支素質較高,梯隊合理的師資隊伍:共有專業教師2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高級實驗師3人;博士8人,碩士8人;碩士導師1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入選遼寧省百千人才工程1人。
二、研究方向及簡介
1.高得率制漿:本方向按我國造紙原料發展規劃的原料品種對東北速生針葉木、闊葉木以及非木纖維進行高得率制漿技術的研究。通過該研究可緩解原料資源日益緊缺,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該研究始終是造紙界研究的熱門,因此具有廣闊的發展和開發應用的前景。
2.制漿造紙清潔生產:該研究方向針對造紙行業污染的現狀,形成了以下三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和研究特色:一是“高濃工藝技術與設備的開發”。二是“漂白的新工藝的研究”。三是“造紙廢水的處理和循環利用”。
3.造紙化學品及濕部化學:該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造紙化學品的合成、應用,以及制漿副產品的開發利用。使造紙化學品具有良好的.應用性,通過該研究,提高紙與紙制品的質量及多功能性,使紙與紙制品有更高的附加值。
4.紙的加工及功能化:該方向是開發新、特紙種,研究紙漿模壓產品、模塑產品天然纖維質片狀材料及非天然纖維質原料抄造具有特殊用途的功能紙。
5.包裝與印刷技術:包裝與印刷研究方向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新型包裝材料研究(環保型、功能型等);包裝廢棄物綜合化、資源化管理與利用;新型包裝技術與工藝研究(食品保鮮包裝技術等);包裝產品(系統)可持續性評價;印刷材料及其適性研究;印刷復制技術的研究;印刷系統質量控制與管理研究;圖文信息處理與傳播技術等。
工業工程專業介紹12
學科簡介: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的研究側重于同現代生產經營、科技、經濟和社會等發展相適應的管理理論、方法與工具,應用現代科學方法與科技成就來闡明和揭示管理活動的規律,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同時,本學科是管理學與工程學的交叉學科,在管理學和工程學的基本理論基礎上,運用運籌學、系統科學、計算機科學等理論與方法,研究社會和生產實踐中的管理問題。
本學科具備碩士學位授予權的范圍包括:管理學科與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工業工程、物流工程及項目管理三個領域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工程管理碩士(MEM)。
主要研究方向:
信息集成技術、企業生產與運作系統工程、城市交通組織與物流工程。
(1)信息集成技術
運用現代管理理論及計算機技術,研究領域主要為企業信息系統、信息資源組織與管理、先進制造技術、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發以及對信息進行分析、設計、實施和管理工作。
(2)企業生產與運作系統工程
運用工業工程理論與方法,研究領域主要為現代制造工程、質量管理與可靠性、項目管理、并行工程、服務運作系統的研發,并通過信息整合將企業的'運營過程、人力資源、組織相結合,以優化實現企業所制定的戰略目標和使命,滿足市場和用戶的需求。
(3)城市交通組織與物流工程
運用交通工程與物流工程理論,從事供應鏈管理、交通運輸工程、網絡與交通管理、物流戰略、物流設施布局與規劃、客戶關系管理的研發工作。
工業工程專業介紹13
傳統上,工業工程師(Industrial Engineer)的工作集中在設計、執行、評估、和改進集合人力、資金、信息、知識、廠房、設備、能源、物料、和流程的制造業生產系統。近年來更多的工業工程師投身到諸如物流、信息、金融、醫療、服務、研發、國防等等眾多產業當中從事系統分析與改進工作。
如工業工程中的動作連貫性分析(operation sequence),由于人類的任何一種動作都有連貫性,因此把各動作經仔細分析,分成一個個微細單元,刪掉不必要的動作,合并可連接的動作,以達到工作簡化、動作經濟、省時省工之目的'。在精益制造(Lean Manufacturing)系統中,工業工程師致力于消滅在生產過程中對時間,經費,材料,能源以及其他資源的浪費。他們使過程更加有效率,產品質量穩定并且更容易制造,產量得到提高。工業工程的也往往被稱作運作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系統工程、和工程管理等等。
工業工程專業介紹14
一、專業簡介
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于20xx年招收第一屆工學碩士研究生,20xx年被批準為本校重點學科。目前共有教師26名,教授10名,副教授10名。其中,碩士生指導教師20名。自創建以來,人才培養始終圍繞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的目標進行培養。已累計培養本科生200余人,在校本科生人數150余人,在校研究生50余人。現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北京過程所、天津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吉林大學等進行合作,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林勵吾院士為我院雙聘院士并參與、指導本專業的教學與研究。