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范文1
教學目標:
1、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氣氛。
2、通過閱讀,能找出春節開始高潮和結束的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熱愛北京、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錄像再現現在人過春節的情景,激發興趣。
1、喜歡過春節嗎?談談自己的想法。
2、北京的春節是怎樣的?
二、整體感知,初識大意。
1、自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圈出來。
2、檢查生字讀音情況:
出示課件
(1)放鞭炮檢查。
(2)對這些生字你有沒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解決重點難點。
3、解決遇到的困難或問題。你在讀文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提出來。
4、小結。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一)自己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熱鬧)
快速讀一讀課文,看春節熱鬧,作者都寫了哪些重要日子?按順序說一說。板書:臘月正月十九
(二)學習過年這一節。
1、默讀課文,找出喜歡的一個段,劃出表現熱鬧的句子,談談為什么說這些句子能表現出熱鬧。
2、全班交流。根據學生喜歡的段落交流,喜歡同一個段落先交流。交流時注意抓住重點的詞句說。
3、指導學生讀出熱鬧來。讀完之后,師生評議。
(三)學習元宵節這一節。
1、默讀這一節,過元宵節熱鬧表現在哪些方面?
2、小組合作討論。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燈的數量多、種類多、亮等特點。數量多可引導學生抓住處處、整條街、幾百街上有燈,家中有燈等;種類多可引導學生抓住玻璃的、牛角的、紗燈、冰燈、長龍、走馬燈、宮燈、紙燈等等。
3、合班交流。出示錄像看燈,讓學生感受燈的世界燈的美麗。
4、讀出喜歡的心情。指名讀。
5、合作讀。
(四)感受咱的.春節與北京的春節有什么不同。
1、學生聯系自己過春節的情況談一談。
2、交流自己搜集的與春節有關的不同資料。(圖片、文字資料、錄像、幻燈片等都可以)
教師小結。
四、作業超市(自選一個)
1、寫一寫自己過春節時最有意思的情景。
2、搜集不同地方的人過春節的不同習俗,辦一期手抄報。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范文2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學會本課十四個生字,正確讀寫“翡翠、萬象更新、燈火通宵、日夜不絕、截然不同、萬不得已、張燈結彩、有聲有光、各形各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3、學習按一定的順序、有詳有略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讀中理解,讀中想象的能力。
2、提高學生閱讀的速度,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三)情感目標:
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引發了解民風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傳統文化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一)了解老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二)學習按一定的順序、有詳有略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教學方法
讀中感悟法、比較閱讀法。
教學準備
(一)多媒體課件。
(二)學生課前準備:
1、搜集關于春節的詩歌、童謠等。
2、搜集各地過春節的民風民俗。
【主要目標要求】:
1、學會本課十四個生字,正確讀寫生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生詞的意思。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寫作的順序。
4、了解老北京春節前的習俗,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教學過程預設】
一、談話導入,共話春節,激發興趣
1、學生匯報搜集關于春節來歷的資料。
2、學生匯報搜集關于春節的詩歌、童謠等。
(二)出示北京春節童謠,導入課文
1、齊讀童謠。
相關童謠: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2、導入課文。
師:這就是北京的春節的寫照。很有特色是吧,也想到北京去過個春節是吧。今天,我們就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過一個京味十足的'春節,感受獨特的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3、認識作者:老舍(l899、2、3—1966、8、24),滿族,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于北京。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親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計維持一家人的生活。1918年夏天,他以優秀的成績由北京師范學校畢業,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學去當校長。1924年夏應聘到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當中文講師。在英期間開始文學創作。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說月報》雜志連載,立刻震動文壇。
二、整體感知,理清過程,了解寫作順序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提出學習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
2、北京的春節給你的印象是什么?
(二)反饋檢查:
1、學習生詞,指導書寫。
2、解決疑難。
3、交流對北京春節的感受。
(三)瀏覽課文,理清順序。
1、北京的春節是從哪一天開始,到哪一天結束?
2、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的順序。
師: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老舍先生寫到了哪些天的將北京的風俗寫清楚的?(本文以時間(臘月——元宵節)為線索(或是以春節的過程為線索))。
3、思考2:本文選取和組織了哪些材料?
(熬臘八粥泡臘八蒜上年貨兒童放假新年的“彩排”除夕以前除夕元旦光景初六開張元宵)
3、學生匯報。
4、了解課文的寫作順序。
5、完成表格
三、品讀感悟,細賞風俗,體味特色文化
1、品讀“臘八”
(1)學生匯報表格填寫內容。
(2)引導學生通過品讀語句,感受風俗特色,領悟作者語言的特點。①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A換詞理解“農業展覽會”。
B聯系臘八粥的材料理解“農業展覽會”,體會老舍語言的樸素與幽默。C指導朗讀,讓學生感受臘八粥不僅是一種食品,更是獨具北京傳統的一種文化。
②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
A引導抓住“翡翠”、“色味雙美”,體會作者敘述的精妙。
B指導學生聯系資料談談北京關于吃餃子的風俗。
2、品讀“二十三”
(1)學生匯報表格內容。
(2)引導學生通過品讀語句,感受風俗習慣,領悟作者語言的特點。
四、小結,布置作業
(一)教師總結延伸。
(二)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構思如何開展調查“民風民俗”的活動。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05-09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01-18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03-14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08-24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08-03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11-15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02-28
《北京的春節》優秀教學設計04-02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集合08-24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優秀)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