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集合3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后所制定的書面計劃。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設計方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畔、兜”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品讀中感受盛夏鄉村的美景及孩子們快樂、無拘無束的童年生活。
3、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積累文中的優美語言。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在品讀中感悟鄉村盛夏的“美”和孩子們的“樂”。
難點:讀準文中多音字和兒化音;體會作者的寫法并應用于自己的習作。 教學準備: 課件、麥哨實物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鄉下人家》的生活令人向往,《牧場之國》的美景使人著迷,古人描寫的鄉村生活富有情趣。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田園看看鄉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 板書課題:24*麥哨,齊讀
問:讀完課題你想說什么?(麥哨是什么)
出示麥哨,吹麥哨。文中是怎么形容麥哨聲的?(嗚卟,嗚卟嗚??) 過渡:這悅耳的麥哨聲帶給孩子們的是什么呢?讀完課文,你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快速瀏覽課題上面的導語,說說學習這篇課文的方法。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讀完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誰能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快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描寫了鄉村哪些地方的美景?孩子們有哪些活動?在自己的書上圈圈畫畫,然后和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并說感受
過渡:你能用精彩的朗讀把大家帶進這個美麗的鄉村,讓我們跟這些可愛的孩子一起去玩玩嗎?
三、品讀課文,感受鄉村盛夏的美和孩子們的快樂。
1、找出自己最喜歡的部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為什么喜歡?請寫出批注。
2、交流、美讀(以評促讀)、感悟寫法
a.交流“美”
(1) 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這是一個比喻句,這里把“孩子們的臉蛋”比作了一朵朵晶瑩剔透的月季花,這樣形象生動的`語言,會產生一種意境的美)
(2)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謝了,結出了一蓬蓬的種子?(這是一個排比句。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將一個五彩斑斕的田間世界再現出來,同時也蘊涵著一種豐收的喜悅)大屏出示相應圖片
(3)草地柔軟而有彈性,比城里的體育館的墊子還要強,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簡直”表示完全如此,這里運用對比、比喻的手勢形象地寫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軟,也寫出了孩子們的玩耍是那樣地貼近自然,更寫出了作者由衷的贊嘆。)
b.交流“樂”
(1)吹麥哨 “一聲呼,一聲應,忽高忽低,那么歡快,那么柔美”
“一忽兒,四處都響了起來,你呼我應,此起彼落。”
(2)土坡翻跟頭、豎蜻蜓、摔跤
發散思維:你最想在這個天然運動場干什么?
(3)想象采集茅茅針有什么樂趣?
(4)孩子們的這些活動應該讀出什么樣的語氣?(歡快)賽讀
c.看板書回顧孩子們的活動,說說孩子們的生活是怎樣的?
3、體會麥哨的含義
發散思維:那歡快、柔美的麥哨還會在哪響起來?是呀,盛夏的鄉村如此美麗、和諧,孩子們走到哪兒就會把快樂帶到哪兒。讓我們一起再次吹響這象征著快樂、和諧的麥哨聲吧!
四、拓展:總結寫法
這篇課文生動、有趣,作者用了哪些寫法?你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五、布置作業:
1.積累文中的優美語句。
2.按照本組課文的讀書方法,閱讀選讀課文中的《可愛的草塘》
3、有條件的同學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鄉下玩玩,用相機拍下讓你心動的美景和你快樂的身影。
板書設計:
美樂
設計方案 篇2
【課題】熒屏之聲
【課 時】第一課時
【授課年級】七年級
【教學內容】第六單元《熒屏之聲》
1、欣賞電影《泰坦尼克號》主題音樂《我心永恒》。
2、欣賞電視連續劇《西游記》主題歌《敢問路在何方》。
3、欣賞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主題歌《滾滾長江東逝水》。
4、欣賞電視連續劇《水滸傳》主題歌《好漢歌》。
5、欣賞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主題歌《枉凝眉》。
6、動畫片《西游記》片尾曲《一個師傅三徒弟》
7、電影《城南舊事》的主題音樂《送別》。
【教材分析】
影視音樂是指為影視而作的音樂,影視歌曲是通過畫面的視覺形象使歌曲內容更具體明確,更具有感染力。它借助于影視藝術的魅力得以廣為傳播,長期流傳,而主題歌直接闡述主題。《敢問路在何方》是電視連續劇《西游記》的主題歌曲,音樂昂揚向上,主要表現了唐僧師徒四人赴西天取經,不畏艱
險,踏平坎坷,戰勝妖魔,最終修成正果。《滾滾長江東逝水》是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歌。《三國演義》是一部浩瀚的歷史長劇,音樂表達的是一種厚實凝重的風格。再加上獨唱演員渾厚的嗓音,給聽眾一種蕩氣回腸、回味無窮的感覺。《好漢歌》是電視連續劇《水滸傳》的主題歌,音樂是作者創作的音調與民間曲調《鋸大缸》動機的融會創造。可謂天衣無縫、恰到好處。同時運用了一領眾和的演唱形式,生動地塑造了梁山108將好漢的形象。此歌一經播出,立即風靡了全國。
本節課著重欣賞四首中國作品,采用聽、看、議、創、唱等多種方式,結合音樂的各種要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融入音樂里,在課堂中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強調和突出“學生角色”的作用,使其在寬松、愉快的氛圍中自主地感受體驗這些熒屏之聲。
教學重點:對歌曲《敢問路在何方》、《滾滾長江東逝水》、《好漢歌》、《枉凝眉》的欣賞。
【教學難點】通過討論、分析、比較等方法,學生能說出歌曲的音樂風格和特點。
【教學目標】
1、欣賞歌曲《我心永恒》,學生說出其出處及音樂的情緒。
2、連續欣賞四首作品,通過討論,學生說出各首歌曲的情緒、音樂風格及與各劇內在的關系。
3、《紅樓夢》和《水滸傳》主題歌曲的討論分析,學生能說出影視主題音樂的作用。
4、為了更好地領會影視歌曲,學生演唱《城南舊事》中的主題歌《送別》。感受體驗該歌曲創設的意境和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前音樂:流行歌曲《暗香》—《金粉世家》主題歌)。(媒體播放《暗香》
2、導入:
①播放動畫片《西游記》片尾曲《一個師傅三徒弟》,說說歌曲出處。(媒體播放《一個師傅三徒弟》)
②唱唱《一個師傅三徒弟》。
3、欣賞《泰坦尼克號》主題歌《我心永恒》片段。(媒體播放《一個師傅三徒弟》)
①說說歌曲出處?
