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作文集合(3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書的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書的作文 篇1
無論何時何地,當閱讀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那是詩意棲居的一種召喚,也是人生幸福的一種見證。
季羨林先生曾將古人讀書之樂概括為“四時讀書樂”。同時,他給我們描繪了古人讀書的三種境界和趣味:其一是“紅袖添香夜讀書”。有紅顏知己相伴,挑燈夜讀,把盞品茗,美人養眼,美文養性,其樂融融,其情怡悅,令人艷羨。其二是“綠滿窗前草不除”。因醉心于讀書,沉迷書中,忘記了時光流逝和季節更替,四季輪回,窗外已是綠草茵茵而不知。這是一種聚精會神,專心致志,忘我忘物的讀書境界,令人敬佩。其三是“雪夜閉門讀書”。這種讀書的情趣與前面所言又有不同,天寒地凍,大雪紛紛,四周靜寂,獨自一人,閉門讀書,而且讀的是書,可以想見讀書的心情之切,閱讀的放松與愜意,此景此情,樂在其中,味在其里,不足與局外人道也。
在我看來,真正的讀書不是為稻粱謀或揚名于當世,而是我們心靈的'渴求和精神的寄托。所以,歷盡困苦而自得自適。于是有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到的讀書治學“三境界”。其一曰: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言其讀書之艱辛。其二曰: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言其讀書之執著。其三曰: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言其閱讀之收獲。試想,一個人,坐擁書城,懷攬書香,身居陋室,心安神寧,讀書為樂,豈不快哉!南宋詩人尤袤說,讀書“饑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而讀之以當朋友;幽憂而讀之以當金石琴瑟也。”可見,對于真正的讀書人來說,讀書之樂難以言說;讀書之味如飲甘泉;讀書之趣無窮無盡。書是靈魂的居所;書是精神的家園;書是深情的朋友;書是療傷的良藥。
談到讀書的妙處與方法,我以為孔子在《論語》中提出的讀書之道更為精妙。它妙就妙在孔子將讀書治學與修身養性結合了起來,我們亦可將其概括為孔子的讀書治學“三境界”。其一云: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其二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其三云: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在這里提出的讀書治學之道,即:讀書與實踐相結合,故曰:學而時習之。“習”不僅僅是溫習,而且更是實習、復習、實踐,在實踐中學習、鞏固和提高;讀書與交流相結合,獨學而無友,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學習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切磋、交流、探討,讓思想的火花在同道的交流中產生碰撞,這是一種令人賞心悅目的樂事;學習不是僅僅為了治國平天下的經世致用,更是個體的修身養性,心靈充盈,精神愉悅。所以,有了學識、本領而不為世人所重視和認同,依然能夠其樂融融,孜孜以求,以達治學之境,以至人生之景,這才是真正的大度、大氣的君子之風和讀書之道。
總之,讀書不是為了學好文武藝,售與帝王家,讀書學習是個體安身立命的基礎和方式。讀書不在于結果而重于過程,不在于僅僅為了致世實用,更在于滋養個體的靈魂、涵養個體的精神。所以,孔子的讀書治學“三境界”說要比王國維的“三境界”說內涵更加豐厚和高妙,值得我們每一位讀書人珍惜。
讀書的作文 篇2
讀書是一種享受,是一種快樂,是一位朋友。它是我最大的樂趣。
上三年級的某一天放假,我吵著鬧著要去朝陽公園玩。可媽媽非但沒帶我去,反而帶我去了新華書店。“好吧!”我悶悶不樂的跨進店門,“投君子所好,行了吧?”書店里的兒童讀物琳瑯滿目,我卻一點也提不起興趣。
“瑩瑩,你試試看唄!沒準就喜歡上了。”媽媽勸道。
哎!蒼天吶!大地呀!誰來救救我呀?我在心里高呼。表面上卻還得順著媽媽的意愿,怕把她得罪了(不愛發脾氣的人發起脾氣來是最可怕的):“行!試試!”
