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年味為題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1
春節近日,外面紅紅火火,張燈結彩,年味十足,而手機里的朋友圈也毫不遜色。外面都是鞭炮、美食及必不可少的壓歲錢,而朋友圈中也充斥著這些,真可謂是年味十足啊,就比如我的朋友圈。
又是他!這位在我朋友圈中堪稱“鉆石王老五”的土豪像往常一樣出現最頂端,以前的照片就不說了,這次居然還有視頻,其中,只見他強忍著笑,滿嘴不著調的祝福,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桌子上的開胃菜,甜食、冷熱葷素。而我只能垂涎三尺地看色想味,默默地點個贊。
接著往下看,這是一個刷屏專業戶,春節期間仍在堅持著本職工作。這次只見他拿著一個價格未知卻長數十米的火炮掛在院子中擺了擺。幾次嘗試失敗之后,其它地方的炮聲已經響起。無奈之下,只好擺到屋頂。只見火花一閃,沉睡得到紅龍在肆意地咆哮,連同著永不停歇的怒吼,喚醒東方的暮光,迎接著新的一年,抓緊點完贊后,我也要迎接新年。
越往下內容越多,就看那位兄臺正舞文弄墨,兩張大紅的紙透著喜氣,只見他左揮右掃,從上至下,一副春聯便是真正地見了天日,雖說是只有兩行大字,卻透著滿滿的.祝福及對新年的期望。當仁不讓的還是點了贊。
春節最重要的還是要屬紅包了,朋友圈中,萬山紅遍,各大紅包竟風彩,發紅包者殺得你死我活,而我卻每次都奇跡般地逃過了每次征戰,心中的滋味為什么還有點傷感了。
春節自然少不了春晚,開學的那場口水仗終于改成了現場直播,一個節目追加無數條吐槽,從開頭到結尾,吐槽已占了我朋友圈的半壁江山,也使春節多了幾分趣味,所以,每條吐槽,我毫不猶豫地點贊。
都說春節沒了年味,這倒不一定,只不過是社會的進步衍生出了過年的其它方式,這不,朋友圈中年味不挺濃的嘛!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2
小時候,我不懂得過年的含義是什么,琢磨不透年的“味”,現在也是懵懵懂懂。
當老家還沒有拆遷的時候,依照慣例,我們一家人要在老家和爺爺奶奶吃團圓飯、陪他們守歲,有時姑姑也回來一起過年。吃過團圓飯,不出所料,他們便開始了一年一度的家庭友誼牌局賽,說白了就是轉轉麻將,對陣國有五方,所以是輪流交戰,勝者退出。每逢他們戰得昏天黑地、不亦樂乎之時,我冒著巨大的'危險,躡手躡腳地朝黑夜更深處走去,等走出一段距離,他們聽不到我的腳步聲時,我便開始撒開腳丫子狂奔,跑了一小會后,全身暖融融的,寒冷的夜風吹在我的身上也似乎不再寒冷。終于,前方傳來一陣亮光,我推開門,光有些刺眼,迷糊著眼,晃了晃神,然后便聽到了熟悉的問候,這里,有我的小伙伴們,還有大年夜必不可少的游戲,我坐在電腦旁,開始熟悉的和他們一起玩起了游戲。不知過去了多久,正當我沉迷在游戲的懷抱里無法自拔時,媽媽像鬼一般突然出現在了窗戶外,嚇得我差點魂飛魄散,趕緊關掉游戲,依依不舍的走了出去,媽媽每次看到我在別人家里玩電腦,都免不了一頓訓斥,但總有下次,那時,我還不懂得年味到底是什么。
現在,奶奶和爺爺已經搬遷到了城市,今年,我們卻是在的外婆家過得年,不知道姑姑是否回來過了年。外婆住在湖北,在那里我人生地不熟的,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好好地玩一通,自然就只好乖乖的呆在外婆家里了,飯后,待到夜至,頓覺索然無味,打開電視,連春晚都沒開始,只好看看新聞聯播了,就這樣,我、外婆、媽媽、爸爸,就這樣坐著,看著電視,圍坐在一起烤火,度過了大年夜。
直至現在我才略有所悟,所謂過年的味,不就是餐桌上家人的碰杯,友誼賽上的“放炮”,圍坐在一起看春晚嗎?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3
“爆竹千聲除舊歲,梅花萬朵迎新春。”于是,帶著憧憬,帶著夢想,我跨到了新的一年——20xx,除夕之夜,甚是熱鬧,爆竹聲,歡笑聲像是要吞沒整個世界似的,回蕩于天地之間。
那晚的夜空就像一個仙女披著彩衣一樣漂亮,光彩照人,觀看的人們都在不停的贊嘆道:“哇!
