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節作文(范例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的節作文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鄉的節作文 篇1
我的家鄉是個非常美麗的小區,今天,是九月九日重陽節。在我們的小區,開展了一個舞臺主持人帶來了玩具、用品、運動之類的東西……開始老人、小孩……都很少,后來,老人、小孩……越來越多了。主持人請一些會跳舞的老人到舞臺后面換裝,換完了裝,老人們開始跳舞了。不一會,舞跳完了,主持人邀請了一位年輕的`男孩,他是會演小丑的一位男孩。開始那位男孩找了許多東西東找找西找找,最后,那個男孩開始說笑話了,他說:“從前有一個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小江,他有一次考試,英語零分,數學零分,語文一分,回家說:“爸爸我考了一百分。”爸爸說:“真的嗎?”小江說:“真的,我英語零分,數學零分,語文一分,合起來就一百分了。”老人、小孩……聽了都哈哈大笑了。
重陽節真快樂!
家鄉的節作文 篇2
冬至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大家都知道,冬至我們都要吃餃子。
放學,回到了家,我打開電腦看作文要求是什么?看完老師提出的要求后,媽媽對我說:“笑笑,你有沒有聽說這樣一句話呀?”我急忙說:“是什么呀?”媽媽笑著說:“這一句話就叫做,冬至餃子,夏至面。”看來冬至天吃餃子是一個老傳統了,我要去和面了。我在面盆里放上面,倒上水把面和成團,讓它醒一會,我先去拌餃子餡,把韭菜切碎,和上絞好的肉餡,放上些鹽和油,一聞啊:真香。
接下來就該搟皮了,我用小勺挖上餡放皮里,在姥姥的指導下,把餃子沿邊一點點的捏在一起,這樣一個餃子就包好了,雖然不好看,但是我想著,只要多包幾個就會好的.,餃子包完了,就該下餃子了,我在鍋里添上了水,待水燒開了,我把餃子慢慢的放到鍋里,下餃子的時候,一定要慢,要不然會被開水燙傷的,下到鍋里的餃子,要用勺子輕輕的攪著,等開鍋后倒上三次涼水,再開鍋后,餃子就可以出鍋了。盛在盤子里的餃子,個個水靈靈的,看看就誘人,吃上去一定很香,當然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添加上些蒜泥和醋。
在包餃子的過程中,我深深體驗到了冬至的快樂,同時也感受到了大人們的辛苦。
家鄉的節作文 篇3
重陽節那天,我和媽媽一起去城里玩。
我們來到汽車站等車,突然,遠遠的,我看見三個人:一個小女孩,大約只有幾歲,左邊是位高個子叔叔,手中拎著很多東西,右邊是位阿姨,也是大包小包的,他們漸漸走近,我定睛一看,呀!這不是前兩天剛從青島回來的鄰居阿明叔叔一家嗎?他們又要去哪兒呀!我不禁好奇起來問”他們聽到我的問話,回過頭友好的打招呼說:“我們也要乘車出去啊”媽媽也看見他們了,我知道大人間的“董事會”又要開始了。果然,在車上。他們開始不停的`聊起話來,從他們的交談中我才知道重陽節要到了。我知道“重陽節”就是“敬老節”,所以叔叔他們想去外婆家,以解思念之苦,一表敬老之心,怪不得大包小包的呢-阿明叔叔提著很多補品,有“骨中金”,“椰島鹿龜酒”,聽媽媽說這些補品可是很貴的,他們肯定給老人,說明他們很孝順老人。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特別是“九九重陽節”,這是我們孝敬老人的節日,爸爸時常對我說:“爺爺、奶奶雖然平時應年老而喜歡嘮叨,但畢竟他們都很愛我,很關心我的,因此,我常常因自己不耐心,對他們“咆哮”而受爸爸訓。
當然,我也對他們說:“你們是老年人,是享福的時候了,注重好你們身體是我們任務……”我想著也是我的一片孝心吧。
家鄉的節作文 篇4
農歷七月十四,俗稱鬼節,亦稱中元節、七月半。
在這一天,民間普遍開展祭祖活動。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紙錢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
小時候,常聽村里的老人說,鬼節就和人間的春節一樣,從農歷七月初一開始,鬼門關就開了,一些亡魂可以回到生前的家里探望。農歷初七到十五的晚上常常有亡魂四處活動,陽氣低的人晚上出門就會看到許多鬼的樣子。所以常常告誡小輩,這幾天晚上千萬呆在家里別出門,否則會尋晦氣,膽小的我們那時候真的給唬住了,一到晚上就窩在屋里不敢出門、