②說說歌曲表達的`主題以及歌曲的情緒?
4、揭示課題: 《熒屏之聲》
二、欣賞
1、聽一聽
①聆聽電視連續劇《水滸傳》主題歌《好漢歌》; ②聆聽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主題歌《枉凝眉》。
③聆聽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主題歌《滾滾長江東逝水》; ④聆聽電視連續劇《西游記》主題歌《敢問路在何方》;
2、議一議
①聽音樂回答以下問題:(展示課件)
見下圖
欣賞《三國演義》的主題歌
請你說出這首主題歌的音樂風格:
1、歡快地2、悲哀地3、寬廣抒情地4、雄壯地
請你選擇并填寫下表,為下列人物設計音樂肖像:
音樂風格 速度
力度 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曹操
3、比一比
如果把《枉凝眉》和《好漢歌》的曲調對換,會有怎樣的效果?這樣合適嗎?為什么?
4、唱一唱
①電視連續劇《水滸傳》主題歌;《好漢歌》
②聆聽電視連續劇《西游記》主題歌《敢問路在何方》。
三、總結比較
1、比較:
師:大多數的影視主題音樂都是展現本劇主題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生動形象地塑造出劇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和個性,同時它也能讓觀眾在欣賞歌曲的同時聯想到劇情的內容。
四、師生小結。
影視作品中的音樂,不僅包括主題曲,還有插曲、片尾曲、情節音樂、背景音樂、過渡音樂等。同學們只要平時多注意積累,你就會擁有許多優秀的音樂,你的生活也會變得非常豐富和美好。
五、布置作業:收集自己喜歡的影視歌曲。
六、結束曲:播放《城南舊事》中的主題歌《送別》,學生出教室。
設計方案 篇3
教學設計方案是教學設計過程中各要素分析和設計的外化成果,通常包括課程標題和概述、教學目標闡述、學習者特征分析、教學策略選擇、教學資源和工具的設計、教學過程設計、學習評價與反饋設計、總結與幫助等內容。對教學設計方案的評價有助于設計人員反思自己的設計過程,盡可能避免一些由于設計上的疏漏而導致試用效果不理想的問題。教學設計方案的評價可以從教學設計方案的完整性和規范性、可實施性、創新性等幾個方面來進行。
1.完整性和規范性
一份規范的教學設計方案必須體現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過程,所有必需的環節應明確寫出,而且要前后一致,是一個整體的解決問題方案,而不是各個要素地簡單的堆砌。
(1)教學目標闡述
確定的教學目標要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不僅反映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目標,而且能體現不同學習者之間的差異;目標的闡述清晰、具體、不空洞,不僅符合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而且便于教學中進行形成性評價。
(2)學習者特征分析
從認知特征、起點水平和情感態度準備情況以及信息技術技能等方面詳細、明確地列出學習者的特征。
(3)教學策略選擇與學習活動設計
多種教學策略的綜合運用,一法為主,多法配合,優化組合;教學策略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體現學生主體地位,能夠成功實現教學目標;活動設計和策略一致,符合學習者的特征,教學活動做到形式和內容的'統一,既能激發學生興趣又能有效完成教學目標;恰當使用信息技術;活動要求表述清楚。
(4)教學資源和工具的設計
綜合多種媒體的優勢,信息技術的運用有效;資源能促進教和學,發揮必需的作用。
(5)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思路清晰(有主線,內容系統,邏輯性強)、結構合理;注重新舊知之間的聯系,重視新知識的運用;教學時間分配合理,重點突出,突破難點;有層次性,能夠體現學生的發展過程。
(6)學習評價和反饋設計
有明確的評價內容和標準;有合理的習題練習,練習的內容、次數比較合理,有層次性,既能落實雙基要求,又注重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提高;注重形成性評價,提供了評價工具;針對不同的評價結果提供及時的反饋,而且以正向反饋為主;根據不同的評價信息,明確提出矯正教學行為的方法。
(7)總結和幫助
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問題和困難有所估計,并提出可行的幫助和支持;有完整的有課后小結;總結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學習的主題,重點關注潛能生的需求。
2.可實施性
評價一個教學設計方案的優劣,還應從時間、環境、師生條件等方面來考慮其是否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1)時間因素
即運用此方案于教學時,所需時間的多少,包括教師的教學時間、學生的學習時間等。教師的教學時間應含教師布置給學生的作業量,教學占用學生的課外時間量等;
(2)環境因素:對教學環境和技術的要求不高,可復制性較強;
(3)教師因素:方案簡單可實施,體現教師的教學風格、特點及其預備技能;
(4)學生因素:針對學生的情況,對學生的預備知識、技能以及學習方法等方面的要求比較合理。
3.創新性
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法上有創新,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有利于促進學生高級思維能力的培養;體現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術的有效應用。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08-13
教學設計方案11-09
實用設計方案11-08
網絡設計方案09-26
設計方案模板09-28
班會設計方案02-08
裝修設計方案03-02
教學設計方案07-22
培訓設計方案03-06
設計方案范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