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原文和譯文賞析
《南史》是中國歷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紀傳體,共八十卷,含本紀十卷,列傳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劉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陳后主陳叔寶禎明三年(589年)。本次,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就是《南史》的原文與譯文,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原文
徐伯珍字文楚,東陽太末人也。伯珍少孤貧,學書無紙,常以竹箭、箬葉、甘蕉及地上學書。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鄰皆奔走;伯珍累床而坐,誦書不輟。積十年,究尋經史,游學者多依之。太守瑯琊王曇生、吳郡張淹①并加禮辟②,伯珍應召便退,如此者凡十二焉。吳郡顧歡擿出《尚書》滯義,伯珍訓答,甚有條理,儒者宗之。
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謂之九巖山,后漢龍丘萇③隱處也。二年,伯珍移居之。門前生梓樹,一年便合抱。家甚貧窶④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對時人呼為四皓。建武四年,卒,年八十四。受業生凡千余人。
(選自《南史》卷七十六,有刪節)
【注釋】①瑯琊王曇生、吳郡張淹:與下文的“吳郡顧歡”都是地名人名。②辟:征召(為官)。③龍丘萇:人名。④窶:貧窮。
18.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停頓處用“/”劃開。(限斷兩處)(2分)
家甚貧窶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對時人呼為四皓
1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1)伯珍少孤貧()(2)學書無紙()
(3)山水暴出()(4)建武四年,卒()
20.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伯珍累床而坐,誦書不輟。
21.這篇短文給了你哪些人生啟示?請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
參考答案
18.(2分)家甚貧窶/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對/時人呼為四皓
19.(4分)(1)小時候(2)寫字(書法)(3)突然(4)去世
20.(2分)徐伯珍把床疊架起來,坐在上面,誦讀不停。
21.(2分)示例:不為名利等外物所惑,堅持自己的選擇;只有勤奮刻苦、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人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學識修養,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社會的認可。(每點1分,答出兩點即可)
參考譯文
徐伯珍,字文楚,東陽太末人。徐伯珍早年喪父,家境貧困,在竹葉及地上寫字練字。山洪暴發,淹沒了房屋,村裹鄰居都急忙逃走,徐伯珍卻把床疊架起來,留在上面,讀書不止。經過十年,對經籍子史都很有研究,所以游學的人大多依從于他。太守瑯邪王蕭曇生、吳郡人張淹都曾禮聘他,徐伯珍應召后便立即退歸,這樣做共有十二次。吳郡人顧歡挑剔出《尚書》中含義不通的地方,徐伯珍訓釋回答得很有條理,因此儒學之士對他極為宗仰.
他家南邊九里有座高山,班固稱之為九巖山,足后漢龍丘萇隱居的地方。二年后,徐伯珍移居逭里。他家門前長著一棵梓樹,一年便艮得很粗壯,須兩人合抱。家境很足貧乏,兄弟四人,都白首相對,時人稱之為“四皓”。建武四年,徐伯珍去世,享年八卜四歲。接受他教誨的人共有一千余人。
《南史》的主要內容
《南史》記載南朝宋、齊、梁、陳四國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與《北史》為姊妹篇,是由李大師及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完成的。
《南史》沒有采取編年體,而是把南朝各史的.紀傳匯合起來,刪繁就簡,以便閱讀。列傳中不同朝代的父子祖孫,以家族為單位合為一卷,對于了解門閥制度盛行的南北朝社會,有一定的方便。對各朝正史以刪節為主,但有應刪而未刪的,如宋、齊、梁、陳四朝受禪前后的九錫文和告天之詞等官樣文章;有過求簡練以致混亂不確切的,如把都督某某幾州諸軍事、某州刺史的官銜,一律省成某某州刺史加都督;也有由于對原書史文未能很好領會而把重要字句刪去的。
《南史》中也有沈約《宋書》、蕭子顯《南齊書》等書中所未載的材料。雖然記載細微瑣事較多,而且雜以神怪迷信,但也不乏有意義的史料。《宋書》未立文學傳,《南史》以因襲為主,因而文學傳不包括宋而從南齊丘靈鞠開始。這說明李延壽撰寫《南史》《北史》的體制是匯集正史的紀傳,因而拘泥于原書,沒有達到李大師橫則溝通南北,縱則貫串幾代,綜合成為新著的意圖。《新唐書》李延壽傳的評語說,“其書頗有條理,刪落釀辭,過本書遠甚”,是不恰當的。
《南史》的撰寫背景
當李大師開始編纂南北史的時候,沈約的《宋書》、蕭子顯的《南齊書》、魏收的《魏書》已經流傳很久,魏澹的《魏書》和王劭的《齊志》等也已成書。而當李延壽繼續編纂南北史的時候,梁、陳、北齊、周、隋五代史的編纂工作也正在進行或定稿。既然關于南北朝的史書已有多種,那么,李氏父子為什么還要另外編寫這一時期的歷史著作呢?李延壽的自序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說他的父親“常以宋、齊、梁、陳、魏、北齊、周、隋南北分隔,南書謂北為'索虜',北書指南為'島夷'。又各以其本國周悉,書別國并不能備,亦往往失實。常欲改正”。于是發奮成就《南史》與《北史》。
《南史》以《宋書》、《南齊書》、《梁書》及《陳書》為藍本,共566卷,又參考“雜史”千余卷,刪繁就簡,事增文省,其中刪《魏書》《宋書》最多,刪文多為詔誥、符檄、章表。《南史》有〈本紀〉十卷、〈列傳〉七十卷,但無表、志。顯然,在隋、唐全國統一的局面形成后,人們很需要綜合敘述南北各朝歷史的新著。同時,分裂的封建政權互相敵視的用語如“索虜”、“島夷”之類,已與全國統一后南北各民族大融合的形勢不相適應比李延壽時代稍后的劉知幾也強烈反對這種稱謂。所以李氏父子打破了朝代的斷限,通敘南北各朝歷史,又在書中刪改了一些不利于統一的提法,正是反映了當時歷史的要求。這也是南北史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南史》有本紀和列傳,無表、志。本紀十卷,列傳七十卷,共八十卷。其編撰方法按朝代順序、帝王在位先后,排列各朝帝王、宗室、諸王、大臣等紀傳。
本紀中有《宋本紀》三卷,《齊本紀》二卷,《梁本紀》三卷,《陳本紀》二卷。列傳中除專傳外,列“類傳”九種。
【《南史》原文和譯文賞析】相關文章:
《南史·杜驥傳》原文及譯文賞析08-14
《陌上桑》原文和譯文賞析08-07
《蓮葉》原文譯文賞析12-30
《深院》原文譯文賞析12-30
《金縷衣》原文譯文賞析12-31
《夜深》原文譯文賞析12-30
《國殤》的原文譯文及賞析07-23
《祖逖》原文及譯文賞析05-29
旅行原文譯文及賞析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