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勤儉日勤儉節約活動工作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世界勤儉日活動工作總結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世界勤儉日活動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世界勤儉日活動工作總結1
10月31日是由聯合國確定的“世界勤儉日”。世界人口已經將突破68億。就地球資源消耗來說,人類必須做到勤儉節約。這也是確定每年10月31日為世界勤儉日的深遠意義所在。
所以,在一周的開始,首先想和大家分享一個關于勤儉的小故事。
從前有一個農民,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臨終的時候,他把一塊寫有“勤儉”兩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饑挨餓,就一定要按照這兩個字去做。
兄弟倆分家時,將匾一鋸兩半,老大分得了一個“勤”字,老二分得了一個“儉”字。老大把“勤”字恭恭謹謹高懸在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谷豐登。然而他的`妻子過日子卻大手大腳,孩子們常常將白白的饃饃吃了兩口就扔掉了。久而久之,家里就沒有一點余糧了。
老二自從分得半塊匾后,也把“儉”字當作“神諭”供放中堂,卻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農事,又不肯精耕細作,每年所收獲的糧食也不多。盡管一家幾口節衣縮食、省吃儉用,日子過得很是艱難。
有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已空空如也。兄弟倆恍然大悟,“勤”、“儉”兩字原來不能分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訓以后,他倆將“勤儉持家”四個字貼在自家門上,提醒自己,告誡妻室兒女,身體力行。此后的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勤與儉是密不可分的。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是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
那么,在我們平時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養成勤儉的好習慣呢?
我們不妨先從以下一些細節做起:
1、上體育課、活動課前自覺關閉電器,做到“人走燈滅,人離扇停”。
2、放學后自覺檢查并關閉教室內的所有電器開關。
3、在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的日子,盡量不使用日光燈照明。
4、提倡節約用水,科學用水,用完水后,要及時擰緊水龍頭,杜絕長流水。
5、看到浪費水、電的現象及時糾正。
我相信同學們還能想出很多很多如何勤儉的小點子和小竅門。
勤儉不是小氣,而是一種文明,應該被廣泛傳承。大到國家,小到家庭。如果勤儉文明之風盛行于世,將是國之本,家之幸,民之福。
世界勤儉日活動工作總結2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詠史》中有“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的名句;清代朱柏廬在《朱子治家格言》中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二十一世紀的我們,生逢盛世,那戰火紛飛的年代、饑寒交迫的生活,只在文學作品或熒屏中才能一見,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一部分同學勤儉節約的意識卻越來越淡漠了,忘記了“一粥一飯來之不易”的道理。在我們身邊不乏有這樣的鏡頭:一個好端端的面包,咬了兩口,就扔在垃圾箱里;一瓶飲料,還剩一大半,就棄之不顧;飯堂內,剩飯剩菜堆積如山;教室里只有一兩個人時卻開著整個教室的燈管和風扇,甚至無人在時燈管依舊明亮、風扇依舊運轉;校園里時不時見到自來水成了長流水,還有那些被丟棄的校服……
也許有的人說:吃飯的錢我繳了,水費電費我也交了,我浪費的是自己的,跟別人沒有關系。從表面上看,浪費只是個人的消費方式,但從本質上講,它卻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我國,有多少人溫飽問題沒有解決,有多少孩子因貧窮而失去受教育的機會,有多少病號因無錢治病而喪失生命……想想這些同胞,只要有一點血性的中國人,怎么忍心浪費?快樂,一定要建立在浪費的基礎上嗎?如果你關愛他人,你可以把這些浪費掉的錢捐出來,幫助一下貧困的、生病的、有需要的人;或者,你可以少向父母要錢,讓他們感覺輕松點、舒坦些。浪費,是一種不尊重自然和他人勞動果實的'可恥行為。而節儉,即使在發達國家中,也被視為一種美德,這是對勞動的尊重,也是一種社會責任。
希望我們的同學能夠養成文明的習慣、節約的習慣,并在實際中相互勉勵、相互提醒。節約水電、不浪費糧食,不踐踏花草,不糟蹋公共財物,為學校節約每一分錢、每一度電。這不僅是為學校節約,而且是為社會、為環保做一份貢獻。
一個社會越文明,就越節約。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一元錢、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一支筆、一張紙、一本書、一塊橡皮做起,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節”,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讓勤儉節約滲透到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伴隨我們幸福一生!
