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完善國家獎助學金評定工作體系論文
【摘 要】國家獎助學金制度是一項教育與經濟相結合的制度,旨在通過經濟手段推動我國教育事業公平健康發展。結合筆者的工作經驗,文章分析了國家獎助學金評定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評定工作方法的“四要”,并提出建立完善的國家獎助學金評定工作體系,以期為學生管理工作人員提供方法參考。
【關鍵詞】獎助學金 資助
一、獨立學院貧困生現狀
獨立學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機制、新模式建立的本科層次二級學院,是普通高校辦學資源與社會資本相結合的民辦高等教育機構。近年來,隨著獨立學院發展規模的擴大,在校學生人數快速增加,貧困生的比例也相應隨之增大。形成高校貧困生的主要原因是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和家庭子女較多,因此貧困生普遍來自于經濟不發達的農村地區。但隨著城鎮失業人口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城鎮下崗失業家庭也成為了貧困生的來源。同時一些突發性的家庭變故或自然災害等原因造成的家庭經濟困難的現象也時有發生。不少學生第一年學費可以湊齊,但以后幾年的學費就難以籌集到,使他們的學業和生活面臨窘迫的處境。
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獨立學院貧困生資助問題直接影響著人才培養的質量,
貧困生資助工作關系到獨立學院的安定及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獨立學院國家獎助學金評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吃大鍋飯”現象
有部分學生認為除了幾個特別貧困的同學以外,大部分同學的家庭境況相差不大,都不富裕,所以,在民主評議時,推舉出來幾個代表性的同學,然后大家私下平分;也有學生以寢室或自己的朋友圈為中心,推舉出一到兩名,然后對獲得的資助進行平分。
2.造假現象
貧困生認定需要考慮的最重要的兩個條件就是家庭境況和平時表現。學生的平時表現可以通過深入了解來把握,家庭境況則由于受到生源分散的影響而不可能親自調查,這就會讓一些學生有機可乘,偽造家庭貧困證明或者夸大家庭困難程度。
3.相互拆臺現象
因為資助名額相對有限,所以有一些同學為了爭取到這些資助,詆毀同學、破壞團結,不僅不感激學校為他們爭取來的利益,反而認為這些是他們應得的,甚至產生“等、靠、要”等現象,一旦得不到,就會認為有失公平。當然還存在其他一些現象,比如部分學生集多項資助于一身,形成高校校園內的“貧困貴族”,諸如此類。
三、國家獎助學金評定工作的方法探討
1.制度要靈活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目前的國家獎助學金評定工作制度較為完善,對貧困生的認定標準進行了細化。但實際工作中很多學生的困難情況比較特殊。以河南科技學院為例,學校制定了國家獎助學金評定制度體系,但是因為各院系的學生情況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在學院制定的規章制度基礎上應該結合自己院系的情況作適當的調整。
2.宣傳要到位
關于獎助學金的評定有《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辦法》、《助學金管理辦法》、《勵志獎學金管理辦法》等幾個文件,在評選工作之初,輔導員都要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和政策宣傳,要讓每一位同學了解評定規定和辦法。如果在評比的過程中為省事而省略了這一環節,就會使后期工作很被動。所以,輔導員應親自召開全體學生會議,宣讀相關規定,學生有疑問就可以當面咨詢,而不是只召開班干部學生會議,讓班干部學生向全班同學傳達。只有學生對相關要求了解透徹,才能保證整個評定工作的有序開展。宣傳工作如果借助網絡平臺,工作效率會更高。校方把所有相關的制度規定和評選流程上傳到校園網上,通過網上填報材料,提交申請,結果公示,既能保證工作的效率,又做到了公開公正。
3.評議要合理
在整個評選過程中至少有兩次選評,首先是評出困難學生及貧困檔次,再次是評出勵志獎學金獲得者和助學金獲得者。在評選過程中,不可能每一個學生都參加,但是又必須保證公平公正。如果輔導員把工作放手給班委學生,采取全班投票的方式進行,這看似公正,實則漏洞百出,而且嚴重損害參選學生的自尊。鑒于這種情況,在獎助學金評定之前,輔導員可先成立一個班級評議小組,一般情況下,評議小組成員由輔導員、兩個班委和三個不參與評定的同學組成。評議小組成員是由全班同學選舉產生,選出他們心目中正直、無私,品德端正的同學為代表,來參與并監督整個評選過程。在評議過程中,評議小組成員在對每一位參評同學的充分討論后投票選舉出符合《河南科技學院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辦法》的學生,貧困生的名額可以超過《辦法》規定的20%的上限,但盡量控制在這個數值附近,以免給后續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對初步認定的經濟困難學生,進行小范圍內的公示,接受師生監督。對公示期間學生反映的問題,應通過適當的方式及時處理。對弄虛作假的同學,視其情節嚴重進行批評教育或給予紀律處分。
4.調查要深入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而調查不深入同樣也沒有發言權。在整個評議過程中,輔導員負有把握全局的重任。要深入細致地了解每一位同學的家庭境況,就看輔導員日常的工作積累了。國家獎助學金的評定工作,是學生管理工作的難點。要想做好這項工作,不能是評選工作開始了才著手進行調查,而應把調查摸底工作做在平時,日常工作中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加深了解。為保證評選的客觀公正,輔導員還可深入調查,多方求證,幫助老師最終評選出真正品學兼優的困難學生資助對象,實現國家獎助學金的真正價值。
四、建立完善的國家獎助學金評定工作體系
1.做好經濟困難學生的思想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經濟困難大學生一般也會產生心理貧困的傾向,成為“雙貧生”。對此,除落實好國家獎助學金政策,解決他們的經濟問題外,更重要的是關注他們的心理需求,多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和鼓勵學生敢于面對貧困,面對困境,拼搏進取,不斷加強對他們的“精神扶貧”。
2.關注未被評定上的一般困難檔的學生
由于名額有限,有一部分學生不能獲得國家助學金。對于這部分同學,輔導員尤其需要多加關注。一方面深入細致地做好這類學生的思想疏導工作,另一方面在安排勤工助學崗位、冬季困難補助等學校的常項資助措施和其他一些非常項資助措施中給予優先考慮,以避免落選學生因心理壓力大而產生思想問題、心理問題,失去對輔導員的信任。
3.建立動態的跟蹤調查制度
主要包括有無弄虛作假情況、揮霍浪費獎助學金情況等,一經查實,追回所發款項,并根據情節輕重予以批評教育或紀律處分。
總之,怎樣把這件好事辦好,是對我們每一位輔導員管理智慧的一種考驗。誠然,在評選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輔導員也許會因為學生的不理解而受到指責,但是我們不能因噎廢食,而是應該多總結、多思考、多借鑒,不斷創新工作方法,爭取把好事辦好。
參考文獻:
[1]李萬倉.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分析及對策[J].教育探索,2007.
[2]陳峰,任玉萍,余德將.對經濟困難學生助學育人模式的思考[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7,(1).
[3]趙炳起.高校貧困生認定機制——優化與重構[J].教育財會研究,2006,(4).
[4]黃榮曉,文輝.試論高校輔導員開展助學幫困工作的藝術[J].文教資料,2007,(19).
[5]譚向陽.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的問題與對策[J].學術研究,2005.
【完善國家獎助學金評定工作體系論文】相關文章:
完善薪酬體系建議書08-02
完善服務體系優化投資環境匯報材料08-03
國家助學金征文10-18
國家助學金申請06-14
國家助學金感恩征文08-17
國家助學金年級意見09-06
國家助學金申請證明10-21
獲得國家助學金感言08-11
感恩國家助學金征文06-08
國家助學金院系意見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