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云雀》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云雀》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云雀》讀后感1
云雀是一種展翅云天、鳴聲清脆的鳥兒。我一直就特別喜歡它,喜歡它那種高高在上的英姿和自由翱翔的灑脫。今天,我讀到一篇文章《云雀》,讀完之后,我的心竟久久不能平靜。
這是一只被老爺爺關在籠子里喂養了兩年的云雀。兩年來,它總是望著那曾經屬于自己的云天,唱著一支憂郁的歌。云雀怎么可能忘掉云天,忘掉那自由翱翔感覺呢?后來,幾個小朋友實在不忍心看著它那么憂郁,便偷偷把它放出了籠子。可是,過了不久,這只云雀竟然又饑又渴地飛回來了,再也沒離開那個鳥籠!
當這只美麗的云雀靜靜地臥在鳥籠中,開始疲乏后的休息時,小朋友們沉默了。當我讀到這里,我也沉默了。天空是那么大,鳥籠是那么小!云雀本來就應該是屬于天空的!可是,是什么原因使它最終選擇了鳥籠而放棄了自由的藍天呢?僅僅是戀舊嗎?不,我想,是兩年的籠中生活已經改變了這只云雀吧!它已不再是以前那有著沖天之志、凌云之姿的云雀了。它眷戀那得來不費吹灰之力的'清水和黃谷,它不愿意甚至已經不能再去憑自己的力量獲取這一切!為此,它寧可放棄整個天空。而一只這樣的“云雀”怎能叫作真正的云雀呢?
讀完《云雀》這個故事,我不禁思緒萬千:云雀為了一盤清水、一盤黃谷的誘惑就放棄了沖而藍天的聲向和廣闊的藍天,最后永遠被關在了籠子里,那么,人是不是應該從這只云雀身上明白些什么呢?我們的生活中,是會面臨很多誘惑和選擇的。比如:是看一部盼望已久的電視劇還是完成家庭作業?是買早餐吃還是買校門囗外那些花花綠綠的零食?是和同學比吃比穿,還是比能力比成績?如果處在那只云雀的境地,究竟是選擇藍天是鳥籠?我想:假如一個人貪圖安逸,意志薄弱,最后,肯定也會鉆進一個“籠子”;假如這個“籠子”一旦失去,他就只能像那只又饑又渴的云雀一樣連自己原來擁有的本領都失去!
是的,我絕不能做這樣的人,我要做一只擁有藍天的云雀!
《云雀》讀后感2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云雀》。它主要講有一個老人,極能養鳥,尤其他養的那只云雀,鳴聲像唱歌一樣,老遠就能聽見,使人禁不住要打一個麻酥酥的戰兒了。時間一長,那云雀叫聲就不比以前那么脆了。老頭兒便給它吃最好的谷,喝最清的水,稍不鳴叫,就萬般逗弄,于是它就又叫起來了。但它叫起來的時候,常常把黃黃的小嘴從籠格里擠出來,盯著高高的云天,叫得越發啞了。人們猜想云雀一定是向往著云天吧。它卻飛不出去,才這么發瘋似的抗議。后來人們終于不忍了,在一個黎明,人們悄悄起來,拆開了籠的門,放它出去了。云雀立即就抖抖身子,對著我們響亮地叫了一聲,倏忽消失在云天里不見了。但是我們再一次看見它之后,它卻變得消瘦了,后來,它又重新飛到了老人的`籠子里。
讀完這篇文章后,我不禁想:鳥的天性本來是飛翔,天空才是它的世界,鳥兒在天空中才能無拘無束自由翱翔,它應該是自由快樂的呀。可是它被我們放飛后卻又飛回來,這真是很讓人不理解。后來我慢慢明白:云雀在籠里生活舒適,老頭兒給它吃最好的谷,喝最清的水,稍不鳴叫,老人就萬般逗弄它,于是它就又叫起來了。舒適的生活不僅讓云雀失去自我生存能力,還消磨了它的意志,云雀飛回籠里,當我們再看見它時,它已經消瘦了,疲倦多了,而且上下怯怯得飛,云雀一定是習慣了籠里的生活,不熟悉那外面的生活,所以又飛回來。我不由得又想到我們自己。很多時候,我們過著舒適的生活,被爸爸媽媽百般呵護,百般照顧著,時間長了,我們也習慣了,漸漸的我們自我生存能力,自理能力越來越弱了,缺少了錘煉意志的機會,意志力也變得弱了不少。無法適應現實生活了,生活起來很吃力。看來那句名言說得真好啊:“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我們不能像云雀那樣了。
