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秋夜月·當(dāng)初聚散原文及賞析
秋夜月·當(dāng)初聚散原文及賞析1
秋夜月·當(dāng)初聚散
宋代·柳永
當(dāng)初聚散。便喚作、無由再逢伊面。近日來、不期而會重歡宴。向尊前、閑暇里,斂著眉兒長嘆。惹起舊愁無限。
盈盈淚眼。漫向我耳邊,作萬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難見。待信真?zhèn),恁別無縈絆。不免收心,共伊長遠(yuǎn)。
宋代古詩詞《秋夜月·當(dāng)初聚散》賞析
風(fēng)流才子柳永仕途失意后,終日冶游,過著偎紅倚翠的放浪生活,這首俚詞可為代表作。年輕時在汴京的一次宴會上,他與一個已經(jīng)分手的歌妓不期而遇,重逢交談終于達(dá)成諒解。這是一段悲歡離合的事,雖然只是宴會上這一場面,卻將詞人和她的恩恩怨怨寫得細(xì)膩逼真。上闋先寫彼此散后,突然相遇的神態(tài)。他認(rèn)為沒有緣由再與她合好,又見她席上強(qiáng)裝笑顏,不時皺眉長嘆,那楚楚動人的神態(tài)勾起他對舊日恩愛的縷縷情思。只見她雙眼淚盈,不顧約束,對著他的.耳邊傾吐著種種隱藏在內(nèi)心的肺腑之言。而且她對他情感卻始終專一。他表示要她“待信真?zhèn)”,即割斷了一切羈絆,他才“收心”,“共伊長遠(yuǎn)”對前番誤會表示諒解后長遠(yuǎn)相愛。
柳永的俚詞特色多方言口語,既通俗又妥貼而曲盡其意,這是他在接觸市民口語中獲得的。也因為他對市民觀察入微,摹寫入物的情態(tài)、語氣及心理變化,才下筆如此傳神。
秋夜月·當(dāng)初聚散原文及賞析2
秋夜月·當(dāng)初聚散-柳永
作者:宋,柳永
秋夜月·當(dāng)初聚散-柳永原文:
秋夜月·當(dāng)初聚散
柳永〔宋代〕
當(dāng)初聚散。便喚作、無由再逢伊面。近日來、不期而會重歡宴。向尊前、閑暇里,斂著眉兒長嘆。惹起舊愁無限。
盈盈淚眼。漫向我耳邊,作萬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難見。待信真?zhèn),恁別無縈絆。不免收心,共伊長遠(yuǎn)。
【注釋】
秋夜月:詞牌名。仄韻。因尹鶚詞起句有“三秋佳節(jié)”及“夜深,窗透數(shù)條斜月”句,取以為名。以尹鶚體為正體。別格83字,見柳永詞。
聚散:離開。
再逢:再次相遇。
嘆:嘆氣。
淚眼:閃著淚的眼。
奈:無可奈何。
伊:你。
秋夜月·當(dāng)初聚散-柳永拼音解讀:
qiū yè yuè ·dāng chū jù sàn
liǔ yǒng 〔sòng dài 〕
dāng chū jù sàn 。biàn huàn zuò 、wú yóu zài féng yī miàn 。jìn rì lái 、bú qī ér huì zhòng huān yàn 。xiàng zūn qián 、xián xiá lǐ,liǎn zhe méi ér zhǎng tàn 。rě qǐ jiù chóu wú xiàn 。
yíng yíng lèi yǎn 。màn xiàng wǒ ěr biān,zuò wàn bān yōu yuàn 。nài nǐ zì jiā xīn xià,yǒu shì nán jiàn 。dài xìn zhēn gè,nín bié wú yíng bàn 。bú miǎn shōu xīn,gòng yī zhǎng yuǎn 。
相關(guān)翻譯
當(dāng)時離開的時候,就說了,沒有機(jī)會再和你見面。最近呢,沒有想到我們卻再次相遇。閑暇的時候,喝著酒,你皺著眉頭嘆氣。又想起舊時的無限憂愁。
你眼睛里閃著淚光,在我耳邊說著你的萬種怨恨。但是我也許多的無可奈何,不可能這樣永遠(yuǎn)陪你。等我沒有什么牽絆的時候,我就會和你永遠(yuǎn)在一起。
相關(guān)賞析
這是一首描述較為復(fù)雜心情的詞,有些詞句很不易理解,可能是敘述一對情人之間離合舊情的。“當(dāng)初聚散,便喚作,無由再逢伊面”,是說曾經(jīng)在某一時期,“聚”而又“散”。既然散了,就已考慮到“無由再逢伊面”,這里的“便喚作”,應(yīng)是雙方的共識,而并非一方面的意想。下面“近日來,不期而會重歡宴”,是說明這一回“不期而會”的喜悅是由于雙方都有同感,所以才成為“重歡宴”。但是,由于某種原因,前番雙方都已感到無由再見,這個“無由再見’