好美啊!
“美麗的花竹讓人們望塵莫及,贊不絕口,歡笑聲、追逐聲、爆竹聲真的是無所不有,美麗的夜景給人們留下無限的暢想,瞬間的暢想成為人們心中快樂的音符,在新年的鐘聲即將要敲響之際,人們停止了一切嘩然之聲,托起心中美麗的夢想,為新的一年祈禱和祝福。人們停止了一切嘩然之聲,托起心中美麗的夢想,為新一年祈禱和祝福。無論大人還需要是孩子,無論長者還是少兒,臉上都留下一串安然與欣慰的平靜,當人們祈禱完畢,便載著滿面心的喜悅踏進溫馨的家中,去享受一份新的氣息。
有人說,家是避風的溫馨港灣,在新一年邁入每家門坎之際,新一年的氣象與面貌也如影隨形而來,繼而接之的便是吃禮包,即吃餃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起了香甜的餃子,香氣四溢的餃子頓入口中,清香可口,讓人們回味,父親母親的臉上時刻都彌漫的笑容及溫暖的心語,一家人的歡聲笑語剎間已彌漫于整個房間。隨著時間的變化及時代的接軌,發紅包的'舊俗也雅化起來。但每個孩子臉上都洋溢著純真的微笑,絲毫沒被余年的氣氛所沖淡,孩子們把自己的紅包及親人的祝福一并裝入衣袋,去繼續追趕逐屬于自己的快樂。
當新一年的鐘聲再度在耳畔敲響,歲歲枯榮,新一年的新氣象也隨之而至。年年有余,新一年的新景更伴之隨地而安。早的,伴著夢想,伴著新意,我們將會走進20xx最廣闊的天地;因為我想念“你富我富大家富,國富民強;你樂我樂大家樂,新年快樂。”這句話會長伴于我。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4
最近的陰雨天氣確實不怎么令人高興,可過年的喜氣早已滿滿地擠進了陰雨的天空,有時看見了街上的人們都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急匆匆地往家趕,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笑逐顏開,他們的'手上還提著新衣服,這不禁使我聯想到過新年穿新衣的習俗。
小時候穿新衣總是那么高興,不管新衣的式樣和品牌,只要是新的,就會歡欣不已,就會覺得是過年最好的象征,是一年里最好的衣服。
早在春節降臨前,為了接待親戚朋友上門拜年,我們都會把家里的里里外外打掃得干干凈凈,還會在門上貼上一幅春聯,祈求好運。傳統的對聯是在紅紙上寫上黑色或金色的聯語,什么“財源廣進”“步步高升”“富貴滿堂”的,反正都是些吉祥的話語。
送灶神是過春節前的一件大事。聽奶奶說,送灶神是在農歷的十二月二十四日,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事情。人們都希望灶神上天能替他們說幾句好話,因此這一天人們都會特別準備些豐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除夕這一天對人們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辭舊迎新,吃團圓飯。一年一度的團年飯能充分地表現出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在吃完團圓飯后,就開始守歲了。
最值得小孩子們高興的不僅僅就是在過年的時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為重要的就是能夠收到大人們給的壓歲錢,收壓歲錢也可以說是收紅包,因為紅色象征活力、愉快與好運。大人們派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這就是表示把祝愿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里的錢多少并不重要,主要就是讓孩子們開心,其主要意義就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征好運。
在爆竹聲中,春節就早已過去了,但年味兒仍就是揮之不去,仍給了人們無盡的回味。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5
年味可以是家鄉的習俗、年業飯時桌上的佳肴,也可以是在外面打拼了一年后回到家中時家人們高興的表情。家鄉的習俗對于是我們來說是不可丟失的傳統呢!在外婆家時,更是好好的體檢了一番張家界式的傳統,就讓我跟你說說吧!
