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必備】國旗下講話:圣誕節帶給我們的思考
各位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明天就是西方的圣誕節了,你們是不是又已經準備好了怎么過這個節日呢?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是———圣誕節帶給我們的思考!
每年12月25日是全世界大多數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由于圣經記載耶穌生于夜間,故傳統稱12月24日夜為"圣誕夜"或"平安夜"。在圣誕節人們會準備圣誕樹,給朋友和心愛的人準備圣誕節禮物并在圣誕夜放在他們的帽子里面,還會和朋友們一起唱圣誕歌,制作圣誕卡片,和家人朋友在圣誕樹下一起吃圣誕大餐等。總之,圣誕節是個象征著美好的日子!每年的平安夜、圣誕節,我看到禮品店火爆的生意,各商家都在搞各種各樣的優惠活動,還有人們組織的各種活動,場面之大,人數之多,熱鬧程度大有超過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作為一個炎黃子孫,我的心里總覺得有一種失落感。不得不承認,相比圣誕節的無限風光,中國的傳統節日略顯冷清。除了每年最為隆重的春節仍然一枝獨秀外,其余傳統節日如清明,端午,重陽已經很難被在記憶中喚起。近年來,隨著傳統節日成為法定節假日,這些傳統節日開始“春風吹又生”。但是,與圣誕節,乃至新興的萬圣節,感恩節相比,這些在我們傳統文化中占據重要位置的節日仍然處于下風。
首先,我想說,過情人節,圣誕節,我不反對。但是我想不明白,為什么西方的一個節日在我們國家能如此火爆!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國家,自己的節日、自己的文化、歷史卻不被重視,備受冷落。這不能說不是一個民族的悲哀!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責任把我們的民族文化推向世界、發揚光大!等我們的國家發展成世界一流超級大國時,是不是世界人民會更多的學習中國文化,了解中國歷史,也會像我們這樣狂熱的過中國的傳統節日!
很多憂國憂民的專家們站了出來,憂心忡忡的呼吁重視傳統,再現經典。特別是前幾年韓國搶先申請端午節為世界文化遺產,這種聲音更是達到了高潮。對于保護民族遺產,重現民族傳統節日,我是發自內心的支持,畢竟傳統的文化是不能夠輕易丟棄的。但是,這種聲音擴大一下就成為了反對包括圣誕節在內的外國節日,將這些在國外社會中同樣具有悠久歷史的節日一概斥之為“文化入侵”,并對過這些節日的主要人群—中學及高校學生嗤之以鼻,稱之為“崇洋媚外”。對這些專家,我不敢茍同。
幾年前的南美國家峰會上,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宣稱當今正處于全球化浪潮的襲擊中,號召與會的南美國家一同抗拒美國為首的全球化進攻。美國前副總統戈爾也曾在一次演講中發出了“世界發展太快了,停下來,我要下車”的感慨。他們都看到了美國為主的西方文化浪潮正在沖擊整個世界。但是,他們的聲音沒有得到太多的附和,因為人們都知道,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逆轉。在這片洶涌而來的海嘯中,每個國家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去適應。圣誕節在中國的日益紅火也是借了全球化的東風之便。
圣誕節為首的西方節日在中國走紅,但是我們沒有真正的在過圣誕節,更多的只是逢場作戲的走秀。仔細觀察可以發現,中國的圣誕節只是借用了圣誕節的外衣,并沒有領略圣誕精神的實質。我們只是移植了圣誕樹,扮演了圣誕老人,順便借其之手賣賣禮物,搞搞促銷而已。我們不會在平安夜合家團聚,不會在平安夜晚上在床頭掛著襪子等待從壁爐鉆出的圣誕老人送上禮物。(事實上,我們連壁爐都沒有),我們甚至很少放諸如《平安夜》這樣宗教意味很濃的經典圣誕歌曲,商店傳出的往往是《鈴兒響叮當》這樣歡快的童聲。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熱熱鬧鬧,可以在百忙之余忙里偷閑的理由,并不是一個真正蘊含民族精神的傳統節日。
與此相應,全球化的浪潮也在影響西方世界。我們國家的春節在英國倫敦和美國洛杉磯都成為了正式的節假日,倫敦在春節將至之際更是大街小巷遍掛中國紅,絲毫不遜于國內的喜慶氣氛。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廣場樹立著孔子像,美國紐約議會甚至通過了決議把孔子誕辰定位該州的教育紀念日。我們的文化也隨著國力的不斷增強開始影響著世界。
因此,我們在圣誕彩燈掛上街頭時不必大驚小怪。文化的交流是世界交往的正常途徑,一個外國的節日是不會侵蝕掉我們的民族的。我們需要重視的是如何從自己的民族節日中挖掘傳統而富有紀念意義的因素,使之不要成為如同圣誕節這樣僅僅充斥著商業色彩的文化大餐。
【國旗下講話:圣誕節帶給我們的思考】相關文章:
國旗下講話:圣誕節帶給我們的思考10-04
國旗下講話-我們是主語10-15
動物帶給我們的啟示作文(通用51篇)12-08
國旗下講話:快樂圣誕節10-08
《綠色校園我們攜手共創》國旗下的講話范文02-21
《三國演義》八大現實思考08-13
把微笑帶給生活作文03-05
照片引發的思考--我們要和平不要戰爭作文03-06
國旗下講話--讓紅十字會旗飄揚在我們心中08-12
國旗下講話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