印象中,每年的鬼節,家家戶戶都有包粽子的風俗。鬼節前一天早上,大人們就將包粽子要用到的竹葉用滾燙的開水煮過一遍,然后撈出來再在木桶里泡上。下地干活之前吩咐家里的老人或小孩在午飯之前把竹葉洗凈疊放整齊。而每次小孩子們和老人聚在一起洗竹葉的時候,各種歡樂,老人就會跟我們講著各種各樣久遠的故事,當然說的最多的還是一些先人們的事,老人們說著說著,聲音就會慢慢地低下來,語調也會逐漸變緩,手上的活也停了下來。年少的我們自然不會明白老人們回憶起先人們的各種傷感,只是把它當成了老人們為哄小孩子編出來的故事罷了。
鬼節的早上,吃過早飯后,家里的婦女們就會把泡好的糯米和一些花生、板栗,綠豆擺好,再拿出前天洗好的竹葉,開始熟練地包起來粽子。只見她們的雙手飛快的疊竹葉,舀糯米,放調料,包葉子,綁繩線……不到幾分鐘,一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這個時候,我們這些小孩子一般都會圍在她們身邊看,一臉的崇拜之情。而老人們就開始燒用來煮粽子的水了,因為煮粽子可是一件費時間的事,煮好少說也要要幾個小時。
等包好粽子,小孩子們又開始轉移陣地,跑到灶旁看火,久不久就會問老人們什么時候可以吃粽子。老人們一邊說快了,一邊往灶里添柴火。小孩子終究沒有耐性,鄰居的伙伴一聲招呼,就飛一般地溜出去玩了。等到回來,粽子早已熟了,拿起筷子夾了幾片裂好的粽子吃的'津津有味,一臉的滿足。
鬼節,最隆重莫過于祭奠祖宗了。晚飯過后,父親和大伯,還有叔叔召集家里的小孩子們,拿起祭奠用的物品到屋外的空地上送祖宗出門。這時,每個小孩通常都有任務,有的拿著兩條粽子,有的拿著托盤,有的拿著白天老人剪好的紙錢,有的拿著柴火,還有的拿著未點好的香……跟著大人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路上,到處都是點燃的香紙,全村的孩子都出動了,互相打招呼說:“那么早啊!”然后迅速到固定地點點香,放祭品,澆酒,祭拜,放鞭炮,一切都是那么按部就班。最后,大人們讓我們跟祖宗們說幾個自己心愿,據說祖宗聽了就會保佑我們的。記得當時許的最多的是新學期考個好成績。一切都做完之后,收拾好東西,回到家里,一家老少其樂融融地聊天逗樂……
現在想來,自己也有幾年不在家里過鬼節了,鬼節的風俗希望能夠永遠的流傳下去,因為這畢竟是一種懷念儀式吧,和清明節一樣,所謂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家鄉的節作文 篇5
老師是辛勤的園丁,用她的青春來澆灌我們,老師是蠟燭,燃燒了她們自己,照亮了我們。老師為我們付出了這么多,當然也有回報,9月10日教師節就是我們對她們傳達愛的日子。
在我的家鄉里,給老師過教師節成了一個傳統,每當這個神圣的日子來臨的時候,各種各樣的慶祝方式,十分有趣,教室里都變了樣子,從樸素到奢華,就像是一個準備結婚用的.新房,十分美麗,讓人看了就不想出來。
每當這個時候,我們會派一名同學去看門,等到老師來的時候,準備報信。我們就會在教室中準備好禮花,彩噴,各種各樣的慶祝的物品都被“擺”了出來。老師一開門,同學們就會向老師喊“教師節快樂”之后,雪噴,彩噴,禮花等都噴向老師。這可不是一種報復,而是一種表達愛的方式。當然,老師也不會生氣,因為她們知道我們是愛她們,為她們慶祝的表現。很多老師,這一天都會被噴上十幾回,連衣服都一直是濕濕的。噴的越多,表示這個老師越受歡迎,我家鄉的教師節很有趣。
老師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教師節是我們表達愛的日子,教師節很有趣,我們要弘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把慶祝教師節變的更加有趣。
【家鄉的節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節作文10-24
(精選)家鄉的節作文10-06
(經典)家鄉的節作文09-18
家鄉的節作文(精選)09-19
家鄉的節作文(精選)10-04
家鄉的節作文(經典)10-17
實用的家鄉的節作文09-05
關于家鄉的節作文08-17
必備家鄉的節作文09-25
[實用]家鄉的節作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