近5年承擔和參加國家973重大基礎研究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級和市級科研項目20余項。工廠合作的橫向科研項目近20項,科研經費300余萬元。近年本學科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40余篇),出版教材及專著3部。專業教學、實驗與研究基地二千五百平方米,擁有先進的化工專業技術開發實驗裝置,氣相色譜、液相色譜、紅外光譜,紫外光譜、物理與化學吸附等先進的科學分析儀器。儀器設備價值近400萬元,具有承擔本行業國家、地方及企業單位的科研項目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及簡介
1.環境友好催化的工藝技術及應用:多孔催化材料的合成與應用,離子液體的催化作用,多相催化過程。
2.精細有機化工產品的合成及應用:精細有機化工產品及其中間體的分子設計與合成、產品性能研究及應用開發。
3.功能高分子精細化學品合成及應用:具有特殊功能性質的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設計、聚合反應理論研究、功能化產品的應用開發。
4.綠色化工材料合成工藝及應用開發:離子液體的非常規合成技術及應用
5.可再生資源化學品工藝及應用開發:以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為原料,通過化學反應、改性和修飾,制備具有預設結構和性能的有機化工產品和高分子功能產品。
6.新型功能型化妝品的制備及性能研究:新型化妝品原料的分子設計、產品制備和應用性能的研究;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妝品配方構成、組分協效、作用機制的研究
7.輕紡化工助劑的制備工藝:造紙、化纖、皮革助劑的合成與研究
工業工程專業介紹15
一、領域簡介
化學工程專業工程碩士培養的目標是造就具有現代化學工程知識和工程研究、開發、設計和管理能力,熟悉化學工程及相關領域研究和產業化方法的技術領導人、高級技術應用骨干、高級管理人才和其它工程技術人才。
大連工業大學化工與材料學院化學工程專業主要從事功能材料合成與催化反應過程、精細有機合成與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以及新型日用化工產品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培養專業碩士研究生。 現有教授 11 人、副教授13 人。教學、實驗與研究基地二千四百平方米,擁有先進的化工專業技術開發實驗裝置,氣相色譜、液相色譜、紅外光譜,紫外光譜、物理與化學吸附等先進的科學分析儀器。
近年來,承擔國家、省部、市各級的基礎和應用科技項目,其中有國家“ 973 ”重大基礎研究項目 2 項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遼寧省科技廳基金項目、遼寧省教育廳基金項目、大連市科基金項目等40 余項,與企業合作的研究項目金額近百萬元。現有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涂料研究所,離子熱合成研究所。在國內外期刊雜志發表論文百余篇,數十篇論文被SCI、EI、ISTP等“四大檢索”收錄。
目前內容:環境友好催化技術,離子液體的制備與應用,新表面活性劑的合成與應用,廢紙脫墨二次纖維應用,精細化學品的研究與應用, 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利用,探針分子的合成及其與分子有序體的相互作用,絮凝理論研究及絮凝劑開發,微乳液理論與應用技術,生物化妝品的研究開發,新型工業清洗劑的研究開發,精細化學品的研究與應用等等。
非在職全日制化學工程專業工程碩士的招收對象為化工專業的應屆畢業生或參加統考的往屆畢業生。
二、研究方向及簡介
1.環境友好催化的工藝技術及應用:多孔催化材料的合成與應用,離子液體的催化作用,多相催化過程。
2.精細有機化工產品的合成及應用:精細有機化工產品及其中間體的分子設計與合成、產品性能研究及應用開發。
3.功能高分子精細化學品合成及應用:具有特殊功能性質的.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設計、聚合反應理論研究、功能化產品的應用開發。
4.綠色化工材料合成工藝及應用開發:離子液體的非常規合成技術及應用
5.可再生資源化學品工藝及應用開發:以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為原料,通過化學反應、改性和修飾,制備具有預設結構和性能的有機化工產品和高分子功能產品。
6.新型功能型化妝品的制備及性能研究:新型化妝品原料的分子設計、產品制備和應用性能的研究;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妝品配方構成、組分協效、作用機制的研究
7.輕紡化工助劑的制備工藝:造紙、化纖、皮革助劑的合成與研究
【工業工程專業介紹】相關文章:
工業工程專業介紹-這個專業怎么樣11-23
工業設計專業介紹11-23
工業工程專業就業前景如何12-03
工業工程專業求職信02-16
工業工程專業就業方向有哪些09-27
工業工程專業就業前景與就業方向11-24
工業工程專業就業前景怎么樣12-02
工業工程專業大學排名情況11-23
工業工程專業課程與就業前景11-23
地質工程專業介紹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