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詠柳原文、譯文和賞析
詠柳原文、譯文和賞析1
一、原文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二、譯文
雜亂的柳枝條還沒有變黃,在東風的吹動下狂扭亂舞。
把它的飛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間還有秋霜
三、注釋
1、倚:仗恃,依靠?瘢翰瘛_@兩句形容柳樹在春天綠得很快:柳條似乎還沒有發黃,但趁著東風吹暖,一下子便飛快地變綠了。
2、解把:解得,懂得。飛花:柳絮。
3、這兩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飛揚,遮天蔽日,要知道還有清霜臨降、柳葉飄零的時候啊!
四、全文賞析
這首詩把柳絮飛花的景色寫得十分生動。柳絮在東風相助之下,狂飄亂舞,鋪天蓋地,似乎整個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個得志便猖狂的'形象!拔醋兂觞S”,準確地點出了早春季節,此時柳樹枝上剛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淺黃”的新柳。
第一、二句寫凌亂柳枝憑借東風狂飄亂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詞,對柳樹的愚蠻可笑加以嘲諷。詩中把柳樹人格化的寫法,以及詩人對柳樹的明顯的貶抑與嘲諷,使這首詩不是純粹地吟詠大自然中的柳樹。詠柳而諷世,針對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勢利小人。將狀物與哲理交融,含義深長,令人深思。
詠柳原文、譯文和賞析2
原文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注釋:
1、柳: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狹長,種類很多。本詩描寫的是垂柳。
2、碧玉:碧綠色的玉。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綠的柳葉。
3、妝成:裝飾,打扮。
4、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5、絳: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絳: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
6、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體分成若干部分。
7、二月:農歷二月,正是初春時節。
8、似:好像,如同,似乎
譯文:
婀娜玉立的柳樹像精美的碧玉裝扮而成的妙齡少女,千絲萬縷的枝條像少女盛裝上垂掛下來的綠色絲帶。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原來是那如同剪刀一樣的二月春風。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小詩,詩人通過贊美柳樹,表達了內心深處對春天的無限熱愛。
詩的前二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是在集中筆墨描寫那高高的、亭亭玉立的、婀娜嫵媚飄逸的柳樹。
首句碧玉妝成一樹高是從整體上寫柳樹,說高高的柳樹像是用碧玉妝扮起來的`,用碧玉形容柳樹的晶瑩翠綠,突出了柳樹的色彩美。儼然妙齡少女,亭亭玉立,嫵媚婀娜,魅力無限。
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絳是在寫柳枝,詩人將垂掛披拂的柳枝比喻為少女盛裝垂掛的千萬條精美的絲帶,巧妙地寫出了柳樹的輕柔婀娜的盛裝之美。
在第三句中,詩人以疑問的形式巧妙地寫了柳葉兒。不知細葉誰裁出,從形態上突出了柳葉精巧細致勻稱的美。這一句同時又與第四句構成一種設問關系。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是詩人自問自答,這一問一答,再加上一句形象化的比喻,將詩作由描寫柳樹巧妙地過渡到描寫春風。春風是大自然力量的象征,也是大自然創造力的象征。它既然能裁剪出細致勻稱碧綠的柳葉,自然也就能裁出嫩綠鮮紅的滿園春色,裁出繁花似錦的整個春天,這就為讀者想象江南千里鶯啼綠映紅拂堤楊柳醉春煙那般萬紫千紅的爛漫春天提供了一個豐富的想象空間。
從整體上看,詩的前二句詩分別描寫了柳樹的整體形象和千萬條垂掛的枝條,第三句在設問問題提出的同時,又有意無意地寫到均勻細致碧綠的柳葉,三個句子分別寫了柳樹的不同方面,句句有內容,筆筆有特點。另外,詩人還巧妙地運用了比喻的表現手法,詠唱了柳樹,贊美了春天,謳歌了春的活力和大自然的無限創造力。
【詠柳原文、譯文和賞析】相關文章:
《南史》原文和譯文賞析08-16
詠柳原文及賞析12-17
詠柳原文及賞析12-14
《陌上!吩暮妥g文賞析09-15
淡黃柳·詠柳原文及賞析08-10
淡黃柳·詠柳原文賞析10-01
淡黃柳·詠柳原文、賞析09-23
詠柳原文及賞析(精選13篇)12-14
《望江南》原文譯文和注釋及賞析09-01
《金縷衣》原文譯文賞析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