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招生計劃四篇
招生計劃 篇1
美麗的南京審計學院是我國唯一以“審計”命名的財經類高等院校。學校前身為始建于1983年的南京財貿學院;1987年更為現名;1991年由審計署直屬;1993年升格為本科院校;20xx年,調整為江蘇省與審計署合作共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20xx年,原南京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并入南審,組建新的南京審計學院;20xx年,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立項建設單位資格。
學校與國家審計署同時誕生,與中國審計事業同步發展,為審而立、依審而興、靠審而強。辦學管理體制調整為省署共建后,審計署依然一如既往地支持南京審計學院事業發展。全國政協副主席、前審計長李金華擔任我校名譽院長。學校依托行業優勢和區位優勢,努力將豐富的行業資源和優質的區域資源轉化為學校的辦學資源,進而轉化為學校獨特的辦學優勢,取得了跨越式發展。
學校秉承“誠信求是,篤學致公”的校訓精神,以“特色、質量、國際化”為辦學理念,堅持“教學立校、科研興校、人才強校、特色優校”的辦學方略,樹立“大審計”教育觀,建成了以審計為品牌,經、管、法、文、理、工等學科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的財經類院校。
學校現有浦口和莫愁兩個校區,占地2200余畝。新校區校園山水相間,樹石相融,遍植松竹梅菊。樓宇采取新古典主義建筑風格,行走其間,移步換景,見湖光瀲滟,聞書聲朗朗,呈天人合一之境。
學校設有11個二級學院、2個教學部,以及1個二級民辦學院、1個繼續教育學院,設有25個本科專業。其中,審計學、金融學、財政學為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審計學為江蘇省品牌專業,金融學為江蘇省高校品牌專業建設點,財政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工商管理為江蘇省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0xx年以“優秀”等級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現有在校生近22000人。
學校師資隊伍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充滿活力。審計署歷任審計長、副審計長以及一批業務骨干擔任我校名譽教授,美國、法國等十多個國家審計長擔任我校榮譽教授,每年來校講學。
20xx年,經教育部批準,與南京大學聯合培養會計(審計)學、國民經濟學碩士研究生。學校擁有會計(審計)學、金融學、國民經濟學、政治經濟學、企業管理、行政管理和法學理論7個江蘇省重點建設學科;審計學學科梯隊、金融學學科梯隊為江蘇省優秀學科梯隊,現代審計理論與方法研究、區域金融創新研究為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審計學教學團隊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審計高等教育理論探索與實踐創新”獲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和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設有江蘇省審計信息工程重點建設實驗室、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內部審計發展研究中心等七個獨立科研機構;審計模擬實驗室、金融實驗教學中心為江蘇省高校基礎課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出版發行中文經濟類核心期刊《審計與經濟研究》和《南京審計學院學報》。
學校堅持國際化開放式辦學,與美國、英國、法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審計監察機構、高等學校和行業組織建立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創辦了“中澳班”、“中英班”等多種中外合作辦學模式。與國際著名會計師組織――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合作,開展國際注冊會計師執業資格培訓,20xx年被ACCA總部授權為“全球推薦級培訓機構。”20xx年,我校被IIA(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認定為中國唯一的IAEP(內部審計教育伙伴)“合作級”院校,成為IIA在全球認定的39所高校之一。借助IAEP項目平臺,與全球知名高校開展互聘師資、互認學分、交換學生和科研合作。
二十多年來,學校始終遵循高等教育規律,把握人才成長的時代特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動了人才培養質量的持續提高,為全國審計、金融系統、政府其他經濟監督部門,以及世界四大會計事務所和企事業單位培養與輸送了大批實踐創新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
招生計劃 篇2
關于錄取,中國礦業大學在投檔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體健康狀況檢查合格的情況下,堅持公平、公正和擇優錄取的原則,按照理工類、文史類、藝術類和體育類分類錄取。據了解,根據各省生源情況確定調檔比例,中國礦業大學調檔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計劃的110%以內,對實行完全平行志愿的省份調檔比例控制在105%以內。
另外,根據考生志愿分布設定專業級差,第1、2專業志愿級差為2分,以后各專業志愿級差均為1分,級差分計入投檔分后進行排序錄取并確定專業,當考生的投檔分相同情況下,按照數學和英語兩門課高考分之和排序。對報有服從專業調劑志愿的考生,在所報專業已滿的情況下,視其專業意向進行調劑錄取;對未報服從專業調劑志愿的考生,在所報專業已錄取滿額情況下作退檔處理。