我還記得那天是臘月二十六,前一天晚上外婆對我們說:“明天要早一點起床。”我問外婆:“為什么呢?”
外婆回答我說:“因為明天早上要吃團年飯呀!所以我今天晚上不睡覺了,一直坐到明天早上。”“我也要和外婆一起坐到明天早上。”外婆回應道:“你還小,要長身體,覺還是得要睡的。”我默默的點了點頭,但我還是陪外婆一起坐到了凌晨一點左右。于是,我帶著微笑睡著了
突然,傳來一聲震耳欲聾的聲音,將我從夢中驚醒。我拉開窗簾一看,一個帶著火花的`物體沖上云霄,在空中炸開了絢爛的“花朵”。我想起外婆說過的話,立刻穿好衣褲跑到樓下去。樓下可真熱鬧啊:外婆在做飯,媽媽和姨媽在打掃衛生,姨父在貼春聯,姐姐和弟弟都在包餃子,我看到了也連忙下去幫忙包餃子。過了一會兒,要開飯了,但在這之前要先放一卷掛炮,外婆把那一卷長長的掛炮攤開,在前坪上繞了好幾個彎。外婆小心翼翼地點燃引線,隨著短暫而又清脆的“滋滋”聲,“噼里啪啦”的聲音隨之而來。
該吃團年飯了,在長沙地區是叫年夜飯,時間是晚餐,而在張家界地區叫團年飯,又叫團圓飯,時間是早餐。我看到桌子上全是我最喜歡吃的小肉肉,瞬間就流口水了,馬上坐在桌旁開始吃飯。吃飯時,我看到有一碗飯和一雙筷子穩穩地放在桌子上沒人吃,覺得很起怪,便問外婆。外婆說:“這碗飯和這雙筷子是留給你外公的。”我一下就茅塞頓開了,外公在我出生之前就已經去世了,這是在過年時紀念親人的。方法之一。
雖然年味在不斷地變化著,但是永不改變的是親情。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6
一大早,天剛蒙蒙亮,我就躺在床上,流著口水和周公約會。一串響亮的鞭炮打破了村莊的寂靜,拉開了新年的序幕。不一會兒,鞭炮聲越來越密集,越來越大,我終于被吵醒,擦了擦口水,打了個哈欠,伸了個懶腰迎接新年。向窗外望去,地上的積雪覆蓋著火紅的鞭炮碎屑,就像春天大地上鮮紅的詹妮弗,讓這個冬天明亮而清新。也許這就是新年特有的“新年味道”。
一直以為自己去過一次北方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新年。別的不說,光這種顏色就比其他地方正宗。我不知道上帝是否想看北方的風景。在東北,新年前通常會下幾次雪。于是除夕之夜,大雪覆蓋了整個大地和屋頂。所以不像其他地方的噪音,北方過年的底色絕對是純白的。這時不知道哪一個開始了,全村的人都開始穿紅色的,紅燈籠,亮晶晶的小燈籠,火紅的春聯,映著白雪。不知道北方人有沒有學過服裝設計,怎么知道紅色和白色是最流行的組合,怎么能讓地球變得那么美麗多彩?
