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父與子讀后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父與子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父與子讀后感1
我有不少異性朋友,一起踏青郊游,說說笑笑,成幫結伙,總與情愛無關?衣來伸手,飯來張口&rdquo。小男孩有些得意地說。” 她把冬子帶回自己實習的工廠宿舍,先給他打了一份飯,看著他狼吞虎咽的樣子,鄒曉晶心里更難過了;微笑是對挫折的挑戰。正巧,朋友揮起的手正打在酒瓶上。
一次,美國洛杉磯發生了一次大地震,一所學校的教學樓在地震中倒塌,許多孩子埋在廢墟中,還沒有被救出來,阿曼達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父親趕到學校,在無人幫助的情況下,整整挖了38小時,終于從廢墟中救出了自己的孩子和同學。
讀完文章,淚水早以模糊了我的雙眼。多么偉大的父親啊!是什么力量在支撐著他呢?是信念,是承諾,是愛!要是沒有這位偉大的父親堅持不懈的努力,沒有愛的'動力,哪有那么多的生命獲得新生呢?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又何嘗不是受到父母關愛呢?
從我記事起,因為工作原因,爸爸很少陪伴在我的身邊。爸爸在我心中影響不是很強烈,媽媽成了我生活的支柱。“爸爸”這個詞在我這是各種好吃的,好玩的東西的代名詞。可能因為我們不能經常在一起,每次回來爸爸對我的要求總是百依百順,我以為這就是爸爸對我的愛。可是那一次卻讓我切身體會到了父愛的另一面。
那一次,我正在騎自行車。突然,眼前出現了一群大姐姐,我立刻緊張起來,小心翼翼的騎著,沒過多久,大姐姐走到我的面前,我睜大雙眼,腳不由自主的慢了下來,終于,我克服了一道坎,從旁邊騎過去了。爸爸對我豎起大拇指,我立刻開始飄飄然起來......“啊!”我大叫起來。原來在我飄飄然的時候,不小心直沖下坡,因為沒剎住車,所以,摔了個“狗啃泥”,爸爸聽到我的大叫,立刻趕了過來,看看我的臉,“哎呀!嘴巴破啦!”,看看我的身上“不好!肩膀、膝蓋都破啦!”我哇哇大哭,爸爸立刻把我抱起來,沖到醫院,急忙說道:“醫生,醫生!我女兒摔跤了,快看看!”這時,我抬起頭,用淚眼朦朧的神情看著爸爸。爸爸臉色鐵青,一點笑容都沒有,醫生趕緊趕來。為我擦洗傷口,回到家,我不能彎腿走路,不然傷口開裂,又要復發。于是,爸爸每天把我背上背下,還要背我去換藥。我突然覺得爸爸像是變了一個人,原來我在爸爸的心里是如此的重要。
那一段時間,我深深體會到了父愛!父愛是一股清泉,奉獻著他的甘甜;父愛是一盞燈,為我照亮黑暗的道路。父愛是一座山,讓我依靠。父愛雖然沒有母愛那么的無微不至,但父愛是孩子成長道路上一顆重要的啟明星!
父與子讀后感2
今天看完了屠格涅夫的《父與子》,的確觸動了心弦…
這個故事的主要背景是俄國農奴制改革前夕的貴族統治的俄國社會,當我看到書的題目時,我以為講的是處理父親與兒子之間的關系,但當我看了這本書后,我才知道他講的是父輩與子輩的隔閡、代溝。巴扎羅夫代表的是新一代進步分子,帕威爾則代表的是老一代固執的舊思想分子,他們的沖擊、矛盾以及巴扎洛克最后悲慘的命運便充分體現了這個俄國社會的現實狀態…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巴扎羅夫與帕威爾的對決片段,巴扎羅夫是虛無主義思想,他否定一切,批判一切,對一切事情都有他自己的見解;恰好,帕威爾的貴族思想根深蒂固,他對巴扎羅夫的諷刺感到不滿,他經常與他辯論,而巴扎羅夫總能說出否定的言語,這種反抗行為激怒了他心中的怒火,想用決斗這種愚蠢的行為來一決高下。當我看到這里時,感到不可理喻,以為只是言語上的決斗,沒想到是用真槍實彈來決斗,人命關天,何能兒戲?也許是當時和現在時代的不同,觀點不同吧。巴扎羅爾自然也覺得它是一種愚蠢的行為,是一種腐舊思想,無奈接受,就當陪他玩玩。這次決斗,巴扎羅爾取得了勝利,他打中了帕威爾,不過,若是帕威爾勝利,只會以驕傲的神情揚長而去,然而,巴扎羅爾并沒有這樣做,也許是一種進步的人性思想,丟掉了那種令人作嘔的面子,立馬丟下槍去幫助他。帕威爾倔強的說不用他管,雖然最后仍然接受了他的幫助…
他的父母與他見面的場景也仍歷歷在目,母親是一個非常和藹慈悲的人,他特別疼愛自己的孩子,回來時只想盯著他看;父親當然也愛他的孩子,只不過是一種較為含蓄理性的愛意。三年未見,自然滿懷想念,孩子回來后,家里一切仿佛都增添了生機,停留短暫的'幾天后便追求自己的研究而走了,家里又變得灰暗了。不久,他又回來了,讓家人喜出望外。然而,這一喜事,伴隨著卻是悲傷…巴扎羅爾在解剖一個尸體時,因沒有防護措施,不慎感染,幾天后便逝世了,這種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場景確實令人難過,這也意味著貴族之強大,新思想的追求民主的人士還是無法戰勝貴族…
在他臨死之前,他見到了他愛的奧金左娃,雖然她曾經也愛著她,但她的行為讓我看到了理性,因為害怕感染,她站在離他很遠的地方,并屏住呼吸。雖然我看到這里時的第一反應也是她怎么這么勢力啊,但從一個進步思想來說,她做的沒錯,畢竟生命關天嘛…
每一代人都與上一代人有很大的隔閡,因為世界在發展,我們要做的不是保持,而是要隨時代進步。就像巴扎羅爾所認為的,在那個時代,那些詩歌,那些浪漫主義有什么用,那些貴族思想明明就已然不能滿足時代了,研究自然科學才是理性的,民主才是符合時代潮流的!
【父與子讀后感】相關文章:
父與子經典語錄11-23
小學作文:父與子08-06
父與子_1000字02-11
有趣的父與子作文04-16
關于父與子作文04-19
《父與子》讀書筆記01-10
地震父與子教學設計07-01
父與子閱讀心得范文07-17
父與子小學作文10篇05-12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