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國演義》八大現實思考
《三國演義》八大現實思考1
學家培根曾說:讀史使人明智。我最喜歡的歷史書是《三國演義》,明朝作家羅貫中的經典之作。是根據歷史故事改編的篇章形式的小說,是我非常喜歡的精彩小說。
三國演義的故事很精彩。《借東風》《空城計》《草船借箭》《單刀赴會》《火燒公司》《七擒孟獲》等故事的生動形象讓我著迷。為了加深我對書中情節的印象,我媽還帶我去了武侯祠,去了閬中的張飛廟,看了諸葛的武侯雕像,看了“桃園三婚”圣地,欣賞了“草船借箭燈會”。我們還去廣元找劍門關棧道,走“陳倉”迷宮。在這些地方,我一邊尋找雞車神器,一邊打諸葛搖羽扇,背《紅壁賦》,讀碑文,仿佛回到了三國時代。
《三國演義》里的人物很精彩。劉備的.才華,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曹操的狂妄,張飛的粗野,關羽的深情,趙云的武藝……所有的人物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劉皇叔三顧茅廬》。劉備為了請來一個人才諸葛亮,不怕長途跋涉,不怕日曬雨淋。他三次去諸葛亮的住處請他出來幫忙。他的真誠終于打動了諸葛亮。也讓我明白了什么是真心,什么是求賢若渴,明白了只要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道理。
《三國演義》的語言也很精彩。如歇后語,“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傷”,“周瑜走三步,諸葛亮走三步”,“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張飛吃豆芽——易如反掌”,“草船借箭——多多益善”,“曹操吃雞肋——棄之可惜”。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比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三日不見”、“老生常談”、“三顧茅廬”、“如魚得水”等等,更值得我們學習。
我喜歡歷史,更喜歡精彩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八大現實思考2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戰火連綿……”電視播放新三國,我每天坐在電視前看三國。
義——三國的標簽。三國是正義的嗎?看了電視劇《三國》,我不能認同這個觀點。
每次逃跑,劉備總是第一個跑,不管兩個結拜兄弟,都是第一個跑。這就是仁義?武藝高超的英雄呂布,為了美女丟西姆的故事,讓父親死于自己的劍下。這就是仁義?司馬懿偷了曹操打下的一塊地,好奸詐。這就是仁義?
顯然,我的觀點是膚淺的。于是我翻開《三國演義》這本書,認真讀了起來。
說到仁義,就不得不提到蜀五虎中的紅臉關云長。他是一個杰出的`武術家,他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字。曹操俘獲云長時,不忍殺死這位當代名將,送給他一輛寶馬——赤兔馬。赤壁大敗曹操后,曹操被關云長俘虜,曹操無力回天,但對他忠心耿耿的關羽沒有殺他。因為曹操也有不殺之恩,關羽華容道放了曹操。這就是義。
蜀五虎的另外兩位忠臣趙云和黃忠發誓要保護祖國。每當沖鋒陷陣,趙云永遠是先鋒;每當回營,趙云總是殺敵。而更神奇的是,單騎殺敵千軍,拯救阿逗。黃忠就更不用說了。為了殺敵,這位忠臣為蜀國而戰,拖著70歲的身體投入戰斗,為國捐軀。這就是義。
蜀國軍事家諸葛孔明,不僅才華橫溢,而且學富五車,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劉備三顧茅廬,感激涕零,發誓終生侍奉蜀。他的才華表現在政績上:空城池計策,草船借箭,赤壁借東風……無能為力的時候,讓士兵用木頭把他做成自己的樣子,裝在馬車里,讓人以為諸葛亮身體很好,讓敵人感到害怕,放棄攻打蜀國。一次又一次,他把蜀國從滅亡的邊緣拉了回來。這就是義。
三國里的英雄不計其數,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彰顯著“義”。作為一名現代小學生,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熱愛生活,團結互助,活出自己,用現代的方式詮釋“義”。
【《三國演義》八大現實思考】相關文章:
經典現實句子02-23
現實的句子12-16
經典很現實的句子03-09
很經典很現實句子03-05
很經典現實的句子03-08
很現實的句子07-12
很現實經典的句子04-11
現實的文案01-05
現實的句子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