這個北方年的味道是最簡單最實惠的菜,——殺豬菜。每到過年,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殺豬,家里不養豬的,或者家里條件不好的,買幾尺豬肉。這個國家養的豬的肉特別香。媽媽切下一塊肥肉而不是瘦肉,放在鍋里和酸菜一起燉。香味彌漫了整個廚房。這時候,在院子里撒野撒野的希瑟家的孩子,冷了就會回屋找媽媽要一碗酸菜湯,幾口就喝了,也不管熱不熱。熱身一會兒,他們又會在外面放鞭炮。這道殺豬菜成了北方孩子最關心的`問題。
我覺得這次北方的年夜飯最值得注意的是酒。這個北方人是最豪爽最幸福的酒友。無論是最初的一公斤松白,還是后來瓶裝的谷峰和稻香村,北方人都可以暢飲。喝著熱騰騰的白酒,吃著精致的餃子,年夜飯會有一種新年的味道,會像北方人的過年。
我是東北人。我從出生到現在已經在北方生活了17年。家鄉的歲月充滿了味道,讓我心潮澎湃。我相信無論我在哪里,無論春運高峰有多可怕,我都會在——回家過年。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7
現在常聽人提起:現在過春節越來越沒有年味了。這春節將至,感覺確實如此,都市生活的快節奏、車水馬龍、鋼筋水泥,攪亂了年的聲音、色彩和味道。
社會物質富裕已經到達了一定的階段,這固然讓人欣喜,但物質富裕并不能掩蓋民族文化傳統和風俗。人類的需求就是分和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我們的物質需求漸漸的都能滿足了,精神需求卻突然變得非常空洞。
但是,讓我感到異常的就是,我們的.春節越發變得無人問津起來,但類似西方的圣誕節、平安夜卻在中國大受追捧。為什么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遭受拋棄,而西方節日卻大放異彩?我想這與大部分中國人的虛榮心態有關,什么叫圣誕節?我們開始好奇,好奇了就開始研究,研究了就開始體驗,體驗后就越發的感受到一種新鮮感,越發的感覺到自己與國際接軌了,自己越來越有面子了。但是,到底就是什么理論認為我們能夠過一過老外的“春節”就一定是現代人了?反而,這就是一種對傳統文化極度不尊重的行為。
其實,過年是生活本身的結晶,年味兒同樣如此,重要的是用心去品味。過年是一種休憩。忙碌地走了一年,需要暫時歇息一下,開春了再走。過年是一種企盼。子女求學求職在外,過年就是回家,長輩盼望見到子孫,過年就成了愿望。過年是一種鄉愁。浪跡天涯、絕少歸期的海外游子,在客鄉復制了傳統的春節,西方國家唐人街的慶賀倒保留了更多的傳統慶典儀式,以滿足游子對家鄉和故土的懷念,年節的歡樂中夾雜著淡淡的鄉愁。過年是中國人的一種文化身份,這就是我們的精神家園,讓我們體貼細心地守護著她。
總而言之,春節為什么在中國越來越冷?這與我們對于傳統文化的了解,對于民族風俗的尊重,對于自身存在的那一點點虛榮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難道,我們都搬到國外去過年?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8
今夜除夕,家喻戶曉。
我們伴隨著風餐晚露和著風聲歸鄉,看見安寧卻燈紅酒冒的山莊,腳步隨即慢之,久別重逢,無需過多的解釋,一個簡單的問候即可。
輕輕叩擊木質大門,望月外明亮,感受著熟悉的笑容,空氣間似乎有了甜味。
月夜無風,早已入夢。
清晨的美麗霎那間綻放。
陸陸續續的,那些因生計東奔西走的小輩們的歸來,老一輩們的笑逐顏開,親切問候,孩子們荷包充實。
此時僅僅是年的開始。
大年三十了,古房中有十幾余人,將整個大屋填飽歡樂,奶奶總是笑著忙里忙外。
“你都不休息一下。“我總是刻意的嘟著嘴對奶奶這么抱怨。奶奶總是以為是小孩的童真,其實我更愿她休息。
“小孩乖,去玩。”奶奶一邊干著手中的活,一邊含笑回答道。
這屋子是爺爺奶奶一手建起的,曾在此處年年歲歲的'人們,追逐少年時并陪伴長成的身影們,如今也都是大了許多。
看著暖黃燈光下那一張張彼此關懷的面孔,又是何如的熟悉,這是親情的味道啊。
細線勾勒山川,墨顏渲染天空,一處碎花似細雨,一處天涯共此時。
親友圍一桌,聞外燭聲鳴鳴,飲酒作樂,好不自在。
器宇鳴啾啾,只聞梨香入夢,人界初如似清歡,把酒問青天。
如復當初,爺爺一是第一夜的除夕就將利是送到我們手中,如言順勢送出幾句祝福。
看著手中鮮紅的利是,濃濃年味涌上心頭,何時能夠長大?每至年初交予長者的物資?
