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社團活動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團活動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社團活動教案 篇1
地點:多媒體教室
內容:文具用品的表達
一、學習日常文具用品的表達。
pen pencil ruler ballpen eraser book bag book pencil-box note ①學習讀音②操練③ 做游戲
二、學習表達This is …,That is…句型來指物。
三、 學習表達I like…來表達自己的喜好。
四、 設置情境,編短劇來進行交際。
社團活動教案 篇2
總體活動目標:
1、繁榮校園文化、豐富課外生活;
2、提高文學素養、培養寫作能力;
3、提升語言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4、認識群體作用,增進集體意識;
5、改善人際關系,改進自身形象;
本課活動目標:
1、了解文學社的宗旨、目標、規范等。
2、成員間盡快相互熟悉,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
準備工作:
1、布置教室:書法、國畫作品、綠色植物、背景音樂、圍成圓形的座椅
2、設備:數碼相機、筆記本電腦、多媒體設備
實施方案
一、輔導老師介紹文學社的來歷、性質和活動目的等。
淺草文學社是隸屬于我校團委會的學生社團。本文學社定名為“淺草”是取意于白居易的詩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淺草”雖很稚嫩,但卻蘊含無限生機。也祝愿我們的文學社如燎原星火,帶動二職充滿人文精神的校園文化的形成。
二、介紹中國人的姓、名、字、號的相關知識。
“您貴姓?”這是中國人和陌生人打交道時必問的一句話。可見名字對每個人來說都十分重要。每個人的名字中,都包含著一種美好的愿望,尤其是在我國古代的文化習俗中姓名字號的背后更是有著豐富有趣的故事和知識。
1、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大約在5000年前的伏羲時期,“姓”被定為世襲,且由父親傳遞。
2、姓氏是公共的,名是代表個人的。 “名”的產生也是在氏族社會時期,同時也是人的個體意識逐漸覺醒的必然結果。《說文》對名這樣解釋:“名,自命也。從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意為,黃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認識,各以代號稱。這便是名的由來。但這多少有些傳說意味。據《周禮》“婚生三月而加名”,嬰兒出生三個月后由父親取名。
3、“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說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他人稱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如孔丘字仲尼,司馬遷字子長,李白字太白。
4、號也叫別稱、別字、別號。《周禮·春官·大祝》:“號為尊其名更美稱焉”。名、字是由尊長代取,而號則不同,號初為自取,稱自號;后來,才有別人送上的稱號,稱尊號、雅號等。
三、滾雪球游戲——串名字、談希望。
中國古代一部記錄姓氏的重要圖書就是《百家姓》,有人能說出排在前8位的姓是什么嗎?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諸衛,蔣沈韓楊。”--《百家姓》
趙姓被排在了首位,咱們就請趙老師來先為大家做個自我介紹的示范,然后咱們開始游戲。
游戲方法:小組成員圍成一圈,任意提名一位學員自我介紹班級、姓名,和自己參加這個團體的動機和希望。第二名學員繼續自我介紹,但要說:我是*班**后面的***,我參加淺草文學社是希望——,第三名學員說:我是*班**后面的*班**的后面的***,我參加淺草文學社是希望——,依次下去……,最后介紹的一名學員要將前面所有學員的名字、單位復述一遍。
活動目的:老師和同學之間依次自我介紹,彼此熟悉和認識,同時鍛煉成員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心里素質。
四、小結游戲、布置作業
你的名字有什么樣的來歷和內涵,寄予了長輩怎樣的期望?歷史上的名人、偉人與你有同名或者同姓的嗎?寫一段介紹自己名字的文字。
五、文學社的基本要求
1、按時上課、不遲到。有事請假。
2、上課準備筆記本和筆等必備的文具。
3、聽課期間不交頭接耳隨便討論,有問題可隨時舉手。
4、每周要完成寫作內容一篇,或評論、留言兩次。字數不限,但要漸次增長。手寫稿要用稿紙,完成后直接交給老師,電子稿可發到郵箱或直接在博客中留言、評論。
社團活動教案 篇3
本學期根據學校的安排,我們二年級參加的是豎笛社團,那么我班參加共有學生72人,其中女生有28人。現將活動作以下小結:
(一)輔導內容:
因為這些學生是初次接觸豎笛,那么為避免學生對學習產生倦怠心理,我們在做好基本教學的同時,還適當的教學生一些優美的歌曲,在平時的訓練課上讓同學們通過多媒體聽一些豎笛獨奏,看一些合奏表演,學習他們的表演的技巧。
(二)出勤情況:
作為輔導教師每次我們均能提前到達本班教室,做好本節課的準備工作,學生也做到了按時到、按時走,身體不舒服能及時向老師請假。活動開始前實行點名制,及時記錄每次學生訓練的出勤情況,本學期參加活動的學生除生病、參加比賽外均能出滿勤。
(三)管理情況:
為了便于管理,我在每次上課時都能和學生平等對話,讓他們自覺遵守課堂紀律,鼓勵他們的點滴進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這樣每次活動時都能保證課堂紀律優秀、訓練時間不浪費、訓練效果良好。除了課堂上做到這些,課外我還要求學生每天堅持練習,增強手指的靈活,大多數學生都能按老師的要求去做。因此,在訓練的管理上比較輕松、有效。
(四)學習成效:
通過幾個多月的訓練,學生知道了氣息放松、吐音要干凈有一定的了解。學生學會了《我和豎笛是朋友》、《小夜曲》、《世上只有媽媽好》、《上學歌》等歌曲。
存在問題及下學期打算:盡管有了一些進步,但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
(1) 學生的視唱及音準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2) 高音的吹奏不到位。
(3) 姿勢有陋習
下學期我的打算:在進一步加強基本訓練的同時,要精心準備學校藝術節的演奏曲,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提高演奏水平和效果。
社團活動教案 篇4
地點:多媒體教室
培訓內容:
口語交際
一、學習表達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及其回答:
二、學習詢問別人居住在哪里,并能回答:
Where are you live?
①對大地方進行回答: i live in (地點)
②對小地方進行回答: I live (地點).
三、學習詢問別人來自于哪里,并回答:
①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②Where do you come from?
I come from
四、結合實踐根據以前所學內容進行自編短劇進行交際。
社團活動教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著名的作家斯蒂夫曾說過:“名著是能夠經受住時間考驗的書,是世界上億萬讀者多少年來從中得到特別啟迪而閱讀的書。”而在當今信息量激增的社會里,讀名著,誦經典,讓學生學會搜集,處理信息,培養學生較強的課外閱讀能力已刻不容緩。通過開展以讀書為內容的大量的閱讀實踐活動,讓名著陪伴學生的成長,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讓學生快樂讀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審美情趣和人文底蘊。同時形成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誦讀經典”的校園讀書氛圍。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學生愛讀書,讓書成為他們的朋友。從小養成熱愛書籍,博覽群書的好習慣,他們的童年浸潤在沁人心脾的書香里。
2、在活動中,引導學生多觀察,多積累,多思考,多動筆,從而感悟文學的內涵和人生的哲理,放飛思維,陶冶情操。
3、在活動中體驗讀書給自己帶來的快樂,提高欣賞能力。
4、通過活動,在校園內形成熱愛讀書的良好氛圍,進一步陶冶情操,豐富思想,提高修養。
三、組織機構:
指導老師: 江洋 社團社長:張思米
社團成員:五——六年級的喜愛讀書的學生(50人)
社團主編:
社團播音:
四、活動內容
1、誦讀經典的古詩詞,感受文化經典中的內涵。
2、讀小學推薦閱讀的書目,重點朗讀青少版的四大名著等外國名著。
3、摘抄閱讀中的精華、經典語句,交流反饋
4、定期交流讀書心得體會
5、制作手抄本、手抄報等多種形式的讀書展覽。
社團活動教案 篇6
地點:多媒體教室
內容:
身體各個部位
一、 學習身體的各個部位的名稱。<
二、學習用英語表達各個部位:
head face hand eye nose ear mouth arm neck foot leg body
三、學習表達:I have 句型。
四、做游戲
五、設置情境,結合所學內容進行交際。
【社團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書法社團活動教案02-24
書法社團活動教案08-26
經典誦讀社團活動教案09-18
社團活動教案3篇04-04
社團活動教案三篇03-29
精選社團活動教案4篇04-06
【精選】社團活動教案三篇06-25
精選社團活動教案三篇06-12
【精選】社團活動教案四篇07-07
社團活動教案7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