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節作文[集合]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的節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鄉的節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媽媽帶我回到家鄉,去給姥姥掃墓、祭拜。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踏著綿綿細雨,我們走過幾條泥濘小路,終于來到姥姥墳前。媽媽開始拿起鐵锨往姥姥墳頭上培土,只見媽媽眼含淚水,似乎流露出一絲遺憾。因為姥姥平時最疼愛媽媽,可是媽媽為了生計,為了養活我們兄妹三人,常年在外打工,在姥姥臨死的.時候,卻未能見姥姥最后一面。
開始祭拜了,媽媽把祭品擺在姥姥墳前,給我一些紙錢讓我點燃,“燒紙錢的時候,還要說出你想對姥姥說的話,姥姥也許在冥冥中有感應呢!說吧,在心里默默說”,媽媽告訴我。我把紙錢一張一張放在火堆里,給姥姥磕頭,心里暗暗念道:“姥姥,您真好!生了這么一個孝順的女兒,也送給我一個好媽媽。祝您在天堂里快樂無憂!”
明年的清明節,我還要來到姥姥墳前,給她講故事,給她說悄悄話,讓她在遙遠的天國里不寂寞。
家鄉的節作文 篇2
我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喜歡張燈結彩的元宵節,但我最喜歡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每逢到端午節,人們都喜歡包粽子,吃粽子,聽說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因為愛國投江死去,人們為了不讓魚吃屈原的尸體,把米團扔進江里,用這種方法來紀念屈原。
每到這個時候,最熱鬧的就是包粽子,孩子們結伴去魚湖打粽葉、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最喜歡看媽媽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綠油油的.粽子葉洗得干干凈凈,媽媽拿了幾片事先泡好的粽葉,把粽葉卷成圓錐體,左手托著粽葉,右手舀起糯米往里放,把糯米放進去,中間再放上幾顆蜜棗,加些蜜棗葡萄干等。一會一個粽子就包成了,媽媽包的可好看了,有三角形的,菱形的包好后,把粽子放進鍋里煮,不久,煮出來粽子的味道飄滿整個房間,再煮些茶葉蛋,味道就更濃香四溢了。一切準備好后,我和家人拎上粽子,出去走親訪友,不僅互相品嘗,還互相祝福,一個個講著關于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歡呼著、雀躍著,那場面太讓人激動了。我覺得還是我家的粽子色相味俱全、輕輕的扒開粽葉,里面露出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咬一口,那蜜棗的甜汁、糯米的香味往嗓子里鉆,好吃極了!時間過得真快呀!
端午節這一天一家人聚在一起,吃著香甜的粽子,品嘗著美味大餐,說說笑笑!開心極了!尤其是小孩子胸前掛著香荷包,手里拎著大葫蘆,滿屋子跑!高興極了!
啊!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家鄉的節作文 篇3
家鄉的端午佳節有著二千多年的歷史,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今天農歷初五,這一天有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它能和家鄉的春節、清明、中秋節一樣熱熱鬧鬧,處處洋溢著人們歡歌笑語,歡度節日的快樂。
家鄉的端午佳節更加隆重,端午佳節前幾天家家戶戶就準備迎接它的'來臨,后幾天準備劃龍舟慶賀。這天人們買好箬葉、棕、米和肉等物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佳節更加具有節日氣氛,你看現在離節日還有四五天,挨家挨戶都在緊鑼密鼓地包粽子。原來單調的粽早有了改進,現在有豆沙餡的、板栗餡的、蜜棗餡的……真是五花八門,口感好極了。滿街都能聞到粽子飄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帶來節日的氣氛。
端午佳節這天,每家每戶早餐桌上都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早點,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過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麻圓、粽子、茶蛋和大蒜,這是家鄉傳統的佳肴。大家歡度在一起,團團圓圓,吃得熱熱鬧鬧,津津有味,但對我來說到沒有什么新鮮感,因為這些東西我早就吃厭了。聽外公說,他們小時候多么盼望節日這一天的到來,因為只有過節才有這樣的幸福生活,平時那有這樣好的生活呢?
想想現在,我們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這真要感謝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們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家鄉的節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節作文10-24
家鄉的節作文(精選)09-19
(經典)家鄉的節作文09-18
必備家鄉的節作文09-25
關于家鄉的節作文08-17
實用的家鄉的節作文09-05
家鄉的節作文(精)09-23
實用的家鄉的節作文09-18
家鄉的節作文【合集】09-19