資料顯示,中國礦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高校、國家211工程和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和碩士授予權的高校之一,學校設有研究生院。同時也是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高校。目前,學校正以建設特色鮮明、國際一流的高水平礦業大學為目標,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創新能力。
招生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提高幼兒教育質量為中心,實行全方位的科學管理,注重幼兒素質的培養及智能的.開發,辦有多種特色教育模式。開設的語言、英語、珠腦算、美術、音樂、舞蹈等課程。
二、我們的培養目標是:
1、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2、培養兒童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與人相處、合作、互助的良好品德。
3、發展幼兒智能,培養正確運用感官和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進對環境的認識、培養有益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培養初步的動手能力。
三、招生原則:統一報名、統籌安排錄取
四、招生對象
1、具有當地地區的戶口、身體健康、智力正常的適齡幼兒。
2、大班:招收5---6歲
中班:招收4---5歲
小班:招收3---4歲
五、招生時間:4月-5月
六、招生要求
入園前,家長首先要帶幼兒到幼兒園報名、登記;決定入園時,請家長帶幼兒到我園指定醫院進行體驗,然后帶體驗結果及兒童預防接種卡片,預防接種證、戶口本來園報到并辦理入園手續。
招生計劃 篇4
20xx年高考已經結束,陜西將于6月25日起填報志愿。近日,陜西各高校陸續公布今年的招生計劃,分專業計劃可登陸各高校招生網站查詢。
西北工業大學
西工大20xx年招生計劃為3700名,相比去年增加150個計劃,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提前批次教育實驗學院招生90名,主要面向陜西、安徽、山東、河南、河北、甘肅6省招生;藝術類產品設計專業招生20名,面向陜西、河南、山西、山東四省。國家農村專項計劃招生246名。全英文授課專業招生計劃102名。所有招生計劃最終以教育部公布為準。
備受關注的西北地區首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西北工業大學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學院”今年首次招生,招生計劃240名,在陜西、北京、安徽、山東、河北、山西、遼寧、黑龍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慶、四川、甘肅15個省招生。
西北大學
20xx年,西北大學面向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招收本科生3250人。招生專業包括64個專業(類),其中文史類專業20個,理工類專業41個,藝術類專業3個。
西北大學與英國埃塞克斯大學聯合舉辦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面向陜西、山西、山東、河北、河南、浙江6個省計劃招生120人。同時繼續推進大類招生,在12個學科(工商管理類、公共管理類、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類、新聞傳播學類、化學類、物理學類、生物科學類、電子信息類、數學類、環境科學與工程類、設計學類、歷史學類),開展“先學科基礎、后專業技能”的分段培養。漢語言文學專業今年起單獨招生。工商管理類、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今年起文理兼招。加大對邊遠貧困地區農村考生的招生力度,西北大學承擔國家專項、地方專項以及高校專項等招生任務,總計劃364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xx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計劃招生4830人。包含普通文史、普通理工、中外合作辦學、美術類、編導類、體育類等6個類別。招生專業(類)45個,其中理工類32個,文史類4個,文理兼收4個,藝術類4個,體育類1個。
西安郵電大學
西安郵電大學20xx年在全國30個省(市、區)本科計劃招生4060人。在陜西本科招生計劃共計3001人,較20xx年增加79人。20xx年在陜本科計劃分為本科提前批藝術類、單設本科批和本科一批,其中本科提前批招生計劃60人,單設本科批招生計劃434人,本科一批招生計劃2507人。
西北政法大學
20xx年,西北政法大學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招收3290人,涵蓋3個批次,分別是:提前批次(藝術類、公安類)、一批次和個別省份二批次。在陜西計劃招收1974人,含:單設本科國家專項計劃118人、單設本科地方專項計劃77人、提前批藝術類計劃131人、提前批公安類計劃213人、一批次普通類計劃1435 人。
西安外國語大學
西安外國語大學20xx年計劃在陜西招收2749人,其中提前批本科C段,非通用語專業計劃124名;提前批本科,藝術類專業計劃314名;單設本科批次A,貧困專項計劃(國家專項)115名;單設本科批次B,貧困專項計劃(地方專項)77名;本科一批,文史類1259名,理工類860名。
陜西科技大學
20xx年,陜西科技大學面向面向全國30個省(區、市)計劃招生4450人。包含普通類、本碩分流培養、國家貧困專項、地方貧困專項、藝術類、內地新疆班、新疆協作計劃、南疆計劃、職教師資本科共9個招生計劃類別。招生專業包括31個本科招生專業(類),其中文史類專業5個,理工類專業23個,藝術類專業3個。
【【精華】招生計劃四篇】相關文章:
【精華】招生工作計劃三篇10-18
【精華】招生工作計劃4篇10-17
【精華】招生工作計劃四篇10-15
【精華】招生計劃集合十篇09-28
【精華】招生計劃錦集七篇09-25
大學招生計劃11-16
【精華】幼兒園招生工作計劃四篇11-03
【精華】幼兒園招生工作計劃4篇11-02
【精華】幼兒園招生工作計劃三篇11-02
小學招生工作計劃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