吃過了年夜飯,心中無限。
弟弟妹妹們追逐吵鬧放煙花,當煙花傾舞漫遍整個天空時,新年就到了。十二點鐘鳴陣陣,我打起了精神。
聽聞第一發炮彈在長空慢慢絢爛我伴著無限興奮奔出窗外。朵朵無畏的牡丹又夾雜著絲絲閃亮在夜空綻放,勝過星辰的明亮,即而卻轉瞬即逝,可她的光輝一直刻印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噼里啪啦的年,風風火火的年!
枯樹兩點人家,青空幽拂稀稀夢,欲落星晨絲絲影,竹枝深處不復還人,愿供上頂樓渺無數星辰。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9
鞭炮聲還是那么響亮震耳欲聾;煙花依舊絢爛奪目。只是一年的味道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了。
小時候村里每個孩子都在盼著過年,因為過年有新衣服,有好吃的,有好玩的游戲玩。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過年的時候已經沒有新衣服和好吃的了。游戲?大人小孩鉆進了電話。元旦已經沒有味道了。好像除了收到壓歲錢,其他都和平時差不多。我不再期待過年了,也不再喜歡過年了,因為失去過年的味道是沒有意義的。
我記得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都很興奮,因為那里有美味和有趣的東西。好吃的食物,比如脆餅、麻餅等。以前是過年前幾天我媽親自做的,現在這些食物都是在街上買的,沒有我媽的味道,也沒有過年的味道。好玩的,比如“插秧”、“種搖錢樹”、“跳龍燈”、“打老鼠”。小時候過年玩“打老鼠”最多。“打老鼠”就是用繩子拖著草鞋當“老鼠”(老鼠)。孩子們邊玩邊問邊答:“仲竹大哥,燕竹二哥,草鞋的鼻子往后拖,問你是不是老鼠掉窩里了?”“別掉進窩里.別掉進窩里!”然后在一片叫嚷聲中,他拿著棍子追草鞋,到師傅家門口討粑粑,然后到隔壁家,走遍了鄰近的村子。
“打老鼠”這個游戲是我們小時候每年過年都會玩的游戲。現在我們已經成長為17、18歲的少年。這個游戲不再是我們的了。雖然村子里還有很多孩子,但是這個游戲已經不玩了,好像從此有什么東西消失了.
