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會實踐支教心得匯編
暑期社會實踐支教心得匯編1
一滴水滴到平靜的湖面,也能蕩漾起陣陣漣漪;一株草生長在荒涼的戈壁灘,也能迸發出勃勃的生機;一束光照亮在茫茫的黑暗中,也能閃耀出點點希望……
或許這就是希望點燃的地方——安徽阜陽臨泉的一個落后的小農村。
7.18號上午,我們的隊伍終于來到了這里。我看著眼前的這所小學,耳邊充斥著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也許剛開始自己來到這個地方的目的并不單純,但當我真正踏上這塊土地時,我知道自己來對了。在與孩子相處的短短時間里,我學會了許多,也懂得了許多。
在這里,有許許多多的留守兒童,由于家庭貧困,他們的父母選擇了暫時離開他們,為的是給他們創造更美好的學習環境。
在這里,孩子們大多都很爭氣,即使是烈暑炎炎的夏日,他們也愿意背著書包,不遠萬里,來聽我們上課?粗麄円浑p雙渴望求知的眼神,聽著他們一次次哥哥姐姐的呼喚,千言萬語道不出我心中的感動與震撼,我迫切的希望能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都傳授給他們。但我明白,目前我所能做的只能是盡自己綿薄之力,幫助他們,感化他們,引導他們,為他們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童年,填補他們那份遠離父母親人的孤單。
每天傍晚時分,我們踏著一天的最后一縷日光,來到了他們的家中。當我看到家徒四壁的他們,當我看到他們年邁的爺爺奶奶,當我看到他們滿墻的獎狀時,我的心中五味雜成,我為自己最初來到這里不單純的目的,感到深深的自責與愧疚。此刻,我多么希望自己可以給他們傳授更多的知識,給他們更多的關心與愛護。
每當他們用他們的小手牽起我的大手的時候,每當他們圍繞在我身邊的時候,每當他們喊我姐姐的時候……我明白,他們此刻的內心是缺乏關愛的,他們渴望我們的關愛,家人的關愛,社會的關愛。
臨別之際,他們會依偎在我身邊,用天真的眼神,稚嫩的聲音詢問我,
“姐姐,你還會來嗎?”
“姐姐,你不走好不好?”
“姐姐,你留下來陪我們吧,我愿意把我最喜歡的玩具給你玩,不要離開了,好不好?”
我無法回答,也不敢回答,我害怕自己的回答會傷害到他們,害怕看到他們的眼淚。我明白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他們需要成長,需要學會長大,需要懂得取舍。
臨泉希望小學——這是他們希望開啟的地方,他們圓夢的最初。我們來到這里,我們把我們的希望帶到這里,播種,生根,發芽。我們用熱情與知識澆灌著這些希望之樹,雖然我們無法從根本改變他們,但我們卻能為他們未來的希望增加一些勝算。
支教結束了,但是希望永遠不會結束……
暑期社會實踐支教心得匯編2
我曾隨隊伍兩次進入桑營,一次在寒冬,我見到了破舊漏風的磚瓦房,頂上覆著殘雪,一次是酷暑,我見到了南風卷起漫天塵土,入夜蚊蟲肆虐。我沒有想過,原來安徽除了“無夢到徽州”的山靈水秀,也有這樣貧窮困苦的土地,更沒想過,在這塊土地上成長的孩子們,將會成為我們心中深深的牽絆。