隨手從科普類抽出一本書,拿在手里,應付道:“我看這本,行不?你去看你的'書吧!”可媽媽好似和我干上了,說,她要和我一起看。
就坐后,媽媽饒有興趣地問:“咦?你還喜歡看動物科普?”
“怎么可能?!我才不喜歡!你問這個干嘛?”我沒好氣地偷偷白了媽媽一眼。
“那………那你拿這本書干嘛?”媽媽似乎很驚訝。
“怎么了?”我把書的封面翻過來,盯著封面,我愣了好一陣子:我拿的居然是《動物百科》!隨后又在心里不住地抱怨:手氣怎么這么“好”?!“那個……拿錯了!”我想換,卻又被媽媽攔下了:“拿了一本書,就看完再換!”哎!我的目光苦澀地移向窗戶。外面晴空萬里,太陽明媚地照耀著大地。可不知怎么的,我總覺得太陽在笑,而且是在朝我笑。
哼!你也嘲笑我!我心里十分不爽,真想用手里這本書將太陽砸下來,再收拾一頓。可我不能,于是,縱然心中有千百種怨言,還是要把書看完。悶悶不樂的拿起《動物百科》,將怒氣撒在了手上,每翻一頁都格外用力。
可慢慢的,我就發現,書海中的知識像磁石般牢牢地將我吸住了。我開始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直到時間不夠了,我才依依不舍的將書放回書架。
走出書店,我深吸了一口氣,感到心情格外舒暢。我深知,我經歷了一次生命的升華。
讀書的作文 篇3
著名詩人臧克家曾經說過:“讀過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個益友。”是啊,書就像一個忠實的朋友,陪伴我度過每一個重要的成長階段。書,對我而言,不僅僅只是知識的載體,更是我的精神糧食。
在我懵懂無知的少年時期,《安徒生童話》是我的最愛。
在清晨,溫暖柔和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散發著木香書桌上。那是,我就會安安靜靜的坐在小凳子上,捧著薄薄的《安徒生童話》,用稚嫩的小手點著標滿注音的字,一行一行的往下讀……在這本充滿童話色彩的書中,我會對丑小鴨的悲慘身世倍感同情;對拇指姑娘獲得幸福而拍手叫好;對海的女兒的無私付出感到敬佩……書,讓我的童年時期變得更加精彩!
在我天真爛漫的童年時期,《伊索寓言》教會我做人的道理。
在烈日炎炎的夏日,我常常會和小伙伴們一起躲在身材魁梧高大的梧桐樹下乘涼。那是,我會依偎在如士兵一樣高大的梧桐樹下,手里捧著一本《伊索寓言》津津有味的讀著。在這有幾百小故事編寫而成的的書中,我體會到了真、善、美,也看到了假、丑、惡,如同我的啟蒙導師一般,教會我許多做人的道理。書,讓我的少年變得更加絢爛多彩!
未來,在我活力四射的青年時期,一本本形形色色的詩集也將是我枕邊的“常客”。
在傍晚,余暉漸漸地被黑暗所吞噬,寥寥無幾的星星在黑夜中發出微弱渺茫的光。那是,我會端坐在座位前,暫時放下沉重的`作業,拿起一本詩集,如惡狼一般貪婪地讀了起來,不愿放過每一分每一秒。在優美的詩集中,我能感受到大詩人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鄉之愁;能體會到詩圣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無奈與悲憤之感,我能感覺到愛國詩人辛棄疾在夜行黃沙道時“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的愜意、舒適。書,讓我的青年時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為我的青年時期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書就像一座階梯,引導我們走向成功;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們打開知識的大門;書更像一位忠實的朋友,一直陪伴著我們!朋友們,讓我們好好把握現在的時間,閱讀書籍,讓書香充滿我們的每一個角落!
【讀書的作文】相關文章:
愛讀書讀書的作文11-22
讀書樂樂讀書作文09-08
讀書樂,樂讀書作文02-11
讀書的作文05-31
以讀書作文04-01
讀書作文12-14
(精選)讀書的作文07-14
(經典)讀書的作文07-20
讀書的作文(精選)08-03
(經典)讀書的作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