現在過年了,孩子還是像往常一樣玩手機。成年人呢?像往常一樣,也忙著忙著,玩著玩著。元旦不再有童年的濃濃味道,但已經淡了。元旦有什么意義?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10
今天是小年,吃著香噴噴的祭灶餅、甜滋滋的芝麻糖,聽著附近此起彼伏的鞭炮聲,——該過年了!還別說,這年味兒也越來越濃了。
不記得從哪天開始,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不絕于耳,大人們,小孩兒們,一個個玩得歡天喜地。放寒假了,要過年了,誰不高興呢?你聽,“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聲音傳過來,引得過路人也駐足觀看。
走在大街上,我總覺得有什么不對勁,抬頭一看,突然發現馬路上面掛滿了彩色的霓虹燈和紅色的小燈籠,筆直的馬上一眼望不到邊都是一片紅。從遠處看,在那藍色的天空中,這些彩色的霓虹燈就如同繁星點點,閃閃爍爍的鑲嵌在空中,而那大紅燈籠,掛在那里,別提有多么引人注目了。瞧,一排又一排,排列的.整齊美觀,使我目不暇接,新年,已經向我們走來。
走在馬路上,也不像是以往那樣冷清了,現在真是人來人往,一個接一個的臨時商鋪開業了,賣的都是春聯、鞭炮,糖果,一家挨著一家,看了這家,忍不住又跑到那家。過新年,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我便興高采烈的的挑選了一副。而人群聚集地的十字路口,則有勤勞的商販擺上包裝精美的水果、飲料等禮品,更方便了人們的購買。
走在超市里,人們的叫喊聲,談話聲震耳欲聾,看什么瓜子、花生、禮品盒,紅彤彤的一大片,大多數都圍繞著“紅”這個字,真是紅紅火火迎新年。而人們購買食品禮品時,也不像是平時貨比三家,看好了東西直接就放入購物籃,看,每一個人的購物籃都堆得就像是一座小山。
在家中,我們也閑不了,全家齊動手,開始了一次迎新春大掃除。我負責把我的小屋收拾的干干凈凈——書整齊地放到書架上,廢舊的東西放到垃圾桶里,書桌擦拭得干干凈凈,ok!望著那干凈整潔的小屋,我心里有種說不出來的高興——開開心心迎新年了!
年味越來越濃了,新年正向我們走來!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11
年,那不諳人世的東西,已隨著輕飄飄的白霧散去、遠去。更遠,杳如黃鶴。我還站在枯草漫漫的山坡,悵望,嗚呼。
它是傳統節日的中流砥柱、典型代表,我對它深有好感,當日復一日地暮色周而復始地掛滿小銀鉤,鞭炮在門檻外噼啪響起,喜慶便一下子涌進每一間屋子,烤火爐蓋板上擁擠著各式各樣美味佳肴,杯盤碗筷已安放妥當,只等那歡歡喜喜的一刻來臨,我知道全世界的人兒都在靜靜地等待那一刻的如期而至,不論腰纏萬貫的富人,還是生活在低矮的小房子里的農家。
孩子渴望過年,正如小時候的我們一樣,雖然時代已不同。雖然小小的我們已長大成人,在漫長的光陰里走過了太多的`街頭鬧市,奔波過無數的鐵軌、鄉村公路,嘗盡了人世的幾多辛酸悲喜甜。
時間雖然在我的生命中打印下或深或淺的成長印記,我的心卻一如赤子,善良的成分不敢泯滅,身體的健康不敢私自毀傷,否則,過年回家,叫我如何面對靈山二老。我喜歡過年,我還是那個喜歡過年的孩子。
喜歡過年,不是為了期盼已久的壓歲錢,不是為了忙中偷閑的短短數日的安逸,也不是為了滿足饞貓似的嘴巴。過年,我喜歡的是回家。
外地念書的人通常是很少回家的,我是其中的一個,他們可真是背井離鄉的年輕一代。然而,有一大部分人是不愿輕易回家的,即使他們有家可歸。他們有家,家里住著可親可敬的兩位老人,他們莫名其妙地就是不肯回家,他們寧肯成天在外偕同一波波狐朋狗友東奔西跑、不知為了什么無所事事。我時常聽說這些令人感慨的無知故事,哪像我,孤家寡人、六親淡泊,有家不能回、有家不敢回。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12
印象之中的過年,天氣定然就是寒冷的,大雪紛飛,黑夜里風呼嘯著興風作浪。大地一片白茫茫,雪光,月光和房屋中投射出的燈光,一道映襯著這個特殊的時刻。
屋內定然是一片其樂融融的。一桌熱氣彌漫的團圓飯,燈光在霧氣中形成光亮的通路。飯桌上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親朋好友的齊聚彰顯著團圓之于中國人的意義。
電視里,播放的一定就是春節聯歡晚會,這個全世界觀看人數最多的節目似乎已經成為過年必不可少的標志,它一年一度如約而至。
印象之中的`過年一定就是在天色暗下之后開始,一頓年夜飯從晚上7點慢慢的吃,直到晚上12點。橘黃色的燈光,碗筷碰撞的聲音,小孩子的嬉鬧聲,大人間的祝福的話語。辭舊迎新,是過年的意義。
待到晚上9點左右時,屋外的鞭炮聲開始響起。印象中,那禮花就是七彩的,在天空畫出繽紛圖案。“噼啪”的聲音會一直持續到凌晨。天空的禮花不斷的盛開。第二天推開門,空氣中彌漫著冬日的霧氣和淡淡的火藥味。地面上一片紅色的紙屑。而人們也并不著急的掃去,“紅紅火火”,正是人們所寓意的。
而現在,我正在電腦旁,和不認識的人一道游戲,由于先前約好的朋友一個個的爽約。父母在看電視,而我在玩游戲,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全然沒有印象之中過年的事宜。起身到陽臺,看灰蒙蒙的天,遠處的光柱無力的透過云層。夜色正暗,全然沒有要綻放的煙花的痕跡,有多久了呢?有多久沒有在除夕夜看煙花了呢?手機震動,“春節期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請您注意消防安全”的短信如約而至。現實的過年,竟和印象之中的,如此大相徑庭!