之“由”,似乎至今并未消失,故而今番雖“向尊(樽)前"飲酒,但“閑暇里”(按:此處的閑暇,應(yīng)指飲酒酬酢的間歇時間)彼此仍然是“斂著眉兒長嘆”而且正由于彼此的“斂著眉兒長嘆”,便又不得不觸發(fā)當(dāng)初情景,所以終于要“惹起舊愁無限”!下片更為真切感人。
“盈盈淚眼,漫向我耳邊,作萬般幽怨”說明這一對離而又合的情侶,在這個不期而會的場合,經(jīng)過彼此“斂著眉兒長嘆”之后,一方噙著“盈盈淚眼”,漫向?qū)Ψ降腵耳邊,傾吐其別后的“萬般幽怨”。這時,對方既為之感動,又不能不抱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難見。”這個“有事難見”之事,可能也還是當(dāng)初聚而又散的緣因,這里,加以抱怨,自在情理之中。
結(jié)句“待信真?zhèn),恁別無縈伴”是被傾訴的一方心中的盤算,意思是我姑且相信你的這番話,把其他的顧慮或愛情的糾葛(縈伴)拋開,再來一次“不免收心”,而言歸于好地“共伊長遠(yuǎn)”。
柳永之詞,善于白描,并且主要是運(yùn)用通俗語言,不掉書袋,不搞獺祭,故不僅能在當(dāng)時享有盛名,做到“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而且,即使到了現(xiàn)在,人們讀來仍然親切曉暢,毫無古今之隔。此詞遣詞之通俗易曉,及其能以簡煉之詞匯,描述復(fù)雜之感情變化,仍然不失為我們學(xué)習(xí)之榜樣。
作者介紹
柳永柳永(約987-約1053),初名三變,字耆卿,崇安(今屬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員外郎,后人稱他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稱“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書香仕宦之家,但個人世路坎坷,多次應(yīng)進(jìn)士試,不第。生活落拓,長期出入歌樓舞館,與歌妓們相處密切,靠為她們填詞作曲維持生活。正由于這樣的生活境遇,使他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專業(yè)詞人。
柳永是詞史上第一個大量創(chuàng)制慢詞(長調(diào))的詞人。他的《樂章集》中有一半屬于長調(diào)。由于他的提倡,慢詞廣為流行。柳永作詞雅俗兼擅,以俗為主,他繼承和發(fā)展了民間詞的傳統(tǒng)。開創(chuàng)了文人俚詞一路。他的詞作具有很深廣的群眾基礎(chǔ),形成“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的局面。陳振孫(南宋)評柳永的詞:“音律婉諧,語意妥帖,承平氣象,形容曲盡。”
【秋夜月·當(dāng)初聚散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秋夜月·當(dāng)初聚散》賞析04-18
秋夜雨·秋夜原文、賞析08-09
《秋夜曲》原文及翻譯賞析08-23
秋夜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11-25
秋夜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21
秋夜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范文11-08
江上秋夜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0-18
秋夜寄邱員外原文及翻譯賞析07-25
《秋夜長》原文及古詩詞賞析02-21
秋夜寄僧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