到達這里的第一夜,睡得并不安穩,半夢半醒間有著許許多多的擔憂:怕自己理解不了孩子們的想法,又怕孩子們不愿意和自己交流,怕自己怯場又怕孩子們太鬧……第二天見到孩子們,只消一眼,曬紅的小臉和清澈的`眼睛深深印在我心里。起初,遇見走廊上的孩子,不知該說什么,只好對她笑笑,她也回了一個羞澀的笑容,輕輕說了句“姐姐好”,聲音不大卻清脆得像流淌的山泉。后來他們會主動和我們聊天,有時聽我們說外面世界的繁華,更多是他們來說,說起偶爾回家的父母,說起想快快長大,幫爺爺奶奶分擔更多的農活。
然而直到下鄉走訪時才真切地見到,小小的廳房里幾乎只容下一張大床,床后是供神的臺子,祈求的是風調雨順,兩邊的墻上貼滿了孩子的獎狀,只等父母回家給他們一個驚喜,卻不知何日是歸期——我才懂得從他們的談笑中聽來的生活,我們以為的艱難不過是他們的習以為常,當然這是后話了。
再后來,他們嬉笑著總愛拉住我們的手,還有孩子張著水汪汪的眼睛望著我,悄悄說,這些姐姐里面我最喜歡你 。只要有一點點熱情的回應,他們就把熱烈的情感與赤誠的心交付給每一個遇見的人。于是之前的種種設想竟顯得可笑了,誰不喜歡這世界最單純最美好的一面呢。
上課之前,看著下面的孩子們好奇地小聲念著板書,我忽然想起因為父母都是教師,知道教師工作的辛苦,日夜備課,吃粉筆灰,所以我曾想長大絕不當老師。而現在還是站在了講臺上,把我所熱愛的詩歌努力講解給孩子們聽,天意難料。一字一句解釋詩句自然辛苦,但看著孩子們漸漸理解,專注地大聲誦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有辛苦都成了值得。即便他們現在不那么理解這首詩的含義,很多年后,他們會忘記我,這個夏天的記憶也隨時間變得模糊,但他們漸漸懂得思念時的焦灼心情,再聽到,再讀到“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會明白這首詩歌,透過藏在古老歌謠中的美好來看待這個世界。啟蒙是件重要的事,是九層之臺的累土,是漫漫人生的基礎,何其幸運,我們能為他們盡綿薄之力。
有一個挺機靈的小男孩,總喜歡對著鏡頭扮鬼臉,一天他用卡紙做了賀卡送給我。這是我收到的孩子們的第一份禮物,作為回禮,把自己帶去的書送給了他。又怕這本書對他來說太艱深,于是囑咐他,先保管好這本書,留到以后看就會懂了。他點點頭,沒一會兒,他跑來找我,十分正經地告訴我,他覺得這本書挺好看的,他很喜歡。說罷翻開一頁,指尖逐字逐行拂過書卷,念道,“月落烏啼霜滿天……”,畢竟不熟悉內容,念得有些吃力,但眉眼間滿是認真,又說以后要背給我聽,許諾般莊重。我見過璀璨的星空,成片的花田,我到過巍峨的雪山,湛藍的大海,我以為自己經歷了很多風景,但所有的震撼和美麗,不如此刻的欣喜。這份心意本來只是我自己的事,但孩子們能夠珍惜而且能夠懂得,忽然又讓我覺得意料之外的安慰。即便轉眼將要離別,也不落下遺憾。
蘇軾與友人三年未見,偶遇時千言萬語不及相視一笑,他說那笑是春日的和煦。和孩子們這一分別,各自成長,難說重逢時候。但以后若憶及我們一起度過的日子,依然一笑作春溫,再好不過。
暑期社會實踐支教心得匯編3
火車駛入重慶的那個黃昏,一座座高大威武的大山從窗外劃過,遠處的山頂上,那一縷柔和的夕陽正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高山似乎因為夕陽的陪伴而變得那么慈祥,白云在夕陽的余光中順勢飄向遠方,染得一身金黃,猶如一朵朵五彩斑斕的寶石。大山,讓我這個半年沒回家的人,瞬間有了對家的渴望。大山養育了我們,曾經想著翻越大山,到更遠的地方看看,而少了幾分對大山的依賴,從此踏上了故鄉“只有冬夏,沒有春秋”的步伐。眼前的大山給予我對故鄉濃濃的期待,這就是夢開始的地方。重慶,我們來了!