社會正在飛速發展,有一些節日特有的氣氛卻在逐漸暗淡。
年味正逐漸變淡,這個話題已多次被人們熱議。其原因耐人尋味:多樣化的電子設備使人們很難一道歡慶,對消防安全的重視使得不在有煙火的燃放,90后獨生子女無法體會與兄弟姐妹一道鬧新春的快樂……
2017的除夕,沒有煙花、沒有雪花……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13
年就是歡樂的節日,年的傳說有許許多多,今年的年與以往的年又有了許多的不同。
小時候就看到有關過年的傳說:相傳在東海海底,常年不見天日,住著一頭叫夕的'怪獸。夕經常到岸邊去欺負老百姓,使得民不聊生。在夕又一次去欺負人的時候,一個叫年的小嬰兒出生了,那嬰兒哭得震耳欲聾,令夕疼痛難忍,它剛想去吃了那嬰兒,卻見嬰兒披著紅布,光芒刺眼,令夕怕得不得不躲入深海。從那時起,老百姓知道了夕的弱點,每當夕來時就貼紅聯,放鞭炮,終于殺了夕,于是把那一天稱為除夕。
這自然就是一個神話傳說,但同時也表達出了當時人們純樸、團結的優點。
今年的新年很特別,下了一場近17年來最大的一場雪。鋪天蓋地的大雪覆蓋了整個大地,令人外出不便,造成春運阻礙,部分地區房屋倒塌,電路中斷,電架倒塌,這都是雪的“杰作”。我愛雪,但我就是喜歡雪的溫柔、雪的清麗脫俗,如一股清流,不被臟塵所污染。可當我看到你們變成咖啡色被堆在路邊,又心生厭惡。為了你們所造成的后果,有許多人凌晨三點不到就起床鏟雪、馬路上到處看到行人在摔跤,辛苦了一年在外工作的人們趕著春節想回家團聚,卻在路上艱難地度過了好幾天……一想起這些,我又有些憎恨你們了。當然,你們曾帶來了我好多歡樂:堆雪人、打雪仗,每戶人家門口都用雪展現著自己特有的藝術才華……可你們卻無休止地下個不停,令人不得不要抗擊你們,哎!
