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玉階怨原文及賞析[薦]
玉階怨
李白〔唐代〕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水晶一作水精)
賞析
李白的這首宮怨詩,雖曲名標有“怨”字,詩作中卻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見“怨”字。無言獨立階砌,以致冰涼的露水浸濕羅襪;以見夜色之濃,佇待之久,怨情之深!傲_襪”,表現出人的儀態、身份,有人有神。夜涼露重,羅襪知寒,不說人而已見人的幽怨如訴。二字似寫實,實用曹植“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意境。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笔變删涫钦f,玉石砌的臺階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獨立很久,露水浸濕了羅襪。前兩句寫女主人公無言獨立玉階,以至冰冷的露水浸濕了羅襪;以見夜色之濃,佇待之久,怨情之深。“羅襪”,見人之儀態、身份,有人有神。夜涼露重,羅襪知寒,不說人而已見人之幽怨如訴,二字似寫實,實用三國魏曹子建“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洛神賦》)的意境。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蹦﹥删涫钦f,回房放下水晶簾,仍然隔著簾子望著玲瓏的秋月。怨深,夜深,不禁幽獨之苦,乃由簾外而簾內,及至下簾之后,反又不忍使明月孤寂。似月憐人,似人憐月;若人不伴月,則又有何物可以伴人?月無言,人亦無言。但讀者卻深知人有無限言語,月也解此無限言語,而寫來卻是一味的望月。此不怨之怨所以深于怨也。
“卻下”二字,以虛字傳神,最為詩家秘傳。此一轉折,似斷實連;似欲一筆蕩開,推卻仇怨,實則經此一轉,字少情多,直入幽微。卻下,看似無意下簾,而其中卻有無限幽怨。本已夜深了,怨也深了,無可奈何而入室。入室之后,卻又怕隔窗明月照此室內幽獨,因而下簾。簾下來以后,卻更難消受這凄苦無眠之夜,與更無可奈何之中,卻更去隔簾望月。此時憂思徘徊,如此情思,乃以“卻下”二字出之!皡s”字直貫下句,意謂:“卻下水晶簾”,“卻去望秋月”。在這兩個動作之間,有許多愁思轉折返復,所謂字少情多,以虛字傳神。中國古代詩歌藝術中有“空谷傳音”之法,似當如此!傲岘嚒毙稳菟Ш熤该鳎挚此撇唤浺庵P,實則極見功力,以隔簾望月,襯托了人之幽怨。
詩中不見人物姿容與心理狀態,而作者似乎也無動于衷,只以人物行動見意,引導讀者步入詩情最幽微處,并且為讀者保留想象余地。使得詩情無限遼遠,無限幽深。以此見詩家“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真意。以敘人之筆抒情,常見,易;以抒情之筆狀人,罕有,難。
在寫作理論上,俄國作家契訶夫有“矜持”說,也就是說作者應該與所寫的對象保持一定的距離,并保持一定的“矜持”與冷靜。這樣寫的好處是比較客觀,無聲嘶力竭之弊。本詩無一語正面寫怨情,然而又似乎讓人感受到漫天愁思飄然而至,不著怨意而怨意很深,在藝術上有幽邃深遠之美。這首《玉階怨》含思婉轉,余韻如縷,正是這樣的佳作。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玉階怨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玉階怨原文及賞析02-27
玉階怨原文賞析10-04
《玉階怨》原文及翻譯賞析11-08
(推薦)玉階怨原文及賞析07-14
玉階怨賞析09-30
玉階怨原文及賞析【優選3篇】07-14
李白《玉階怨》閱讀答案附賞析06-15
宮怨原文、賞析07-28
宮怨原文及賞析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