第一天到達學校,看到孩子們成群結對的一起玩耍,有點羞澀的孩子們把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到校門口,身著海大隊服的我們走進校園,開始我們即將一起共度的難忘時光。被太陽曬得黝黑的皮膚,清晰到不含雜質的雙眼,簡單柔和的微笑,活潑可愛的動作,這就是我們寺院小學的小天使們。在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童年的自己。作為一名從貴州農村出來的山里娃,我和他們有著說不清的相似,道不完的童年。父母不在身邊的童年,因為大山,因為學校,因為玩伴而更加充實。他們,有著比城里孩子更加強壯的體質,有著一股不服輸的倔強,有著天真無邪和淳樸,有著我小時候的樣子。和他們在一起,讓我找到已經丟失了的以前的自己。謝謝,孩子們!
家訪,再一次證實山里孩子對知識的渴望。每天早上九點上課,而六點鐘就要起床,走一個小時的山路,七點半到學校,這就是我們第一位家訪的孩子:馬海兵。當我問他為什么起這么早的時候,他只說了一句:“我想早點到學!薄T谌ニ业耐局,我們進過一處崖壁,那是在一個半山腰上,路上有許許多多的碎石,他提醒我們:“哥哥姐姐你們小心一點,走外面,山上石頭會掉下來”。說的很平淡,因為這就是他每天上學的必經之路,而我頓時緊張起來,督促隊員加快速度走外面,我不希望發生意外。到了他家,我們原本的疲勞不知為何已經消除,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60年代岌岌可危的老房子,四面通風,伸手不見五指的堂屋里有一張破舊不堪的桌子和兩張椅子,還有一個裝的不只是什么東西的電飯煲(他們的午飯),這就是爺孫二人生活的地方。舒心暢談,我們了解到孩子的生活情況,當問及爺爺對孫子的期待時,爺爺說的一句話:“我恐怕看不到他以后......”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眼眶濕潤,不愿再問。有希望則會向往遠方,生活會讓他變得堅強。大學,是他唯一的夢想。
光陰似箭,轉眼十多天就這么過去了,帶著很多的不舍和感激,我們不得不說一句:同學們,再見。這十多天里,我們過得很充實,每天早上趕到學校,看見已早早等候的你們,我們的內心是激動的,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當然,其中也少不了許許多多的感動。每一天,都會有人收到你們給的小禮物,我們在互相炫耀的同時也感激你們對我們的認可。小象姐姐總有那么多人拉住她的手,偉峰哥哥每天總會被你們打好多次,冰燕姐姐每天都會收到好多漂亮的禮物。也讓他們更愛你們。或許明天以后就再也牽不到小象姐姐手,沒有偉峰給你們練拳,沒有小屈老師教你們圍棋,沒有雅莉姐姐做你們做軟陶,沒有清亞姐姐帶你們排練話劇,但是以后你們還會遇到很多很多像他們一樣的大哥哥大姐姐,他們會教給你們更多知識。我們即將離開,不代表永別,我們還會回來,雖然只有十幾天,我們卻如同親人一樣,在歡聲笑語中分享生活。感謝你們,讓我學會了什么是堅強,什么是感動,什么是愛。你們是一群堅強的天使,命里注定我們相遇就是一種緣分,不論相距多遠,我們依舊相互牽掛。我想用冰燕姐姐收到的一句話送給你們:最美麗的祝福送給最美麗的人。愿你們在以后的日子里幸?鞓飞,珍愛身邊的人,學會感恩,好好學習,走出大山,實現自己遠大的理想。我們在上海海事大學等著你們!
【暑期社會實踐支教心得】相關文章:
暑期社會實踐支教心得11-30
暑期農村支教心得11-30
暑期義務支教心得11-30
暑期鄉村支教心得11-30
暑期支教活動社會實踐05-19
社會實踐支教心得11-30
大學生暑期支教心得11-30
暑期支教心得體會11-30
暑期社會實踐支教感想示例05-21
關于學生暑期支教的社會實踐總結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