當然,對我們這些小孩子來說,過年最快樂得事莫過于收壓歲錢了,我們還要從小學會合理分配金錢,鍛煉自己的理財能力……
我愛年,我更愛今年的新年!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14
春節期間,人們一般要走親戚,回老家,于是,我就跟爸爸媽媽回了老家河南,先去爸爸老家三王莊,再去媽媽老家洛陽。23號我們和其他幾個人加行李,滿滿當當地駕車去了。
經過一整天的顛簸,來到了河南新鄉三王莊。到家時已是深夜9點多了,一進臥室就看見了我的奶奶——我爸爸和媽媽。她穿著棉襖,正在暖爐旁暖手,一見我來了就很激動地笑了笑,操著滿是河南味的方言示意我也暖暖手,一路上天很冷,我就坐下來了,她便問我長問我短,我都一一回答了,有些聽不懂的我便找馳哥幫忙。晚上,昌昌來了,他比我大一點,一見我便熱情地帶我出去放炮,老家的炮不想城里的那樣好,小店的炮很單一,大一點的店也沒有什么好看的花炮,都是響炮,可我玩的津津有味,因為這里的人十分好客,雖然生活節奏慢,但卻很令很多人羨慕。第二天,我上午十一點起床去走親戚,大半的人我那時是沒有什么印象了,但每到一家都是笑臉,很溫暖。有一次竟被強迫吃了兩次晚飯,使我一連一整天吃不下東西。26號還是27號,我去了洛陽。
到了洛陽,我見了婆婆——我媽媽的媽媽。她很慈祥,一見我們先是抱了抱弟弟小溪,可小溪竟然不認得了昔日如此關愛她的婆婆,好在我們的到來令婆婆很高興,晚上,二姨回來了,包括她的未婚夫,一家人其樂融融。第二天,我去了寶寶家,寶寶是我的表弟,我們小時候很喜歡在一起玩,他們家很招待我,我很感謝。除夕,我又回到了婆婆家,晚上看春節聯歡晚會、放炮,年都是這樣過的`。第二天走親戚,雖沒有三王莊一樣里的那么近,可一天下來也忙得夠嗆,一堆作業都沒有做。倒是燴菜挺好吃的,那是由一些各種不同的菜和肉還有粉絲拌在一起煮,一做出來十里飄香,還有餃子,可讓我好好品嘗了一頓。
一回家,我就瘋了似的趕沒做完的作業。唉,春節就這么過了。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15
年底,商場里每天都有成群的人。當每個人走出商場大門時,他們總是手里拿著大包,為家人準備新衣服。但是現在的人一年四季都買幾次新衣服,新年新衣服,進門第二天好像就鉆進上身了。新衣不再是過年最好的禮物。
只是,除了買新衣服,年底準備一桌好吃的。剩下的記憶的味道越來越淡。
小時候家里經濟條件不是很好。夏天或者秋天去市場的時候我媽總是給我們買過年的衣服,說反季節的衣服賣的便宜。于是乎,從新衣進門的那一天起,我的心里就在一天天盼望著新年。經過了秋天和漫長的冬天,我終于迎來了新年。大年三十晚上,我媽在我們床邊放上新衣服,把壓歲錢壓在枕頭下給我們。那天晚上,總有一個甜甜的夢。
第二天黎明前,我穿上期待已久的新衣服,和村里的朋友挨家挨戶過年。如果我和大人們關系好,我會給我們50美分的壓歲錢,但是如果我關系正常,我會給我們很多瓜子和糖。我從村子的一頭跑到另一頭,回到家,滿滿的`都是收獲的果實,驕傲的向父母炫耀,賺了多少壓歲錢,賺了多少瓜子糖。
但是,從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村里去拜年的孩子越來越少了。反而給壓歲錢成了成年人的事。成年人去平時關系不錯的朋友家,給朋友家的孩子壓歲錢,甚至半斤糖一年攤一次。
一起長大的朋友喊過年越來越沒意思了。沒有孩子拜年放鞭炮。大年初一,如果在家一天不看電視,如果在家不蓋被子睡覺。
突然懷念起小時候過年的興奮。有時候想想,難道是時代的變遷讓我的記憶里失去了當年的味道?還是什么。
都說失去的才是最珍貴的。突然覺得記憶中的那一年的味道好珍貴好美好。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相關文章: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02-05
以年味為題作文02-06
以年味為題作文[優選]04-06
以年味為題的優秀作文05-19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精選68篇)01-11
【集合】以年味為題的作文15篇01-20
以等為題的作文08-22
以等為題作文02-10
以讓為題的作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