《云雀》讀后感3
春天到了,云雀媽媽又帶著小云雀到處旅行。
它們飛呀飛呀,飛到一個城市上空。那個城市建筑雄偉,很是神氣。小云雀興奮地飛了下去,正好飛到一個垃圾桶的上空。只見垃圾桶周圍到處是垃圾,一大群蒼蠅正圍著垃圾到處飛。這里的氣味快讓它喘不過起來。小云雀連忙振翅一飛,遠離垃圾桶。
“這里的氣味真難聞!”小云雀埋怨說。
“孩子,以前這里也一片干凈的土地,小河清澈,花草茂盛。可是由于人口的增多,人們建起了巨大的城市,但垃圾也增多了,人們就安排了好多的垃圾桶來處理垃圾。但是,由于人們的'懶惰,還是把垃圾隨便亂扔,也不注意垃圾分類,結果,垃圾無法很好地處理,越積越多,就成了現在這個情況情形。”云雀媽媽心痛地說。
它們又飛呀飛,這次飛到一條馬路的上空。馬路上車來車往,汽車在快速行駛,就像一匹匹脫韁的野馬。馬路上汽車的“嘀嘀”聲;摩托車的“突突”聲……響成了一片。
“媽媽,媽媽這里的天空怎么灰灰的呀?”小云雀滿肚子疑惑。
“這是因為人類的科技太發達了,他們為了出行更方便,便把‘汽車’這種出行工具發明出來了。你注意到沒有,那個東西噴出好多尾氣,那是污染天空的罪魁禍首。”云雀媽媽指著汽車尾部的氣體說。
“而且現在家家都富裕了,幾乎都都買了汽車。污染氣體越來越多,便會把天空給變得灰乎乎的了。”云雀媽媽補充說道。
回到家,小云雀非常有信心地說:“媽媽,明天我就邀上小伙伴,一起去宣傳環保,做一回‘環保小衛士’!讓我們的明天會更加美麗!”
“好,明天我跟你們一起去。”云雀媽媽高興地說道。
《云雀》讀后感4
今天和家里的小朋友一起看書,讀到了一篇文章叫做《云雀的心愿》。
這個故事很短,故事講述了,一只小云雀和媽媽在外面玩,當它們路過沙漠時,一陣狂風吹過,地上黃沙漫天,迷得它們睜不開眼。小云雀很不開心,當它媽媽告訴它這里原來是一片森林,后來被人給砍掉了的時候,它媽媽非常難過。
接下來它們又飛到一條大河的上空,看見和誰淹沒了很多村莊,小云雀不解,為什么河水那么兇猛?它媽媽告訴它,是因為上游的森林都被砍光了,“森林水庫”沒有了,到了汛期,大河里的水就會泛濫成災。
小云雀很好奇上游的森林和水庫有什么關系,原來森林可以吸收一部分的雨水,不讓它們直接沖刷大地。樹干上的苔蘚和樹下的枯枝也能吸收一部分的雨水,而且森林里的土壤儲水能力也更強,所以森林真的是一座大水庫啊。
小云雀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它們繼續飛,飛到了一片森林,然后它們停在一顆大樹上休息,它們覺得非常涼快,云雀的媽媽告訴它原來森林還能有空調一樣的功能。聽了媽媽的話,小云雀覺得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它也明白保護森林的重要性。
讀完《云雀的'心愿》我明白森林的作用真的太重要了,過去人們愚昧無知,為了養活更多的人,就不斷破壞森林和湖泊。結果森林破壞造成水土流失,湖泊破壞造成洪水無法及時疏散,反而造成更大的損失。今天我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每年與環保相關的活動也越來越多,中國現在的綠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很多沙漠也慢慢變成綠洲。但是我們原來造成的危害現在已經很難彌補了,環保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們每個人行動。也希望所有人更加重視環保。
【《云雀》讀后感】相關文章:
《云雀的心愿》教學設計09-19
《云雀的心愿》優秀教學設計09-20
關于云雀的作文300字(精選27篇)10-23
名著讀后感-讀后感04-13
讀后感說話讀后感09-23
《目送》讀后感目送讀后感10-27
人間詞話讀后感-讀后感01-24
愛的教育讀后感讀后感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