世界勤儉日活動工作總結3
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是我們人類社會的傳統美德。聯合國專門把每年的10月31日定為“世界勤儉日”,提醒并要求人們在新世紀仍然不要忘記艱苦樸素、勤儉節約。
但是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鋪張浪費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就拿我們學校來說吧,每天早、中、晚三餐飯后,食堂里幾只裝剩菜剩飯的大桶里堆積了許多米飯、剩菜;白天光線充足,總有幾間教室的燈還在那里亮著;沒人使用,還聽見自來水嘩嘩地流著;剛吃完飯,就會有很多同學在學校的商店排隊買零食吃……這種.種不正常的'現象都讓我們心驚和心痛。為了培養同學們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學校少先隊大隊部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1、牢固樹立“崇尚節約、反對浪費”的思想,人人以勤儉節約為榮,以鋪張浪費為恥。
2、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積極開展節約“五個一”活動。即:
節約每一滴水,水龍頭用后及時關閉,發現水管水箱有滴漏水現象,要及時報告;節約每一度電,做到隨手關燈,人走電器關;節約每一張紙,作業本盡量做到正反面都用;節約每一粒食,用餐時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費;節約每一分錢,我們應該合理使用父母辛辛苦苦換來的每一分錢。
3、各個中隊要積極開展“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主題班會,創造性地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如看一段以節約為內容的視頻;開展“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比賽;辦一個“綠色銀行”收集廢品;開展“中隊節約小天使”評比等活動。引導廣大學生牢固樹立節約資源,人人有責的意識。
各位老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邊小事做起,真正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行為,為建設節約型社會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世界勤儉日活動工作總結4
當今社會,鋪張浪費的現象逐漸增多,不但是危害了自己,更危害了別人。鋪張浪費只會使地球上的資源減少而不會有任何好處。所以,我們就應該從我做起,從小就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節約每一滴水,沒一度電,每一張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不要以為地球上的資源都是會再生的,其實,有些東西用完了就會像時間流走了一樣,不會返回來的'。
你是否想過,如果地球缺了水,我們該怎么為,如果地球發生了大災難,我們又該怎樣生存下去,行動比語言更具有說服力,我們應該一起行動起來,為我們營造一個更好的生存環境。
大家都應該知道我們第一任主席毛澤東吧!但是,你們可否知道在他的背后卻有這樣一段歷史:他的一件睡衣穿了20年,補了73個補丁;一條毛巾被上的補丁達到了70多個個;一雙拖鞋穿了20多年。連偉大的領袖都可以做到,我們又怎么不能呢?
其實在生活中,許多事情是我們可以做的:用完的作業本,背面還可以當做草稿紙;淘米的水可以澆花,洗完衣服的水可以用來擺抹布;喝完的飲料瓶也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裝飾品;有些不同顏料的瓶子可以套在燈管上當彩紙,既美觀大方又節約資源。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遵循的原則。同學們,趁著我們還處于蓬勃旺盛的時期,為了地球能有更多的資源,讓我們手拉手,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杜絕鋪張浪費,一起厲行節約吧!
世界勤儉日活動工作總結5
古人言:“盡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為了教育引導學生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意識,南江縣長赤小學近期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了以節糧、節水、節電為主題的“三節”活動,利用多種方式將活動落到實處,活動取得良好效果,校園節約意識明顯增強。
學校高度重視世界勤儉日,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教導處、總務處,安監辦領導及各班班主任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及時召開了全體師生大會,向全體師生宣讀了關于節電、節水、節糧的宣傳口號,明確了具體的行動指南;同時發出《節約資源、從我做起》的倡議,動員全體師生提高認識,養成自覺節約資源的良好習慣。
從師生就餐做起,要求師生每餐都要“吃光喝凈”;注意節約用水,養成隨手關閉水龍頭的.好習慣;并做到教室內人走燈滅,宿舍內晚上按規定時間按時關燈。同時,教導處專門安排各班召開了“以勤儉節約為榮,以鋪張浪費為恥”主題班會,讓學生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少先隊大隊部聯合發出了“爭做‘三節’標兵”的倡議,辦手抄報、黑板報兩期;并開展了主題征文活動。截至目前,共收到征文200多份,從中評出優秀征文25篇并在學校宣傳欄內展出。
通過這次活動,全體師生認識到鋪張浪費的危害,深刻體會到節約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大家都應該謹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讓我們地球家園永遠美麗富饒。
世界勤儉日活動工作總結6
世界勤儉日來臨之際,為了大力弘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鞏固學校創文成果,進一步提高廣大師生文明素質。樹立“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縷半絲恒念物力維艱”的理念,向學校師生大力普及世界勤儉日知識,推廣餐桌文明禮儀,倡導節約用餐行為,提高文明用餐素質,全面營造文明節儉的良好社會風氣。根據上級有關文件要求,積極響應號召,我校廣泛開展了“文明餐桌”活動,現將開展的活動總結如下:
1、認真學習傳達上級實施方案,并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出本校的活動實施方案,明確工作任務,積極做好相關工作安排。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成員明確分工,職責分明,各施其職,完善各項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迎接上級領導的檢查。
2、完善學校食堂各項工作制度,落實責任。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把節約糧食、珍惜資源的要求融入學校食堂的管理中,切實落實到食堂管理實踐中,為師生提供一個安全、衛生、文明、和諧的'就餐環境。以食品安全為準則,以學生的健康成長為目標,學生吃上了放心的營養餐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3、10月中旬,開展了校園“文明餐桌”活動的宣傳教育,教師利用國旗下講話的時間向學生講解了有關勤儉節約的知識,用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奮斗的革命歷程向學生傳達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節約理念。學生知道了諸如爬雪山、過草地等革命經歷中每一粒米,每一顆粟對于紅軍戰士生命的重要性。教師熱情洋溢的講話仿佛將學生置身于那個艱苦的革命年代,使學生不僅了解了老一輩革命先烈們的艱苦壯舉,更加深了對世界勤儉日的認識。
4、學校還通過主題班會、懸掛宣傳標語“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校園廣播等多形式多渠道的宣傳方式,將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文明理念滲透課堂教學,引導師生從小學會節約糧食、文明用餐,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學生不僅知道了世界勤儉日,知道從小要節約糧食,文明用餐,還從中學會了許多做人的道理,諸如從小要愛護公物,尊老愛幼等。
【世界勤儉日活動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世界勤儉日活動總結11-06
世界勤儉日活動總結5篇12-24
世界勤儉日活動總結12篇12-24
世界勤儉日快樂短信01-24
世界勤儉日祝福短信09-30
世界勤儉日的由來及意義10-25
世界勤儉日活動策劃方案(通用7篇)09-29
世界勤儉日廣播稿09-30
世界勤儉日倡議書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